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式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的幾個重要問題
構建中國式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的幾個重要問題
韓源 縣祥
【摘要】: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的邏輯起點交匯於西方資本主義學說、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傳統學術三條線索的發展。三條線索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三大矛盾,即科學與價值、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以"一指三中"為總目標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關鍵在於抓好三個核心任務:進一步解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創新活力、分層分類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建立動態的學科結構體系。
【作者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全球化與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哲學社會科學 全球化 理論建設 【基金】: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研究」(05JZD0041) 西南財經大學211工程特色項目「全球化與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資助成果 【分類號】:C12 【正文】:
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本文簡稱「一指三中」)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心任務。本文試圖從全球化的分析視角,揭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內在規律,由此解讀「一指三中」的科學含義,並對貫徹「一指三中」的三個核心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一、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三條基本線索 人類文明的歷史可以簡單劃分為國別史或民族史與世界史或全球史兩個階段。國別史和民族史階段,各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模式有其自身的發展邏輯。然而自從資本主義開創了世界歷史進程,全球化推動人類歷史沿著具有共同文明邏輯特徵的發展方向演進,人類文明開始向世界史和全球史階段轉換。這是一個由資本文明開啟並主導的全球性大衝撞和大交匯的文明整合過程,這一過程的基本趨勢是人類文明的發展越來越趨向於共同的歷史邏輯。可以認為,由此開啟的現代文明所經歷和面對的一切問題都應當置於全球化的分析框架中來解答,世界的問題如此,中國的問題也是如此。 1.中國捲入全球化的三重邏輯 全球化原初的動力源泉主要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擴張。資本追求剩餘價值、攫取最大利潤的本性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趨勢,構建一個世界範圍的資本主義掌控下的生產體系是資本擴張的必然結果。「市場已經可能擴大為而且日益擴大為世界市場,所有這一切產生了歷史發展的一個新階段」①,這是一個以資本文明為主題的全球歷史階段。 資本的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② 從此,一切國別的和民族的自身文明邏輯都被捲入一個共同的全球歷史進程中,中華文明也因此而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場大變局的實質就是中華文明相對穩定和獨立地傳承了三千年的歷史邏輯被打破,中華文明的單一線性發展由此中斷,從而開始了一個從民族性歷史向全球性歷史的轉換過程。這一以「資本擴張」為主題的轉換決定了中國歷史的發展主線不可能再堅持傳統的文明邏輯。 然而,「資本文明」的內在矛盾決定了全球歷史並不是終結於資本主義。在由資本作為原初邏輯驅動的全球化進程中,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捲入到文明中來了」③,可是資本主義在開創人類文明新階段的同時,也播撒著新的野蠻,資本文明的限度隨著它創造的輝煌一起生長。馬克思在頌揚資本文明歷史進步性的同時,深刻地揭示了這種限度,「資本的發展程度越高,它就越是成為生產的界限,從而也越是成為消費的界限,至於使資本成為生產和交往的棘手的界限的其他矛盾就不用談了。」④ 資本主義制度能釋放多少文明就會積累多少矛盾,最終,資本將會埋葬自己。因此,資本擴張作為全球化的原初邏輯註定會生長出自己的否定性因素,然而資本不會自發地和自然而然地消滅自己,這種消滅是一種超越與再生。馬克思在揭示資本奧秘的同時當然不會忽略對超越資本方案的推演和構想,甚至是實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馬克思的發現與構想的指引下蓬勃興起,這是資本文明與資本擴張的必然組成部分。由此,全球化的內在邏輯逐漸發展為雙重驅動的兩條線索,即資本文明的擴張和遏制與超越資本限度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這兩條線索和兩條道路是中國捲入全球化必須作出的選擇。 應該強調,資本主義按照自己的面貌創造出的世界,複製的並不是與原發資本主義國家同等的繁榮和文明,而是其剝削機制和內在矛盾的全球擴展。在這種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只會成為原發資本主義國家的剝削對象和矛盾全球轉移的載體,因此,中國在全球歷史轉換中的主線不可能是資本主義的,這已經被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中國歷史所證實。在全球化的兩條線索中,資本文明的擴張將會隨著其否定性因素的增長而衰減,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將超越資本的限度而標示著全球歷史的核心邏輯。以「十月革命」為象徵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為中國在全球歷史轉換中實現民族獨立與民族復興指明了方向。 分析至此可以看到,中華文明的全球史轉換要經歷兩次否定和超越才能得以實現,首先是資本作為全球化的原初邏輯對中國原有民族性和國別性文明邏輯的否定和超越,進而是標示著全球化最終方向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對中國民族性文明邏輯和資本原初邏輯的雙重否定和超越。這種雙重的否定和超越同時也是雙重的繼承與整合,因此,世界歷史中的中國走向,既割不斷傳統又不可能堅守傳統,既避不開資本文明又不可能重走西方道路,而只有社會主義的發展導向能解決這雙重的矛盾,實現雙重的超越。推演至此,中華文明面對世界大變局實現全球性歷史轉換的三重邏輯便清晰呈現出來了:在社會主義制度框架下充分吸收資本文明並實現中華文明的創造性轉換。 2.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三條基本線索 中國歷史的這種轉變是全局性的,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生活等所有領域都在經歷這場轉變,作為文化領域的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的產生與發展也承襲了歷史整體的這種質變。與歷史整體的三重邏輯相對應,全球化打破了中國傳統學術單一發展的局面,使現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產生的原初邏輯交匯於西方資本主義學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傳統學術三條線索的發展。 所謂「西學東漸」的實質是中國遭遇資本全球化的文化形態。隨著對反映了資本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西方學說翻譯的增多和傳播規模的擴大,在創辦新式學堂和改革舊式書院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國知識分子按照西方分科立學、分門研習及學務專門等分科原則,將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各學術門類介紹到中國,並在綜合中西學術科目的基礎上,逐漸建構了一套近代西方式的學術分科體系及知識系統。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也在以資本主義學說為主流的西方學術這條線索上實現了傳統向現代的轉型,這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全球性轉換經歷的第一次否定和超越。 然而正如中國捲入全球化的核心邏輯必須經歷對中國傳統和資本文明的雙重否定才能確立其社會主義的方向一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題也必然產生於對中國傳統學術和以資本主義學說為主流的西方學術的雙重超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加速了中國人民的覺醒,馬克思主義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並「日益作為科學為人們所理解、接受和信仰」⑤。這既為雙重超越提供了現實路徑,也同時是這種超越的結果。從此,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主線的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三重邏輯的交匯與作用就構成了其發展的基本線索。
在應對「變局」實現「轉換」的三重歷史邏輯中,中國發展的導向和制度框架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礎是經創造性轉換的中華文明,而在現實的發展歷程中又必須吸收借鑒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這三條基本線索反映在哲學社會科學中,其本質、核心、方向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然而,「我們信奉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思想方法,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忽視中國文化遺產和非馬克思主義的外國思想的價值」⑥,中國傳統學術精華理應作為歷史發展的底色而繼承,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創造出的優秀學術成果同樣值得借鑒。儘管這三個方面並不是決定中國社會科學發展的全部因素,但卻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只有把握三條基本線索的作用機制,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才能找到準確的歷史方位。二、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解決的三大矛盾 全球化帶來的世界變局衍生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三條線索,這三條線索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三對矛盾:科學與價值、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它們是中國捲入全球化的原初邏輯衍生出來的,表現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同一發展過程的三種張力。這三對矛盾的解決構成了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歷史主題。 1.科學與價值的矛盾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受到三條線索的牽動,產生了科學與價值的矛盾,解決這對矛盾要堅持以科學為基礎、突出價值導向的原則。 在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中,雖然要充分關注其研究旨趣,考慮其價值訴求,但不能排斥共同的分析、概括、總結、歸納等科學方法,以及運用概念和範疇等來表述科學研究規律和結論的科學「通則」。西方資本主義學說也好,中國傳統學術也罷,儘管存在局限、缺陷甚至錯誤,但其中都蘊涵著不同程度揭示客觀規律的「科學」成分,至少反映了人類認識社會歷史規律的階段性成果。應該認識到,任何學科的理論學說都存在不同的學派或體系,任何學說能成一家之言都是因為具有「科學」的特徵(從某種角度用某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應或揭示了研究對象的內在規律——這是不因視角、方法等的不同而不同的),這些特徵是所有學說體系都共有的,姑且稱為可通約的「科學通則」。由此,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以資本主義學說為主流的西方學術系統、中國傳統學術三者共有的科學性層面上得以建構,科學性的基礎地位應當確立。 當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不能忽略比較成熟但仍在發展的西方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作為當今學術主流的現實背景而完成,這就要求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建設要充分吸收「西方體系」中的社會科學範式。這種「吸收」從所謂「體」「用」之爭到近年劉國光先生文章引起的討論一直試圖解決吸收什麼與如何吸收的問題。⑦ 這關鍵是堅持和發展以社會主義實踐為基礎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並借鑒和吸收以資本主義學說為主流的西方學術系統、中國傳統學術體系可通約的「科學通則」,並加以改造與整合,這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具有科學性和前沿性的前提。 確立「科學性」為基礎的原則,應避免淡化馬克思主義價值導向的種種傾向。當前以經濟學為代表的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中不同程度地產生了「去意識形態化」傾向,僅僅強調其作為「分析工具」的特徵⑧,然而,任何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學說客觀上無法逃避對價值問題的回答。⑨ 必須指出,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馬克思主義鮮明的政治立場和價值目標同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建構了超越其限度的社會主義方案,實現了科學與價值的有機統一。「馬克思主義所蘊涵的科學與價值的力量,已為並正為一百多年來正反兩個方面的社會實踐所反覆證明。」⑩ 因此,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在繼承三條線索科學「基因」的基礎上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價值指向。 2.傳統與現代的矛盾 三條線索推動形成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傳統和現代的矛盾,一個半世紀以來始終是中國人文知識分子的一個主流話語。在這種話語中一般把西方資本主義學說與馬克思主義理論都大致歸為現代。「變局」的原點邏輯決定了這對矛盾的解決不可能通過試圖在中學的體系框架內融入西學而實現。以資本主義學說為主流的「西學」和與此相伴的馬克思主義借其不可抗拒的全球化力量消解了中國傳統學術的中心話語地位。守舊的傳統已不能為新的話語所接受,而新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建立既不能無視也不能離開「本土資源」,所以,對傳統學術的再造和創新就是唯一之路。由此,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系統中的修飾語由「傳統和現代」轉變成為「經創造性轉換的傳統和現代」。可是,在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結構和學科內容上,這種「經創造性轉換的傳統」如何體現,和「現代」又如何結合,成為一個新的問題,而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是確立以現代為基礎、吸收傳統營養的原則。 中國思想學術的發展,是繼承與創新的統一,也是傳統與現代的統一。西方學說決不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全部理論來源,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離不開中華文明積累的學術思想。然而值得注意,強調傳統學術的價值要警惕「古教條」(11),應反對當前一些將中國傳統學術思想渲染成「包醫百病」的濟世良方的錯誤傾向。傳統學術的價值只有納入現代的話語體系,取得其現代形態才能表現出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現代」形態,核心與導向是馬克思主義,內容包含了對西方主流社會科學範式和理論的借鑒。以現代為基礎,吸收傳統營養,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語系統來解讀中國傳統學術思想和學術傳統中的積極成果,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正如毛澤東指出,「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12)。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應以其「現代」形態為基礎框架,吸納傳統學術的積極成果,並結合時代精神,將傳統學術納入到建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的視閾中,運用傳統所積累下來的思想智慧,思考和解答當下的新課題,實現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統一,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學術思想成為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3.民族與世界的矛盾
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轉換是中國近現代以來的歷史主題,表現在文化及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就是如何解決世界「主流」與民族特性的矛盾。「西學」與「馬學」是並存於當今世界的主流學術話語,但真正代表人類未來的是馬克思主義。如何解決其與中國不斷發展的民族文化思想的關係在這裡就表現為民族與世界的矛盾,這對矛盾始終伴隨著現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全過程。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主題不是民族思想邏輯的傳承,而是民族性向世界性的轉換。當然,這種轉換不是替換,正確處理民族與世界的關係應堅持以世界為基礎、弘揚民族精神的原則。 民族性和世界性這兩個概念只有放置於全球化的語境中考察,兩者才獲得了區別於彼此的真正內涵。全球化使各種歷史要素獲得了全球性,時間與空間被超越了,世界性從此不再作為民族性的被動構成,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全新的、有實質內容的概念與民族性相對視。全球化開啟以來,世界性和全球性成為解讀和實現民族性的出發點,我們不能僅強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更要認識到具有世界性才有真正的民族性。正如別林斯基指出,「只有那種既是民族性的同時又是一般人類的文學,才是真正民族性的。」(13) 因此,民族性的發揚光大並不是固守相互區別的個性,而是一個追求全球性、世界性和一般性的過程。值得注意,以世界性為基礎不能陷入盲目照搬、全盤西化的泥潭,世界學術舞台上的「中國學派」只能產生於中國的民族史向世界史轉換的實踐土壤。 作為全球化的產物,馬克思主義解決的是以民族化形式表現出來的具有共性的世界性課題,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體。因此,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世界性轉換就是以具有世界性特徵的馬克思主義為框架的,針對民族性學術思想的吸納與整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把握歷史方位,具有世界眼光」(14),中國民族性的學術與文化精神只有在開放、融匯、更新、創造的世界性轉換中才能得到弘揚。三、「一指三中」總目標的確立及其科學含義 在全球化這一共同歷史邏輯的推動下,資本主義開創的世界歷史進程、作為資本主義批判力量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華文明自身發展邏輯三種動因的交互作用構成了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核心線索。可以認為,在經歷民族史向全球史轉換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這三種因素是中國一切現實問題的總源頭。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的一切社會變革、一切社會矛盾、一切發展問題都從這裡被牽引出來。因此,一切「中國問題」的解決都要聚焦於找到這三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總規律,繁榮發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路徑也必須從此開始。 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發軔於中國捲入全球化的歷史邏輯,而它的繁榮發展則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應對世界變局,實現民族史向全球史轉換的探索中走出的一條成功道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是這條道路的文化與學術維度。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才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賴以發展的源頭活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質就是遵循了中國作為被動捲入全球化國家所必然蘊含的三重歷史邏輯:充分借鑒資本文明成果,以社會主義道路超越資本的限度,尋求中華文明的社會主義實現形式。在文化及人文學術領域,對應地表現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吸收與借鑒以資本主義學說為主流的西方學術思想,以及實現中國傳統學術的創造性轉換。就像中國的社會發展既不能重走西方道路也不能回歸傳統一樣,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也要避免相應的兩條歧途。學術範式盲目西化的主張和傳統復興的幻想實際上都只看到中國捲入全球化三重邏輯的一個方面。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只有生長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土壤,正確把握三重歷史邏輯和三條發展線索才能得到繁榮發展。「生機勃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不竭的理論創新源泉。」(15) 在當今世界學術舞台上,中國學術發出的聲音不能滯後於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立足和紮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打破西方學術話語霸權的戰略制高點。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不可能脫離其社會實踐基礎而獲得發展,其實際歷程也是與整個中國的發展變遷相對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傳承和發展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探索,而創立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這也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起點和新階段。進入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這對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提出了新要求。2004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努力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形成全面反映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體系,形成具有時代特點、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進一步提出,要「努力形成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 「一指三中」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表明了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總特徵,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建設的總目標。「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風格和氣派,歸根到底是哲學社會科學所賴以形成和發展的社會實踐的特色、風格和氣派。」(16)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根植於中國由民族史向全球史轉換的實踐活動中,這一實踐活動的當代形態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與這場歷史大尺度的轉換蘊含的三重邏輯相對應,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三條發展線索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三對矛盾,因此,「一指三中」的科學含義應置於三條線索形成的張力為背景,三大矛盾對立統一為框架的分析中進行解讀。「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強調馬克思主義統領意識形態領域,這與三重邏輯中社會變革領域的中國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相對應,而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體的和當下的實踐形式就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這理應包含充分借鑒資本主義精神文化成果和吸收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成果。「三中」的實質是強調個性的弘揚,而中國的國別性和民族性只有在全球性和世界性的歷史進程中才具有現實性,只有在對「科學與價值」、「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三對矛盾的解決中才能變成現實。因此,「一指三中」的科學含義就是沿著三條線索決定的發展方向,不斷解決三大矛盾,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四、貫徹「一指三中」的首要前提:進一步解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創新活力 「一指三中」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總要求。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能僅僅靠政權來推動,而要靠自身的不斷發展、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永葆科學的生機與活力。解放和發展創新力是鞏固馬克思主義作為主導意識形態地位的根本所在。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取得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創新成果,但也應看到,在中國政治體制中「蘇聯模式」的影響並沒有根本消除,這種執政模式下文化與學術活動往往依附於政治活動,難以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充分發展。執政黨思想解放,意識形態就充滿創新的活力,而執政黨思想僵化,意識形態的創新就止步不前。政權的鞏固是執政黨首要關切的,因此意識形態的創新主要集中在與執政黨政策相關的領域。這樣,意識形態只體現其「政治規律」而沒有體現其「文化規律」,這種意識形態與政權的緊密相關性使得意識形態創新不穩定和不完整。因此,在充分肯定當前中國馬克思主義主導意識形態創新力的同時,不應忽視其創新模式中的缺陷。 進一步解放馬克思主義的創新活力,關鍵在於推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結構的轉型。意識形態的內部結構可劃分為價值理想、理論學說、政策主張三個層次。在這三要素中,根植於特定利益的價值理想是意識形態的靈魂和核心,理論學說與政策主張最終都是為價值理想服務的。 在「傳統的」意識形態結構中,意識形態三要素價值理想、理論學說、政策主張處於合一狀態。即理論學說以政策主張的形式出現,同時也成為完整的價值理想的表述形式,具體的政策以及具體的理論觀點成為意識形態的核心而與價值理想重合。這種類型的結構缺乏兼容性與靈活性。實際上政策與理論觀點都是動態的,而價值理想卻具有「終極性」,在三者合一的結構中,這種矛盾會導致整個意識形態系統經常呈現緊張和不穩定的狀態。不同理論學說的論爭可以是意識形態論爭也可以是科學論爭,關鍵在於其是否圍繞意識形態的核心,即根植於特定利益的價值理想展開。然而由於意識形態結構三要素的合而為一,本屬理論學說領域的正常科學論爭往往上升為意識形態的根本分歧,最終畸變為政治鬥爭。同樣是因為理論學說與價值理想的重疊,由一些針對特定對象的具體結論構成的理論觀點也被看做意識形態的本質與核心而成為不可挑戰的終極真理。意識形態內在結構的這種「合一」狀態使得整個意識形態體系變得單一化、僵硬化。這種「剛性」結構使得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政策主張及具體的理論觀點一旦因歷史條件變化而與實踐相衝突時,這種衝突就容易擴展到意識形態的整個體系,因而政策與理論都難以做出必要的調整和創新。我國改革開放實踐一開始之所以遭遇到巨大的思想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主導意識形態的這種「剛性」結構。 目前正在實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建設中,這種意識形態「剛性」結構的特徵還比較明顯,最為突出的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幾乎就是政策層次的文件彙編。而政策總是針對特定時期和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案,具有靈活性、動態性和多變性,這導致價值理想的「終極性」、理論學說的相對穩定性和政策主張的動態多變性之間產生緊張和衝突,堅定理想和解放思想形成難以解決的矛盾,老師和學生都時感無所適從。 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結構的現代轉型,就是要實現理論學說、價值理想、政策主張的合理分離,使其各歸其位,並在各自領域按自身特點發展的基礎上保持統一性。這種結構具有開放性、兼容性與靈活性。而要實現主導意識形態的這種結構轉型,首先要提煉出馬克思主義最本質、可以凝結為最高理念和終極價值的東西。這些最高價值理想與具體結論不同,具有終極性和穩定性,是主導意識形態的靈魂和核心。例如,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要逐漸實現「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建立「自由人聯合體」、通向「自由王國」等等價值理想,都具有「最高性」和「終極性」,都應該看作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最高理念」和「價值理想」。(17) 其次是給予理論學說和政策主張廣闊的創新和發展空間,因為它們都不具有「最高性」和「終極性」。第三是要把「最高理念」和「價值理想」作為理論創新、制度設計、政策實施和輿論導向的出發點、原則和歸宿,既不要把理論觀點與政策主張混同為「最高理念」和「價值理想」,也不能使理論觀點與政策主張偏離「最高理念」的價值導向。這樣才能實現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內在結構的現代轉型,才能使主導意識形態體系具有自洽性、兼容性與靈活性,因而具有更強的社會整合能力和利益協調能力,最終獲得動態的穩定性和永恆的生命力,也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內在推力。五、貫徹「一指三中」的關鍵環節:分層分類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按照「一指三中」的要求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貫徹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核心和靈魂。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中,這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所在,這在當前的關鍵環節就是分層分類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內容和理論學說往往具有價值性和意識形態功能,但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不同,所體現的意識形態性的強弱不同」(18),它們在價值引導和意識形態維護中所起作用也不一樣。因此,要加強主導意識形態的建設、凸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就有必要大致區分不同學科理論的意識形態性強弱,根據其程度之別實行分層分類的建設。可以將不同學科分為意識形態性強、較強、中、弱或無等幾個層次。大體而言,意識形態性最強的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其對應的理論和學科形式,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類理論學說和學科的建設直接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的發展和完善。而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新聞學等學科群的意識形態性較強,它們關係到馬克思主義核心問題的論證。這類學科應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運用到學科理論體系的建設中,從理論框架、研究範式、概念範疇、基本觀點等方面確立和強化馬克思主義的基礎與核心地位,使馬克思主義在這些學科領域取得基礎性的支撐地位。文學、歷史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學科群的意識形態性為中等。這類學科主要是貫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這些學科中的有效運用,不過分強調具體觀點的一律,不刻意區分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的界線。人類學、管理學、藝術學、語言學、體育學等學科群的意識形態性較弱,這些學科有的規律有人、物之別而無人際之別。對於這類意識形態性較弱的學科,確立馬克思主義主導地位應主要著眼於這些學科理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服務的功能定位,充分釋放這些學科自由創新的活力。當然,這種劃分是針對學科群的粗略劃分,在學科群之下又存在差異,比如同屬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邏輯學的意識形態性就大不一樣,同屬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與金融學的意識形態性也不相同,因此,更微觀的理論建設可按相應的思路提出具體方案。
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主體性工作就是高校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的建設。「兩個體系」,尤其是教材體系直接關係到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主導地位的確立,因此應高度重視那些覆蓋面較廣的課程的教材體系建設,在重點學科和重點教材的遴選中給予適當傾斜。可以意識形態性的強弱程度及學生覆蓋面的廣度兩項指標共同確定重點建設的優先秩序。目前實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項目,首批啟動並實施的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和九門基礎課教材建設充分考慮了這類學科理論意識形態強的特點,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全覆蓋更突出反映了「意識形態性強和學生覆蓋面廣」的第一優先秩序。然而值得進一步分析,重點教材建設的第二、三、四批教材顯然十分重視教材的導向性,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教材佔有突出地位,但從大學生的專業分布來看,這幾個專業的學生數遠低於管理、外語、藝術和經濟等專業,而這4個專業的入選教材明顯偏低。可以看出,重點教材的遴選對教材的覆蓋面重視不夠,因此有必要對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的優先秩序按前述兩項指標進行梳理。意識形態強、覆蓋面廣的學科和教材列為第一優先秩序,意識形態強、覆蓋面較廣和意識形態較強、覆蓋面廣的學科和教材可列為第二層次,以此類推,意識形態性弱、覆蓋面小的學科和教材列為最後。六、貫徹「一指三中」的重要措施:建立動態的學科結構體系 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除了強調理論與學術本身的積累與創新外,還應重視學科體系與學科結構的設置、調整和興廢。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以「一指三中」為總要求推動學科結構的健康發展。學科結構的發展既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也要吸收以資本主義學說為主流的西方學術系統中的學科經驗和中國傳統學術特點,實現科學與價值、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三大矛盾的統一。由此綜合考慮,可以按照意識形態性、民族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世界主流的學科規範四個導向建立起動態興廢的學科結構體系。 在意識形態導向方面,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是一個重大和及時的決策,但是調整後問題仍然存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仍隸屬於「法學門類」之下確顯牽強,沒有充分體現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於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特殊地位,不利於加強馬克思主義對學科建設的指導。既然「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從屬於任何特定學科,那就應該設為獨立的學科門類並加以重點建設。還應該明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有四大任務,一是推動作為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和學術體系自身的發展,建立起國際性的馬克思主義在學術而非政治層面的交流平台,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者應在學術層次上對世界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二是為執政黨意識形態的不斷創新提供理論支撐;三是把執政黨的理論創新融入人才培養過程,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建設的依託;四是為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發揮指導作用。因此,必須糾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僅僅只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服務的狹隘認識,正確把握馬克思主義學科體系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的關係。學科的地位是學術地位而不簡單對應於政治地位,其決定性因素是學科本身的學術發展水平和學科建設水平。要避免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代替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的簡單化傾向,真正確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導學科地位。 在民族特色導向方面,應集中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綜觀當前使用的學科目錄,其學科類別的設置實際上主要是源於全球化以來西方學術國際化的結果,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應遵循的三重邏輯要求其實現與中國傳統學術的有效對接。相對於馬克思主義在整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熔鑄情況,中國優秀傳統學術思想總體上並未深入到當前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之內核。這裡有一個根本性的前提就是中國傳統學術思想本身要確立學科地位並獲得繁榮發展。 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的導向方面,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結構的調整應當面向實踐,著眼於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新的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哲學社會科學只有在正確回答國內外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才能體現自身的實踐價值和理論力量。」(19) 學科建設必須面向實踐,實踐在發展,學科建設也應當相應發展。比如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中心地位的確立要求並推動了經濟學迅速發展而成為「顯學」。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社會和文化建設的地位開始凸顯,要求與此相關領域的學術思想和理論學說所對應的學科加快發展。對這類學科領域,應通過新設學科或提升學科層次等途徑拓展學科領域、豐富研究內容以加強學科建設。當然,社會實踐需要是一方面,學科自身的科研實踐狀況又是另一方面。學科是科學研究發展成熟的產物,「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領域最後都能發展成為新學科。科學研究發展成熟而成為一個獨立學科的標誌是:它必須有獨立的研究內容、成熟的研究方法、規範和學科體制。」(20)學科體系的構建既要注意引領方向,又要實事求是,認真考慮當前學科發展與教育發展的現狀。 在世界主流的學科規範導向方面,要積極主動融入通行的國際慣例與規範,這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原則。中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是全球化這一邏輯原點的產物,因而必將融入全球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格局中。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應當在馬克思主義的導向下,充分借鑒世界性的學術範式和學科建設經驗。在專業設置方面,一些學術強國是以課程的組合來形成學生的專業,而不是先確定專業口徑,再來考慮課程。這種模式能很快地對科技進步和社會變化做出反應,最大限度地滿足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個體成長三者的需要;在學科結構方面,以我國及俄羅斯為代表的指令性的「規範模式」,規範著高校人才培養的口徑和領域,比較整齊,但缺乏靈活性;以美國為代表的「統計歸納模式」,是對高校人才培養結果的一種統計歸納,具有邏輯性、連續性、適應性和發展性等特點,大部分國家的學科專業目錄採用該模式(21);此外,設置綜合、交叉門類或一級學科是各國學科結構發展的一大趨勢。這些反映世界主流發展趨勢的經驗理應成為我們學科建設的重要參照。熟悉通行的國際慣例與規範,才能逐步走向世界,這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學術舞台發出聲音的重要前提。
最後值得強調的是,學科結構的調整除了遵循以上四個導向外,還應考慮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內容體系的成熟程度,以此區分不同的層次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建設。總體上說,建立起以「一指三中」為導向,以穩定成熟學科、調整發展中學科、規劃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機制的動態學科結構體系,是當前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學科結構體系建設中的基本要求。注釋: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0頁。②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頁。③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頁。④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7頁。⑤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第58頁。⑥ 《毛澤東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1頁。⑦ 劉國光:《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的一些問題》,載《經濟研究》2005年第10期。⑧ 劉國光:《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的一些問題》,載《經濟研究》2005年第10期。⑨ 馬克斯·韋伯的所謂「價值中立」實際上也沒有否定社會科學價值性的存在,他明確指出,「研究對象的選擇以及這種研究試圖深入的無窮的因果之網的廣度和深度是由支配研究者及其時代的價值觀所決定的。在研究方法上,指導性的『觀點』對於建構在研究中將被使用的概念系統非常重要。」參見馬克斯·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79頁。相關討論還可參考王小章:《從韋伯的「價值中立」到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載《哲學研究》2008年第6期。⑩ 李慎明:《另一種全球化的替代:社會主義在21世紀發展前景的展望》,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1期。(11) 程恩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解放思想》,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6期。(12) 《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頁。(13) 別林斯基:《對民間詩歌及其意義的總的看法》,《別林斯基選集》第3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第187頁。(14) 劉雲山:《立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載《求是》2003年第6期。(15) 周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進一步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載《高校理論戰線》2008年第3期。(16) 周濟:《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載《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6年第9期。(17) 恩格斯曾用《共產黨宣言》中關於「自由人聯合體」的一段話來概括和表達「未來新時代」的基本思想和價值目標。詳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89頁。(18) 董京泉:《社會科學發展規律研究》,載《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1期。(19) 劉雲山:《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習〈中共中央關於進一個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的體會》,載《求是》2004年第11期。(20) 蔡曙山:《科學與學科的關係及我國的學科制度建設》(學科制度建設筆談),載《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21) 參見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國(境)外學科專業設置情況調研報告》(2006年1月)。
推薦閱讀:
※讀哲學也可以很歡樂
※處罰孩子的哲學
※女人必須要學的10個穿衣哲學!
※活出本色,亦或是追尋潮流?
※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學課:一口氣讀懂15本哲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