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是20世紀特有的現象。在20世紀以前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也有過對內殘酷鎮壓人民、對外肆意侵略擴張的政權,以及狂熱鼓吹這類主張的思潮和運動,但是它們都不是法西斯作為具有特定內涵的法西斯,包括法西斯思潮、運動、政黨和政權,是時代的產物,同20世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法西斯對20世紀的世界產生過巨大的衝擊,它的發展同20世紀的重大事件密切相關。法西斯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在1929~1933年的特大世界經濟危機中大規模泛濫。它所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則將80%的世界人口捲入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4萬億美元。時至今日,法西斯的陰魂依然未散,有關新法西斯運動的報道不時映入人們的眼帘。 探索法西斯的運動軌跡,分析法西斯運動的不同類型,概括法西斯運動和體制的共性,思考法西斯興起的歷史條件,從這幾個方面對20世紀的法西斯作多視角的研究,不僅能夠深化對20世紀世界的認識,而且有助於人們預測法西斯運動的未來動向,以更主動的態勢迎接21世紀。 一 在縱坐標上,20世紀的法西斯運動可分為前後兩大階段,以1945年為分界線。
1945年以前屬於法西斯產生、發展和大規模泛濫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里,法西斯分子和法西斯組織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面目,他(它)們公開亮出旗號,鼓吹自己的政治經濟主張和奮鬥目標,利用當時發生的社會危機,拉攏和爭取廣大民眾,相繼在一些國家上台執政,並結成法西斯國家集團,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這一階段里,法西斯運動掀起過兩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和戰後初期,這是法西斯的滋生期。1918年5月,奧匈帝國境內首先產生了「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開創了中歐地區納粹運動的先河。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了「戰鬥的義大利法西斯」組織(1921年11月改名為「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1919年8月,日本出現了民間法西斯運動的第一個社團--猶存社。1920年2月,希特勒在德國宣布「德意志工人黨」更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中歐、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組織相繼產生,表明法西斯運動不是個別國家的偶然現象,它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一開始就具有國際性。 在首批法西斯組織的影響下,其他歐洲國家也先後出現了法西斯團體。1918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出現了「斯洛伐克人民黨」,以後改組成「赫林卡衛隊」。1924年,英國成立了「不列顛法西斯蒂」,比利時產生了瓦隆人的「民族運動」,瑞典誕生了「瑞典民族社會主義自由同盟」。1925年,法國產生了「束棒」組織,瑞典成立了「民族統一運動」。1926年,瑞典又出現了「瑞典法西斯主義戰鬥組織」。1927年,法國成立了「火十字團」,奧地利產生了「衛國軍」,羅馬尼亞則誕生了「鐵衛軍」的前身--「天使長米迦勒軍團」。 在這一浪潮里,法西斯運動儘管具有國際性,但就各國法西斯組織的個體來看,規模大多比較小,在國內政治生活中的影響也不大。義大利法西斯先聲奪人,利用國內特殊的政治形勢,通過「向羅馬進軍」,在全國建立起法西斯統治。德國納粹黨利用1923年的危機,發動「啤酒店政變」,試圖奪取全國政權,最後以失敗告終。除此之外,其他各國的法西斯運動都沒有取得令人矚目的進展。 第二次浪潮開始於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一直持續到1945年法西斯集團被世界人民打敗。這是法西斯運動大規模泛濫的時期,也是整個20世紀法西斯運行軌跡中的高峰時期。 在這次浪潮中,法西斯政權在義大利以外的國都內相繼建立。德國的納粹運動急劇膨脹,納粹黨黨員數從1928年的10萬猛增到1932年的100萬,從20年代的國會小黨迅速上升為1930年的第二大黨和1932年的第一大黨,在此基礎上,1933年1月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經過為時一年半的納粹「一體化」過程,於1934年夏確立起法西斯體制。日本從1931年開始走上法西斯化的歷程,經過一系列衝突和鬥爭,日本軍部在1934年實現法西斯化,國家政權自1936年廣田內閣成立初步實現法西斯化。 各種大大小小的法西斯團體在歐洲各國不斷湧現。1929年,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地區出現了「烏斯塔莎」組織。1930年,葡萄牙財政部長薩拉查在國內成立「國民同盟」,丹麥產生了「丹麥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瑞典的「法西斯戰鬥組織」改組成「瑞典民族社會主義黨」。1931年,匈牙利出現「鐮刀十字黨」,西班牙先後產生「民族工團主義進攻團體」和「西班牙長槍黨」(兩者於1934年合併成為「西班牙傳統派長槍黨和民族工團主義進攻會」,俗稱「長槍黨」),荷蘭出現「民族社會主義運動」。1932年,匈牙利成立「匈牙利民族社會主義農業勞動者與工人黨」,英國出現「英國法西斯主義者聯盟」,芬蘭出現「祖國人民運動」,比利時產生「雷克斯運動」,美洲的巴西產生「整體主義行動黨」。1935年,捷克斯洛伐克產生「蘇台德德意志人黨」,匈牙利又出現「箭十字黨」。法國人民陣線運動興起後,也湧現了「法蘭西團結」、「法蘭西聯盟」、「法蘭西人民黨」等一些較小的法西斯組織。此外,歐洲一些更小的法西斯團體,如挪威的「民族統一黨」、瑞士的「新陣線」和「民族陣線」,也在30年代產生。 在法西斯組織不斷孳生的基礎上,除意、德、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外,歐、美兩洲還產生了一些以法西斯組織為執政支柱,並且模仿法西斯國家某些統治形式的政權,如葡萄牙在1933年建立以義大利法西斯政體為模仿對象的「總體國家」,西班牙法西斯軍人佛朗哥在意、德兩國的支持下,在推翻人民陣線共和政府後,建立了以長槍黨為支柱的獨裁統治,巴西總統瓦加斯依靠「整體主義行動黨」的力量,鎮壓了國內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抵抗,日益強化獨裁統治。 德、日、意三個法西斯國家在進行局部戰爭和對外擴張的過程中相互接近,在30年代中後期結成以《反共產國際協定》為標誌和紐結的法西斯政治集團,40年代初期又結成以《德日意三國同盟條約》為標誌和紐結的法西斯軍事集團。法西斯國家集團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產生巨大的衝擊,同時也抹去了法西斯運動和政權的欺騙性油彩,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的旗幟下團結起來,終於粉碎性地摧折了法西斯勢力。
1945年以後,法西斯運動進入第二大階段。在這一階段里,法西斯陰魂始終不散,在聯邦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美國、比利時、奧地利、荷蘭等60多個歐美國家裡蠢蠢欲動。直至90年代初,隨著西歐國家普遍發生經濟危機和移民浪潮,法西斯組織和極右勢力還趁機抬頭,其中「義大利社會運動」組織在1994年3月的全國大選中得票率大13.5%,並參加了執政的全國聯盟。 然而從總體上看,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受到較多因素的制約。法西斯挑起的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法西斯國家對其他民族的大規模屠殺,又激起了世人極大的義憤,通過二次大戰,法西斯徹底暴露了其罪惡本質,世界人民普遍痛恨法西斯,這是制約法西斯勢力膨脹的最根本原因。此外,東歐匈牙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二次大戰前曾是法西斯分子積極活動的場所,戰後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道路,根絕了法西斯產生和發展的基礎。西歐各國的法西斯組織在戰爭期間大多同德國侵略者合作,成為其奴役本國人民的走狗,這樣就從根本上暴露了它們自我標榜的「民族主義」的虛偽性。戰前成為法西斯中心的德、意、日三國,戰後在國內外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都在憲法中規定了禁止法西斯復興的條款。以上種種條件,使得戰後各類法西斯組織和政黨都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組織規模較小,大多只有數百上千名成員,有的甚至僅有數名至十餘名成員,而且處於非法的地下狀態,難以上台執政。新法西斯勢力最為活躍的國家,是義大利、德國和英國。 由於各國的法西斯組織和政黨都奉行本民族的民族沙文主義,20世紀前半期,儘管各法西斯國家之間結成了政治軍事性國家集團,卻沒有出現法西斯跨國組織。二次大戰結束以後,法西斯的生存環境變得不利,同時各國法律對法西斯組織的限制寬嚴不一,這樣,法西斯分子就加強國際聯合,組建跨國組織來躲避某些國家對對法西斯組織的嚴格限制。因此,該階段法西斯運動的特點之一,便是出現法西斯國際組織。戰後法西斯國際組織有兩個,一個是總部設在瑞士洛桑的「歐洲新秩序」組織,除在義大利有很大的影響之外,在法國、比利時、奧地利等國都有秘密支部,另一個是「黑色國際」組織,在德國、法國、比利時、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智利等國設有秘密基地。 戰後的法西斯統稱「新法西斯」,實際上是由不同性質的社團組織構成的。 早期的新法西斯組織主要是舊法西斯組織的殘渣餘孽所組成的地下組織,在這裡,「新」是指時代背景,就其成員來說,還是老法西斯分子。這類組織中最突出的是德國的「歐洲民族」組織,該組織由前武裝黨衛隊員組成,堅持種族主義觀點,仇視猶太人和以色列國,擁護希特勒對蘇開戰的「歐洲精神」,歡呼侵蘇戰爭是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十字軍東征。此外,由德國武裝黨衛隊退伍軍人組成的「H.I.A.G」組織也屬於這一類型,該組織否認德國「挑起了」二次大戰,不承認納粹政權曾經殺害過為數達600萬的猶太人,要求佔領當局從輕處罰納粹分子。 第二種是屬於「新人懷舊」型的,這些組織的成員以青年為主,他們並不是老法西斯組織的殘餘,主要是在新時代中成長起來的,但是在文化這個媒介的影響下,全盤追求老法西斯的奮鬥目標和表現形式。在聯邦德國,這種類型的新法西斯組織沿用第三帝國的鬥爭口號和工具,慶祝希特勒的生日,唱老納粹的歌,複製和偷放納粹黨和第三帝國時期的影片,在商店、銀行和其他公共建築物上塗寫 字和反猶口號。這類組織一般處於地下狀態,規模不大,通常擁有一千餘名成員,但數量較多,僅聯邦德國政府記錄在案的就達二三十個。由於它們每年都要製造成百上千次暴力恐怖事件,如搶劫銀行、襲擊軍營、破壞猶太會堂和公墓、縱火、爆炸等,這些組織對社會秩序和公眾情緒產生分衝擊遠比其規模大得多。這類組織中,較為突出的有1968年成立的「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者同盟」,1972年成立的「大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戰鬥集團」,1973年成立的「德意志--民族共同體」和1974年成立的「霍夫曼國防體育集團」等。 第三種類型的新法西斯組織,從它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來看,與老法西斯組織基本相同,但使用的鬥爭手段,卻順應了時代背景的變化,放棄了暴力恐怖型的奪權意圖,改而採用議會鬥爭式的合法手段。在戰後義大利政治舞台上活動了近50年的「義大利社會運動--全國右派」組織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該組織產生於1946年,創始人和領袖是二次大戰末期法西斯「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國務秘書焦爾焦·阿爾米朗泰,早期成員大多是墨索里尼的追隨者。該組織基本上繼承了原「國家法西斯黨」的綱領,主張「消滅寄生的財閥集團」,建立等級制度的公共秩序,要求國家以行業合作協會而不是工會作為基石,國家應出面干預勞資糾紛,結束「黨派政治恐怖」,並鼓吹要「恢復地中海範圍內的一切殖民地」。直至70年代,它還組織所謂的「朝聖活動」,即組織成員前往普雷達皮奧村莊,向墨索里尼的墳墓致敬。但是為了避免被取締,該組織聲稱「尊重憲法、尊重國家秩序」,長期從事議會活動,從1948年至今一直佔據數量不等的議會席位,在政治主張上也接受了「多元民主作為政府最佳形式」的思想。這類新法西斯組織,其頭目的外在形象也和老法西斯頭目不同,他們大都四十開外,衣冠楚楚,侃侃而談,文質彬彬,沒有狂熱的救世主形象,也不裝腔作勢地發表歇斯底里的演說。 第四種類型的新法西斯組織很接近於一般的極右勢力,但人們可以從其鼓吹的綱領中,發現具有某些法西斯主義的特徵,例如在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基礎上追求「領袖原則」等等。1949年德國出現了「德意志國家黨」,該黨否認自己具有法西斯性質,但是鼓吹擁有更多的「生存空間」,要求改造社會,建立一種「協作體組合」的社會制度,黨內實行領袖原則。1964年,德意志國家黨和其他新法西斯團體聯合,組成「民族民主黨」,該黨聲稱擁護聯邦德國的民主制度,黨內也不推行領袖原則,但是鼓吹極端民族主義和復仇主義,竭力為希特勒政權的罪行辯護。1967年,英國各新法西斯小團體聯合組成「民族陣線」,該組織既「將國際共產主義視為文明的頭號敵人」,又激烈反對「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追求超越兩者之上的法西斯主義的社會模式,同時激烈反對英聯邦內的有色人種遷入英國。 第五種被稱為新法西斯的勢力,實際上是一般的極右勢力,它們或者鼓吹擴張主義要求,或者主張加強國內集權統治,有些甚至從事恐怖主義行動,但是它們既非戰前法西斯組織的殘餘,也不追求老法西斯的奮鬥目標和表現形式,其內外主張的內涵也同法西斯有很大的差異。作為科學研究,應該把這類組織排除出「新法西斯」之列。 從橫截面上看,20世紀的法西斯可分為東方法西斯和西方法西斯兩大類別。
東方法西斯以日本為代表。日本儘管在二三十年代出現了500多個民間法西斯團體,但是沒有一個作為法西斯運動核心的法西斯政黨,日本法西斯體制的確立,首先由軍部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法西斯化,隨後法西斯化的軍部同宮廷、官僚、財閥等權勢集團相結合,依靠發動戰爭等外部事件的刺激,取得對國家政權的支配,逐步把近代天皇制向天皇製法西斯體制推進。日本法西斯具有較強的封建性,保留了較多的傳統形式和特徵。 西方法西斯以德、意兩國為典型。其主要特點是有一個由強有力的黨魁領導的群眾性的法西斯政黨,由這個政黨發動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法西斯運動,採取以自下而上為主的方式,同統治階級權勢集團結成政治聯盟,取得全國政權。在這個基礎上,進而廢除議會民主制,全面確立法西斯體制。西方法西斯具有較濃的小資產階級性和現代色彩。 西方法西斯有兩大流派和中心。一大流派是義大利的法西斯,其源頭和核心是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屬於這一流派的法西斯政黨有:奧地利「衛國軍」,羅馬尼亞「鐵衛隊」,克羅埃西亞「烏斯塔莎」,西班牙的「民族工團主義進攻團體」和「長槍黨」,法國的「束棒」和「火十字團」,英國的「不列顛法西斯蒂」和「英國法西斯主義者聯盟」,比利時的「民族運動」和「雷克斯運動」。 另一大流派是中歐的民族社會主義(簡稱「納粹」)運動,其源頭是奧匈帝國境內的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而核心則是德國的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屬於這一流派的法西斯政黨有:「匈牙利民族社會主義農業勞動者與工人黨」,匈牙利「鐮刀十字黨」,芬蘭「祖國人民運動」,荷蘭「民族社會主義運動」,「丹麥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瑞典民族社會主義自由同盟」,瑞典「民族統一運動」,瑞士「新陣線」和「民族陣線」,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德意志人黨」。 「瑞典法西斯主義戰鬥組織」於1926年成立時以義大利法西斯為楷模,但從1930年起改而效法德國納粹黨,黨名也改為「瑞典民族社會主義黨」,1938年起又淡化對德國黨的模仿。 二 什麼是法西斯? 中外學者曾作出種種回答。內涵最寬的,是將法西斯的定義高度概括為「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推行侵略擴張」,這樣,幾乎可以把古今中外一切實施對外擴張的獨裁政權,以及鼓吹實施此類內外政策的組織和個人都歸入法西斯的範疇。內涵最窄的,是僅僅承認義大利的「國家法西斯黨」是法西斯,而把德國納粹和日本法西斯也排除在外。將法西斯的內涵定得過寬或過窄,都不利於我們全面準確地認識法西斯。 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我們應該在考察世界各地新老法西斯,尤其是德、意、日三國法西斯的基礎上,歸納法西斯的共性,為進一步確定法西斯的定義提供必要的條件。 筆者認為,法西斯的共性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第一,法西斯是人類歷史進入20世紀後才出現的現象,它是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後的產物。 第二,法西斯鼓吹極端民族主義或民族沙文主義,都以各自民族歷史中的某一段「輝煌」時期為其資本和楷模,要求重振本民族的國際地位,侵略和奴役其他民族。在德國納粹運動內,極端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種族主義理論成為極端民族主義的重要思想根源和精神支柱。納粹黨不僅鼓吹「一個民族的奮鬥目標就是統治世界」,而且強調雅利安-北歐日耳曼人是地球上最優秀的人種,他們有責任限制和消滅劣等種族猶太人和低值種族斯拉夫人。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則明確宣稱,「對法西斯主義來說,帝國的傾向,即各民族擴張的傾向,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鼓吹要「恢復民族國家的聲譽」,「行使地中海拉丁文明之堡壘的職能」。日本法西斯也強調大和民族的優秀性,鼓吹使日本擺脫「國際無產者」的地位,成為稱霸亞洲和世界的超級大國。 第三,法西斯鼓吹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歌頌暴力和戰爭。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中聲稱:大自然在地球上產生了生物,聽任各種力量的自由活動,然後把主宰的權利授予最勇敢和最勤勞的強者,強者必須統治弱者,「人類在永恆的鬥爭中壯大,而在永恆的和平中只會滅亡」。墨索里尼也聲稱「法西斯主義不相信持久和平的可能性與有益性,拒絕掩飾著在犧牲面前放棄鬥爭和懦怯心理的和平主義」,他號召民眾保持「羅馬子孫的好戰精神」,恢復義大利「古代的光輝業績」。義大利國際法西斯黨的標誌「束棒」,其含義之一就是強調古羅馬帝國的好戰精神。日本法西斯主義者也鼓吹日本有「對外開戰之積極權力」,軍內法西斯分子則從20年代起就積極宣傳和實施「總體戰」理論。需要指出的是,法西斯歌頌暴力和戰爭,不僅僅是作為實現對外擴張計劃和民族沙文主義要求的手段,也是維持所謂「優等種族」內在素質的必要途徑。 第四,法西斯運動的社會基礎是以小資產階級分子為主的中下層民眾。這些民眾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的打擊下,對現實不滿,要求改造社會,用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來取代現實社會。 第五,法西斯既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又反對傳統的資本主義,鼓吹尋求第三條道路,強調並實行本民族內部的階級調和和階級合作。德國納粹運動鼓吹要建立既排除猶太人、又消除德意志人內部階級鬥爭的「德意志社會」或「民族社會」,掌權後以「德意志勞動陣線」為媒體,實施了一些體現階級合作的措施。義大利法西斯一方面叫嚷要「戰勝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鼓吹廢除「陳腐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同時積極宣揚作為「第三條道路」的職團主義,鼓吹建立超階級的「職團國家」(舊譯「社團國家」)。在這個國家中,勞資和平相處,由一個具有君主和主宰者特徵的「領袖」領導,取消階級和階級鬥爭。20年代中後期,墨索里尼在鞏固獨裁統治後,曾經把職團主義付諸實施。日本法西斯也宣揚要對國家實行「右翼的國家主義改造」,聲稱明治維新面臨「勤王」和「興民」兩大任務,但實際上只是確立了「君」的神聖尊嚴地位,「民」卻呻吟在黃金(指財閥)的壓迫之下,它們要求實施第二次維新,「興民討閥」,排除「黃金大名」的壓迫。日本天皇製法西斯體制形成後,在工業領域組建了以「勞資一家」為指導思想的「大日本產業報國會」,在農村則建立了「日本農業報國聯盟」。 但是,小資產階級不是新的生產方式的代表者,它不可能建立起一種超乎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之外的社會制度。其最終的政治歸宿,不是轉向無產階級,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同盟軍,便是投靠資產階級,成為資產階級利益的實際代表者。但是,法西斯主義鼓吹民族沙文主義、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極權統治和反共,幾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投向大資產階級的方向。法西斯執政後所確立的體制,成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資本主義體制。 第六, 法西斯宣揚和推行獨裁統治,認為獨裁製符合人類社會的天性,是提高本民族的內在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最佳手段。在義大利,獨裁製的理論基礎是國家至上論。墨索里尼曾經宣稱:在法西斯主義看來,一切都存在於國家之中,國家是絕對的,是一種權勢和絕對權力的意志,國家包容一切,整個民族參加相應的組織的一切政治、經濟、精神力量,都能在國家內進行活動,在國家之外既沒有個人,也沒有政黨、團體、工會、階級等集團。在德國,納粹黨提出「民族共同體」原則,強調世界上各個種族的等級區分是自然賦予的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優等種族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血統價值,不注意自保,就會因血統的混雜而導致人種水平下降,最終喪失強者的地位。為了完成保種保族的重任,必須推行「領袖原則」,個人放棄權力和自由,讓種族中的強者和智者來實行絕對統治,「最有效地表現和發揮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日本原來就有「統而不治」的天皇,法西斯分子就主張「發揚皇道」,「尊崇天皇」,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軍部法西斯獨裁。法西斯分子執政後,都把集權主義理論付諸實施,建立起高度集權國家。這些國家在政治上推行獨裁製,廢除多黨制,降低議會的作用,經濟上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私人企業實行經濟「統制」,文化上推行「文化專制主義」,嚴禁非法西斯文化傳播,社會管理上以職團制、民族共同體、家族國家等不同形式,將各階層居民按職業、年齡、性別等多層次多系統地組織起來,形成嚴密的統治網路,實行准軍事化的管理。 綜合上述法西斯的共同特性,可以看出,法西斯是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在資本主義陷入政治、經濟、社會全面危機,或處於局部失調狀態時,以克服危機、改造社會、實行擴張為目標的反動社會思潮、政治運動和政權形式。 三 法西斯興起的歷史條件是什麼?搞清這個問題,不僅有助於深入認識法西斯的內涵,也能夠幫助人們更有效地剷除法西斯得以生長發育的土壤。
總的說來,法西斯是人類現代化進程的產物,它是一部分人對現代化進程作出的反應,在這些反應行為中,有些是回歸,有些是超越。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首先,法西斯是資本主義社會運行失調,陷入危機的產物。 20世紀初,資本主義全面進入了壟斷階段,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也迅速加快,然而,各資本主義大國的統治集團卻未能及時適應這種變化,在處理國際事務和國內經濟運行方面及時調整政策,反而用19世紀的方針路線去應付20世紀的客觀需要,在國際事務上以鄰為壑,對國內經濟活動堅持「自由放任主義政策」,結果導致人類社會發生激烈的動蕩和衝突,其集中表現,便是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發生了1929~1933年特大規模的世界經濟危機。人類歷史進入20世紀以後,壟斷資本主義以更強的力度排擠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包括使得小生產者加劇分化。中間階層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就是一個人數眾多但地位極不穩固的階層,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一些封建屬性較強的小生產者面臨被淘汰的威脅,其他的面臨分化的威脅,這種分化使極少數人有可能上升為資產階級,大量的只能被拋進無產者的行列。在激烈的動蕩與衝突中,中下層民眾對現實不滿,強烈地要求變革現實社會。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是衝擊資本主義的主流,此外,社會民主黨推行改良主義政策,試圖以社會民主主義改良資本主義社會,而法西斯則要求建立「民族社會」,來取代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在小資產階級分子的幻想中,這種「民族社會」排除了外來民族成員的競爭,確立起對其他國家的優勢地位乃至統治地位,內部則消除階級衝突和分化,結成「民族共同體」,求得本民族內部的和諧發展。戰後,新法西斯運動的興起,除了是歷史延續性的表現,以及文化傳媒在起作用外,也同資本主義制度的運行規律有關,當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經濟危機,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上升時,新法西斯分子的活動就頻繁起來。然而,從總體上看,作為法西斯運動社會基礎的中間階層,二次大戰後有了較大的變化。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中間階層,主體是白領工人和職員等,他們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自身的產物,作為整體來說,將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壯大,作為個體來說,不大容易發生激烈的分化,因此,這種中等階層與資本主義制度的命運緊密相連,主要是該制度的維護力量而不是破壞力量。因而,新法西斯運動大規模泛濫的可能性大為縮小。 在法西斯產生的過程中,一次大戰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次大戰本身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反過來又對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戰爭期間,政府為了保證物資供應,一般重點扶持大企業,中小企業相應地受到排擠或吞併,大量的中小企業主破產。戰爭所造成的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首先對下層民眾造成沉重的打擊。在戰後初期的經濟危機中,大量的工人失業。同時,伴隨著戰爭結束,大量的軍人離開軍隊,從昔日受人敬慕和嚮往的地位,一下子滑入無業者的行列,成為社會的破壞力量。所有這些受打擊者,都強烈要求變革現狀,尋求心目中的「理想社會」,這樣就形成了世界法西斯運動的第一次浪潮。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衝擊更為嚴重。在這次危機中,更多的中小企業破產,更多的工人失業,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充斥著一片「末日來臨」之感。時事評論家利奧波德·施瓦茨席爾德曾經描述過當時德國國內的狀況:「從每一次談話中,無例外地會從談話中感到,象有一股毒氣向你撲來似的情緒,憂慮、不安、疲憊、彷徨、反感、憤慨和歇斯底里里構成的六千萬倍的混合物,這種無法言狀的也難於描述的情緒本身就是一個禍根。……一種要求變革的熾烈願望遍及整個德國。」[1] 在這種恐慌情緒中,更多的民眾急於尋找能擺脫危機的「理想社會」,推進世界法西斯運動出現第二次浪潮。 戰後數十年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總的說來進入了成熟發展的時期,但是在運行過程中,總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資本主義制度的伴生現象--經濟危機,仍然在周期性地爆發。在諸多經濟危機中,對西方社會影響最大的有兩次,一次發生在70年代,一次發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一次經濟危機表面上由石油危機誘發,實際上是戰後30年來西方政府過度地應用凱恩斯主義的結果,因而不論在生產下降幅度、企業破產程度、國際貿易減少幅度和失業率上升方面,都創戰後歷史新高。隨著危機的爆發,西方各國政府普遍轉向新保守主義,經濟上重視供應學派和貨幣主義理論,才逐漸渡過危機。後一次經濟危機在不少西方國家被稱作近60年來(即192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其表現是失業率居高不下,經常保持在10%以上,因而對西方社會的影響較為深刻。在聯邦德國,由於戰後初期放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程度,導致自由經濟同社會化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1966~67年還爆發過一次較大規模的結構性經濟危機。各國新法西斯組織在經濟危機期間趁機加強活動,不斷提出社會改革方案,鼓吹用一種超乎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第三種社會制度來取代現實社會。遭受危機打擊的民眾對社會現狀不滿,彷彿在這種社會改革方案中看到了一種出路。統計資料表明,新法西斯組織的興衰曲線同西方世界的經濟運行規律緊密相關。1966~67年聯邦德國發生經濟危機期間,極短的時間內,民族民主黨在一連串州選舉中的得票率從2%上升到7%~15%不等,以後隨著經濟重新繁榮,其選票又大幅度回落。1969年起義大利陷入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失業人數急劇增加,「義大利社會運動」隨之獲得大發展,1973年黨員人數達42萬,在巴勒莫、那不勒斯、雷焦和卡塔尼亞的地方選舉中分別獲得15%、20%和23%的選票,在全國大選中獲得8.9%的選票,成為全國第四大黨。在70年代中期的經濟危機中,聯邦德國出現了「希特勒浪潮」,不少人認為:希特勒把德國人民從危機、失業和絕望的境地中解救出來,並為他們創建了一個可以充分就業、令人充滿激情、並在世界上取得一系列成功的制度。然而隨著西方經濟的好轉,1976年「義大利社會運動」的得票數迅速回落到6.1%。聯邦德國民族民主黨在全國的得票數則下降到微不足道的0.3%。在80年代末90年代出西方經濟危機中,「義大利社會運動」重新崛起,在得票13.3%的基礎上進入執政的全國聯盟;西德新納粹政黨「共和黨」在1989年歐洲議會的選舉中得票率也達到7%。 共產主義運動也是資本主義制度運行失調,陷入危機的產物,它也要以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共產主義及其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社會取代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但是,即使是早期階段的法西斯運動,也都激烈地反對共產黨,反共是法西斯的主要特徵之一。之所以如此,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一,共產黨主張國際主義,要求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共同反對資產階級,而法西斯則強調極端民族主義,要求在本民族內部消除矛盾和衝突,一致對外,戰勝和奴役其他民族,包括這些民族中的無產階級。其二,共產黨主張消滅私有制,而參加法西斯組織的小資產階級群眾儘管不滿現實社會,但強烈地要求保存私有制,害怕在社會主義革命中失去已有的一切。其三,法西斯政黨和共產黨在爭取群眾方面是競爭關係。但是,歷史資料已經披露,法西斯運動中主要追求社會改造的那些派別,並不熱衷於反共,有時在某些問題上反而主張同共產黨實行短期和局部的合作。 其次,法西斯是民族主義情緒惡性發展的產物。曾經發生法西斯泛濫的德、意、日三國,都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當它們走上爭霸的舞台時,世界已經瓜分完畢。這些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從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手中奪取殖民地和勢力範圍,往往狂熱地宣傳民族沙文主義,把全國上下的民族優越感和對外擴張意識推到頂點。然而一次大戰的結果,德國戰敗,非但爭霸世界的迷夢打得粉碎,而且被套上凡爾賽條約的枷鎖。義大利和日本儘管躋身戰勝國的行列,但是在戰後世界安排中沒有得到預期份額的贓物。三國在國際範圍內成了所謂的Have-nots國家,國內民族復仇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情緒惡性發展,它們要求打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建立由自己稱霸世界的新格局。這種惡性發展的民族主義情緒,為法西斯的發生髮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歐洲其他國家內,民族主義惡性發展有著不同的背景。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世界整體化和各國城市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各國之間的人員流動增加。很多猶太人進入經濟發達地區,在新興的金融業和傳統的商業領域迅速發展,很快取得優勢地位這樣就強化了歐洲各地早已根深蒂固反猶情緒。從西歐的法國到東歐的羅馬尼亞,法西斯組織大多具有反猶的特徵。此外,在歐洲經濟發展過程中,東歐民族成員紛紛湧向經濟發達的中、西歐國家,這些來自東歐國家的工人,原來的生活水平並不高,能夠接受較低的工資報酬,在就業方面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因而引起當地工人的不滿和反對。如奧匈帝國產生納粹運動的背景之一,就是在工業化過程中,許多捷克工人遷入原德意志人聚居區,降低了德意志工人的工資和生活條件,因而激起了德意志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另外,一次大戰後,東南歐一帶的疆界變動比較大,奧匈帝國瓦解,捷克斯洛伐克獨立,羅馬尼亞獲得大片新領土,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擴大成為「塞爾維亞-克羅的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其結果,羅馬尼亞由於增加了大量的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而激化了民族矛盾,克羅埃西亞則因遭受塞爾維亞統治而興起了「烏斯塔莎」運動。 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歐洲社會的民族問題仍在不斷產生。大戰結束初期,歐洲格局發生重組,移民人數大為增加。五六十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經濟落後地區的工人再次湧向西歐發達地區。隨著各地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英法等國的殖民地紛紛走向獨立,少數留在民族獨立國家內的白人往往招致當地民眾的不滿,這一狀況反過來又激發了英法等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同時,英聯邦國家的大量民眾進入英國,進一步加劇了西方國家固有的就業矛盾。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國家發生突變,又有大量的移民進入西歐。每當西方世界發生經濟衰退,失業人數劇增時,西方國家的排外情緒就會上升,新法西斯分子也會趁機活躍起來。 其三,在文化上,法西斯是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遇到挑戰、面臨危機的產物。 20世紀前期,西方社會的各種基本矛盾進一步加劇。社會貧富懸殊,世風日下,人的尊嚴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世界大戰造成了空前的浩劫,生靈塗炭、哀鴻遍野;大生產使勞動者在體力和精神上都成為機器的附庸與奴隸,工業化和城市化產生了社會、心理和政治生活的緊張狀態,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方式被迫發生變化。激烈的社會矛盾與衝突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必然在思想文化領域內折射出來。另一方面,在德國等國,隨著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確立,為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舞台。於是,西方國家的思想文化界普遍活躍起來。哲學上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對立,文化界表現主義興起,在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領域都有驚人的表現,先鋒派文學、無調性音樂、抽象派繪畫,層出不窮,傳統文化和傳統價值觀遇到嚴重的挑戰。思想保守的小資產階級群眾,尤其是生活在小城鎮的市民,留戀傳統的生活方式,強烈要求國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禁止形形色色的「蛻化藝術」,大力扶植健康的古典藝術,讓傳統文化得以保存和發揚。因此,法西斯運動在文化上普遍持保守的態度,嚮往恬靜安逸的「田園牧歌」式生活,主張復古和統一,要求在建立和諧統一的社會生活的基礎上,用傳統的文化來取代「光怪陸離」的現代文化。 參考書目(本館轉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