聯合早報:馬英九連任 兩岸與美國「三贏」
聯合早報:馬英九連任 兩岸與美國「三贏」
中新網1月17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刊出評論說,這次台灣「大選」是有驚無險;過程激烈,但結果頗為理性。馬英九在人格特質與個人形象、兩岸政策與外部支持、「執政」優勢等方面比蔡英文更勝一籌,最終順利連任。可以說,馬英九的順利連任,是一個兩岸與美國三贏的結局,為各方所樂見。
文章摘編如下:
2012台灣「大選」結果出爐,馬英九以689萬票戰勝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的609萬票,最終以51.6%比45.6%的優勢贏得「大選」並獲得連任。在113席「立委」選舉中,國民黨這次拿下64席,已過「立法院」半數;民進黨40席,親民黨、「台聯」各獲3席,國民黨比2008年的81席,少了17席;民進黨此次增加了13席,但選舉結果卻好於預期。
總的來說,這次台灣「大選」是有驚無險;過程激烈,但結果頗為理性。更為欣慰的是,台灣此次選舉沒有了選舉「奧步」(陰招),更沒有了槍聲,整個過程意識形態淡了,抹黑少了,更顯理性、平和與成熟!
應該說,蔡英文此次選戰打出極高聲勢,選戰手法也有諸多過人之處,但終究馬英九在人格特質與個人形象、兩岸政策與外部支持、「執政」優勢等方面更勝一籌,從而最終順利連任。
馬英九改變台灣政風和兩岸關係
首先,馬英九改變了台灣。儘管馬英九明星光環不再,但台灣政治風氣仍得利於他的清廉、理性、謹慎與勤政的形象、他的誠實、對政治恩師蔣經國的敬仰、對中國文化的酷愛。馬英九常強調個人的道德、操守、人格,刻意與金錢、貪腐保持距離,有時甚至嚴苛到不顧他人感受,以及他尊重司法體制,嚴守「憲政」分際。
正是馬英九的個人政治操守與形象改變了台灣。試想,如果台灣沒有馬英九,而是繼續出現一個玩弄權術、操弄民意、腐敗透頂的阿扁式最高政治人物,台灣民眾還相信民主與法治嗎?正是馬英九的清廉、理性與克己,讓台灣社會迅速修復內部創傷,促使台灣的政治開始趨於溫和、理性與成熟的佳境。對此,馬英九可以說是功莫大焉。如果這樣的一個人被拉下來,於情於理都難以接受。所以儘管馬英九及國民黨在2008年當選之後擁有全面「執政」優勢後沒有完全達到人們期待的作為,更深入地改變台灣,但選民特別是中間選民最終還是理智戰勝感情,由先前不願表態支持,到最後票投馬英九。
其次,馬英九改變了兩岸。我們都知道馬英九最大政績與成功是其兩岸政策。馬當局與大陸九二共識基礎上開通了兩岸直航、開放大陸遊客赴台並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開啟了兩岸關係合作與交流的新時代。特別是ECFA打通台灣經濟任督二脈,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中重要的里程碑,也是馬英九贏得客家票,守住北北基(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的合稱),並在南部超出預期的關鍵所在,更是企業巨頭紛紛表態支持馬英九與「九二共識」的根本原因所在。甚至連美國也透過免簽風聲、媒體報道以及前任官員談話等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管道,史無前例的表態暗示支持馬英九連任。
沒有一個健康和諧的兩岸,台灣內部難免再次陷入虛耗,台灣又怎樣去面對面臨歐債危機影響全球的經濟不景氣呢?
馬英九連任,大陸因為自己政策的可執行且有效,預計會從相當程度上排除非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的可能,更有信心面對一個真實的台灣民意。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個兩岸與美國三贏的結局,為各方所樂見。
馬挽救了國民黨但仍需繼續改革
最後是馬英九挽救了國民黨。馬英九在2008年「大選」中擺脫了國民黨依靠的組織與樁腳的傳統打法,以宣傳戰與形象戰輕鬆贏得「大選」。此次大選馬英九在感覺宣傳戰效果不佳,形象牌已難給力的情況下,轉而不得不依靠政策、組織、一肚子怨氣的地方「大咖」樁腳,最後是夫人牌與企業老闆的相挺。很顯然,這仍是選戰「1.0版本」與手法。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繼承了馬英九的形象牌,擺脫黨內傳統大佬的拉抬,但卻用「三隻小豬」、小額籌款動員民眾與草根,讓選戰進入「2.0版本」,手法明顯高於國民黨,氣勢在選前已高過馬英九。
當然,挽救了國民黨還只是馬的第一步,要把國民黨打造成選舉機器,實現向現代政黨轉型,實現國民黨真正意義上的重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如此,馬英九在第一任期的「執政」表現許多民眾仍未感受到;在全面「執政」的情況下,他推出的政策也缺少塑造台灣未來的改革舉措。因此,我們期待在擺脫連任顧慮後,馬英九能大刀闊斧地繼續推動改革,讓台灣真正脫胎換骨。(
推薦閱讀:
※孫中山孫女致函馬英九:同父異母姐妹不代表孫家
※馬英九問蔡英文「獨不獨」 綠營反問馬「統不統」
※毋謂言之不預:關於馬英九的馬後炮
※馬英九談「太平島問題」:幫蔡英文打好基礎
※Selina雙喜臨門 馬英九做證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