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原理之三 松的習練方法

上篇文章介紹了松,既然我們了解了松的實質是將人體本能的用肌肉緊張承接外力的條件反射鍛煉、改變成以身體各部位的貫通、旋轉、壓縮承接外力的條件反射,那麼你就會知道,那種試圖以思想意思中的「松」來習練太極拳的方法都是錯誤的。尚若只在思想中放鬆,那是假松,與人交手就會硬頂起來;或者是假松的另一種表現,就是懈了,更無法技擊。我想各位的習練經歷或公園裡無數推手者的表現會使你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所以練松很簡單,就是讓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學會貫通、旋轉、壓縮,就是讓身體每個部位都將貫通、旋轉、壓縮形成條件反射,而不是盲目的在那「松、松、松、、、」

身體的貫通、旋轉、壓縮越深厚,外部表象就是越松。

太極拳是一種內心的感覺與外表展現的功力相統一的功夫。就是習練太極拳從內部內心來說,每層功夫的增進都靠自身的感覺,當你內里有了這種感覺,那麼表現出來的功夫就會相應增進。從某些方面來說,太極拳是一種不斷探索、認識自己身體的過程。比如說「聽勁懂勁」,聽勁懂勁是太極功夫成就後獲得的自然條件反射,絕不是靠推手練出來的,推手只不過是個輔助練習方式。不信你找個練一輩子太極拳、推一輩子手的人試試,你上去毫無章法地推他,你看他到底會不會聽勁懂勁,他肯定會與你一樣毫無章法地硬頂,因為他太極功夫還沒有成就,所以根本不可能聽勁懂勁。

以上太極的松的理論我用最簡明的語言講完了,下面聯繫以上理論講松的具體習練方法。

最簡單的方法:雙腳稍微分開自然放鬆站立,這時身體重心平均分配於二腳,然後慢慢將身體重心堆積於一只腳上,身體像破碎的玻璃瓶碎片向腳下堆積,在重心向一隻腳堆積的過程中,另一支腿如大廈將傾隨著身體「倒向」另一支腳,這種「倒向」的趨勢能讓你的身體自然產生一種向重心堆積方向的自然旋轉,去體會這種堆積和旋轉,待向身體一側的堆積和旋轉完成後,再將身體重心向另一支腳轉換,不斷地去體會這種身體的堆積和旋轉。切記,是自然產生的堆積和旋轉,用心去體會,不要刻意追求。

初步體會到身體的堆積(就是壓縮)和旋轉後,你可以自然抬起胳膊於胸前,改重心左右轉換為前後轉換,即一隻腳向前邁一步,重心向前腳轉換,一樣的堆積和壓縮,這就是標準的太極走樁了。

慢慢地體會這種旋轉和壓縮,你會慢慢感覺到兩腿與身體會出現一種聯繫的感覺,或氣感,這就是抽合的初級表現。再慢慢地加強這種抽合,你會發現身體自己的中心位於前胸部(心神),這個部位與兩腿之間的聯繫抽合尤其明顯。再練下去,你的身體就可以靠心神的抽合運動了,你就已經上下貫通了。這時,你的身體已經不靠你的大腦控制運動了,而是靠心神的抽合控制,而你的大腦要永遠意思到身體是永遠不動的,就是無極狀態,而心神抽合才能使身體運動,就是有極狀態。去磨練這種大腦的無極與心神的有極這種矛盾狀態,慢慢地你就會「知道」「了解」了自己身體是如何構造、如何轉換髮力的了,這時,你同時也「知道、了解」外力作用於你身體產生的影響了,恭喜你,你會聽勁懂勁了。由心神抽合使身體產生的力就是太極拳追求的「胎力」,即人體本源的力。

太極拳習練的就是這種貫通、旋轉、壓縮的不斷轉換,連綿不斷的轉換,轉換的外部表象就是發力。每一側的貫通、旋轉、壓縮就是一個積蓄力量的過程,就是蓄力;每一個轉換就是一次釋放蓄積力量的過程,就是發力,這種蓄髮的轉換就叫陰陽轉換。太極拳練到高層次,每時每刻、身體的每個部位,無不同時處於蓄髮當中。

只習練太極拳習練到這個層次是很難的,不好感覺。但是如果你加快蓄力(就是貫通、旋轉、壓縮)過程,再很快地發力,就能很快感覺到身體的抽合,這其實就是形意拳。形意拳也是經心神抽合身體產生旋轉壓縮以蓄積力量,然後釋放出去。形意拳這種每次抽合(即貫通、旋轉、壓縮)完畢後再繼續下一次抽合的過程,能讓你快速產生抽合力,身體很快有抽合感覺,而太極拳則在轉換過程中沒有明顯發力,所以產生抽合力很慢。

我的經驗是先打形意拳和走太極樁三年,再習練太極套路,比直接習練太極拳效果好。

推薦閱讀:

太極拳中的「聽勁」是怎麼回事?
陳式太極拳意解(一路)
太極拳的「勁」
楊式太極拳圖解(85式完整版)(

TAG:方法 | 太極拳 | 原理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