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種「腳相」隱藏全身疾病,趕快脫鞋看看

不過,估計很少人會關注別人的腳,每天穿上鞋看不見,脫下鞋也不觀察。其實,臨床醫生早期發現疾病,就離不開腳上的各種表現。

1、關節疼當心類風濕

腳關節痛根據年齡不同可能有差異。老年人很可能是骨質增生導致的骨關節炎,年輕人多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表現為全身小關節(如腳趾和手指等)的腫痛,並伴有僵硬等癥狀,多為對稱性。

2、大腳趾變大要警惕痛風如果這種癥狀突然發作,一段時間後又好轉,很可能就是痛風。痛風是一種尿酸過多引起的關節疾病,首次發作多侵犯單關節,50%以上發生在第一跖趾關節(大腳趾),在以後的病程中,90%患者累及該部位。

若老人出現此癥狀,並伴有腳趾外翻,並且癥狀持續,則可能是拇外翻。

3、趾甲發黃可能免役低下

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癬可能出現大腳趾甲厚重、發黃,並可波及全部的腳趾甲甚至手指甲,發出難聞的氣味,顏色變深。糖尿病患者、循環系統障礙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感染此病。

4、腳掌腫麻查血糖

除了過度行走、骨質減少、營養不良、維生素D缺失等會導致腳痛,它還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表現。

神經系統對高血糖很敏感,過高的血糖使神經系統代謝異常,導致神經纖維腫脹、變性,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出現腳痛、腳麻等癥狀。其中,疼痛多為燒灼痛,麻木感好像穿著襪子的感覺,最好及時前往內分泌科查明病因。

5、腳底發冷查甲狀腺

一般來說,女性的基礎體溫略低於男性,肢體末端也會常覺發冷。許多下肢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也會導致腳發冷。

此外,甲狀腺是調節新陳代謝和體溫的器官,出現甲狀腺功能減低時會導致肢體末端感覺冷。

40歲以上女性若有長期腳冷現象,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不足所致,需及時就醫。

人們常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健身先健足,足健體自壯」。可以說,腳是反映人體健康的晴雨表,通過腳部的癥狀常可以預知身體其他部位的疾病。

6、腳跟疼:可能是足踝病足踝疾病既有先天發育問題,比如高弓足、扁平足、拇外翻等,也有慢性勞損引起的癥狀,以足跟痛和足底筋膜炎最為常見。可以說,90%以上的中老年人和很多年輕人都有這兩種足部問題,年輕人出現足跟痛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足跟痛多由骨刺、運動勞損等造成,也與常穿薄底鞋、高跟鞋、松糕鞋、雪地靴等有關。

足底筋膜炎也是一種退行性病變,足底的內側弓和外側弓由筋膜相連,走路過程中每天都要拉伸筋膜,特別是現在的柏油路非常硬,長期應力損傷會造成慢性炎症,主要表現為走路多了就疼得受不了。我們每天都要走路,足踝承受的壓力是自身重量的幾倍。如果不能及早發現和處理足踝問題,可能會對身體其他部位(如膝關節、髖關節、腰椎、頸椎等)帶來損傷。打個比方,腳如果是地基,那麼踝部就是1樓,膝蓋是2樓,髖部是3樓,腰部是4樓……地基不穩,人體這座大廈就會搖擺不定,作為「鋼筋」的各處骨骼就會紛紛出問題。例如高弓足引起走路姿勢不當,就可能誘發頸腰椎問題。

調整姿勢,緩解足踝問題「低頭族」每工作45分鐘就要站起來休息10分鐘,伸個懶腰,做做頸部被動後仰,都能緩解因姿勢不良導致的足踝問題,如:雙手抱頭,頭部後仰的同時手往前用力,保持幾秒鐘,10個一組,每天5組。良好的坐姿是坐在椅子的1/3處,挺胸,腰背肌用力。此外,調整身體姿態也能保護足踝。推薦採用「貼牆站訓練」:頭部、臀部、腳後跟3點貼牆(能做到肩胛骨5點貼牆更好),眼睛平視前方,肩膀和手臂放鬆,對著鏡子看肩膀是否水平。

每天從幾分鐘開始練習,逐漸增加至20~30分鐘,有條件時早晚各一次,堅持做下去,讓大腦找回正確的「平衡姿勢」。最好光腳站,也可以穿低跟平底鞋或者厚襪子。

- END -


推薦閱讀:

隱藏危機的大門朝向風水禁忌
隱藏的海水浴場——荏子島
愛在什麼時候需要隱藏?
摸不著頭腦的面試題,隱藏著什麼?
任何婚姻都隱藏3個殘酷的現實,無一例外,誰不知道誰吃大虧!

TAG:疾病 | 隱藏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