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遊網
07-21
八十年前,英勇的中國共產黨人,貫徹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在這裡掀起強勁的紅色風暴——領導和發動了黃麻起義,點燃了我黨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熊熊烈火,成為中國人民革命武裝鬥爭的重要發祥地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大別山,英雄的山!從黃麻起義到三年游擊戰爭,歷時10年。10年浴血苦戰,大別山孕育了近百萬感天動地的英烈,走出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3支主力紅軍部隊;10年紅旗不倒,大別山造就了300多位橫刀立馬的將軍,走出了兩位共和國主席,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誕生地和我黨培養治國治軍傑出人才的重要基地。英雄山上英雄人,譜寫的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詩篇;張揚的是「朴誠勇毅、不勝不休」的英雄精神。大別山,澤被永遠的山!八十年後,再現紅色風雲的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以及改擴建後重新布展的烈士紀念館(簡稱「兩館」),在黃麻起義的策源地、鄂豫皖蘇區早期中心紅安縣開館。這張用無數英烈鮮血和生命鑄成的紅色名片被擦亮,成為凈化心靈、升華人格、錘鍊黨性的教育基地,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又一重要精神家園。擦亮紅色名片:把紅安建成全省最重要的、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我們把時光回溯到2002年。1月12日這天,寒氣逼人。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的俞正聲同志剛到任不久,就冒著嚴寒,一路風塵來到革命老區紅安。在紅安烈士紀念館戴醒群烈士遺像前,俞正聲駐足長久,眼含熱淚,他被烈士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年僅22歲的女共產黨員戴醒群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最終兇殘的劊子手把身懷六甲的戴醒群凌遲處死,其暴行慘不忍睹。俞正聲在思索:如何讓紅安的光榮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成為新時期全省發展不竭的精神動力。2003年1月24日,俞正聲在中央關於建設延安、井岡山、浦東幹部教育學院的有關材料上批示:「我省是否在紅安建立此類基地,重點是傳統教育。」為落實這一批示,有關部門迅速進行前期調研,並形成了可行性報告。2004年8月12日至13日,俞正聲到紅安就此進行專題調研。他指出,要解決湖北發展中的問題,學習、繼承和發揚先烈的革命傳統是一把重要的鑰匙。紅安是湖北革命傳統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地方,要把紅安建成具有強烈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全省最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這一提議得到時任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清泉同志和省委其他常委的一致贊成。隨後,省委常委會做出決定,成立了由俞正聲、宋育英、周堅衛、張昌爾等領導同志組成的湖北紅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領導小組和三個工作專班,領導組織這一意義重大的工作。2005年4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考察紅安,提出把紅安建成全國一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至此,紅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方案敲定:改擴建紅安烈士陵園,重點是改擴建革命烈士紀念館、新建歷史紀念館,建設革命傳統教育學院。此後,由國家有關部委和省直相關部門組成的專家組進駐紅安,按照「莊嚴肅穆、氣勢恢宏、結構合理、布局協調、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要求,對紅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進行具體規劃,並迅速形成了「兩館」建設的工作機制。2006年5月28日,革命歷史紀念館奠基,拉開了基地建設的序幕。不辱使命:實踐紅安精神,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革命歷史紀念館11月13日,黃麻起義80周年紀念日,「兩館」如期開館。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和湖北省委書記、省長羅清泉為歷史紀念館開館揭牌。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昌爾主持典禮。一幅幅歷史畫卷,一張張歷史照片,一個個模擬雕塑……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把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鬥爭的歷史栩栩如生地再現在人們面前,震撼著每一位參觀者的心靈。參觀完「兩館」,羅清泉動情地說,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歷史,是一座記載黨和人民血肉相連、生死與共的不朽豐碑!建設「兩館」就是要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學習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堅定不移地把他們開創的、幾代共產黨人為之持續奮鬥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中國博物館學會陳列藝術委員會主任趙春貴在參觀「兩館」後驚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建成全國一流的歷史紀念館,了不得!」「『兩館』高質量地如期開館,是上至中央和省委領導,下至每一位參與者以及社會各界實踐紅安精神,共同努力、全力支持的結果。」基地軟體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黃岡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汪金元感嘆。為解決建設資金的缺口,中宣部對「兩館」建設投入2000萬元,省里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投入資金7000多萬元。時任省長羅清泉指出,湖北財政再困難,也要確保基地建設的投入,建設一個對得起歷史、對得起先烈的精品工程。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昌爾同志始終關注「兩館」建設的每一步進程。他多次召集座談會,聽取省內外黨史、黨建專家學者對「兩館」陳展大綱和形式設計大綱的意見,提出「兩館」建設要確保實現三個具體目標:確保建成全國一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確保陳展布展中出幾件國家級水平的藝術珍品和精品;確保在黃麻起義80周年紀念日開館。「兩館」陳列大綱八易其稿,召開各種類型的研討會23次,抱著對歷史負責的精神,科學地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地位,順利通過中宣部的審定。省委黨史研究室紅安精神研究課題組專家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完成了數萬字的《紅安精神研究報告》,準確地提煉出紅安精神的內涵、特點及文本表述。6個工作小組走訪十幾個省區,如大海撈針般進行文物資料的搜集複製,徵集到文物724件,圖片資料5400餘張;影視資料9部;文字資料2500餘萬字。大革命時期頒發的婦女放足牌、黃麻起義時用過的銅質撇把子槍等國家一級文物,彌補了我省革命史上的許多空白。陳展設計緊緊抓住紅安精神,以巍巍大別山作為這種革命精神的象徵,運用多種藝術形式,突出重點、亮點、看點,通過時空變換帶給觀眾視覺衝擊力,增強展覽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為了拍攝長嶺崗戰鬥舊址照片,3名工作人員步行20多公里,深入深山拍完照片後迷了路,怎麼也走不出大山,他們只得爬上高山,找到手機有信號的地方,通過手機與山外聯絡,方才脫險。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組織精兵強將,日夜加班,無償承擔了展覽所需革命烈士畫照的模擬、修復工作。「參與『兩館』的建設,對每一位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次思想的淬火、靈魂的洗禮。」汪金元深有感觸地說。震撼力和感染力:「兩館」陳列布展追求完美的境界陳列布展是革命歷史紀念館成功與否的關鍵。採用什麼樣的藝術形式和風格,突出什麼重點、亮點、看點,把波瀾壯闊的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呈現給廣大觀眾,讓他們產生共鳴、受到教育、得到啟迪,是上至省委領導,下到藝術家及每一位工作人員,始終著力的重點。首先是定位準確。從一開始省委就提出,要把「兩館」建設成為具有強烈震撼力和感染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震撼力、感染力,也就成為「兩館」陳列布展追求的完美境界。其次是主題明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歷史紀念館《陳列大綱》提煉出「大別雄風、將軍搖籃」這一主題,著力展現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英雄的山-英雄的人-英雄的業績-英雄的精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大別山為中心的鄂豫皖邊界地區20餘年紅旗不倒,武裝鬥爭不停。歷史紀念館陳展努力突出重點、營造亮點,比較充分地表現了這一特點。在陳列結構上,以縱為主、縱橫結合,脈絡清楚、構架清晰。第三是風格得體。歷史紀念館以雄渾厚重為其風格,以大手筆、大場景營造大氣勢;烈士紀念館以英勇悲壯為主體風格,力求震撼力與感染力。震撼力、感染力來自藝術展牆、大型油畫、國畫、版畫、浮雕、圓雕景觀、硅膠像、幻影成像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運用。在歷史館序廳,一座高10米、長21米的大型浮雕《大別雄風》,宛如一幅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歷史畫卷:銅鑼聲中,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的紅軍、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形成一股前赴後繼、滾滾向前的革命洪流,給人以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兩館」共創作展出各類藝術品70多件(組)。經專家評估,至少有10件藝術品可評為藝術精品。這些藝術作品來自葉毓山、徐海濤、胡朝陽、孫紹群、張廣慧等一批藝術家的精心創作。為了確保創作出藝術精品,軟體建設指揮部專門成立了由5位專家組成的藝術監理組,對每一件藝術進行嚴格把關,精雕細琢。震撼力、感染力來自高科技技術的運用,讓觀眾在情景互動、時空變換中產生共鳴。烈士紀念館用場景復原再現了戴醒群烈士的犧牲場景。超寫實的雕塑和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天空,展現了戴醒群面對劊子手酷刑時堅貞不屈、英勇就義的場面。觀眾駐足於此,電閃雷鳴中,模擬雨點不斷打在臉上,再結合戴醒群烈士的侄女講述烈士犧牲情景的電視畫面,讓人如臨其境,心靈震撼。便衣隊是根據地創造的獨特的鬥爭形式。歷史紀念館在反映便衣隊鬥爭內容時,設置了情景互動式幻影成像《夜除坐探》,按照1∶1的比例,復原了歷史發生的房屋等場景,再結合反投影技巧,抹去影片背景,再投射到復原的房屋裡,鏡頭裡便衣隊夜除坐探的故事似乎就在觀眾眼前發生。目前國內已有多家展館使用了幻影成像技術,但使用情景互動技術的這還是第一家。震撼力、感染力來自還原歷史真實場景,讓觀眾置身其中,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的風雲。歷史紀念館第四單元「赤區新貌」,把當年紅四方面軍的指揮中心七里坪鎮長勝街「搬」進了展區,縮微了的長勝街街景、鄂豫皖蘇維埃銀行、紅軍中西藥局、列寧小學原汁原味,同時輔之以聲光電技術,觀眾彷彿回到了80年前的歷史畫卷中。這在全國同類革命歷史博物館中,也是首創。求新創新、精益求精,成就了最終的輝煌。一位博物館專家參觀「兩館」後評價說,「兩館」可以進入「全國十大精品館」行列。「朴誠勇毅、不勝不休」:紅安精神是貫穿「兩館」的紅線一位失去親人的英雄母親,手捧紅軍帽,深情地凝視著遠方。她強忍失去親人的痛苦,又義無反顧地為革命培養接班人。在烈士紀念館序廳,高3.2米的巨型圓雕《母親》就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母親」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母親的代表。從她歷經滄桑、飽受苦難的臉上,從她堅毅、深情的目光中,可以讀出「朴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兩館」中的每一件藝術品、每一件歷史文物、每一個歷史事件,都閃耀著無數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輩用生命和鮮血凝成的這種紅安精神。「革命歷史博物館重在體現革命精神。紅安精神是貫穿『兩館』的紅線。」紅安縣黨史辦原主任彭希林說。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彭希林就用「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家、不要錢、不要命)和「一圖兩不圖」(圖貢獻,不圖名、不圖利),對紅安人民的革命鬥爭精神作過概括。作為省委黨史研究室紅安精神研究課題組的成員,彭希林又參與其中,對紅安精神作了新的提煉和概括。經過反覆研究討論,課題組將紅安精神的文本表述提煉成「朴誠勇毅、不勝不休」兩句話。「新的概括更符合時代的呼喚與要求。」彭希林說。「朴」,就是求真務實。「誠」,就是忠誠誠信。「勇」,就是無私無畏。「毅」,就是執著堅韌。「不勝不休」,就是為奪取革命的勝利,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矢志不渝,一往無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把紅安精神高度概括為「朴誠勇毅、不勝不休」這八個字,立之有據。「朴誠勇毅」是紅安革命的鼻祖董必武為武漢中學制訂的校訓。紅安及其周邊地區最早的一批共產黨員和第一個黨組織均來自於武漢中學;黃麻起義的主要領導人絕大部分是從武漢中學走出的;武漢中學校訓和董老的思想作風、行為品格影響了一代紅安人。「不勝不休」來源於紅四方面軍軍訓。這符合以紅安為代表的大別山地區人民的性格特徵和歷史特點。「紅安精神課題研究組」組長方城說,紅安精神具有原創性、本土性、群眾性和持久性等顯著特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紅安精神在湖北乃至中國的漫長革命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還將在湖北、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繼續光大和弘揚。「兩館」是大別山永恆的「紅色記憶」。紅安精神閃耀荊楚!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贊一個,湖北又增8條地質旅遊精品線路,九宮山上榜!
※【旅遊攝影】大連莊河市黑島海灘奇石
※奇險靈秀--崆峒山(旅遊覽勝)
※武夷山風景區,有哪些值得你吐槽?
※牡丹花城 洛陽風光(旅遊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