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姆佐夫之死與俄羅斯政局
07-21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本文觀點不代表署名機構立場) 一位前副總理,突然喋血街頭---這種場景頗似電影中的鏡頭,卻發生在俄羅斯街頭。 這讓多事之秋的俄羅斯再陷國際輿論的負面漩渦中。由於涅姆佐夫曾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而且是俄羅斯反對派的主要領導人---是公認的鐵杆反普京派。涅姆佐夫反對烏克蘭戰爭,而且因為發表反對克里姆林宮的言論多次被捕。他本人亦在一次採訪中直言怕被普京總統幹掉---他本人又在積極籌備3月1日的反對派街頭運動。因此,涅姆佐夫之死,很容易被視為真的被普京總統「幹掉」。 政治人物被謀殺很容易引發政治陰謀論---這符合一貫的政治邏輯。涅姆佐夫之死,一下子讓普京成為嫌疑最重的幕後黑手,在美歐俄三方因為烏克蘭危機而鬧得不可開交之時,俄羅斯內部的這起事件自然又給「新沙皇」普京提供了西方譴責俄羅斯的新「罪狀」---恐怖政治。美國已經公開要求俄羅斯展開迅速、公正、透明的調查。 克里姆林宮也對此事進行了譴責,並迅速組織了調查組--且由普京「個人控制」對此事的調查(普京發言人言)。調查組認為此事可能涉及武器走私,稱將對兇手繩之以法。 真真假假,莫能辨也。若是一般的刑事案件,憑藉街頭監控警方自可順藤摸瓜,將案件查個水落石出。但死者是政治人物,且和當政者存在恩怨,自然多了些盤根錯節的複雜內幕,甚至可以說是無法得見天日的黑幕。古往今來,涉及政治人物的謀殺案,無不如此--即便是美國,前總統肯尼迪遇刺也成了謎案。因而,即使是涅姆佐夫案水落石出,輿論場和民眾也未必會相信官方說辭。 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糟糕關係,涅姆佐夫之死更會成為西方指責普京的理由。這讓西方社會更容易站在道德高地上,對俄羅斯發起新一輪的口誅筆伐。 俄羅斯也有涅姆佐夫之死的版本。譬如情殺說,俄羅斯執法機關認為,和涅姆佐夫一起的女模特是烏克蘭人,她曾經懷上涅姆佐夫的孩子併流產,暗指涅姆佐夫遇刺因此而起。另外,亦有人稱涅姆佐夫從國外獲得贊助資金破壞俄羅斯局勢,即涅姆佐夫為俄羅斯愛國者刺死,以報復涅姆佐夫的「吃裡扒外」。 無論西方猜測還是俄羅斯版本,涅姆佐夫之死都凸顯俄羅斯政局的複雜性。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讓俄羅斯陷入被西方集中多次制裁的地步,石油價格暴跌則更致俄羅斯陷入金融危機的邊緣。 西方尤其是美國和俄羅斯的矛盾,已經成了結構死結。用經濟制裁拖垮俄羅斯,支持烏克蘭政府讓俄羅斯地緣政治困境更加逼仄,將普京打造為和自由世界為敵的獨裁者、侵略者。總言之,西方世界不喜歡俄羅斯,更討厭普京總統。可是,西方施壓越緊,俄羅斯越會反彈---烏克蘭危機的制裁與反制裁如此,涅姆佐夫案也是如此。 用俄羅斯「內訌」使普京倒台,或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但西方支持的街頭運動未能阻止普京勝選,「顏色革命」並未讓俄羅斯「變色」。反對派領導人涅姆佐夫遇刺身亡,西方社會或搖旗吶喊鼓勵俄反對派「悲痛化力量」走上街頭,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讓反對派「兔死狐悲」。這個國家雖然因為糟糕的經濟而普京威望降低,但「戰鬥民族」的向心力依然很強。相比之下,俄羅斯反對派的力量孱弱得很。2月24日,當俄羅斯反對派在莫斯科街頭向市民散發印著「春天來了」的傳單,鼓動民眾參加3月1日的反普京大遊行時,他們沒有預料到涅姆佐夫被刺殺。春天沒有來到,涅姆佐夫卻暴屍於冰冷的莫斯科街頭。因為這場悲劇,3月1日的遊行也被取消了。 這是恐怖政治?答案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確實的,俄羅斯反對派現在還不成氣候,即便是涅姆佐夫,他也將反對派的未來寄望於2024年--「我們討論的是2024年的事。」 正如2月28日FT中文網所言,彷徨中的俄羅斯反對黨。這種「彷徨」,當然是因為普京的強勢,但也是外部環境的壓力所致。不過,涅姆佐夫之死也讓俄羅斯政局充滿變數,若普京總統不能給俄羅斯民眾一個說法,外部壓力傳導而指內部混亂,內外交困的俄羅斯也許會真的變天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索羅斯30條秘密軍規
※看110名身高1.88米中國第一男團 如何驚艷俄羅斯!
※這次,美國真是想徹底整殘俄羅斯!
※俄羅斯Andrei Markin風情油畫作品欣賞
※綽羅斯姓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