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生活態度有且只有四種,我們卻選擇其中最不快樂的方式
上周末和叔嬸聊了一晚上,他們馬上要退休了。
他們焦慮了一輩子,小時候總想吃飽飯就好了,年輕時總想有個穩定工作就好了,後來感覺買了房子家庭就幸福了,到現在又感覺退休就好了。
但現在他們卻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放鬆,退休以後家庭里還有一大堆事等著他們。比如我們的下一代又等著他們照顧。
我沒有說太多讓他們寬心的話,因為我知道他們在面對我們的時候永遠都放心不下。
我們那一代的父母,一輩子總在忙碌。即使他們擁有了一切,卻依然憂心忡忡。
我們總想改變他們,讓他們更幸福一些。但非常困難,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心理學家泰勒·沙哈爾博士的幸福象限理論把人對幸福的感知劃分成四個象限,如圖所示
1、現在不幸未來不幸——無助型
2、現在不幸將來幸福——忍辱負重型
3、現在幸福將來不幸——及時行樂型
4、現在幸福將來幸福——幸福型
正是因為我們的父母往往對待幸福的態度更多處於第二象限,才讓他們總是感覺憂慮。
01 無助型
現在不幸未來也不幸是「無助型」的人,即對現在感覺不幸,對未來也喪失希望。這是最消極的一種人生態度。
但其實我們身邊這樣的人並不少見:經常抱怨者,永遠感覺痛苦、責怪自己和他人的人。到最後他們往往都是焦慮症或抑鬱症患者。
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稱這樣的行為叫「習得性無助」。
他曾經做過一組試驗,讓兩組人聽噪音,A組人的房間有個開關可停止聽到噪音,而B組人的房間沒有。反覆試驗以後把他們換到另外有噪音的房間,A組的人繼續找開關以阻止噪音,B組的人就無動於衷。
B組的人對待這件事的反應就叫習得性無助。
細思極恐的是我們幾乎每個人經常在很多事上,都表現出「習得性無助」。比如很多人勵志減肥,經過一兩周折騰後宣告放棄,最終他會告訴自己「我真的是喝水都要長胖」。
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一開始我們有理想有各種興趣,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總認為「自己天生就不是那塊料」、「天生就不如別人」等等。
無助型的人經常感到不幸的原因是把所有問題歸結於他人或外部環境,他們感到自己是受害者。一旦生活不如意,就十分沮喪或產生大量抱怨。
回想一下,身邊是不是經常有人會說「那有什麼辦法呢」,其實很可能就是無助型的人。
02 忍辱負重型
認為自己現在不幸將來幸福的人是忍辱負重型,他們往往過得很焦慮,但對未來充滿期望。
這樣的人是我們社會絕對的主流,因為我們的高考制度就批量生產這種產品。從小我們就聽過卧薪嘗膽的故事,而對讀書的感受從來也是」頭懸樑,錐刺股」這般勵志。
同時我們的父母也大多是這種生活態度,在特殊年代裡,只有忍辱負重才能生存下來。
我們正是因為大量的忍辱負重才讓整個社會得以進步,但是我們自己卻往往過得並不幸福。
這感覺就像是被人一頭按進水裡,總是憋著一口氣:等我考上大學了就好了,等我升職了就好了,等我買了房了就好了,等我公司上市了就好了。
透口氣的時候舒服那麼一會兒,但大多時候在水下都憋得難受。
所以忍辱負重型的幸福更多是一種對於幸福的假象,因為這種外部給予的成功只是對於長期焦慮和壓抑心情的一种放松狀態。
就像一個人頭痛好了以後,他會為頭不痛了而高興,但很快又會把健康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幸福感隨即消失。
值得警惕的是,眼裡只要目標和成功的人,除了深感疲勞,他們往往會忽視眼下事情的樂趣,學習和工作效率都是不高的。
曾經有人採訪過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教授,為什麼接受過新中國教育的人,幾乎都得不到諾貝爾獎呢?
老教授一語驚人:很簡單,中國素來強調: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天天把學習當作一個苦事來做,那怎麼可能有所成就呢?
忍辱負重型的人非常值得敬佩,但他們總是在擔心未來。
不可否認的是,這只是每個人對於幸福態度的初級階段。
03 及時行樂型
現在幸福將來不幸的人是及時行樂型。指對現在感知幸福,他們時常感知快樂,但是缺乏生活的意義,對未來逃避或感知迷茫。
這並不是本文開頭所指的「安住當下」,他們只是和「忍辱負重型」是相對的概念,因為他們也同樣是依賴外部的刺激讓自己得到滿足。
抽煙的狀態就是這樣,抽的那一刻感覺非常舒服,但每個人都知道抽煙是對自己未來的身體不好。幾乎所有成癮事件都屬於此,迷戀遊戲、酗酒甚至吸毒。他們總是尋找快樂而逃避痛苦,只看重眼前而往往失去理智。
及時行樂的人一般被視作不努力而自私的人,是社會所唾棄的這種人。由於缺乏對未來的規劃,他們的未來往往非常迷茫。
同時他們的現在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快樂,刺激他們快樂的往往都是外界物質以及慾望刺激的東西,一旦這些東西停了下來,他們就會非常沮喪。
國外有研究表明,樂透大獎的得主,平均一個月時間,幸福感會回到得獎之前。而同樣大家發現,我們在購得新車以後,幾乎就一兩個月時間,對它的興奮感會蕩然無存。
每個人都幻想自己某一天突然暴富,變成一位享樂主義者。但其實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很難適應一種毫無挑戰和意義的生活。
國外心理學家付費給一批成績卓越的大學生用來做一個實驗:實驗階段可以滿足他們基本生理的需求,但是不能做任何學習和工作或有意義的事。持續一周以後,這些人開始表現出沮喪。而在三周以後,所有人放棄了這種可以拿到高薪的但是不能做任何有意義事情的試驗。
大多及時行樂者大多是心智不成熟的年輕人。而我們或多或少在年輕時都有一段這樣的經歷。而我們逐漸在生活中我們找到了意義和挑戰以後,就慢慢放棄了這樣的生活。
04 幸福型
感到現在幸福將來也幸福的人是幸福型的人。他們既能安住當下,同時也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並為之努力。
幸福型的人和之前三種最大的不同是並不依賴外部刺激。所以他們不擔心未來是否會有挫折和不幸。他們即使在未來會遭遇挫折,也同樣可以保持積極的心態。
安住當下,是幸福型的人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有人會問安住當下不就是及時行樂嗎?那是因為他們對「當下」這個概念並不清楚。
「當下」其實是佛經裡面最小的時間單位,1分鐘有60秒,1秒鐘是60個剎那,一剎那有60個當下。
當下這個時間概念小到無法感知,在佛經里常講的當下,其實就是指無時無刻。
無時無刻都感知喜樂幸福,這才是安住當下的感覺。西藏人曾說,幸福是每一個簡單的當下,都透露出淡淡的喜悅。
體會這樣的感覺並不困難。比如愛情最開始的時候就是這樣。初次在人群中見她多看了一眼,就感覺喜悅。每天暗生情緒,從此開始牽掛,亦是快樂不已。約會的那家餐館、手牽手走過的街道、回家時候月下的欄杆,每一件事情都讓我們無時無刻都處在幸福當中。
只是日子久了以後,一般人就逐漸麻木,把一切當作理所應當,幸福只剩下索然無味。
真正具有對幸福感知力超強的人卻不會這樣,他們可以感知到對方和生活中一切的好,包容一切的壞。
一位西藏的堪布曾說,「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里感覺一輩子都在逃亡」。
幸福並不是指那些外在的車、房、職位、成功。它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對生活的感知能力。
真正幸福能力超強的人,可以感知世界幸福:早上看一朵小花,中午吃一點好吃的,晚上和喜歡的人說兩句話。
村上春樹曾經提出「小確幸」這個概念,也同樣描述這種感覺:當我們進入每一個專心致志,活在當下,渾然忘我的狀態才會感受最真切和細微的幸福。
小確幸就是這樣一些東西:摸摸口袋,發現居然有錢;電話響了,拿起聽筒發現是剛才想念的人;你打算買的東西恰好降價了;完美地磕開了一個雞蛋;排隊時,你所在的隊動得最快;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當運動完後,喝冰鎮透了的飲料。
把每一次小的幸福都能隨時保持感知,甚至把不順心的事情能夠保持理解和包容。這是豁達的人才有的真正的幸福。
真希望我們的父母都可以把生活看得更放鬆一些,享受退休後的時光,時常感知家人所有的幸福,這是最好期望。
結語
其實大家不難發現以上四種狀態我們全都經歷過,前三種(無助、忍辱負重、及時行樂)的狀態也許更多一些。而我們的父母更多是在第二種態度里生活。
在認知了幸福的狀態以後,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多鼓勵自己和父母調整到第四種狀態呢?
有人會說這一切是不是一種自我安慰?痛苦就是痛苦,快樂就是快樂。對於這樣想法我予以同情,這屬於典型的困而不學。
幸福與痛苦本身就是我們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當我們能夠調節自己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看法時,無時無刻都享受當下,同時為了目標努力而不妄求,這就是最好的幸福狀態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