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玄散人關於太極拳的奇談怪論

在中國武術界,尤其是在太極拳歷史上有卓越貢獻,佔有突出顯赫地位的如武禹襄、楊露禪、宋書銘、許禹生等人,幾乎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武禹襄是武派太極拳的開山始祖,無論是拳技或理論著述,都無人能比,他的學生李亦畲、楊班侯更是大名鼎鼎;楊露禪是楊派太極拳的祖師,清朝時期與兒子楊班侯在京打遍天下無敵手,人送外號「楊無敵」,由此,太極拳全國聞名,乃至世界。

  宋書銘乃宋氏太極拳的著名人物,在民國初年,由許禹生率領的紀子修、吳鑒泉、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等一幫武術權威、拳技大佬高手,慕名與其較技,均是「奔騰其腕下」「莫能自持」,佩服得五體投地,而執弟子禮。宋書銘傳抄太極拳譜如:八字歌、心會論、周身大用論、十六關要論、功用歌等,都是非常有影響的太極拳理論經典。

  他們這些人,都是武功高超,名不虛傳,在太極拳文化傳承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

  然而,幾年前,有位叫作清玄散人的人(真名陳國鎖),於2013年10月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所謂的《太極拳沿革考》(洪洞通背拳),對上述著名人物多次較大篇幅的詆毀和非議,且閱之:

  

一、對武禹襄及其武派太極拳的「言詞」

  武禹襄初學於楊露蟬,由於楊露蟬的保守,於是便有了到陳家溝學拳的意願。但由於陳長興當時年事已高,武禹襄只好到趙堡向陳清萍學拳。學拳三十來天的武禹襄,自覺天資不凡,於是寫出了許多相關太極拳的篇章,自此太極拳之名始出,太極拳之歷史也隨之始亂。

  而太極拳名稱的盛行,自是由於武禹襄教出楊露蟬兒子班侯、健侯那樣的人物之後,憑空假借了楊露蟬在京教拳盛名的東風,而得以盛行。從此太極拳的名稱不但振動了武術界,更撼動了陳家溝人的乘風慾望。

  從清朝(同治六年l867年)李亦畲的第一本太極拳譜(馬印書抄本)出現,其序言中即說出了「太極拳始自張三丰」(見唐豪、顧留馨著《太極拳研究》)。這當然是出自其舅父武禹襄的授意,要不然楊露蟬的後人及武萊緒、武延緒等人,也不會那麼異口同聲。  

  但在武禹襄跟陳清萍學拳之後,諸多的爭論便就風雲變幻;也隨著李亦畲《太極拳譜》(馬印書抄本)「太極拳始自張三丰」之說出台以後,更是紛紛湧出了什麼宋遠橋、李道子等之類的人物。

  自從武禹襄式太極拳出現之後,相繼而後的諸多說法、傳授不少,但都逃不出這種越來越遠離武術性質的本性。

  而武禹襄之後所出現的諸多太極拳式,卻是實實在在的已經從實質技術上脫離了武術的性質。 

  畢竟這就學於趙堡的武禹襄式武術,是極其缺乏武術性質的。 

  也才有了武禹襄之類的偽劣假冒武術拳法。 

  其拳法大約被正式稱呼為太極拳的時間,也應該是在其兒子們跟武禹襄學拳之後的事了。  

  太極拳的出籠,太極拳歷史傳承譜系的出籠,都是由武禹襄其時、由武禹襄其人而拖帶出來的。明白點兒說,也就是說是由武禹襄在河南鹽店所得到的小小一本《陰符槍譜》,而牽出了個王宗岳。再由王宗岳而後牽出了所謂的「太極拳論」,「太極拳釋名」之類的東西;也同時牽出了個張三丰做祖師爺。   

  這就是所謂的太極拳、「太極拳論」等,以及所謂「太極拳始自張三丰」的歷史,都無非是由武禹襄其人一手製造出來的東西;都無非是由武禹襄其人假借了個王宗岳,而一手炮製出來的東西。   

  所謂「文化人」的武禹襄,假借王宗岳之名而編造了太極拳,也藉此機會而編造了張三丰創太極拳的歷史。   

  而從武禹襄時期的太極拳出現至今,傳統武術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一個沒落時期。   

  這從武禹襄式的太極拳,及接受了武禹襄式太極拳技術性質的楊式,與諸多的後繼者,無一能夠逃出這種缺陷性遺傳的變態屬性。   

  否則就會像武禹襄所搞的那種八勢應對八卦模式一樣,沒有任何的價值意義,只能成為捉弄無知者的迷魂陣。

  至於武禹襄的這種八勢八卦對應模式,是如何來的?這似乎是自己瞎琢磨的成果?焉或是在就學於陳清平時,接受了陳清平的八綱說法而改變的?不過從他所編造的理論上和技術方法上看,似乎後者的因素可能性幾乎等於零。畢竟其中所缺乏的,是武術及其相關文化的基本基礎知識,所體現出來的是愚昧無知。  

  儘管武禹襄也費盡了心機地想要完成這項壯舉,並假借王宗岳之名搞了許多名堂,但終由於基本知識的缺乏,而卻進入了旁門斜道。這把許多武術愛好者引入了瀰漫混亂的錯誤認識斜徑,而難以進入正規武術道法之門;更難以達到、進入真正的武術門廳,只能是照貓畫虎的做點武術性遊戲,過一方武術拳法的癮而已。這也就更成了許多不願意下真正武術功夫,而又想達到武術拳法高境界的人們的不二選擇法門。  

  尤其明顯的是從武禹襄起始的太極拳形成以來,就更把這種武術上的愚昧演繹得淋漓盡致,更凸顯出了這種核心技術本質上退化、蛻變的沿革實質。  

  由虎抱頭推山名稱的改變,也就不難明白這個太極拳的禍根,原來就出在武禹襄身上。既然假借了一個王宗岳,捏編了太極拳論與太極拳釋名之類,卻不給王宗岳捏編個套路塞進去。這其實正是武禹襄,為了為自己爭取個武術聖人的地位所留的餘地。而也正是為自己留下這個聖人餘地的套路,就證實了王宗岳既沒有什麼「太極拳論」,更不會什麼太極拳。這不過只是武禹襄自己杜撰出來的東西而已。

  他自覺得神靈機敏,不同凡響,於是便在並沒有認真學到、學好陳家十三式的基礎上;在極度缺乏易經文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在極度缺乏武術核心技術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捏編出了這個既缺乏易經文化基本知識;又缺乏武術基本知識的太極拳。這種本應該進入垃圾堆里的東西,卻在百多年間,愚弄了諸多的無知痴迷者。直至如今這種宗教式的迷信盲從者,卻不是越來越少,而是相反。乃至於把這種愚昧無知蔓延到武當山,蔓延到「文化人」(吳文瀚語)中,蔓延到世界各地。

  這種把無知當精華,把錯誤當國粹的做法趨勢,實在是中華民族的悲哀,實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悲哀,實在也是中華民族歷史的悲哀,也更是傳統武術的悲哀。

  這也是打從武禹襄之後,出現的一種普遍套路結構現象。更應注重的是一些不合情理的轉身方式,也是貶低套路價值的重要因素。武式太極拳的套路中,普遍存在著這種不合理的結構情形。這是根本就進入不了武術行列的套路結構形式,所以,也只能作為一種武術性的遊戲方式。再加上技術招式和套路的平庸低劣與不合理的結構形式,更把武、楊氏之類的太極拳,拋出了真正武術的格局之中。

  假借王宗岳捏編太極拳的武禹襄,由於缺乏八卦五行的基本易經知識,故而才在「太極拳釋名」中,弄出個不倫不類的,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這麼個東西來糊弄人。這既無什麼實際意義,更不符合五行的基本知識。  

  也正由於有了這太多的遺憾所形成的漏洞,才導致了武禹襄的有空可鑽,有謀可圖,有機可乘,有利可用;才導致了一個缺乏基本武術知識,和傳統文化基本知識的太極拳產生;才會導致那個本不能迷惑人,而卻在上百年間迷惑了許多人的,悖理、背離基本基礎知識的「太極拳釋名」、「論」的出現;也才會導致陳家溝人,稀里糊塗的被十三勢纏陷入那個太極拳的愚昧漩渦之中;十三式也才會稀里糊塗的成為十三勢(見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十三勢分節》);十三式也才會稀里糊塗的被叫成太極拳。

  武禹襄之後的太極拳,雖然只能被稱之為遊戲性武術,進不了武術大雅之堂。但在武術及其基本知識普遍退化的今天,卻被許多人稱之為高境界的武術。  

  其後出現所謂的「太極拳釋名」、「太極拳論」,以及十三勢架(太極拳套路)的捏編,及其歷史的造假,皆由武禹襄其人所為。  

  這個所謂真正太極拳的出現,顯然是由武禹襄一個人鼓搗出來的,楊家也隨著更換了門廳。  

  至於武禹襄為什麼要如此的去不懂裝懂瞎折騰?這應是由其心態所決定的。

  其人一是好為人師,而不願意減低高貴的身份而去長期認真學習,更不願意承認兩位地位低下的鄉巴佬師傅。更重要的是要顯露一方自己的「天才智慧」,把自己假借王宗岳所編的一套東西,託付於一位大名鼎鼎的神仙做祖師,便也就會無名而大名赫赫起來;這武術「聖者」(見武萊緒「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一文)寶座的美夢,也就會輕而易舉地實現。

  二是善耍計謀手段,策劃布置機關圈套,所以,也才產生了如此鉤掛套纏於陳家十三式的釋名。他並不僅僅是要如此而已,更是要把改造楊家人原學武術的形式當作首務,以便使人們更相信自己的說道。如果沒有盛名當時的楊氏做陪伴,這孤單獨斗可是要費力不討好得很。更何況有了這一力量,陳家溝人也就百口難辨是非了。

  由此心態所招致的是,既難與人共事,所以做事不能長久,因此才會在家無所事事的捏編這種毫無武術意義的太極拳;又難為人師表,教書無人願意去學,也只有糊弄一個不識字的楊露蟬,捉弄教授他的兒子們讀書、學他的拳,再進而改造楊家所學。因此楊家也就出現了現今徹底脫離了原學於陳家溝拳法的技術形式,而留下了這種毫無武術價值意義的楊式太極拳。這也正是武禹襄的目的成果之一。以致出現現今太極拳歷史的糾纏不休形式,這也正是武禹襄要達到的主要目的成果,好叫陳家永遠也不得舒心寧靜。要不然你根本就無非解釋這其中諸多的奇怪現象。

  其實這個太極拳技術套路的問題,是武禹襄給自己設置安排的、太極拳聖人的位置。也正因為此種名利上的貪圖,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二、對楊露禪及其楊派太極拳的「言詞」  

  楊家完全拋棄了原來就學於陳家溝的拳法,而繼承了武禹襄的衣缽。

  也可以肯定的是,楊家所傳的太極拳,仍然是武禹襄式的技術方法和套路形式。  

  楊路蟬在自己的兒子們從武禹襄那裡學了武禹襄所編的拳法後,當然也學到了那些個「太極拳論」之類的東西。當然那些所謂「太極拳始自張三丰」說法的太極拳歷史,自然也就從武禹襄那裡學來了。  

  如果從楊家人的權威解釋中看,基本上是缺乏傳統武術基本知識的迂腐說法;從技術招式的作用發揮上看,基本上沒有跳出推手的初步方法和知識;從技術繼承沿襲上看,既看不出有任何陳家十三式中的技巧方法,卻有著武禹襄式的迂腐與愚昧。  

  現今楊家人所繼承沿襲的技術招式和套路結構形式,並不是原來從陳家溝所學去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繼承沿襲了武禹襄的技術招式和套路結構形式;又證明了陳家人對於家傳技術招式認知上的退化漫漶。

  如果說楊家人尚有點武術直覺的話,也就會丟棄了更非武術形式的武式架子,與一些所謂技術招法。畢竟武式已是更為愚昧、迂腐的武術典範形式,尤其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套路結構形式,與那種愚昧迂腐技勢的起承轉合,與左顧右盼中定的頑固融合,已把這種愚昧迂腐演繹得淋漓盡致了。

  三、對武、楊兩派太極拳的「言詞」

  因此說楊、武式的太極拳入不了武術拳法的門檻,正是缺乏了這種武術拳法運用施展技術起碼要求的基本基礎。

  如果一種套路的結構形式,猶如現今武、楊之類的太極拳套路形式,那就成了毫無武術拳法機勢氣勢用機的套路形式;毫無武術拳法用機價值意義的套路形式。

  這也就註定了非武術性質的、結構不合理的、武、楊氏太極拳的平庸粗劣性技術結構性質,無論如何都是難以發揮出好的套路技勢機勢氣勢來的。

  至於武、楊氏類型的太極拳,那種粗劣的所謂技術招式,那種不知道武術用機的套路結構方式,根本就談不上存在任何的智慧方式,只能是一種武術方式的遊戲罷了。  

  這其實就正是典型的武、楊氏太極拳,及「太極拳釋名」中所體現出來的,哪種錯誤的十三勢,與哪種缺乏基本知識的八勢八卦應對的荒謬形式。這種荒謬的釋名,這種荒謬的命名,這種荒謬的對應,都把這種無知演繹到了極其荒謬的程度。  

  而武、楊氏之類的太極拳,所以可以混跡於武術界百多年,正是由於中國傳統武術嚴重的退化形勢;正是由於人們對於傳統武術基本知識的缺失,而造成這種以假混真、以假欺真的難堪局面的。如果人們普遍都具有傳統武術與傳統文化的基本基礎知識,想來這種偽劣粗俗的假武術拳法,是絕對難以混跡到現在的,更難以混跡到可以橫衝直撞到今天的這種聲勢浩大的場面的。這豈不是中華傳統武術、傳統文化的悲哀?而更可悲的,是這種愚昧無知的持續發展,是這種愚昧無知的繼續鼓吹宣揚,致使這種粗俗偽劣的東西更為膨脹得肆無忌憚。

有許多人為了一些經濟上的利益,而不顧一切地為這種低劣粗俗不堪的假武術奔走奮鬥,大有非要以這種假東西擊敗、替代真武術不行,似乎不達目的是不會罷休的。這不僅僅是個人行為的問題,而一些利益相關的集團部門的大力支持,致使這種偽劣的東西橫行世界各地,而缺乏任何的有效遏制,這才是真正更可悲的!  

  反觀以武、楊氏太極拳為代表的所謂掤、捋、擠、按、采、挒、肘、靠,與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的十三勢,既不具備規範運化技術方法模式的價值意義,又不具備核心技術擴張化機的典型價值意義;既無條理技術招式使用優勢的合理套路結構方法形式,又無眾多技術招式支撐的有力後盾;更無一個像樣的、合理的技術招式,更缺乏著技術招式的嚴密結構支撐。如果再加上理論上的顛三倒四,與八勢、八卦方位上的限制;再加上運化技勢過程中不知所從式的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等,直把個毫無知識的武畝、文丑,演繹得淋漓盡致。更何況尚存在武術整體訓練結構上的缺位呢!這哪裡會有造就武術人才的門路呢!

  這種既缺乏《易經》八卦太極的基本知識,又缺乏太極的基本結構形式的所謂太極拳,本來是根本就進入不到武術門檻的,但卻被吹捧得天花亂墜。致使在武術基本知識嚴重退化的今天,卻會成為所謂高境界的高級武術,而橫行無阻與世界各地。

  這種把無知當知識,把錯誤當國粹、把垃圾當精品的趨勢形式,不僅是武術界與傳統中國武術文化上的恥辱,更是傳統中國五千年文明上的恥辱。但這種愚昧無知的恥辱,卻在極力吹捧的包裝下,被美化的無與倫比,風行於世界各地。這也致使名利之爭的唇槍舌劍、筆墨炮彈,亂刺橫飛;也致使被捏編出來的偽劣拳法,以及太極拳的假造歷史,成了胡攪蠻纏無理強爭的歷史局勢。

  四、宋書銘及其宋派太極拳的「言詞」

  其後不單楊家也跟稱張三丰為始祖,而所謂宋氏的太極拳,也由此得到了啟發,有了改換門庭的意願。他們不但改成太極拳為祖傳的「三世七」,更改稱始祖為宋時的宋遠橋。自然這種家傳祖傳模式,就要比陳家溝的家傳祖傳要遠、要老得多;比所謂的張三丰傳王宗岳,自然更是優越了許多。 

  宋氏太極拳說是傳至遠祖宋遠橋,也似乎逃不出武、楊兩式太極拳脫離武術性質的範式模樣。

  

  五、對於許禹生、吳文翰的「言詞」

  如果沒有許禹生這些「文化人」的積极參与,也許不會滋生出那麼多的太極拳傳承系統;

  而且如果沒有吳文翰之類的「文化人」積极參与,也許不會把假的說成真的,把無的說成有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文字性記載。

  至於哪些扭扭捏捏、老太太式「文人化」(吳文翰「武派太極拳技擊訓練紀要」)的所謂武術,其實根本就是武術中的垃圾。

  儘管有吳文瀚等諸多的吹鼓手,在多方吹捧與掩飾著諸多技術與文化上的劣跡,但卻類似於兔子嘴吹豬尿泡,吹得越大漏得越響;捏編的越多,越凸顯出其劣跡斑斑。

  六、對陳家溝地說道

  遺憾的是當今的陳家溝人,卻嚴重的遺失漫漶了寶貴的祖遺武藝文化資產;十三式拳法,也被遺憾的叫成了太極拳。  

  如若把十三式叫成太極拳,也就從根本上顛倒了正確的知識概念。因此,盲目跟隨別人的無知說法,把十三式叫成太極拳,使人總有些甚為遺憾的感覺。

  這也就是為什麼後陳家十三式的太極拳,進不了武術門檻的真正問題所在。並不是誰要貶低、排斥它們的問題,而是它從娘胎里就沒有具備武術性質的問題。畢竟是「燕雀不生鳳」的呢!又何能祈望狐兔生出馬來呢?顯然是絕無可能的事情!一個根本上就缺乏武術與文化基本基礎知識的人,所捏編出來的武術,能具備武術拳法的基本技術要素嗎?既缺乏基本的基礎技術要素,能成為真正的武術拳法嗎?能進入武術的門檻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若以此為基礎,縱觀後陳家十三式的太極拳,既無易經太極的基本知識,又缺乏正確的理論方式;既缺乏武術的基本知識,又不懂得如何正確結合易經太極文化的基本技術和知識;既不懂得技術招式的基本正確結構方式,更不懂的武術套路的運作機制;既不知道技術招式的機勢氣勢的運作,更不懂得套路中技術招式的正確銜接方法;既不懂得基本的文化知識,更不懂得技術招式命名的價值含義。  

  縱觀後陳家十三式的所謂太極拳,既無太極的基本知識,更無八綱的定製形式,還缺乏著技術招勢正確的結構知識。在如此基礎上構築起來的太極拳,實在是稱不起這個太極拳名稱的。

   

 七、對王薌齋、都文才、王振華等拳藝現象地說道

  這就如都文才、王振華之類人的不知天高地厚一樣,只拿著陳家溝遺失拳法的拳譜,而去恢復演練、傳授面目全非的所謂「太極長拳」(纏拳一百單八勢)、「短拳」(二十四勢)一樣,也只能體現出無知的主觀臆想性的折騰,並體現不出任何真正武術核心技術的意味。這種缺乏武術基本知識的招搖行為,不但是有自欺欺人之嫌,更是妨礙著武術的健康發展。

  從這些意義上講,就不能像後來的太極拳所體現的那樣粗劣混亂;也不能像現今人們所用的散手、散打式的訓練哪樣粗朴簡單;還不能像現今有人提倡的所謂實戰性訓練,哪樣簡樸原始;更不能像意拳哪樣無招無勢;也更不能像王薌齋哪樣,污衊貶低套路的作用價值;也還不能像現今的人哪樣,毫無知識原則的,任意修正改變傳統的技術招式和套路的結構方法形式。

   八、清玄散人陳國鎖對「掤」字的出現與應用也是信口開河  

  早在2010年6月人民體育出版社為清玄散人陳國鎖出版《通背纏拳》一書的第42頁,就把「掤」字和武禹襄聯繫起來,並有下面的一段話:

  字在武術中的應用,大約是在1853年菊軒氏的《通背纏拳譜》中出現的,但在具體技勢的說法與用法中,仍然是用的捧字,好像是極偶然的一個錯字。而更多廣泛的正式應用,則是武禹襄及其以後。掤,原字讀bing(兵)音,武禹襄改變了此字的原讀音,而念成了peng(棚)音,也隨之改變了此字的原意。

  其在2014年出版的另一本書中也有類似的說法:

  字替代捧字之用,始於咸豐癸丑年間菊軒氏通背纏拳譜本中的一個偶然錯字。而後被武禹襄襲用之後,始被廣泛應用於武術中來。因為這個「掤」字並不讀捧音,而讀冰音,字意亦非與捧相通者,而是指箭壺。其實這裡的這個掤字是錯誤的,應該是「崩」或「進」才恰當。進,是指打進的意思;崩,是指技術招式的威力而言,是指把對手打倒如山石崩垮之勢。

   (註:以上凡楷體字顯示的部分,都是清玄散人書中的原話。)

  

下面我們就「掤」字來談談:

  關於「掤」字的研究,我手頭有兩篇資料。一篇是魏坤梁先生髮表在《武林》雜誌2005年12期的「十三勢中的『掤』字談」;另一篇是署名二水居士發表在《武當》雜誌2015年第4期的「『掤』字新探」。都是很有力的說明:

  魏坤梁先生「十三勢中的『掤』字談」有如下論述:  

  太極拳十三勢中的「掤」字,一般讀音為「peng」,其義可泛指彈性外向的勁力和動作,這是練太極拳的人熟悉不過的,但是自古以來問世的所有字典、辭書等文字工具書中卻都沒有「掤」字這種音、義的記載,《康熙字典》里這個「掤」字讀者為「bing」,義為箭筒蓋等。另外,十三勢中的「捋」字,在《康熙字典》里則連個字形也沒有記載。  

  《康熙字典》是清康熙四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命張玉書、陳廷敬等主持編纂的大型文字工具書,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彙》和張自烈的《正字通》兩書基礎上補充擴展而成的,《重刊<節本康熙字典>·小識》指出《康熙字典》實際收字46600多個,另收古文字1995個,《康熙字典》是一部收字之多沒有前例、引用資料豐富的字典,至今仍是閱讀古籍的一本重要工具書。  

  對於「掤」字,古代使用的音和義並非只有《康熙字典》所記載的,如「掤」字讀音為「beng」,還有多義,如《朱子語類》卷二十一中的「只緣氣未掤裂」,文中的「掤」,音beng義同「崩」;《西遊記》六十五回中的「苦掤苦拽來相戰」,文中的「掤」,音beng,義同「綳」;《水滸傳》五十一回中的「兄長,沒奈何,且胡亂掤一掤」,文中的「掤」,音beng,義為「捆綁」。  

  根據現有資料,張三丰、王宗岳有關太極拳的歌文中、楊氏古譜、宋氏古譜中,太極拳音義的「掤」字已經出現,這些文獻中出現的一些使用頻繁的語法修辭現象,清代已漸屬罕見,反映這些文獻中不少篇目都是古文獻,也反映了「掤」字自古至今的使用歷史已十分悠久。  

  太極拳音義的「掤」字,沒有別的異體寫法,因此不存在「別寫」的可能,這個字的音義究竟何時、何地、何人、如何確定的,現已無從考究。  

  太極拳是一種有獨特內容和術語的道家武術,古代傳承十分隱秘。  

  太極拳音義的「掤」字,音、形與義十分合適,其音peng,與膨脹之「膨」同音,與彈綳之「綳」音近,使人聯想到向外擴張和彈性;「扌」偏旁使人聯想到太極拳的掤勁常施展於手臂;「月」字使人聯想到月亮,在傳統文化中,天體中的月相對屬陰、屬柔,而月又常呈弧形,是太極拳掤的形象化;兩個「月」字又使人聯想到兩手臂,張三丰歌訣所謂的「胸背開勁兩捶爭」,所以用這個字形和音來表示太極拳的掤義不是太合適了嗎?  

  二水居士「『掤』字新探」更是引經據典,並配以文獻插圖。有力的說明「掤」字在明代戚繼光、程沖斗、吳殳的著作中出現,且白紙黑字記載:  

  許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第四章之《推手術八法釋名》云:「掤,捧也。上承之意。膨也,如蓄氣於皮球中,用力按之,則起,膨滿不已,令力不得下落也。《詩·鄭風》:抑釋掤忌。杜預云:箭筒也。又通作冰。《左傳·昭二十五年》:執冰而距。註:箭筒,蓋可以取飲。又以手扶矢,亦曰掤。太極功,搭手訣內,逆敵之勢,承而向上,使敵力不得降者,皆謂之掤。」

  台灣張肇平在其《論太極拳之掤》專文中,云:「掤,讀peng,與捧同義。如果對方打來,我因彼力斜而上掤之,使其力復還於身而不得下降。掤時兩臂圓撐如彈簧,兩肩下肢部似置彈簧球,兩臂之掤力似是受此彈簧球支持,如蓄氣之皮球,接觸彼手,此按彼起,逆彼之勢,承而向上,使彼力不得下降。所以掤字從手、從雙月,恰似雲手的雙掤,而接手時雙方各出一手相承,又宛如新月兩個,說明掤字兼具形聲和會意兩義。掤古讀冰,系指圓形的箭筒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註:箭筒蓋可以取飲。又讀Peng,朋音。兩月兩粘,是友非敵。是以掤字列為八法之首,說明掤法不只是一個式所獨有,即所有太極拳八法,甚至太極拳任何之一手都含有掤勁。太極拳出手就掤,其意即在防禦,無意與人為敵,這與兩朋相交為友,粘而不抗,寓守於攻同其意義」。  

  明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之《長兵短用說篇》,綜合楊家梨花槍、沙家竿子、馬家長槍的特點,編著六合之法並二十四勢繪錄。二合云:「我掤退救護拿你槍,你扎我,我攔下,我搖花槍,乃鳳點頭。」四合云:「先有白拿槍,掤退槍救護,後有白攔進步,如貓捉鼠救護。閃賺是花槍,名曰鐵掃帚」、「我白拿進步,上扎你,你拿槍還槍,我掤退救護拿槍。」  

  新都程沖斗(今安徽黃山休寧人)編著《秘本長槍法圖說》,其中《長槍勢圖目》中,就有:「活掤對進槍勢、活掤對退槍勢、死掤對槍勢、翻身掤退槍勢」四勢。另外,在「青龍獻爪槍勢」、「勾槍勢」、「鐵牛耕地勢」等圖目的文字解釋中,都出現有「掤」字。

  吳修齡《手臂錄》卷二之《馬家槍二十四勢說》之蒼龍擺尾勢云:「古訣雲,乃掤退救護之法,電轉風回,驚破梨花閃賺」,「彼若單殺手來,我掤起即勝」。白猿拖刀勢後,吳修齡批語云:「戚公雲回伏之槍,俱是誘我發戳,彼即掤起還槍。此勢不能發戳。」另青龍獻爪勢批語、鷂子撲鵪鶉勢、跨劍勢等古訣中均有掤法。《手臂錄》卷四之《行著》篇,吳修齡對「掤法」相關的術語作了簡要的解釋。「掤:揭之大者,從下而起。」「掤靠:拖刀勢。誘敵戳來,我從下掤起其槍,反戳。」另有「活掤對」、「死掤對」、「活掤退」、「翻身掤退」等的釋義。另附錄《程沖斗十六勢槍勢》也多有「掤法」介紹。

  從上述二位先生的研究結果看,掤字在武術中的應用,與1853年菊軒氏的《通背纏拳譜》出不出現沒有什麼關係!也與武禹襄改不改變原讀音更無什麼關係!清玄散人陳國鎖的話,簡直是信口胡謅!

結 語

  中國傳統武術幾千年來,都是以功深技高,武藝絕倫,身體力行,獲得社會公認為標誌的,絕不是口頭吹出來的。就像武禹襄、李亦畲師徒,楊露禪、楊班侯父子,公認為「楊無敵」,之後,才有太極拳的馳名。可想,如果沒有太極「楊無敵」的打天下,太極拳至今也不過是中國武術中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拳種;如果沒有「楊無敵」曾學於陳長興,哪有陳家溝今天的榮耀!恐怕更沒有清玄散人今日的借光上靠,為自己尋祖師!

  清玄散人可以隨心所欲,信口開河,自吹自擂說的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你敢展示一下「無敵」功夫嗎?哪怕就是一點點也行,可惜幾本書里都見不到顯示技擊的圖片,太遺憾了,給人的印象是:光耍嘴皮子,只說不練,假把式!

  那麼,誰給他這麼大的膽兒呢?請看:

  清玄散人在2008年11月2日寫的《自序》里,曾有這麼一段話:

  這外在動力因素,便是武術研究院的康戈武研究員的鼓勵。康教授鼓勵我整理通背纏拳,既在於對於武術事業十分可貴的責任心,也似乎更在意於通背纏拳傳統的文化性和系統的完整性。也許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武術沿襲變革的連接性,也是引起他們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它和陳家溝十三式(太極拳)的特殊親緣關係性及其技勢技擊技巧的特殊性,以及其中兵法陣機變化的技巧藝術性,尤其技術招勢的囊括厚涵性,與其訓練形式技法的系統性、多樣性、特殊性與完整性,也是他們所感興趣的。大概對於武術研究者來講,其重要性尤在於體系結構的完善性、獨特型、繁雜性和可深入探討研究性,更在於它既可以使世人明白纏拳的神秘所在,又可以使人們在探討研究太極拳的歷史時,能有更多充實的歷史足跡的實際依據,使太極拳歷史研究的部分中間缺失環節得以有了填補、完善的可能。這無疑是極具價值意義的東西。

  (看,與康戈武鼓勵和有祿如出一轍!)

  清玄散人還在2009年5月25日寫的《跋》中,開首便道:

  沒有清玄散人,就沒有今天的陳王廷;而沒有陳王廷,更沒有今天的清玄散人。  

  原來如此——

監製:劉洪耀

責編:喬漢

編輯製作:劉偉

電話:0719—5223531

主辦: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

出品:武當雜誌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號樓

總第383期


推薦閱讀:

關於清詩【文 / 黃 偉】
為什麼要尋找「另一個地球」?——專家解讀關於開普勒-452b的三大疑問
關於香水一些基(wú)本(liáo)建議
關於明詩
關於陳奕迅

TAG:太極拳 | 太極 | 奇談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