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訊三兄弟
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周氏三兄弟魯迅、周作人、周建人常與同時代的宋氏三姐妹宋靄玲、宋慶玲、宋美玲相提並論,他們的影響都是空前的,但就文化意義講,宋氏姐妹則遠遠無法與周氏三兄弟相頡頏。 三兄弟各有所長,也各有命運。魯訊與周作人都博有文名,是文化界的棋手和棟樑,周建人則一直在兩個哥哥的盛名之下,夾縫之中,名位略頭尷尬。世人對三人的評價各有千秋。魯迅身披民族靈魂,被推上聖壇,被萬人敬仰;而周作人則因為附逆,身敗名裂,遭千夫所指;周建人一生謹慎,先抑後揚,看似無功無咎,終得頤享天年。同為兄弟,身世相同,命途迥異。百年之後,回頭再看套用稼軒詞:了欲塵世平生事,贏得·生死不同名,可憐同胞生。周氏兄弟同出一門,後兄弟閱牆,家庭分分合合,外人很難理清,道是治絲益棼,越搞越亂。而且,搞清楚又能怎麼?與其花力氣判斷他們的家務事,還不如看看他們兄弟之間有哪相同之處,還有哪些積極的社會意義,可供今人效法學習。 按照當今成功學推論,一個人成功背後,往往會有幾個關鍵的要素,包括:遺傳、家庭環境、教育、機遇、個人努力等等,這是一個相互關聯的鏈條,似乎缺一不可。 拿這套理論來分析周氏三兄弟,也大致能對上號。不過關於一個人的一生還不是幾個符號或者是幾個概念能夠解釋的。假如拋開魯迅的地位,還源他的作家的身份;不提周作人那段歷史,再現他文化的原貌;也不說周建人頭赫的官職,以學者視之,那麼,我們就會發現,三兄弟同宗同族,家教一致,遺傳相同。說道成功,就不能忽視他們的勤奮,這才是他們的成功之基,不管環境怎樣變化,他們一樣地努力,不停的工作。求學之間,他們都是三更燈火五更雞,硬讀出來的,翻翻魯迅描寫少年讀書時的作品,再看看魯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留學時的狀況,你就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再想想周建人固守鄉村老宅,在青燈古瓦之中,自學植物學、英語,又有多少甘苦辛勞。更為難得的是,他們這種勤奮的勞作,是持之恆伴其一生的。 有人說魯迅是累死的。他不停地讀書、寫作,不停地跋涉,沒有一刻停閑。他自己說,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全用在了寫作上。著作等身,那是一筆一筆寫出來的。周作人老了還壯心不已,頂著特殊的頭銜,硬是翻譯了著名《希臘神話》,為自己的寫作生涯,再添收官之作。你再想,90歲的周建人眼睛都快要瞎了,還拿放大鏡,要重譯《共產黨宣言》。 再看看三兄弟的個性,其實,三兄弟都是好強傑驚之人,不會輕易退卻放棄,三兄弟久分不合,誰又能說不是個性使然。換句話說,三人性情中,都有很強硬的東西。魯迅自不必多言,毛澤東說他骨頭最硬。面對各種圍攻,他·很強勢,自不憚言:「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 周作人·留給社會的印象,是個軟弱的人,面對妻子的逼迫,不像個大丈夫,這可能只是他性格中的一面。我倒覺得,他是個非常任性而固執的人,不然也不會釀成大錯。周作人自言:」我最厭惡那些自以為毫無過失、潔白如鴿子,以攻擊別人為天職的人們,我寧可與過失的為伍,只要他們能夠自知過失。因為我自己也並不是完全無過失的人。」這種軟中帶硬的話,不比金剛怒目的力道差。 周建人一生獨立地思考,獨立的生活,獨立地表達,不講違心話,不做違心事。寧肯不說,也不亂說。這就是他最硬的一面·。周建人、葉聖陶等在武侯祠劉備墓前。 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發現,真正的能者、強者,必有好強之心,有堅持之志,有獨立之自姿·。 最難得的是,三兄弟都是生於封建家庭,受教於傳統道德,但是,他們沒有成為封建社會的衛道士,而是背叛了自己的出生,走上了一條追求新生活、新思想的時尚之路。在那個兵燹亂世,勇敢地豎起了新文化的大旗,宣傳新文化、新道德、新科學,用文明、文學、科學來拯救民族和未來。三兄弟幾乎同時站在社會的變革的前列,相互競爭,都成為了戰士,成為引導社會進步的文化先鋒,成為唯物主義者。這不能不讓人佩服。甚至就連最後的選擇,三兄弟也大致一樣。 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最後的聲音 魯迅歿時55歲,周作人去世82歲,周建人壽長,96歲;離世。三個人都有遺囑。 魯迅是1936年10月16日在上海逝世的。生前,他立下遺言: 一,不能因為喪事受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到。 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尚不,那就真是糊塗蟲。 五,孩子長大,尚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能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1965年4月26日,時已80歲的周作人自知不起,也立下遺囑: 「余今年已整八十歲,死無遺恨,姑留一言,以為身後治事之指針。吾死後即付火葬,或偱例留骨灰,亦隨便埋卻。人死聲消跡最是理想。餘一生文字無足稱道,惟暮年所譯《希臘神話》是五十年的心愿,識者當知之。」 逾二年,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在紅衛兵的折磨下身故。 1984年7月29日,周建人在北京逝世。他的遺囑是: 「我身後的喪事要從簡,要改變繁文俗禮的習慣。現在大家都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資金很寶貴,時間也很寶貴,不能因為辦喪事花國家的錢,不能浪費大家的時間。我死後不要開追悼會,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死體交給醫學院供醫生做解剖。最後把骨灰撒到江河大海里去。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的骨灰就是這樣處理的。我們作為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學習他的徹底革命精神。」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仔細看看,不難發現,周氏兄弟殊途同歸,死後速朽,不求紀念,不拖累他人的想法是驚人的一致。 世人有這樣評價三兄弟的說是:一個大作家,一個大漢奸,一個大幹部。可是當你把他們放到一個屋檐下,退回到家庭的層面,再看看三人,你就會發現,他們嘴上留著一樣的黑硬的短髭,一樣的黑眉,一樣的浙江面孔,講一樣的紹興官話,這已驚人的相像後面,是他們一樣的才華橫溢,一樣的著作等身,一樣的個性獨立,一樣的勤勉奮發,一樣的自信好強,一樣的自我,一樣的自尊。
|
推薦閱讀:
※邁騰家的親兄弟,只要14萬,配掀背門,百公里7秒,卻無人問津
※赴美生子沒用了?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讓移!美國移民改革要拿親屬開刀
※不怕死想發財的兄弟進借雞生蛋生意點子讓你發大財
※不懂就問,林沖和魯智深不過幾面之緣,為何關係好到一路送他去滄州?
※郭瑞元老師----兄弟宮化祿
TAG: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