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列寧:獨立後的烏克蘭

博客中國 > 國際告別列寧:獨立後的烏克蘭

  • 作者:紹三白2014-02-25 09:50
  • 分類:默認分類
  • 標籤: 社會 文學 生活 國際
  •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宣布脫離蘇聯,成為獨立國家。獨立至今,威權之下的烏克蘭一直搖擺於西歐和蘇俄之間舉棋不定。分裂的威脅下,獨立廣場的民眾正在推動烏克蘭做出新的選擇。編輯/聞烜封面攝影/REUTERS/CharlesPlatiau

    烏克蘭原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農業與重工業發達。1986年,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泄露,蘇聯官方的隱瞞引起民眾不滿;加之長期以來的政治高壓,烏克蘭開始了獨立步伐。圖為1989年8月1日,烏克蘭基輔,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示威者要求政府公開切爾諾貝利事件的秘密文檔。橫幅上寫著「我們要對切爾諾貝利事件進行審判」。Corbis

    1989年9月,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成立,成員迅速擴大到百萬人。1990年7月16日,烏克蘭議會通過了《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完成了獨立準備。圖為1991年7月31日,基輔的主要街道上,工人正在撤下蘇聯的象徵——紅星和鐮刀鎚子標誌。在第二天美國總統布希來訪前,這些標誌將被替換為代表烏克蘭獨立的旗幟。AP/EfremLukatsky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蘇聯獨立,國名為烏克蘭,結束了烏克蘭和俄羅斯337年的結盟歷史,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圖為1991年9月3日,基輔民眾舉行獨立遊行。Getty/Gamma-Rapho/Laurent VAN DER STOCKT

    1991年12月1日,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當選烏克蘭第一任總統。同年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定,宣布蘇聯不再存在,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圖為1991年11月6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和克拉夫丘克簽署一份經濟協議。AFP

    克拉夫丘克相對親西方,他任期內與北約簽署了和平協議並推行市場經濟,但烏克蘭第二任總統列昂尼德·庫奇馬則是親俄派。圖為1999年7月4日,俄羅斯莫斯科,葉利欽和庫奇馬一起釣魚並進行非正式會晤。會晤中他們商討了一些經濟和貿易問題,也就巴爾幹地區的北約問題交換了看法。AFP

    庫奇馬曾兩次訪問中國,並與中國簽署了包括空間技術在內的多項協議。圖為1995年12月5日,中國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中國總理李鵬和夫人朱琳會見庫奇馬。庫奇馬此行與中國簽署了關稅、銀行、空間技術等合同。AP/GregBaker

    庫奇馬任期內,「瓦良格」航母被輾轉賣給中國。1990年代初期,瓦良格號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1995年,俄羅斯將瓦良格號從俄羅斯海軍編製退出,並作為償還債務的替代品送交予烏克蘭;烏克蘭則決定將瓦良格號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後該航母被中國購入改造,並命名為「遼寧艦」。圖為1997年5月27日,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碼頭,幾名工人在「瓦良格」航母前走過。AP/Efrem Lukatsky, File

    1999年10月25日,烏克蘭工業城市克里沃羅格,民眾舉著國旗和總統庫奇馬的畫像歡迎其到來。同年11月,庫奇馬連任總統。Reuters

    烏克蘭東西部地區差異巨大,以第聶伯河分界,東部以俄羅斯語為主,信奉東正教,經濟上奉行重工業;西部以烏克蘭語為主,信奉天主教,以農業為主,糧食出口歐盟。東部親俄西部親歐的政治傾向成為如今烏克蘭外交政策最大阻礙。圖為2000年2月8日,基輔議會大廈前,一名烏克蘭進步社會黨的支持者手舉蘇維埃旗幟,頭戴白色頭帶絕食抗議。該政黨認為烏克蘭應積极參与獨聯體一體化進程和俄白聯盟,拒絕加入北約和歐盟。Reuters

    2000年,《烏克蘭真理報》記者格奧爾基·貢加澤被綁架謀殺,貢加澤的死成為全國性醜聞,導致了多次反對庫奇馬政府的抗議活動。圖為2001年2月11日,基輔獨立廣場,抗議者舉著貢加澤的照片舉行追悼會,照片上寫著「庫奇馬,貢加澤在哪裡?」2011年,庫奇馬被控與貢加澤被殺有關。AFP

    2004年,庫奇馬的任期屆滿,但10月31日的總統大選中,沒有任何候選人達到50%的多數。第二輪選舉於11月21日在維克多·尤先科和時任總理的維克多·亞努科維奇之間舉行。儘管亞努科維奇宣布了勝利,但被斥為舞弊。舞弊直接導致了一場抗議,即橙色革命(栗子花革命)。圖為2004年12月1日,尤先科的支持者帶著橙色頭盔聚集在基輔政府大廈外。REUTERS/Gleb Garanich

    尤先科的選舉活動中將橙色作為其代表色,因此橙色成為抗議的顏色。運動標誌則是橙絲帶和一面書有Так!Ющенко!(「對!尤先科!」)的旗幟。選舉結果被公布後,上百萬抗議者聚集在基輔獨立廣場及河臘沙機大街,烏克蘭全國也爆發了一系列由反對派組織的抗議、靜坐、大罷工等事件。左:2004年11月29日,基輔,尤先科的一名支持者頭戴橙色頭巾,她抱著的小貓脖子上也戴了橙色絲巾。AFP/VIKTORDRACHEVUKRAINE右:2004年12月3日,兩名婦女經過基輔一家商店的櫥窗,裡邊的假模特身上穿著橙色內衣。AFP/SergeiSUPINSKY

    尤先科在曾任烏克蘭石油公司總經理的尤莉婭·季莫申科的支持下參加二次投票。12月26日,尤先科以52%:44%的得票數戰勝亞努科維奇,次年1月23日尤先科入職,標誌著橙色革命最終勝利。圖為2004年12月2日,基輔獨立廣場,尤先科聽盟友季莫申科耳語。AP/EfremLukatsky,File

    尤先科的獲勝使得烏克蘭再次回到親歐的道路上,尤先科的第二任妻子子凱捷琳娜·丘馬琴科出生在美國芝加哥,曾為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的助手。圖為2005年9月17日,基輔,救贖日慶祝儀式上,一個建築被蒙上了橙色布料。AFP/SERGEISUPINSKY

    尤先科任期內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他曾爭取俄黑海艦隊在2017年撤離,並認為這是造成烏克蘭東西分裂的最大因素。實際上,從2004年9月開始他就已開始出現身體不適,至11月被證實中毒,體內被驗出含量大量二惡英,接近致命的水平,被人懷疑是俄特工所為,其面部的膿瘡需等數年時間才能康復。圖為2005年11月21日,尤先科在基輔的辦公室接受路透社記者的採訪。採訪中尤先科稱他將重新獲得民眾支持並贏得2006年的議會選舉。REUTERS/GlebGaranich

    2005年1月24日,尤先科任命季莫申科為新任烏克蘭總理。但不久便與季莫申科決裂,並在全國電視演說中解除季莫申科職務。其後更在2009年11月稱季莫申科是「一切的危機」。隨後,季莫申科聯同在野黨通過法案限制總統權力。圖為2009年11月3日,季莫申科戴口罩參觀烏克蘭弗蘭科夫的一家醫院。烏克蘭關閉了學校,限制或停止公共聚會及旅遊以對抗H1N1流感病毒。據稱通過整治流感季莫申科獲得不少紅利。REUTERS/AlexanderProkopenko/Pool

    尤先科解除季莫申科總理職務後,2006年8月5日批准亞努科維奇成為總理。3年多之後的2010年2月7日,亞努科維奇當選總統。將親歐的局勢扭轉至親俄,並重新商談黑海艦隊的協議。圖為2013年12月17日,俄羅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擠眼。俄羅斯計劃簽署一份150億美元的採購合同,在接下來一年間資助烏克蘭。REUTERS/SergeiKarpukhin

    黑海艦隊是俄羅斯的一支海軍艦隊,其主基地是烏克蘭港口城市塞凡堡,每年俄羅斯向烏克蘭交納一億美元作為其基地的租金。蘇聯解體後黑海艦隊被分割給喬治亞、烏克蘭和俄羅斯,軍事價值大降,但保護原油路線及應對高加索地區衝突成為黑海艦隊的新任務。圖為2010年4月27日,基輔舉行的議會上,演講者弗拉基米爾·利特溫在宣讀一份有關黑海艦隊的法案時被反對者丟雞蛋抗議。亞努科維奇批准了俄羅斯海軍繼續使用塞瓦斯托波爾港的法案,並在2017年的基礎上延長25年。AP/EfremLukatsky

    而此前推動限制總統權力的季莫申科也敗下陣來。2011年10月11日,季莫申科被基輔的一家法院以濫用職權(2009年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協議)的罪名判決7年監禁。圖為2011年11月4日,基輔,季莫申科在監獄窗邊。REUTERS/InnaSokolovska

    烏克蘭有著豐富的抗議土壤。2011年6月15日,基輔總統辦公室外,一名警察站在名為「審查」的畫作中間。製作者給維納斯等雕塑打碼,以嘲笑烏克蘭人權中心「保護公共道德」法案有多「荒謬」。他們認為這一法案為壓制烏克蘭社會和文化活動提供了根基。AFP/SERGEISUPINSKY

    除了針對言論及文化的抗議,烏克蘭社會的抗議主流依然是「要不要脫俄入歐」。圖為2008年4月10日,兩名女子經過基輔一家電影院的海報牆。在推動烏克蘭語的進程中,電影是一個新的實驗場。REUTERS/GlebGaranich

    2012年7月4日,烏克蘭基輔,一名抗議者向防暴警察噴射辣椒水。抗議者反對一份在俄語地區的公共機構中允許使用俄羅斯語的法案。AP/EfremLukatsky

    切爾諾貝利、大饑荒等歷史遺留問題也使得不少民眾力圖實行「去俄化」運動。圖為2009年11月28日,基輔以西500公里利沃夫的葬禮上,士兵們扛著大饑荒受難者的棺木。1946年到1947年間,由於蘇聯的糧食配給制度,歷史學家們認為有一百萬人死於饑荒,大約600名饑荒受難者的遺體在利沃夫被重新安葬。REUTERS/GlebGaranich

    2013年11月23日,基輔大饑荒紀念儀式上,紀念者在地上放滿蠟燭,並用燈光打出「1932-1933」的字樣。斯大林時期,數百萬人在集體農莊制度下喪生。AFP/SERGEISUPINSKY

    2013年12月8日,歐盟支持者站在被推倒的基輔最後一尊列寧雕像周圍。人們推倒了列寧雕像以表示對亞努科維奇及其靠攏俄羅斯的抗議。隨後,雕像原來的位置被人用馬桶雕塑代替。REUTERS/MaksLevin

    2013年11月21日,烏克蘭政府決定暫停有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的準備工作,同時表示將加強與俄羅斯等其他獨聯體國家的經貿關係。當晚,對暫緩「入歐」不滿的民眾開始聚集在獨立廣場,暫停入歐進程成為烏政治危機爆發的導火索。圖為2013年12月1日,法國巴黎烏克蘭大使館前,烏克蘭女權組織FEMEN的活動家在亞努科維奇的畫像上撒尿。烏克蘭幾個主要的反對派希望推進政府與歐盟之間的談判,他們同時抗議防暴警察干涉集會並毆打他們的成員。AFP/THOMASSAMSON

    獨立廣場則成為烏克蘭國內政治局勢的晴雨表。圖為2012年6月8日,基輔獨立廣場上,人們聚集在大屏幕前觀看2012年歐洲杯的開幕比賽。但時隔一年,這裡成為抗議的主陣地。AFP/SERGEISUPINSKY

    2013年12月三個不同的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45%到50%的烏克蘭人支持這次示威,而42%到50%的人反對,其中基輔(約75%)和烏克蘭西部地區(超過80%)的支持者最多。圖為2014年2月19日,基輔獨立廣場,反政府抗議者挖掘地磚作為武器對抗防暴警察。當天,防暴警察進行清場行動,至少25人在清場行動中死亡。AFP/PIERO QUARANTA

    2014年1月19日開始,由於烏克蘭議會在前一周通過了一份對公眾集會進行嚴格的限制的新法律,持續近兩個月的和平集會逐漸演變成暴力示威。政府則指責極端分子「正在囤積武器,沒有表現出談判誠意」。圖為2014年2月20日,基輔獨立廣場,一名反政府抗議者向防暴警察發射自製的煙花炮彈。REUTERS/Stringer

    2014年1月28日,亞努科維奇接受辭職申請,但2月18日,抗議民眾與安全部隊在基輔卻再度爆發激烈衝突,警察和抗議民眾各有傷亡。圖為2014年2月19日,基輔獨立廣場,一名特種部隊的警察準備向抗議者營地投擲燃燒瓶。Getty/AlexanderKoerner

    2月20日凌晨,烏克蘭西部的反對派重鎮利維夫州在駐守當地之安全部隊向示威群眾投降後宣布獨立;同時,烏克蘭唯一的自治共和國、位於東部俄語區的克里米亞議會議長表示,一旦基輔政權出現更替,將考慮脫離烏克蘭,並併入俄羅斯。烏克蘭陷入東西分裂危機。圖為2014年2月20日,基輔獨立廣場,抗議者檢查受到的傷害。Getty/Bloomberg/Mundy

    2月22日,亞努科維奇被議會罷免其職務。議會同時宣布提前於同年5月25日舉行總統大選,並封鎖邊境防止他潛逃。亞歷山大·圖奇諾夫暫任總統。圖為2014年2月22日,一名被懷疑為亞努科維奇的支持者被抗議者強迫跪下向清場行動中的遇難者謝罪。AP/MarkoDrobnjakovic

    2月22日,圖爾奇諾夫宣布亞努科維奇自動喪失總統職權,亞努科維奇則在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形容事件是政變。但由於其人已離開基輔,總統官邸變為任何人可自由出入。圖為2014年2月22日,亞努科維奇的居所成為景點,人們進入別墅觀光併合影。AFP/GENYASAVILOV

    2月22日,2011年被控濫權而遭監禁7年的前總理季莫申科也獲議會特赦,並前往基輔匯合示威者。她聲言會參選總統,並致力驅使烏克蘭加入歐盟。圖為2月22日,基輔獨立廣場上,抗議者舉著燈光和畫像等待剛剛被釋放的季莫申科。季莫申科呼籲反對者不要停止對亞努科維奇的抗議,即使議會已經投票趕他下台。REUTERS/BazRatner

    2014年2月22日,基輔獨立廣場,季莫申科向人群演講。她向5萬名廣場上的人們說,「你們是英雄,你們是烏克蘭最棒的英雄」。2月24日,亞努科維奇被烏克蘭警方通緝,歐美及俄羅斯都無明朗的行動態勢。AFP/LOUISAGOULIAMAKI

    儘管反諷者數度嘲笑烏式民主的「反覆」,儘管悲觀者認定烏克蘭已經處於分裂的邊緣,但值得慶幸的是,離開列寧的日子裡,獨立廣場的民眾已逐漸學會做出自己的選擇。AFP/BULENT KILIC

    0 0

  • 閱讀(0)
  • 評論(1)
  • 上一篇
    李承鵬:胡錫進,我等著你
    下一篇
    安徽省首個單獨二胎寶寶降

    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馬航墜機將成美俄角逐烏克蘭揭幕戰
    烏克蘭事件背後的大國博弈
    烏克蘭地理
    烏克蘭文學:在十字路口彷徨
    烏克蘭前總統為什麼哭了?

    TAG:獨立 | 烏克蘭 | 列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