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漂浮在水面上的古城叫商丘,為啥沒成為「第九大古都」?

5月28日,由唐際根研究員率隊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一行來到商丘,受到市委書記王戰營的熱情接待。受到禮遇的考古專家們,要完成20年前中美聯合考古隊和張光直教授未竟的事業。

20年前,由著名美籍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率領的中美聯合考古隊,帶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考古裝備,在商丘發掘出了最後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諸侯國的都城——宋國故城遺址。這次發現對於商丘的歷史、文化和旅遊都有著非凡意義。

商丘是一座被譽為「中國古城池建城史天然博物館」的古城,商湯在這裡建立的開國之都——南亳,更因王亥在這裡開創了華夏商業貿易的先河而成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但這個「中國唯一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古城」,卻一直與「大古都」失之交臂,甚至還落選了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商丘人再一次把復興古城文化旅遊的希望,寄托在了考古專家的身上。

初白丨文

豫記微信號:yjhltxdjm

中美聯合考古隊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就為商丘挖出一個巨大寶藏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邀請美籍華人、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訪問大陸,促成了1949年後中美在考古學領域的第一個合作研究課題。1990年春,一支中美聯合考古隊奔赴商丘,除了張光直這樣的考古學家,隊員還包括了地質、人類學和地球物理方面的探測專家。

他們帶著張光直從美國選購的商丘航拍照片,衛星遙感照片,不僅拿著中國本土的洛陽鏟,還裝備著荷蘭鏟、加拿大鏟、磁力儀等考古工具,進行地質勘察和磁力測試。這次考古活動的裝備,具備了極高的國際水平,在商丘考古史上是僅有的,在中國考古史上也是僅有的。

張光直教授

做為隊長的張光直教授,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是當代著名的美籍華裔考古學家,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中國史前考古。之所以選擇去商丘,和他的研究領域有關,1950年代,他在其名著《中國青銅時代》中,考證先商氏族文化起源在商丘,商代第一個都城南亳也在商丘。

但在這之後,並沒有考古發現來印證他的這一考證,而隨著鄭州商代城址、偃師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的陸續現世,更多專家認定偃師才是南亳所在,豫西是先商文化發祥地。這在學術觀點上給了張光直極大衝擊。

張光直基於多年的文獻研究,堅定地認為商丘地區是探索先商、早商文明的重要區域。中美聯合考古,看似是上天給了張光直一個機會,其實,這更是給了商丘一份大禮。

李庄遺址「九牛祭祀坑」

中美聯合考古隊在柘城、虞城、睢陽區等地進行了長達5年的考古發掘後,又發掘了柘城李庄山台寺、虞城馬庄、商丘縣潘廟等四處古文化遺址。

他們還在一層層黃河泥沙之下,在睢陽區明代歸德府西、商丘城南老南關地下12米深處,扒出了商丘老南關遺址,即後來所稱的宋國故城。雄霸中原八百餘年的宋國都城終於重見天日。

宋國故城是最後一個被找到的春秋戰國時期大諸侯國都城,這對尋找商代早期都城南亳城有重要價值。其遺址在今商丘古城沿東城牆向南、沿北城牆向西推進的位置,面積約10.2平方公里,為現在古城面積的10倍。

宋國故城遺址的發現,可以說是中美考古隊在商丘取得的重大成果。2000年,宋國故城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榮升國家級文保單位。只是,宋國故城暫時還沒有被列入「大遺址專項規劃」,實在有點遺憾。

但是,如果沒有張光直和中美聯合考古隊,作為古城的商丘,遺憾可能會更大。

一次又一次與「大古都」失之交臂,

商丘怎能不憋屈?

對於商丘來說,遺憾的不止是「大遺址保護」,更遺憾的,恐怕是無緣「古都」。在中國目前的「八大古都」里,河南省佔了四個,其中,洛陽、安陽和鄭州的光輝歷史,都和殷商有關係。

洛陽偃師的西亳商城遺址,是商朝取代夏朝後建立的最早的都城。鄭州管城區的那段土夯城牆,被認為是商代中期「隞都」的所在。安陽的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其中發現了聞名於世的商代文字甲骨文。

對此,我一直覺得商丘挺憋屈,只混上了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但是,商丘和商朝的關係,其實比上面三個城市更早更緊密。

偃師的西亳城是商早期的都城,商丘虞城縣魏堌堆遺址則是商湯建立的開國之都——南亳。史學界基本達成共識,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商人發源於商丘,商族的先祖東夷人活動在商丘一帶。商丘是上古時期商部族的起源地和聚居地在。

商丘說自己是「三商之源,華商之都」,那不是吹牛逼的。所謂「三商」,一般認為是指商人、商品和商文化。

第一個「生意人」王亥的故里就在商丘。王亥是商國的第七任君主,他在商丘服牛馴馬發展生產,發明了牛車,用牛車拉著貨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開始促使農牧業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得以強大。

王亥開創了華夏商業貿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從事貿易活動的商部落人稱為「商人」,把用於交換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從事的職業叫「商業」,人們尊稱王亥為「華商始祖」,稱商丘為「華商之都」。

而且,「商丘」的得名,也與商朝、商人和商文化有關。

商丘古城比其他古城更牛逼的地方在於,它是一個「漂浮在水面上的古城」,航拍圖上,我們清晰地看到:坦蕩豫東平原上,有一巨大外圓內方城池,從外向內,先是略呈六邊形的夯土圓形城郭,復見八千畝城湖;再向內,是四四方方城牆圍合的內城。

內城、外郭、城湖,三位一體保留到今天,古城專家說商丘古城「全國獨此一家」。北大城市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鄧輝,甚至給出了這樣的讚譽:「它是中原保留下來明清府級城市遺址,城市形態完好性可與大理古城相媲美。」

這樣的古城,卻一直與「大古都」失之交臂,甚至還落選了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不是有點憋屈?

除了「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古城商丘可以傲嬌的資本還很多

商丘城西南三里有一座十來丈高的土台,人們都叫它「閼伯台」,民間都叫它「火神台」。

它是帝嚳之子、黃帝之玄孫閼伯所建造的觀星台。相傳,閼伯在這裡當「火正」(管理火的官員),幫助百姓保存火種。

於是這片地方就成了他的封地,封號為「商」。閼伯死後,人們懷念他的功德,懷著崇敬的心情,把他葬在生前存放火種的土丘上,按照當時的風俗,悼念他的人每人都要往他墳上添一抔黃土。

時間久了,土丘被堆得越來越大。因為閼伯的封號是「商」,這座土丘從此便被稱為「商丘」。時間長了,「商丘」便成了這裡的地名,直到現在。

商丘的歷史以商而聞名,但是絕不止步於商。很多人都知道開封是城摞城,幾千年的城池都在地下壓著,但實際上,商丘古城也是一座層層疊疊的「城摞城」。由於黃河泛濫,現存的商丘古城之下,還摞了六座不同朝代的古都和古城。

商丘曾經是三個獨立王朝的都城:夏朝的第五代王相(兒子為少康,曾發明米酒)曾遷居商丘,商湯的第一個都城南亳也在商丘。

商湯滅亡的兩千多年後,1128年,北宋的康王趙構在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南宋王朝一年之後才遷都臨安。也就是說,南宋最初的都城有一年多的時間是在商丘。在此之前,商丘還給北宋帝國當了好幾十年的陪都。

此外,商丘還是多個諸侯王國的都城,微子的宋國,兩漢的梁國都城睢陽,其實都在商丘。也就是說,商周的宋國、秦漢的梁國還有北宋的陪都,也都在地下壓著呢。

更牛逼的是,如今的商丘古城不但是城摞城,還是按照八卦圖修建的古城,更是罕見的水上城。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商丘是不是也能當一個「大古都」?

除了上文說過的商文化,商丘還有很多張文化名片,比如火文化:燧人氏在這裡鑽木取火,成為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帝嚳的兒子閼伯又幫助百姓管理火種,因此,商丘被授予「中國火文化之鄉」稱號。

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有一處商丘火文化景區,裡面有燧皇陵和閼伯台。後者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

還有燦爛的漢文化,漢高祖劉邦在這裡斬蛇起義;芒碭山西漢梁王陵墓群,是目前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漢墓群。漢墓里出土的金縷玉衣,是河南博物院的珍品。

芒碭山樑王墓內景。左側展櫃為金縷玉衣複製品,墓頂《四神雲氣圖》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

商丘孕育了許多歷史名人,最早的商人王亥,最早的奴隸宰相、藥劑專家、烹飪鼻祖伊尹和最早的文字發明家倉頡,做夢變成蝴蝶的莊子、巾幗英雄花木蘭、桃花扇故事的男主角侯方域……

於2016年打出「游商丘古都城、讀華夏文明史」旗號的商丘,寄望更多的考古專家能接續中美聯合考古隊和張光直未竟的事業,讓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古城在文化旅遊領域贏得更多的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六大古都之七朝古都
千年古都,戰火焚毀十多次,半部中國史
為什麼一定要湊八大古都或者更多?
中國「古都」最多的省
中國「大古都」,誰說了算?丨深讀

TAG:中國 | 古城 | 古都 | 商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