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淺拾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愛
四月天,春光明媚。在北京八寶山公墓一處的青松翠柏附近,有一塊樸素的墓地,一代才女林徽因靜靜地躺在那裡,墓碑是當年她的丈夫梁思成在世時親自刻寫的,一塊漢白玉上有浮雕,上刻牡丹、荷花和菊花圖案,遠看平平常常,細看極具美感。「建築師林徽因墓」七個字在陽光下泛著微微的亮光,她的墓十分簡單,碑上沒有其他的紀載文字,沒有詳細的介紹,可以說這是一座無字碑了。彷彿她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個天才才女、美女、詩人和建築師。
林徽因這個名字,是讀了徐志摩的詩和書,還看了那齣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後才真正走近她和了解她的,她曾經走過的情感生活和執著於事業的曲折之路,留下了一本後人愛讀的大書,這是一個時代留下的人生軌跡。林徽因的壽命不長,屬於英年早逝,她走過了人生51個春秋。林徽因死後,在當年她的墓碑上曾經寫著:這裡長眠著林徽因,她是建築師、詩人和母親。但她的墳墓在文革時被砸,現在的墓碑上只有「建築師林徽因墓」。建築師這個稱號,這是與林徽因相守一生的丈夫梁思成對她最後的評價。現在的墓碑,是後人在2003年重建的。看著這塊碑,一代才女一生的愛戀和生活故事,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一】林徽因,從小聰明又靚麗
才女林徽因的生活故事,一段時間在《人間四月天》的言情片播出後,人們對這個生長在紛繁複雜社會中的林徽因的愛情生活的熱議褒貶不一。
說到林徽因,還要從她的家屬史說起。祖籍福建。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是清朝時進士,曾經在浙江金華、孝豐等地任官,後來全家居住杭州。林長民娶的第一個妻子是一個精神不很正常的女人,所以婚後林長民發現後不禁和她一起生活。之後,他娶了浙江嘉興一富商的女兒,名叫何雪媛,
在林徽因兩歲時,父親林長民就遊學日本,尚是幼童的她便跟著祖父生活在杭州。她每天相伴的是思想開明、滿腹經綸的翰林祖父,還有擅長書法、修養頗深的才女姑姑林澤民。林徽因從小受到書香門第的熏陶,天資聰慧從那時就開始表露。五歲時就和表姐妹一道師從姑姑一起讀書寫字。在家裡的這些小學生中,她是其中最聰明的一個,她的記憶力極強,平時看似不經心地聽姑姑講課、但所學唐詩宋詞卻總能過目而不忘,而且能出口成章;她七歲時,就能承擔起全家和在外父親的通信事務,家裡信來信往,常常由她處理回復,不僅言辭生動,又應答得體,深受父親喜大。林徽因九歲時,開始在家庭學當小先生教堂弟認字,並對家中的藏書、書畫發生了興趣,不僅翻閱,又揮筆大寫;十四歲時,她獨自就能編成一本家藏的字畫目錄。林徽因的天賦受到父親因子的影響逐漸得志,她十五歲前對古典文學、詩歌都已十分精通。這樣的靈秀讓她贏得了家人的寵愛,成為了這個家族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但是這個才女的童年生活也存在著封建的陰影。但由於母親何雪媛的婚姻是為了維繫林家香火的舊式結合,她是以妾的身份被娶到林家的,雖有端正漂亮的容貌,卻由於她沒有受過四書五經的教育,既沒文化又不善女紅和持家,因此既得不到丈夫林長民更多的愛情,也得不到婆婆和家人的歡心。林徽因的出生為母親帶來了一絲安慰。之後,母親何雪媛又連續生了一男一女,但不知道為什麼都夭折了,這在封建社會被視為無能之婦,對她日後的生活帶來了蒼涼和痛苦。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於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取得了政治經濟學的學位畢業後回國。林長民也是一位聰明好學,擅長詩文工筆書法的行家,從國外回來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隨著林長民的升遷,1909年林徽因一家由杭州搬到了上海。到了1912年,他們又把家搬到了北京。
傳種接代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繁衍病。1912年,林徽因8歲,林長民又娶了第三位夫人,名叫程桂林,程桂林是上海人,精明乖巧,家裡的財權從此掌握在她手裡。這樣,林徽因母女在家裡就受到了不該有的冷落。林徽因母親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討人歡喜,她自己不大靈巧還愛管閑事。所以家庭充滿了矛盾。程氏很有育兒運,很快為林家生了一個女兒和四個兒子,她因此在家裡得寵。這對何雪媛的打擊很大,她對嚮往中的幸福生活幾乎是徹底的絕望。那些天,當家中前院響起三娘和弟妹們快樂的喧鬧聲時,何氏擁著女兒林徽因已是辛酸不己。林徽因的童年生活從此也蒙上一層陰影。所以少時的林徽因依戀父親,卻又恨父親對生養她的母親冷酷無情;她深愛自己的母親,又恨她平時的無知和不爭氣。所以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絡下了對母親和三娘之間永無休止的怨憤。
1916年,聰明的林徽因考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在這所學校可學英語。到了1920年4月,16歲的林徽因就跟隨父親林長民到達歐洲多霧的倫敦。從8月到9月中旬這一段時間,父親抽空帶她從英國出發遊覽了歐洲許多地方,足跡遍及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領略了二次工業革命後的歐洲繁華。回到倫敦之後,林徽因按照父親的計劃,很快考入了倫敦聖瑪利亞女子學院學習,由於她在國內的教會學校己經學過英語,所以她有英語學習和會話的基礎,林徽因很快適應了英國的學習環境。
女兒讀書後,父親林長民開始忙碌於國聯事務。林徽因每天學習歸來,平時就成了父親倫敦客廳的女主人,每天要幫助父親接待許多前來拜訪父親的中外人士。這種社交活動讓林徽因從此多了一個了解社會的窗口,也因為母親不在身邊而讓她倍感孤單。
林徽因十六歲那年,已經長得亭亭玉立,有人讚美她是林家的西施,姑娘的美讓許多男人開始千方百計追求,前來求婚的富貴人家幾乎踏破了門檻,他們不知道林徽因早已由父親許配了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後來,在林徽因身上,發生了著名的愛情三故事,她就是這個過程中的女主角。和她愛戀的男人一個是與徐志摩,浪漫詩人痴狂地追求她,共同出演了一段青春感傷片。徐志摩為了得到她,竟然登報聲明和髮妻張幼儀離婚,演出了半台折子戲就告終;一個就是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搞實業的建築學家視她為不可或缺的事業伴侶;另外一個就是和邏輯學家金岳霖的愛戀,金因她而不婚,用大半生的時間獨居一偶,將單戀與懷念持續終生。由此可見,她確實是一位史上傾倒眾生的美女。
【二】林徽因,與徐志摩在康河相愛
讓我們首先把筆墨和歷史的鏡頭搖向徐志摩。歐洲的英國倫敦,被稱為霧都。人們所說的康河,實際上是從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城穿越流過的河流。在這座大學城,總共林立著三十多所學院,劍橋大學只是個象徵性的名字,她創建於一二0九年。其中大名鼎鼎的是皇家學院、三一學院和聖約翰學院,並排在大學城中心的國王大街上,成為這個大學城最有氣派的建築群體之一。這所大學裡擁有造詣很深的院士
英國的劍橋大學音譯Cam可以翻譯成「康」,也可以翻譯成「劍」。徐志摩的時代翻譯流行音譯,所以現在人們稱的劍橋那時就成為了他口中的康橋。劍橋大學是因為坐落在叫做劍橋的小鎮而得名。而小鎮的得名是因為川流過小鎮和大學的那一條河叫「劍河」,又稱「康河」。
1920年的秋天,24歲的徐志摩在英國倫敦邂逅了16歲的林徽因,才子才女相遇,一個是風華正茂的有志青年,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千
1921年,徐志摩開始了他的新詩創作,這一年,他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了。而林徽因只是個穿著白衣、容貌纖細的16歲少女。從他們相遇的那一刻開始,她就成為了詩人心裡永恆的創作素材,寄託著美麗的生活夢想,她成為了一個被詩人無數次理想詩化的女子,一個脫離了現實只存在夢幻之中的女子。其實那時,一開始就是徐志摩單戀上了她,所以千方百計地為她寫作了好多動人心弦的情詩。徐志摩這樣寫道:「如果有一天我獲得了你的愛,那麼我飄零的生命就有了歸宿,只有愛才能讓我匆匆行進的腳步停下,讓我在你的身邊停留一小會兒吧,你知道憂傷正像鋸子鋸著我的靈魂,」詩人用這樣激情洋溢的詩句,寫下了一首首屬於他相思的情詩。
還記得那一天傍晚,他們站在大學城的橋上,欣賞著美麗的夜景。腳下流動著康河的美,燈光下的流水顯得特別好看,閃爍著油畫般的異國情調,猶如故鄉南國悠遠的蕭聲吸引著遊學的學子在這裡傾聽。林徽因和徐志摩踩著從樹叢潑灑下來的月光和霧,靜靜地在康河岸邊漫步。這時候,對面尖頂教堂里晚禱的鐘聲,在他們身後幽遠而蒼涼地響起。那金屬的聲音彷彿是一種感召。林徽因16歲,她天生麗質,風姿綽約。她的美麗,已為青年男子徐志摩所傾倒。他以詩人獨到的慧眼,從她謎一樣的眼睛中,讀出了她與生俱來的憂鬱。
當他們踏上石橋台階的時候,徐志摩輕聲這樣說:「徽因,在這樣的時候,你最想乾的一件事是什麼?」林徽因耳邊響起了波浪一樣的聲音,她微笑不語,伸手摘下一片柳葉,輕輕地銜在嘴上。他們說說笑笑走上一座嘆息橋,這是聖約翰學院仿威尼斯同名橋樑而建的一座精製的木橋。這樣的小拱橋在劍橋共有七座,各具特色。這座嘆息橋,是七座橋中最精美的一座,兩側全是窗戶的小走廊,在月光下迷離著一種舒心的幽雅。橋下、那些白衣白裙的金髮少女,三三兩兩,他們用長篙撐著小船從橋洞下穿過,把夜遊的青春爛漫帶向淡淡的夜霧和月光。小舟撐開的水很快迅速合攏,漸漸的只看見葉子一樣飄過水麵的白色影子在夜色的河面划過,讓人心往神怡。
「我很想像那些英國姑娘一樣,用長篙撐起木船,穿過一座座橋洞,可惜我試過幾次,那些篙在我手裡不聽擺布,不是原地打轉,就是沒頭沒腦往橋墩上撞。」徐志摩笑著這樣說。徽因默默地走著,她在思考徐志摩說的話意是啥。
「你知道康河最美的是什麼?是霧,是月光。它像母親一樣梳理你的髮絲,擦你眼角淚滴。有了這霧,這月光,你才不會感到無家可歸。」徐志摩繼續說著最優美的語言,每一句都是勸慰:「你知道嗎?不是誰都有這種感受的。這種美總是給你一種顫慄,這才是美的真正本質。沒有顫慄,美也就沒有了。你知道這座橋嗎?」
他們說著又走上了皇家學院的「數學家橋」,徐志摩又談起了美與人生:「這座橋沒有一個釘子,1902年,一些物理學家出於好奇,把橋架拆開來研究,最後無法復原,只好用釘子才重新組裝起來。每一種美都有它固有的建構,不可隨意拆卸,然人生就不同,你可以更動任何一個鏈條,那麼,全部的生活也就因此而改變了。」那一刻,林徽因總是默默地聽他說話,看著他那鏡片後面的那雙深不可測的眼睛。她覺得,他笑的時候很有意思,那笑容常常在中途就被那長長的柔柔的下巴,很吝嗇地兜了回去,一個24歲的青年人,怎麼顯得如此老成?
「我想,我以後要做詩人了。徽因,你知道嗎?我父親送我出洋留學,是要我將來進入金融界的。但我的最高理想,是想做一個中國的漢密爾頓,他是美國歷史上資產階級著名政治家,聯邦黨領袖,曾任財政部長,是我心中的夢想。可是現在做不成了,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想寫詩。」
「徽因,你知道嗎?我真的是為你寫了一首詩,可以讀一些給你聽嗎?」徽因點點頭,她不知道為什麼,只覺得自己加快了心跳。她彷彿覺得身邊有了一種祥和的力量。她喜歡文學,所以認真聽他誦讀寫的《草原上的露珠兒》:
草上的露珠兒/顆顆是透明的水晶球/新歸來的燕兒/在舊巢里呢喃個不休;
詩人呦/可不是春至人間/還不開放你/創造的噴泉/嗤嗤/吐不盡南山北山的璠瑜/灑不完東海西海的瓊珠/融和琴瑟簫笙的音韻/飲餐星辰日月的光明!
詩人呦/可不是春在人間/還不開放你/創造的噴泉/這一聲霹靂/震破了漫天的雲霧/顯煥的旭日/又升臨在黃金的寶座;
柔軟的南風/吹皺了大海慷慨的面容/潔白的海鷗/上穿雲下沒波自在優遊;
詩人呦/可不是趁航時候/還不準備你/歌吟的漁舟/看呦/那白浪里/金翅的海鯉/白嫩的長鯢/蝦須和蟛臍!
快呦/一頭撲撒網一頭放鉤,收/收/你父母妻兒親戚朋友/享定了希世的珍饈。
詩人呦/可不是趁航時候/還不準備你/歌吟的漁舟!
詩人呦/你是時代精神的先覺者呦/你是思想藝術的集成者呦/你是人天之際的創造者呦/你資材是河海風雲/鳥獸花草神鬼蠅蚊/一言以蔽之/天文地文人文/你的洪爐是「印曼桀乃欣/永生的火焰「煙士披里純」/煉製著詩化美化燦爛的鴻鈞/你是高高在上的雲雀天鷚/縱橫四海不問今古春秋/散布著希世的音樂錦繡/你是精神困窮的慈善翁/你展覽真善美的萬丈虹/你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
《草上的露珠兒》中,詩人創造、想像、靈感著,呼喚詩人在萬物復甦的春天裡,開放自己「創造的噴泉」,暢快地噴吐,盡情地高唱。而事實上,抒情的主人公正是詩人自己、為詩卓越的價值而放聲歌唱。他把大自然中最美好的物象風景都收納到對詩歌和詩人的歌詠之中。林徽因聽了,感動得淚水直流,她用雙手捂住臉龐,不敢讓徐志摩看見,然淚水已湧出了她的眼睛,她早已被他看見,由是他遞給一塊潔白的手絹。
晚禱的鐘聲蒼老地在遠處響起,徐志摩停住腳步,半分鐘之後,他把手伸仔林徽因,林徽因情急之下把卻把手中的那隻手電筒塞到他手裡。那一刻她又有了幾分悵然地看著那縷光束,忽如一片橙黃的葉子,朦朦朧朧地飄進向了遠處。彷彿是在異國他鄉上演的是一出西廂記,這暖暖的愛情一瞬間要遠比張生和鶯鶯的愛情來的撕心裂肺。
後來,林徽因這樣寫道: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這個難忘的夜駐滿兩個人心中,誰能忘記?
1922年,林徽因在英國與徐志摩散步時有了論婚嫁之意,受到資本主義婚姻觀的影響,林徽因也看到自己的母親在大家庭中的不幸的遭遇,林徽因告訴徐志摩;「若要娶我,必先與夫人張幼儀離婚後始方可。」當時的徐志摩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第三個孩子已在妻子張幼儀的腹中。由於他的婚姻也是一門家庭包辦婚姻,他總覺得自己和妻子在語言和情感上怎麼也是感到有差異,沒有共同的愛情語言,但他根本不知道妻子張幼儀的心中是多麼愛他,只是沒有這樣的詩情畫意在嘴上涌動。
同年3月,徐志摩為了能得到林徽因,在柏林突然提出與原配張幼儀離婚。張幼儀當時雖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對待了這件事情,生活執著的她因此毅然帶著孩子遠走他鄉,到德國留學去了。
事實上,當年的徐志摩從來沒有想到,他所愛的林徽因原來早在年幼時已經許配了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這是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與大名鼎鼎梁啟超許下的諾言,他們有著深厚的交往承諾結為親家,梁啟超也看中了林徽因的美麗和才氣,他與林家接觸中早就把林徽因當做自己的女兒對待。但很有意思的是,作為父親的林長民在英國竟然也猶猶豫豫地默許了女兒與徐志摩之間的來來往往,讓他們感染了西方色彩的愛情與心動,渾然忘記了自己已經把掌上明珠許配了梁家大公子。
追求浪漫的詩人徐志摩與林徽因的遇見也是生命中的一份緣。這一場萍水相逢,換來了徐志摩的狂熱、激情、勇敢,也換來了林徽因的惶恐與驚喜,面對著徐志摩的追求、牽手、相擁,她感到了浪漫是如此的美,有點受寵若驚。徐志摩的浪漫與飄逸是她所欣賞的,但也是她無法把握的,以至於自己無法煥發出同樣的激情去應和,常常顯得被動。
時隔不久,當徐志摩回國後與林徽因再見時,知道林徽因已與父親的好朋友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訂了婚。徐志摩聽了百感交集,由於他是梁啟超的學生,在老師面前,他除了剋制自己以外,還能做什麼呢?徐志摩處於失落的痛苦之中。當他的晶亮的愛情之泡破滅的剎那,他的生活理想失去了航標,他「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不論你的夢有多麼圓,周圍是黑暗沒有邊」。他生活的激情開始低落,但他的詩情並沒有泯滅,而是仍舊抒發著自己的憂悶和痛苦。他用詩繼續支撐著人生之路。
正如她的妻子張幼儀後來對林徽因的評價時這樣說: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複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林徽因和徐志摩的關係,是非情愛而是浪漫,更多的還是文學關係。她被徐志摩的性格、熱忱和他對自己的狂戀所迷惑,然而她只有十六歲,並不是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世故。他不過是父親身邊的一個女學生而已。徐志摩的熱烈追求並沒有引起這個未經世事女孩子的對等反應。他的出現只是她生活里的一個奇遇,不至於讓她背棄家裡為她已經選好的婚姻。說得真是入木三分。
雖然如此,後來徐志摩從歐洲回國後,他們仍然一起在京組織了新月社活動,還是開心地在一起討論文學詩詞,還一起演戲和書信來往。當林徽因在北京西山養病的期間,徐志摩還經常去西山看望她,並幫助她發表了一些詩作,這對於林徽因的文學創作大有進步。可以這麼說,在林徽因的文學道路上,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可以這樣說,徐志摩是林徽因文學道路上的真正引路人。後來林徽因在當了母親後曾對她的子女們親口講過,徐志摩生前寫過很多詩送給她,在她心中最有名的就是《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驚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林徽因的才華首次展示於社會,是在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問北京的那些日子,這是難忘的1924年4月和5月間。印度詩人泰戈爾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久,就由北京講學社請到中國來講學,當時講學社的主持人就是梁啟超和林長民他們。徐志摩和林徽因兩人被應邀共同擔任泰戈爾的翻譯,並精心安排這位貴客在中國的漫遊行程。
還記得在北京歡迎泰戈爾的集會上,徐志摩、林徽因陪同左右,側立兩旁,當天北京的各大報紙都開闢了醒目版面,渲染了這次集會的盛況,在《浪漫一代》的文章中說:「
徐志摩既當翻譯,又當跑腿,事先由他具體聯絡,後來又全程陪同。接待泰戈爾的高潮是在
幕布拉開了,新式布景叫觀眾眼睛發亮。叢林上空懸一彎晶瑩新月,月下齊特拉公主的姿態造型曼妙動人。印度朋友稱讚林徽因英語台詞講得十分流利,一連幾天京城的報紙,都連篇累牘的文章盛讚這場演出。人們讚歎林徽因的英語清脆柔媚,彷彿像一個外國女。文化界許多名流應邀前來觀看演出,包括與新月社有分歧的大文學家魯迅。京劇名演員梅蘭芳也來了,傳說,當年凡有林徽因在場,梅蘭芳總是不肯落座,他的心中也有著一份千絲萬縷的情願。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在講學與參觀過程中,一路由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那段時間,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心靈彷彿又走在了一起,徐志摩渾身總是感到特別輕鬆,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他青春煥發,詩意盎然。三人同行,其間泰戈爾知道了他們之間曾經有的關係,還為徐志摩拉過紅線,但最終由於多種原因也無結果。
後來泰戈爾離要開中國了,相伴左右的徐志摩和林徽因為是他的翻譯,又為他演出,令詩翁有依依惜別之感。
天空的蔚藍,
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哎!」
徐志摩的愛情軼事,就在這一聲嘆息聲中划下了句點。接著,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就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學,在三年的時間裡,「歲寒三友」離去如風,各分東西南,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的時候,已是四年之後。這期間,林徽因名花有主,她與梁思成已經用心磨合,營造了一份經得起多方考驗的感情。而徐志摩卻懷著無限悵惘之心,開始追求陸小曼後終於也有了自己的家。但是生活中的耦斷絲連現象還是存在著。
1928年11月,徐志摩重訪英國,他多次來到自己留學過的劍橋大學賞景,觸景生情,徐志摩又想起了和林徽因的一段浪漫情緣,心情十分傷感。在回國的船上又回憶當年和林徽因的愛戀生活,欣然提筆,留下了廣為傳誦的詩作《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首詩的含意深刻。意思就是:伸出雙手作別這美麗的校園,黃昏是那樣有詩情,河畔還是那樣有畫意。河邊的柳樹被這夕陽已經染成了金黃色,它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光彩奪目鮮艷。它就像是夕陽中的新娘,那樣純潔,那樣美麗。它那美麗的金色頭髮撒了一地,似乎多了幾分嫵媚和幾分姿色。小河裡倒映著它那美艷的身軀,倒映著它那華麗而又不失以往的樸素的影子。我想此時也許是它最優雅的時候了吧。河中的水草,在水中舞動著自己柔軟而又油綠的身子。水草啊請你盡情地舞蹈吧!把你最美麗的一面展示給我,展示給一個將要離開母校的人。你是那樣的幸福,永遠與母校在一起。而我,而渺小的我只能在遠方守望著我親愛的母校。我真想像你那樣永遠依偎在母校的身旁。不,要是我真的就是你的一根水草,那該多好啊!如果上帝給我一次選擇當什麼的機會,我會選擇和你一樣,當一根水草。詩風依然清新,語詞依然華麗,感情依然飽滿。他的詩情一直閃現著追求的理想之光。
《再別康橋》中提到「康河的柔波」里的康河,這是他對深造學校的執愛。徐志摩曾經多次提到他人生的轉折點,他說是英國留學康橋期間發生的。在他曾經的文章中提到「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康橋,應該是指給了他人生轉折方向的劍橋大學。
1931年,林徽因因病在北平休養。當時梁思成還在東北大學執教,徐志摩又是經常去探望林徽因,為了避嫌,就叫上國外留學時的好友金岳霖等人一同前往,金岳霖當時己經是很有名望的哲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在才貌雙全的絕代佳人林徽因面前,同樣顯得沒有免疫力,見面後被墜入情感的網中不能自拔。
1931年11月中旬,徐志摩發現陸小曼怎麼抽上大煙上隱了,就開始勸說,但小曼不聽,於是就和妻子陸小曼在上海吵架了後,氣憤地離開了她。19日這天早上8點,他在南京搭飛機趕往北平聽林徽因的演講會,途中飛機突然墜毀,徐志摩不幸在泰山附近遇難,一代才子喪身谷底。
徐志摩就這樣走了,輕輕地走了,去了另一個世界,正如他輕輕來到林徽因的世界一樣。林徽因知道了,痛哭得死去活來。
數年之後,林徽因和梁思成路過徐志摩的家鄉浙江硤石,觸景傷情,林徽因再次陷入了感情的撞擊不能自已,和著淚花和火車的轟鳴,她把不可名狀的思緒傾瀉到紙上:別丟掉/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在流水似的/輕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暗的松林/嘆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著那真/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使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問黑暗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迴音!
在徐志摩逝世四周年的時候,林徽因又寫下了散文《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發表在《大公報》上,肯定了徐志摩的詩歌和成就,讚揚了他的一生處處充滿詩意,愛、自由和美是詩人的靈魂,對世界的真誠、對朋友的真誠、對詩歌的真誠就是詩人的品格。林徽因用她的浪漫譜寫了詩歌和傳奇,卻把現實的生活留給了自己。
【三】林徽因,成為梁思成妻子
梁思成和林徽因真正戀愛開始在林徽因回國以後,這對自小由父母作主介紹的婚姻在後來成為了事實,她跳出了徐志摩的追求,這也是他們之間的一種緣分結合。那時候,林徽因常常會避開徐志摩,他們常常悄悄選在環境優美的北海公園幽會,那裡座落著新建的松坡圖書館,館長就是梁啟超。梁思成近水樓台,星期天圖書館不開,但梁思成衣袋裡有鑰匙。林徽因跟隨梁思成去清華學堂,不僅進了圖書館,還去看梁思成的音樂演出。還和他一起逛太廟,一起遊戲爬樹等,那一段時光對於林徽因來說也是別樣的燦爛和溫暖。
沒想到,在戀愛進程的卻是遭受了一場意外的車禍。
1924年6月,林徽因隨梁思成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戲劇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梁思成每天要去女生宿舍約會林徽因。愛打扮的林徽因,面容、髮式、衣襪,哪處都不肯草率,遲遲下不得樓來,經常叫梁思成等個二三十分鐘。弟弟梁思永為此寫了一副對子調侃他們:「
而傷心之餘的徐志摩知道她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合在當時可以說是新舊相兼,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對。他們在婚前既篤於西方式的愛情生活,又遵從父母之命所結的秦晉之好。有人知道他們有才華,把他們比作宋時的李清照、趙明誠。
至於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合也是有著重要原因的。1925年,張作霖依靠日本政府的支援,兵分四路進攻北京,意欲自任總統。11月,奉軍將領郭松齡向全國發表《反奉通電》,並將原奉軍第三方面軍改稱為東北國民軍。郭松齡起兵後,託人遊說林長民出關。林長民於
林徽因很愛母親,她婚後怕母親受苦,就把她接到自己的身邊。1929年8月,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取名再冰,以此紀念已故祖父梁啟超。1930年,社會上提倡沙龍活動。當時在京最著名的場所莫過於林徽因在北總布衚衕的寓所。因為女主人的才情,這裡常常是議事的天地,文人墨客相敘,雅事不斷。因此來的客人都親切地把她的寓所稱之為「太太的客廳」。這裡有座上客的費正清夫婦、一些詩人和作家,他們常常由於有她在場的魅力而再來。這其中就有沈從文,還有後來的蕭乾,等等和其他的老朋友。他們常在一起談社會和人生,也談及社會變革與文學。林徽因的健談是人所共知的,她的談話常常從詼諧的軼事談到敏銳的分析,從明智的忠告談到出憤怒,從發狂的熱情談到深刻的蔑視,幾乎無所不包。她總是這些聚會者的中心人物,當她侃侃而談的時候,愛慕者們總是為她那天馬行空般的靈感所迸發出來的精闢警句而傾倒,不斷地受到掌聲鼓勵。
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雙清別墅養病。在徐志摩的引領下,先後發表詩《那一晚》、《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個夏夜》、《笑》、《深夜裡聽到樂聲》、《情願》及短篇小說《窘》,《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所以梁思成一直欽佩自己的妻子,他稱讚林徽因:「她是個很特別的人,她的才華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學、藝術、建築乃至哲學她都有很深的修養。她是一個嚴謹的科學工作者,能夠吃苦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調查古建築,測量平面爬樑上柱,做精確的分析比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語探討英國古典文學或我國新詩創作。她具有哲學家的思維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林徽因長得漂亮,她知道自己的美,也懂得享受自己的美,所以常在鏡子自我欣賞。三十年代初期,在北京香山養病期間,她一有了閑暇,就手捧一卷書,桌上點一炷清香,一襲白色睡袍,顯微很小資。她很自戀地對梁思成說:「看到了嗎?我這個樣子,任何一個男人進來都會暈倒。」憨厚的丈夫梁思成說:「我就沒有暈倒。」這些話充滿著生活的情操。
1932年8月,他們的兒子梁從誡出生。從這年秋天開始,林徽因的生活突然變得紛雜、繁忙起來,她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那時,她所參加的中國營造學社的工作剛剛開始,不僅要應付繁重的家事,常常是忙得不可開交;又對建築學的迷戀,使她為流逝於家庭的煩瑣事中的時間而痛惜,她陷入了事業與家庭兩難顧全的境地。林徽因開始經歷她生平第一次操持家務的苦難,這並不是她沒有僕人,而是她的家人,包括自己的女兒、新生的兒子,以及可能是最麻煩的、一個感情上完全依附於她的、頭腦同她的那雙腳一樣被裹得緊緊的母親。父親死後,她把母親接到身邊,還有丈夫和孩子們,還要管理家裡六七個僕人。總之,她是擔任了家庭總經理的角色。這些責任每天要消耗掉她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除了專註於事業,閑暇時夫婦倆也有一些情趣。他們開始比記憶,互相考測,哪一座雕塑原處於何處石窟、哪一行詩句出自誰的詩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圍,疑似李清照、趙明誠重返人間之幽默。其實這一對夫妻間也不是不吵架過,林徽心直口快,好使性子。好在梁思成善於隱忍,被親戚稱做為出氣的「煙囪」,但是煙囪偶爾也會堵塞。但兩人都好面子,如果碰到傭人在旁邊,就改用英語交鋒。在他們新婚之時,梁啟超曾經寫信過囑託:「你們倆從前都有小孩子脾氣,愛吵嘴,現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變成大人樣子,處處互相體貼,造成終身和睦安樂的基礎。」這是慈愛之心,也是出於對兒子、兒媳秉性的了解。事實上,林徽因、梁思成夫妻生活中的確發生過一次激烈爭吵,一次吵架過後梁思成乘火車去上海出差。林徽因則是痛哭了二十個小時,中間只睡了三四個小時。而梁思成在火車上連發了兩封電報和一封信,於是兩人從此重歸於好。
1936年,為了實地測量古建築,林徽因與梁思成一起登上了寧靜肅穆的天壇祈年殿屋頂。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敢於踏上皇帝祭天宮殿屋頂的女性,那是一種怎樣的自豪,那是一種怎樣的魅力,她預示著女人也能登天!從1930年到1945年,他與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國的十五個省,兩百多個縣,考察測繪了兩百多處古建築物,獲得了許多遠溯唐宋時期的發現,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人的認識並加以保護的,比如河北趙州石橋、山西的應縣木塔、五台山佛光寺便是如此。
再美的女人嫁做人婦,就得過尋常的日子。林徽因曾經給沈從文寫信時這樣說:「我是女人,當然立刻變成純凈的糟糠。」當時沈從文恰恰正高調愛慕著他的另一個弟子高青子,一段時間跟張兆和鬧得很不愉快,寫信向林徽因訴苦、討教。剛剛痛哭了二十小時的林徽因,說起來特別有感觸,她說;「夫妻爭吵,是因為彼此在乎,冷漠不關心的夫婦結合才是真正的悲劇。」從這裡看出,林徽因雖然浪漫,但骨子裡卻是冷靜而清醒的。她之所以能夠理智地面對自己的婚姻,就如同她理性地面對自己的愛情一樣。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先避難到了長沙,接著輾轉又來到了西南的昆明、重慶。因為物價昂貴,物資匱乏,生活連續發生困難,有時他們要靠朋友們的資助才能維持日常的家庭開支。林徽因在菜籽油燈的微光下學當母親,她縫著孩子的布鞋,買便宜的粗食回家煮,過著粗簡生活。
林徽因早年患有肺疾,抗戰期間由於顛沛流離,病情不斷加劇,最終惡化為肺結核,這種病在當年屬於不治之症。但她很能吃苦,白天還要陪著梁思成翻山越嶺到處尋訪古建築。兩個人到處尋訪古橋、古堡、古寺、古樓、古塔…透過歲月的積塵,勘定其年月,揣摩其結構,計算其尺寸,然後繪圖、照相、歸檔,他們的足跡刻印在了中華大地諸多的歷史和地理場所。
1940年的冬天,營造學社在四川南溪縣李庄鎮上壩村安營紮寨。上壩村距李庄鎮只有兩華里,依山傍水,還有大片的竹林。竹林深處有一個院落,內有兩間低矮、陰暗的陋室,沒有自來水和電燈,煤油燈也要節約使用,夜間讀書寫字只能靠一兩盞菜油燈照明。林徽因和梁思成在這裡整整生活了6年。這是貧窮與疾病交困的6年、與世隔絕的6年。在菜油燈下,她依然做著孩子的布鞋,購買和烹調便宜的粗糧……
李庄的貧困生活和潮濕氣候,讓林徽因的肺病越來越嚴重。身體消瘦得厲害,幾乎不成人形。她大部分時間只能卧床不起,而家裡能提供她養病的「軟床」也只是一張搖搖晃晃的帆布行軍床。偶爾有朋友從重慶或昆明帶來一小罐奶粉,就是她難得的高級營養品。整個李庄沒有一所醫院、沒有一名正式的醫生,唯一的一支體溫計被兒子打破後,這個病人竟有大半年無法測量體溫。李庄的6年也是林徽因一生中情緒最抑鬱的時期。困於戰爭與疾病,幾乎失去和所有朋友的聯繫。病榻上的閱讀成了她最大的享受。
關於這6年,林徽因曾經寫著:「我們遍體鱗傷,經過慘痛的煎熬,使我們身上出現了或好或壞或別的什麼新品質。我們不僅體驗了生活,也受到了艱辛生活的考驗。我們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傷,但我們的信念如故。現在我們深信,生活中的苦與樂其實是一回事。」
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藝。她是中國建築史研究中卓有建樹的學者,她在考察時是勇士,捲起袖子就可以趕圖設計新房舍是高手。有人後來誇她:她騾子騎得,雞毛小店住得,成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一位傳奇式的女子。
【四】林徽因,與金岳霖染愛
除了與徐志摩的戀情,除了與梁思成的愛情生活和朋友們的友誼外,林徽因還擁有來自金岳霖的真誠情意。金岳霖系哲學家和邏輯學家。191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英國,又遊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
金岳霖的愛比徐志摩來得晚和節制,他一直是單身漢。在徐志摩去世時,他就一直住在梁家的後院。當時社會上最多的話題就是談到徐志摩,對詩人共同的思念和哀悼,加深了金和林之間的感情。那時林徽因正懷著身孕,梁思成為了事業經常外出考察。這樣,金岳霖就對她多了一份悉心照顧,在她苦惱時常常好言相勸,悉心開導。在這樣的過程中,多情的林徽因對他萌生了一種感情,這種感情與其說是男女互相愉悅,還不如說是一種理解的需要和精神上的渴求。其實,金岳霖和林徽因的認識也是當年由徐志摩帶著一起探病時認識的。以前互相走動較少。徐志摩離世後,他們之間的交流就十分頻繁,平時走動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似的。
記得1931年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徽因很沮喪地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梁思成非常震驚,然而經過一夜無眠翻來覆去的思想鬥爭後,第二天他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後來,林徽因將這些話轉述給金岳霖,金岳霖十分感動地回答:「看來梁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從此他們再不提起婚戀這件事,但三個人心裡明白,他們排除心理干擾,仍舊是好朋友,不但在學問上互相討論,有時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了,也是金岳霖在中間做仲裁,把他們糊塗不清楚的問題弄個明白。
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裡幾乎每周都有沙龍聚會,金岳霖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常客。由於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金岳霖後來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讚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金岳霖「逐林而居」的故事也是十分傳奇,無論在戰爭和災難的日子裡,凡林徽因搬到哪裡,他也遷到哪裡,前院後院,總要挨在一起。抗日戰爭期間,他們曾經一度離散,金岳霖後來說:「我離開梁家就像丟了魂一樣。」金岳霖心中的愛真是令人感動,他是林徽因幾十年如一日的摯友,林徽因死後,他寫的一副輓聯異常醒目:「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或許這可以作為他們真摯友情的見證,也最能夠說明她情感的高尚。金岳霖自始至終都以這種最高的理智和心藏的愛駕馭自己的感情,她愛著林徽因一生,後來終生未娶。
人世間無數的情愛糾葛寫就了無數的故事。在這裡,梁思成是坦蕩君子,他相信妻子和朋友,表現出難得的男子氣量和風度。而金岳霖沒有辜負這種信任,他愛著林徽因,也愛著林徽因的全家。以後他們幾乎沒再分開過,而後來的林徽因在病魔的蹂躪下,經常不得不卧病在床,她已經不復當年那個風華絕代的女子,但金岳霖依然每天下午三點半,雷打不動出現在林徽因的病榻前,給她端上一杯熱茶,或者送去一塊蛋糕,或者幫她念上一段報刊上的文字,然後又帶她的兩個孩子去外面玩耍。這種情感誰能解釋?!
【五】林徽因,科學的建築師、詩人
林徽因學的是建築。還記得1928年,林徽因與丈夫梁思成學成歸來任教於東北大學建築系。當時,張學良出資發起的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大獎賽,初露頭角的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拿下那次比賽的最高獎金。從此她在建築界也是成為年輕的女設計師而名聲大振。
林徽因一生最美好的時光,也許並不是和幾位著名男士的愛情糾纏,而是和梁思成一起研究和設計,在考察古文物建築。林徽因遊歷頗廣,幾乎走遍了全國,實地勘察了2000餘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
建國以後,林徽因還參與過國徽設計、改造傳統景泰藍、參加過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雖然以偶的審美觀點,這幾樣東西都不算漂亮,但是至少可以看出林徽因當時在學術界的地位。長達八年的顛沛流離,她的健康被嚴重地損壞了,她經常發燒卧床不起,成了一個蒼老憔悴、不停咳喘的重病人。限於戰爭時期的醫療條件,梁思成學會了當家庭醫生,每天親自為妻子打針服藥。
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是一位有激情、才華、創造力的女子,在中國當時的傳統社會中,她的愛所頻發的魅力不管是對是錯,都是生活的留影,就就像夜空中閃亮的星星,讓人充滿神奇的幻想。
林徽因所學專業是建築,建築是人類生存的「形體環境」,是凝固的音樂。她為此也寫了好多詩和散文。她對古建築性靈的融會灌注在其詩篇中,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意境:「是誰笑成這百層塔高聳/讓不知名鳥雀來盤旋/是誰/笑成這萬千個風鈴的轉動/從每一層琉璃的檐邊/搖上/雲天。詩人將陣陣玲瓏的笑聲與建築中常見的塔、琉璃檐角聯繫起來,使建築成為表現文學的一個符號,別具一格。
1950年,林徽因受聘為清華大學一級教授,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梁思成是這個委員會的副主任。夫婦二人對未來北京的建設充滿了美好的憧憬。他們曾著力研究過北京周圍的古代建築,併合著《平郊建築雜錄》一書,其中有一段精彩的表述:「北平郊近二三百年間建築物極多,偶爾郊遊,觸目都是饒有趣味的古建,無論哪一個巍巍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說或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在他們眼中,那些飽經滄桑的亭台樓閣、寺廟塔院也有其靈魂,它們在為昔日的繁華吟詠著纏綿悱惻的輓歌,而且是神秘的歷史最可信賴的證物。
從1953年5月開始,當時的北京還有
1955年,林徽因住進了醫院。為避免刺激,眾人封鎖了外面正在批判梁思成的消息,但她從細微處都察覺出來了。她憂不見丈夫拒絕吃藥,
【六】林徽因,創造愛的傳奇
林徽因生命中出現過的三個最重要的男人,他們就是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他們都是歷史上的著名人士。有人說;徐志摩就是她的初戀,是她心底最美麗的情人;梁思成是她合適的伴侶,現實生活中的美好的選擇;而金岳霖就是她的閨蜜,一生的藍顏知己;也有人說;是徐志摩帶領林徽因進入詩的殿堂,使她成就了新月派女詩人;而徐志摩的詩人名號,則是林徽因用愛的情深送的。她激發了這位詩人的創作靈感。徐志摩的愛是熱情如火,金岳霖則是深情似潭,梁思成則是包容似海。
在林徽因去世多年後的一天,金岳霖忽然鄭重其事邀請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赴宴,眾人大惑不解。直到眾人到齊,準備開宴時,他才淡淡地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頓時,舉座皆驚,唏噓良久,大家為他珍藏內心的愛感動不已。金岳霖老年之後,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子女感念他年輕時因放棄對其母的愛,與其父母結成的那份坦誠的友誼,自願照顧金岳霖的起居生活,並為其養老送終。梁思成於1972年逝世,他的骨灰放在八寶山的骨灰堂。金岳霖是1984年去世的,他的骨灰也是放在八寶山,三人死後成為了陰間鄰居,真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林徽因創造了愛的傳奇。她和三個男子共同演繹了一台愛情絕唱的大戲,他告訴我們,在那個封建年代,原來愛也可以這樣的閃爍自由。她的故事是一個時代流逝的記錄。讓生活記住她悲涼的人生之愛吧,因為愛也要通過回憶帶給來一份真實記錄,人生詩化誰也不能例外。可不是嗎?
推薦閱讀:
※張天愛:傳奇歷程之絕世驚艷的才女
※黑水龍吟詩刊‖【才女風華】添香閣詞稿(修訂版)
※才女和美女,男人會愛哪一種?
※我們讀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作品,你更喜歡哪首?
※從才女到「漢奸」 紅色女特工關露含冤自盡(圖) - 新聞 - 加拿大華人網 - 加拿大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