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也會焦慮
小孩子也會焦慮
文/余偉 編輯/商倩倩
心事重重的小孩子
晨辰是那種天生心事重的孩子,對每件事都操心,比如,看電視上正在報道車禍,馬上就擔心爸爸媽媽下班路上是不是安全;聽到電視報道禽流感、小偷多,他就慌了;自五歲起,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反覆檢查門窗。以前奶奶最愛說「哎呀,太亂了!這世界太亂了」,現在這句話成了晨辰的口頭禪。
幼兒園老師也老找家長,說他動作慢,膽子小,總皺著小眉頭,滑梯不敢玩,說怕摔著;鞦韆不敢玩,說怕磕著。
馬上要上小學了,小傢伙又焦慮上了,開始:擠眼睛、乾咳嗽、身體不自覺的抽動。去醫院一查,結論是:兒童焦慮抽動症。才六歲就焦慮成這樣?!晨辰媽一看見他擠眼睛就感覺自己要崩潰!於是,來找我諮詢。
「晨辰的性格更像誰?」我跟晨辰媽聊起了家常。晨辰媽有些抱怨地說像他奶奶,一天到晚沒安全感。晨辰媽快言快語,說他爸忙,很少在家,她還行,但自己沒大有耐心。「我們試著分析一下晨辰的心理:是因為孩子感到周圍世界不安全還是孩子想表達對家人的愛?哪種原因更多些?」我問。晨辰媽想了一會兒說,應該不是安全感的問題。她認為晨辰是想表達對家人的愛。「哎,說起來是明白,一做事就糊塗,就像現在,真正面對他的抽動現象和重複的強迫行為,我還是著急冒火沒耐心,不知如何應對。」我告訴晨辰媽,孩子睡覺前反覆檢查門窗,可以解讀為「你很關心爸爸媽媽,可以跟媽媽說『我愛你』呀,不用次次都去檢查門窗」;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讓自己的言行出些小差錯,告訴他「大人也有做不好的事,沒關係」;抽動行為出現時不用提醒他,可以開個玩笑,做個運動,甚至咯吱他一下,放鬆了就好了;至於左撇子的問題,順其自然就好,可以鼓勵孩子使用右手,但不要反對他使用左手。幾個月後,晨辰的抽動癥狀徹底消失了,焦慮情緒也緩解了,但改變最大的還是晨辰媽,她變得溫柔了很多。對個性敏感、內心細膩孩子的撫養建議經常多問問:「你是怎麼想的?你為什麼這樣想?」分享自己的感受:「媽媽的想法是……,因為……」「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媽媽也會有你這樣的擔心,後來長大了才知道事實不是這樣的」。善於為孩子的心靈鬆綁:「其實,世界上好人很多」、「只要我們多注意,危險是可以避免的。」用正面積極的語言和態度感染孩子:「多有意思啊!多好玩啊!真有趣!」引導孩子面對失敗:「其實,每個人都有他不會或者做不好的事情,只要努力就行了」、「就是做不好,我們還愛你,你也是個好孩子!」幫助孩子看到看到自己的優點:「你是一個特別善良的好孩子」、「你的心裡有大家,媽媽敢肯定,大多數人會喜歡你!」避免訓斥、羞辱、恐嚇孩子,尤其是膽小敏感的孩子。對肢體上已經有抽動表現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提醒孩子「不要抽鼻子、不要擠眼睛、不要聳肩」,這些提醒只會加劇孩子的身體表現。可以輕輕地撫摸,用其他的方式吸引注意,包括體育運動、唱歌、講笑話、相互撓痒痒等,幫助孩子放鬆情緒。
推薦閱讀:
※被失眠、焦慮、抑鬱折磨的90後
※4億多房奴的焦慮: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焦慮的治療
※搞不清楚這幾點,你的努力,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焦慮
※焦慮症心理分析:經常會出現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