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視「相親鄙視鏈」,這是大爺大媽社交的副產品 | 沸騰
尋找「同病相憐」的群體,然後捕獲內心的安穩,以及微乎其微的改變幾率,構成了大爺大媽們湧向相親社區的真實動力。
沒北京戶口的不行、沒房的不行、收入低的不行、女博士不行、屬羊的不行,這一被北京各大公園相親角大爺大媽津津樂道、又被媒體整合公諸於眾的「相親價目表」引燃了輿論。公眾圍觀這份勢力味兒濃濃的相親鄙視鏈,但似乎又無可奈何。
無論如何,「相親價目表」代表了很多大爺大媽進入相親市場之後的真實想法。而且在階層上升難、下滑易的當下,「門當戶對」的認知很難被改變。何況,作為個體家庭的婚戀選擇方式,外界也很難去指摘什麼。
所以,我們就不妨將其作為一種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來看待。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其實,他們自己也明白,通過公園相親角的方式,讓子女真正走入婚姻的概率非常低。從效率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早該被廢棄的信息交流方式。但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相親社區在北京、上海卻相當普遍,在很多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大城市,類似場景日趨興盛。
之所以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地方會形成類似相親角,背後至少有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一線城市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早已變得更加謹慎,對婚姻的認同感也在不斷下降。民政部提供的2008--2012年五年離婚率增長40%可以作為佐證。
第二個條件是,父母輩存在大量的交流時間、較強交流能力和交流意願。很多大爺大媽們多半退休或接近退休,他們對婚姻的認同很強,所以一旦子女沒有進入婚姻,幫子女安排就成了他們生活的重心。有哪個父母不為自己的兒女著想呢?
在這個交流越來越便捷,交心越來越艱難的時代,年輕人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中間橫亘著一座喜馬拉雅山。所以,進入一樁滿意婚姻的難度變得很大。正因為難度很大,年輕人自己都無計可施,只能看「緣分」,大爺大媽們就更加沒轍了。
相親角效率極低,卻仍然人氣爆棚,原因就在於它滿足了很多大爺大媽們的一項隱形卻無比重要的需求——社交。
很多大爺大媽們的社交需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第一是以子女為中心展開。因為這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都是以子女為中心生活。子女有娃就幫著帶娃,子女結婚就幫著湊首付,子女沒對象就幫著相親……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中的多數人始終圍繞著子女展開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源於鳳凰WEEKLY
第二個條件,相親社交能夠滿足他們尋找認同、尋求點贊甚至攀比的需求。由於人生經驗與時代產生一定錯節,他們很難打入年輕人的生活圈子,老年人找老年人幾乎是唯一的選擇。所以,在相親角相親,既是操心子女的人生大事,也是在消遣漫長的老年時光。
重要的不是內容,重要的是形式。只要一種社交形式能夠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相親價目表」這樣的副產品就會自然湧現。戶口、房子、學歷、收入這些大路貨不可避免地被納入評價體系中。
對於子女還沒有結婚的很多大爺大媽來說,社交也需要分化,整天跟抱孫子的鄰居總是沒辦法常聊的,尋找「同病相憐」的群體,然後捕獲內心的安穩,以及微乎其微的改變幾率,構成了很多大爺大媽們湧向相親社區的真實動力。
從這一角度出發,對他們製造的「價目表」大可一笑了之,畢竟,作為單向度競爭的整一代人,他們的精神生活相對扁平,內心同樣需要排解。青年人有咖啡廳,小學生有電子遊戲,老年人同樣需要他們的「廣場」,而相親角扮演的正是這一角色。
對相親鄙視鏈,我們可以不認同,但不能就此無視那些老人孤獨寂寞的精神世界。
推薦閱讀:
※中國大媽眼中的「黃金」,一點也不俗!
※大媽和90後小男友在車上被抓,場面讓人尷尬,警察:這也能折騰?
※大媽騎車撞死拾荒者逃逸 稱「撞了流浪漢不要緊」|大媽|拾荒者
※遠離大媽腰,這個9個動作每晚刷一遍!女人越練越年輕!
※當媽就是一場和爺爺奶奶及小區大媽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