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彈棉花·「起落之間」

「彈棉花啰,彈棉花,彈得棉花軟又細呀!彈棉花啰,彈棉花,半斤彈成八兩八!」舊時,每當彈棉的人從身旁經過,總會響起這樣的一首歌,如今歌聲不再而情懷依舊。

彈棉又叫「彈棉花」、「彈棉絮」、「彈花」,因而,那些彈棉的手藝人被親切地稱為「彈花匠」。彈棉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歷史悠久。據記載,我國元代就有此業,元代王楨所寫《農書》中這樣寫道:「當時彈棉用木棉彈弓,用竹製成,四尺左右長;兩頭拿繩弓繃緊,用縣弓來彈皮棉。」舊時,農村有不少貧苦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迫,常年在外地為人彈棉絮,俗稱「彈棉郎」。

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了,最初都是一彎彈弓、一張磨盤、一個彈花棰和一條牽紗篾。吊弓的構造很簡單,彈花時全仗人手用彈花錘擊打弓弦,將棉纖維彈松,每人每日不過彈皮棉8斤。其傳承方式也是由師傅帶徒弟或父傳子,所以很多彈花匠的手藝都是祖傳。

彈棉絮工序繁瑣複雜,棉花去籽以後,將棉花彈活,絲縷理清才能攏成棉被形狀,再用弦弓來彈.彈時,用木棰頻頻擊弦,使板上棉花漸趨疏鬆,後鋪底線,拉麵線後稍微壓實,翻轉彈定型,點綴花草,書寫主人姓名,就能鋪另面的網線了。最後扎角,用木製圓盤壓磨,使之平貼,堅實、牢固。即便是年頭久遠的又硬又黑的棉絮,一經重新彈制,又潔白柔軟如新。「檀木榔頭,杉木梢;金雞叫,雪花飄」這是彈棉花工匠們對自己的手藝的一種詮釋,也是人們對他們的勞動最為形象的比喻。

上個世紀90年代起手工彈棉花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彈花機的出現讓彈棉花這個老手藝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隨著很多新式的被子出現,手工棉被也漸漸被人遺忘,然而它給一代又一代人帶去的溫暖永遠無法取代。

一個時代編織一代人的夢,彈棉郎的盼望在遙遠的上世紀已經在這個時代所呈現。我們唏噓這古老的手藝的沒落,也欣然它度過年華後的轉身。

圍繞指尖的,不僅是對生活的探索,更是精神生活的傳承

推薦閱讀:

棉花也是花[7P]
棉花糖
秋風吹老木棉花
怪不怪!榕樹開出木棉花

TAG: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