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積德的人,生死的恐懼就少

修行是要了生死。許多人對修行概念很迷糊,而且現在提"了生死"的很少。因為生是什麼,死是什麼。許多佛弟子說,我死後去極樂。如果你有這個觀念,其實和天主教的天國觀念差不多。據虛雲老和尚考證,耶穌當年有去印度學習佛法,所以天國是跟凈土思想差不多,只是更簡單而已。但我想,你作為修道人,不是像基督教一樣,只要接受就可以了。

修道是一種覺醒,提起"了生死"。很少人會去想死的問題,不說死亡,就說病。會不會對未知,對死亡,對病苦充滿恐懼。年輕人不怕死,因為陽氣盛,所以年輕人可以慷慨就義。這個是血氣方剛的影響。人到老年,就會越怕死,因為血氣不足的緣故。生一場病,就垮掉了,病都了不了,更何況說了生死。

修行和修養不一樣。修行的目的是要了生死,得解脫。修養是要讓你怎麼做人,修福修慧嘛。但在了生死問題上,世間的福報和智慧都起不了作用。病苦一來,都手忙腳亂,更何況死苦。學佛人生病,進醫院,交給醫生折騰,這個是病苦。做不了主。病苦做不了主,死苦能不能做主。

以前人修道,修道生死自如,想怎麼死就怎麼死,想什麼時候死就什麼時候死。不僅死的自如,生的也自如。想去哪裡投胎就往那裡投胎。像窺基大師,前輩子是羅漢,他就自己想去投胎做太子就去做太子。他的這個靈魂,才叫靈。但凡夫不一樣,死亡是閻羅王勾著去,出生時,也是被逼無奈的出生,哪裡有一點自由。所以修道就是要修這一塊,要了生死。

以前人修道,都注重了生死,人生苦,在於生命無法做主,被業力牽著走。但現在整個佛教教育系統中,這個了生死,以及怎麼了生死的方法,就教的不多了。甚至了病苦,你都很難學到。懂得很多佛理很好,也算種種善根而已。但要了生死,就來真的。

一般把了生死想的很困難,以為是羅漢才有的境界。但你還是可以了部分生死,或者說,對生死不再恐懼。這個是標準。心經中說,"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先對死亡,病苦不再恐懼,是我們目前要努力的。

人生之苦,生之苦,已經忘記,死亡時苦,沒有體驗過,但恐懼死亡,你卻知道了。死亡後的中陰身階段,就是人在這個法界中孤獨的漂泊,這恐懼,你目前也不知道。因為你忘記了,所以你不會恐懼。那能解決你這個恐懼的,有一個很好的媒介,他就叫:觀世音菩薩。

大家知道,儲蓄這個概念,人類的業在於儲蓄,你存很多錢,買房子車子,買保險。這個根源就在於你儲蓄,而儲蓄的根源,是恐懼。你對死亡,病苦,對種種不確定因素都充滿恐懼。要除去恐懼,單單靠你學習佛教常識是不夠的。不要以為,空空空,你真的能空掉,很難。所以現在學佛人,都落入了大腦思維,包括儲蓄佛教知識,你有沒有感覺,很多人總覺得自己學的不夠,知識了解不多。你要了生死,就不是靠這麼來了。

修道要先放下,財關,色關,這兩關要放下,就要先修。過不了財關,你修了很多福報,都變成錢,金銀,死後就做土地神,或者做龍,來守住你修來的財富。那才是了脫不了。色關,貪著好看,福報大一些,清凈一些,死後就到天上,天上天女圍繞。但還不是了生死。但如果不說了生死,如果你財關過了,色關貪著細微了,你會輕鬆很多。

前段時間寫許多關於財富,你就要去做,慢慢修,自然過了財關,你過了財關,你福報才是真的大。財富布施出去,就變成福報了,而且貪著心小了,清凈心就增長,至少能到天上享受天福。人間的濁氣的執著,你就能了了。

為什麼觀音菩薩能給你了生死,不是菩薩用神通給你拉到極樂世界去,然後叫了生死。而是你心中有觀音菩薩,你不會恐懼。有些老人家,一輩子辛苦過來,養兒育女的任務都完成,他覺得自己盡責了,心安了,念念觀音菩薩,病了也不怕,死也不怕,死了再來過,因為他行善積德後,靈性就產生這個光芒,生死無懼的光芒。

法華經講,人都是死不了的,死了再來,因為壽命無量啊。你想死,都困難。羅漢才是真的死,入涅槃。其他都是假死。但你明白了,如果功德不夠,行善能力不夠,你還是會有恐懼。尤其人在臨終時,善根容易發起來,古人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是他善根,良心容易翻出來。如果曾經有愧對別人的事情,他就會過意不去,你想要死的自如。這需要行善積德的功夫。

中國文化中,修道的功夫,就是四個字,行善積德。你不要小看,這個跟印度的氛圍有差別。所以釋迦佛說,印度那些羅漢,都是假解脫,有餘涅槃,或者焦芽敗種。你要知道,這些羅漢境界,神通都已經很厲害了,生死都自如了。佛陀為什麼在大乘佛法里呵斥他們呢。因為他們功德不夠,行善積德功德不夠。哪怕你能生死自如,也沒用,自己解脫不算解脫,大家都解脫了,才是徹底解脫。這個功德裡頭,就有行善積德的分。

但你在行善積德時,就會執著功德,就導致痛苦。所以要不執著。那這裡面就很微妙了,你又要行善積德,又要不執著。這兩句話就是佛法的精髓了。沒有行善積德,你靈性中的光芒發不起,你的不執著都是錯誤的。行善積德,就是觀音菩薩的心了。

諸位不要小看,許多人病得不安,死得不安,都因為行為上有愧對過別人。良心過不去,你會怕。真行善積德,靈性光芒綻放出來,對自己的未來都充滿信心,死亡後去哪裡,他都很有信心。所以學佛,先從行善積德開始,這個是老生常談了,但真信心的人,卻不多啊。否則,你就不會迷茫,我要找什麼法賴修,修中陰身救度,修什麼什麼,都不用。可是你要激發起行善積德心,觀音菩薩這個媒介就很重要了。

為什麼觀音菩薩這麼感應?這裡面是一種大眾行善積德的力量在裡面。觀音菩薩跟中國有緣分。達摩一來,就說,東土有大乘氣象,這就是行善積德的觀念很強。所以觀音菩薩一來中國,自然就被中國人推崇。不管道家佛家修行,都是讓人如此。因為中國有這個氣候,而目前的印度,這個觀念就不強大。大乘佛法在印度就很難流傳,而被中國人接受。

「福安古觀音閣」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轉自「福安古觀音閣」或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x2v5.html

推薦閱讀:

恐懼症(分類診斷及治療)
生活智慧禪《最深層的恐懼-死亡》
三家分晉之後的歷史——那些令人恐懼和動容的人和事
伊斯蘭恐懼症
心理治療師正在用VR治療恐懼和焦慮,它也許是有用的

TAG:恐懼 | 行善 | 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