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的標準是什麼
07-21
一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的標準人口老齡化是指一個地區或國家老年人口增長的趨勢,按國際通行的標準界定,人口老齡化是指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即老齡化率達到7%並不斷增加、而同時14歲及以下人口佔總人口比重低於30%並逐漸縮小的現象。了解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採取有效措施,防患和解決好由於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對於促進我市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人口老齡化現狀與特徵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市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為7.33%,0-14歲的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為24.23%。按國際通用標準衡量,標誌著我市已完全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在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中,我市老年人口表現出如下特徵:1、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發展速度快。從1990-2000年與2000-2005年兩個階段來看,我市人口老齡化速度明顯加快。據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測算,2005年我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1.3萬人,與2000年8.20萬人相比,五年間增加了3.10萬人,年均增加0.62萬人,總增長速度為37.80%,年均增長6.62%。而2000年與1990年相比,十年間僅增加2.48萬人,年均增加0.25萬人,總增長速度為43.36%,年均增長3.67%。從比重看,全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4.26%上升到2000年的5.64%再上升到2005年的7.33%,可見我市人口老齡化呈加速增長趨勢。2、中、高年齡組老年人口增長加快。國際上通常以65~69歲(低齡組)、70~79歲(中齡組)、80歲及以上(高齡組)人群占老年人口的比例來反映老年人口年齡結構狀況。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我市老年人口的低齡、中齡和高齡組的比例分別為41.94%、47.01%和11.05%,其中中齡組所佔老年人口的比例最高,與2000年「五普」相比,低齡組下降了2.08個百分點,而中、高年齡組則分別上升了0.55和1.55個百分點。3、人口「未富先老」。我市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和全國、全省一樣,人口老齡化進程超前於經濟發展。而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則是在經濟發達時期,經濟承受力強時出現。資料表明,2005年我市人均GDP為1557美元,與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相比差距很大,所以說,現階段的人口老齡化是「未富先老」。4、城鄉差別明顯,鄉村老齡化迅速。由於經濟條件、生育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別,使城鎮與農村之間的老齡化進程呈現出不同步現象。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表明,2005年我市城鎮老齡人口為4.7萬人,佔全市老齡人口的41.59%,農村老齡人口為6.6萬人,佔58.41%,城鎮和農村的老齡化率分別為6.67%和7.90%,比2000年的5.51%和5.75%分別上升了1.16和2.15個百分點。可以看出,無論是老齡人口總量,還是老齡化發展速度,農村均高於城鎮。農村老齡化進程快於城鎮的原因主要是改革開放以來鄉村勞動力年齡人口向城鎮地區大量遷移和流動的結果。2005年鄉村地區外出人口中,勞動力年齡人口占接近90.6%,鄉村地區的勞動力年齡人口大量減少,使老年人口的比重迅速提升。二、人口老齡化形成的原因人口老齡化是伴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計劃生育政策因素。自上世紀70年代後期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據公安戶籍資料表明,1980年以前我市每年增加人口一般在2—3萬人之間,之後每年的人口增長總量開始逐步下降,直到目前的1萬人左右,人口出生率由未實行計劃生育前25—30‰的水平下降到2005年的13.47‰,這表明我市在控制人口增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此同時,隨著出生人口的減少,人口老齡化進程也開始加速。2、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口預期壽命不斷延長。據測算,2005年我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1.5歲,這也正是促使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的重要因素。3、醫療技術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醫療衛生條件顯著改善、保障了人口的健康水平,延長了人們生命時間,降低了死亡率。三、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將是長遠的、深刻的。這種影響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在總的來說,不利的一面將會是更深刻、更長遠。1、有利影響人口老齡化在剛進入初期時對經濟的發展會帶來有利的影響——就是「人口紅利」時期。「人口紅利」即生育率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同時,也使少兒撫養比例迅速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將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少兒與老年撫養負擔均相對較輕,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在「人口紅利」時期,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使勞動力價格保持在較低水平,投資的收益率較高。「人口紅利」時期的經濟將呈現出投資活躍,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局面。1%人口抽樣調查結果表明,2005年末我市人口總撫養比為46.1%,比1990年的53.7%下降了7.6個百分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紅利」期不會長期持續,一般只有15-20年,而之後老齡化的不利影響將開始加劇。因此,應該充分利用「人口紅利」這段時間,加速經濟發展。2、不利影響(1)人口老齡化超前經濟發展。從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進程看,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因素是生育水平下降,且這種下降是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然下降的,老齡化發展過程用了近百年時間。但是,從我國70年代後期開始實行計劃生育,之後人口增長幅度開始下降,到目前,這20餘年的時間內就完成了人口老齡化過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向「老年型」急劇轉變,使得人口老齡化超前於經濟發展。(2)社會負擔加重。老年人口社會負擔主要包括:一是退休費用,二是老人醫療衛生費用,三是老年經濟,四是社會福利設施。隨著社會上老年人口不斷增多,上述各方面的投入必將大量增加。衡量老年人口社會的負擔,一般採用老年人口負擔係數。2005年我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負擔係數為10.71%,比2000年的8.09%上升了2.62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的迅速提高,使得政府和社會在保障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從而減少社會積累,給經濟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3)「四二一」家庭養老負擔重。從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來,第一代獨生子女現已進入婚育年齡。調查數據顯示,30歲及以下年齡的獨生子女佔總人口的13.04%,其中已婚獨生子女佔30歲以下年齡獨生子女的12.18%,佔總人口的1.59%。這表明「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已經在我市出現並有逐漸增多的趨勢。一對夫婦在供養四位老人的同時,還要撫養一個孩子。而社會競爭的加劇讓相當數量的子女在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壓力下,沒有時間或者能力照顧老人。這種「四二一」家庭結構的出現說明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負擔過重,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必須建立和完善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體系。(4)社會保障城鄉差異較大。由於人口老齡化進程快於經濟發展水平,使得社會對人口老齡化的承受能力較為脆弱,尤其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存在,致使社會養老保障體系重在城鎮,而農村的覆蓋面則相對較窄,部分老年人口缺乏應有的養老、醫療等基本社會保障。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我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比重分別為21.20%、34.69%,分城鄉看,發展很不平衡,城市「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為59.90%、63.20%,農村僅分別為1.31%、20.00%。可見,在推進和完善社會養老保障措施的過程中,尤其是農村的力度亟待加強。(5)老齡人口健康狀況需更多關注。調查數據顯示,全市65歲及以上年齡的老年人口中,57.98%的老年人口認為自己身體健康,26.49%的老年人口基本能保證正常的生活,10.87%的老年人口不能正常工作或者生活不能自理,說不準的佔4.66%。而80歲及以上人口的高齡老年人口的身體狀況則令人擔憂,身體健康的只佔39.10%,基本能保證正常生活的佔24.06%,而不能正常工作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佔到了26.31%。在老年人口向高齡化快速發展的趨勢下,必須加強對老年人口健康狀況的關注,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使老年人口能夠更加長壽,能夠健康的安度晚年。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國家批准成立海南免稅品公司 其餘地區暫未考慮
※2018年,這些國家統統免簽!
※此人臨死前一句遺言,直接滅了一個國家,還讓一個民族從地球消失
※成立國家移民局的時機已成熟
※安倍政府制定武器出口新方針 允許向爭端國家出口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