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並非使命的終結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我國先民們通過對自然與生活的悉心觀察,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為依據,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相差約為15天。為了便於記憶,這首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歌》應運而生。二十四節氣主要用以指導古代農業生產,萌芽於春秋,戰國時基本形成。作為古代農事的天然法則,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農民的生產生活都以它為指導,來年是否能夠五穀豐登,很大程度依靠對節氣的熟練掌握和應用。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上,「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我們在14個備選項目中遴選出『二十四節氣』作為2015年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首選項目。隨後委託中國非遺保護中心牽頭開展了對該項目申報材料的評審、論證和完善工作。作為遺產項目的『二十四節氣』是我國農耕文明的優秀代表,影響力覆蓋全國,其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類型,涉及多個學科,這在我國申報歷史上是比較少見的,」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巡視員馬盛德在12月6日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介紹說。在這次見面會上,參加保護非遺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馬盛德、羅微、張玲、巴布曲布嫫、王應德等詳細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申遺的過程和背景。

談及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意義,馬盛德說:「贊天地之化育,輔萬物之自然,盡人事之所為。由節氣發展而來的傳統時間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對於社區、族群和國家的文化認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喚起一代代年輕人的文化自覺,同時也促進了不同民族和群體之間的對話和包容,順應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申報的成功並不是使命的終結,而是非遺保護工作的又一個里程碑。」

「今後的保護措施將覆蓋遺產的集中區域,並在相關社區的廣泛參與下實施,使傳承人和實踐者尤其是青少年受益。」 圍繞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與保護,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王應德表示將會多種形式並舉,包括:舉辦二十四節氣保護與傳承培訓班,以傳授二十四節氣的專門知識、保護行動及其策略舉措;組織來自農學、天文學、民俗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為中小學生編寫二十四節氣知識讀本,開設專題講座;利用互聯網和自媒體的優勢,為不同的學生年齡群組設計或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二十四節氣調查,記錄該遺產項目的存續現狀;組織有關機構、專家、學者開展二十四節氣學術研究;舉辦專題展覽;推動信息共享等多項措施。


推薦閱讀:

構築交易系統 實現成功交易
成功要素——性格、習慣、細節、知識、品質、經驗
自信心—孩子成功的源泉
揭秘「小三」為何總能成功攻陷男人心
塑造成功人士的性格魅力

TAG:文化 | 成功 | 節氣 | 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