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先驅者——蘇聯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探索與嘗試 文/施展
07-21
失敗的先驅者——蘇聯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探索與嘗試(一)文/施展本文原載於《艦船知識》2015年第11期,現已徵得主編同意將全文(自留版本)發佈於超級大本營軍事論壇,歡迎大家交流與討論轉載請保留作者署名和本帖鏈接註:紅色字體是重點關注部分黃色字體是對已發表的原稿進行糾錯修改文後會附上詳細的參考文獻和資料【魔牛圖文】失敗的先驅者們——蘇聯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探索與嘗試http://lt.cjdby.net/thread-2095839-1-1.html(出處: 超級大本營軍事論壇)早在1999年,美國著名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理查德費舍爾(Richard Fisher)就預計,中國很有可能會在2005年通過整合衛星、預警機、偵察機等感測器的目標數據,獲得攻擊第一島鏈以外的陸地和海上目標的能力。但直到2004年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首次在一份報告中提及「中國正在發展常規彈頭戰術彈道導彈(TBM)的反艦能力」之前,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ASBM)一直是如同虛幻一般的存在。之後的幾年內,隨著中國科研與學術界有關反艦彈道導彈技術與研製進程的論文、公開報道等逐漸增多,國外的軍事刊物、西方和周邊國家公布的軍力研究報告都開始對中國的這種新型武器——反艦彈道導彈給予了最高級別的關注。在確認了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的真實存在後,讓周邊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曾經在1996年台海危機中派遣2支航空母艦戰鬥群向中國施壓的美國驚呼感受到了「來自黑暗的力量」。隨後曝光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在渤海灣「離奇失蹤」的「遠望-4」號航天測量船、由衛星拍攝到的中國內陸某靶場上的巨大彈坑等,則更是讓其裹上了層層神秘的面紗。如今,萬眾矚目的DF-21D中程反艦彈道導彈以及DF-26中遠程反艦彈道導彈已經在93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正式對外公開,對其的各種分析也鋪天蓋地般出現。而早在幾十年前的冷戰時期,身為當時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就已經展開了對反艦彈道導彈的一系列早期探索工作,並最早完成反艦彈道導彈的發射。只不過,蘇聯反艦彈道導彈在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後就因一些原因而中止了。本文就借著DF-21D與DF-26導彈颳起的「東風」,向讀者們詳細梳理以往鮮有介紹的蘇聯反艦彈道導彈研製經歷,並分析其失敗的教訓與經驗。一切的開始1961年,蘇聯的第385特種設計局(СКБ-385,現在的「馬克耶夫」國家導彈中心)和第7中央設計局(ЦКБ-7,現在的「武器庫」設計局)同時開始了Д-5Ж導彈系統(Ж為液體燃料之意)和Д-5Т導彈系統(Т為固體燃料之意)兩種新型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並計劃裝備在第18中央設計局(ЦКБ-18,現在的「紅寶石」設計局)設計的667型彈道導彈核潛艇(667А型的原方案)上。在從這兩家設計局獲得了基本的導彈信息後,第18中央設計局完成了若干個667型核潛艇的草案設計,分別搭載Д-5Ж導彈系統(16或24枚)和Д-5Т 導彈系統(6枚、12枚或16枚)。不過,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限制,第7中央設計局未能解決固體燃料火箭上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因而早早地放棄了射程 1500~1700公里的Д-5Т導彈系統的研製,只有採用液體燃料的Д-5Ж導彈系統項目得以繼續進行下去根據第385特種設計局的設想,Д- 5Ж導彈系統又分為潛艇用型號和水面艦艇用型號(兩種導彈的外形大相徑庭),射程分別為2000公里和150~2500公里。第17中央設計局(ЦКБ- 17,現在的「涅瓦」設計局)還專門為之設計了多個被稱為「遠程打擊艦」(УДД,Ударный корабль дальнего действия)的搭載艦方案,標準排水量從3750至5370噸不等。在彈道導彈的導引方面,第592科學研究院(НИИ-592,現在的自動化生產科研聯合體)的謝米哈托夫(Н.А.Семихатов)提出了兩套方案,一個裝有在飛行末端主動尋的導引頭,另一個則為主動導引頭輔以半主動導引頭。不曾想到,隨著667型核潛艇在1961年底突然下馬,作為載彈的Д-5Ж導彈系統也隨之被取消。但其研製成果被直接應用到了之後的Р-27К反艦彈道導彈上。 第17中央設計局設計的УДД-2號方案,其滿載排水量5480噸,最高航速29.5節,艦上裝有12座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並載有卡-25直升機。Р-27К反艦彈道導彈——世界首創1962年4月24日,遵照蘇聯政府第386-179號決議,第385特種設計局正式啟動計劃裝備於重新上馬的667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Д-5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與以往高層命令式地下達基本設計指標、再由專業化研究機構制定專門的戰術技術任務書不同的是,Д-5導彈系統的研發是由該局總設計師馬克耶夫(В.П.Макеев)主動提出並獲准通過的。在Д-5導彈系統研製之初,此項目中就包括了兩種用途完全不同的導彈:一種為用於打擊沿海固定目標的Р-27型(4К10,北約代號SS-N-6「塞爾維亞人」)潛射彈道導彈;另一種為用於打擊大型水面艦艇的Р-27К型(4К18,北約代號SS-NX-13)反艦彈道導彈。如同其型號所表現的那樣,Р- 27К反艦彈道導彈是以Р-27彈體為基礎發展的。兩者也都由茲拉托烏斯特工廠(Златоустовский МЗ)負責製造,它們的第一級發動機、發射裝置、運輸工具以及製造工藝幾乎完全相同。雖然彈體直徑相同(均為1.5米),但Р-27К和Р-27導彈的內部構造卻大相徑庭。前者為兩級液體燃料彈道導彈,後者則為單級液體燃料導彈,長度也由其原型的9.65米減到了9米左右,發射重量為13250公斤。只不過,由第2設計局的伊薩耶夫(А.М.Исаев)負責研製的第二級液體火箭發動機主要用於在大氣層之外調整飛行軌跡,會在彈頭再入大氣層前被拋離,因而尺寸和推力都不大。不過,新增的第二級火箭發動機擠佔了原來的燃料艙空間,彈上又加裝了大量天線和電子計算處理設備,Р-27К的最大有效射程從Р-27導彈的2500公里降到了900公里。既然是用於攻擊水面移動目標的導彈,那就自然不能像打擊固定目標的傳統彈道導彈那樣僅採用簡單的慣性制導了。Р-27К反艦彈道導彈跟蘇聯海軍裝備的遠程飛航式反艦導彈一樣,都需要在發射前從「成功」/「成功-У」(МРСЦ-1 Успех / Успех-У)航空偵察與目標指示系統,或者「神話」海洋衛星偵察與目標指示系統(МКРЦ Легенда)中的УС-А主動雷達偵察衛星和УС-П被動電子偵察衛星那裡獲得初始位置與運動參數信息,導彈在發射之初所標定的目標允許誤差距離為 75公里。雖說是有了這種當時極為複雜的海洋監視系統作為保障,但設計師們依然覺得難以準確摧毀目標,因而又在彈上增加了一套獨特的被動制導方式作為再保險。在Р-27К導彈彈頭後部的儀器艙中,裝有一具以被動方式接收目標旁波瓣信號來確定信號源大致位置的十字型被動電子偵察天線(俄文稱呼為 АФУ,直譯為天線饋線裝置),該裝置由第648科學研究院(НИИ-648,後來的精密儀器科學研究院)的姆納察卡尼揚(А.С.Мнацаканян)主持設計,被動探測距離800公里。很顯然,Р-27К導彈上的電子偵察天線起到的是跟УС-П電子偵察衛星相同的效果,兩者的外觀和構造幾乎完全相同,實際上是將導彈的目標指示從獨立的衛星或偵察機平台直接搬到了導彈上。全蘇共有21家設計與研究單位參與到Р-27К反艦彈道導彈的研製過程中,其中有12家之前就參與了Р-27彈道導彈的設計工作。 Р-27與Р-27К導彈外形對比。 世界上第一款反艦彈道導彈的設計師馬克耶夫(В.П.Макеев),他同時也是蘇聯液體燃料海基彈道導彈的極力推崇者和領軍人物。 不同角度的Р-27К反艦彈道導彈內部構造圖,可見彈體中的被動電子偵察天線儀器艙。 展開的十字型被動電子偵察天線,該裝置與УС-П電子偵察衛星上的同類產品的外觀、構造和用途幾乎完全相同。當Р-27К導彈飛出大氣層後,彈上的偵察天線會從儀器艙伸出並向目標方位展開,根據目標輻射出的無線電波和雷達波信號來標定目標。隨後經採用半導體元件(二極體和晶體管)的彈載計算機處理分析信息後計算出彈頭飛行軌跡,再經兩次點火調整軌道後完成頭體分離,將一枚0.3~0.8兆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重700~800公斤)送入大氣層,直至抵達目標上空引爆。在研製之初,Р-27К反艦彈道導彈和Р-27潛射彈道導彈都計劃裝備到當時正在設計的667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上。不久後,第18中央設計局還提出了一個專門搭載Р-27К導彈的667В彈道導彈核潛艇項目。除了潛艇外,第17中央設計局甚至還在60年代中期規划了一型攜帶Р-27К反艦彈道導彈的核動力反潛/防空型水面艦艇(型號不明,可能只是研究方案),其排水量達13480噸。艦上可攜帶6枚Р-27К導彈、96枚「鳶」型(Коршун / 2К5)導彈系統,2座「黃蜂-М」型(Оса-М / 9М33,北約代號SA-N-4「壁虎」/ Gecko)防空導彈系統,2門100毫米炮、2座4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並可搭載15架卡-25直升機。主動力裝置功率16萬馬力,航速34節,自持力60天,艦員400人。只不過,無論是潛艇還是水面艦艇方案,都隨著Р-27К項目的下馬而被廢棄。失敗的先驅者——蘇聯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探索與嘗試(二)改裝與測試按照慣例,新的海軍彈道導彈需要在浮動發射台及實艇上經過試射驗收後才能進入海軍服役,Р-27К反艦彈道導彈也不例外。1967年12月31日,第16中央設計局(ЦКБ-16,又稱「波浪」設計局,ЦПБ ?Волна?)在鮑里索夫(В.В.Борисов)總設計師和兩位副總設計師切爾諾皮亞托夫(Л.В.Чернопятов)、奧舍羅夫(Д.Ф.Ошеров)的領導下,開始以629型彈道導彈潛艇(G級)為基礎,進行Р-27К反艦彈道導彈試驗艇的改裝設計,試驗平台選在了當時正在北方艦隊服役的К-102號潛艇(建造編號№805,原Б-121號)上。新的改裝項目被稱為605型(北約代號為G-IV級),1968年3月完成技術設計。К-102號於1968年11月5日進入北德文斯克「小星星」修理廠,並在船廠總建造師羅茲金(Ю.А.Роздин)的指導下開始接受改裝工作。潛艇中部的原第III艙(指揮艙)被加長,並加裝了新的第III-бис艙(導彈艙),使全長由原本的98.9米增加到116米。在移除了體積巨大的Д-2導彈發射裝置後,潛艇圍殼空間被徹底解放,得以重新布局其中的一系列雷達、通信導航與潛望設備,其中容納了「燕子-Б-605」型(Касатка-Б-605)衛星目標指示接收天線和「帆船」型(Парус)衛星通信系統。新的第III-бис艙中縱向布置有4具Р-27К導彈的發射井,由於Р-27К導彈的長度超過了原本629型潛艇耐壓艇體的直徑,因而在艇體上形成了一段「龜背」整流罩,「龜背」的末端中裝有「破雷衛」(Параван)拖曳通信天線及其卷繞機構。另外,艇上還新增了「西格瑪-605」型(Сигма-605)綜合導航系統和用於導彈發射控制的「唱片-2」型(Рекорд-2)艦載中央數字計算機系統(КЦВС),後者由「花崗岩」中央科學研究設計院(ЦНИИ ?Гранит?)的阿芙羅(О.М.Авроа)和諾西科夫(О.В.Носиков)兩位設計師研製。其他水聲設備和動力裝置則基本保持不變,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也得到了保留,但其航速和續航力指標都比改裝之前稍有降低。 605型彈道導彈試驗潛艇總布置圖:1 – 艉魚雷發射管 2 – 艉魚雷艙和居住艙 3 – 尾出艙口 4 – 電機艙 5 – 柴油機艙 6 – 柴油機控制室 7 – 蓄電池艙和居住艙8 – 「破雷衛」型拖曳通信天線 9 – 導彈發射井 10 – 導彈艙 11 – 天文校正儀 12 – ВАН型天線 13 – 「燕子-Б-605」 衛星目標指示接收天線和「帆船」型衛星通信系統天線 14 – РЛК-101「信天翁」型水面搜索雷達 15 – ПР-1型無線電測向儀 16 – 「茴香」型通信裝置 17 – 「涌浪-КМ」型電子偵察雷達 18 – 通氣管 19 – ПЗН-9型潛望鏡 20 – 「天琴座-1」型天文導航潛望鏡 21 – 耐壓指揮台 22 – 指揮艙 23 – 高壓空氣瓶 24 – 蓄電池艙和居住艙25 – 首出艙口 26 – 艏魚雷艙 27 – 艏魚雷發射管 28– 「斯維亞加河」型聲吶站 29 – 「光-М」型聲吶站 30 – МГ-10型聲吶站 31 – 「北極-М」型聲吶站 32 – 錨鏈艙 33 – 電動空氣壓縮機 34 – 蓄電池組 35 – 中央部位 36 – 37Д 型柴油機 37 – 輪胎離合器 38 – ПГ-101型推進電機 39 – ПГ-104型經航電機。 1970年,К-102號結束改裝,在完成系泊試驗和廠方試航後準備開始Р-27К導彈的發射試驗。然而,由於「花崗岩」中央科學研究設計院(ЦНИИ ?Гранит?)負責研製的「唱片-2」型艦載中央數字計算機系統尚未完成最終調試,因此一直到1972年12月9日才進行了Р-27К反艦彈道導彈的首次艇上發射,隨後於1973年11月在白海上進行了最大射程的發射且成功命中了海面的預定目標,此外還進行過2枚導彈的齊射(發射間隔為10秒)。在上艇之前,Р-27К反艦彈道導彈就首先從1970年12月起在卡普斯京亞爾國家靶場完成了陸上發射,之後又在ПСД-5號浮動平台上成功發射了模型彈,然後才裝備到К-102號潛艇上進行試射。導彈採用水下熱發射方式,發射時要求潛艇保持在水下40~50米深度,航速5節以下,發射緯度限制則為0~±85°。根據俄方資料,Р-27К導彈的地面發射共進行了20次,其中16次成功;水下發射11次,其中10次成功,最後一次發射甚至直接命中的水面靶標——一艘經過改裝的駁船,可以發出無線電波和雷達波以模擬水面艦艇目標。1975年8月15日蘇聯海軍簽署驗收合格證書,605型彈道導彈試驗潛艇К-102號重新編入海軍服役。半個月後的9月2日,根據蘇聯第765-240號決議,Р-27К導彈也正式投入使用,但一直到1982年(也有資料稱是1981年)之前該型彈都處於所謂「試運行」狀態。而在此之前的1980年7月3日,Р-27К導彈唯一的搭載平台К-102號就已經從蘇聯海軍中除役,隨後於次年12月被拆解,這也意味著Р-27К反艦彈道導彈項目最終流產。 Р-27К反艦彈道導彈彈道示意圖(原創圖片,繪製:小呂飛刀)。緣何下馬?按照前文中的描述,包括地面試射在內,Р-27К反艦彈道導彈的發射成功率高達84%。而據蘇聯海軍自己評估也認為,其摧毀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概率大約為75~80%,似乎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新式反艦攻擊武器,最終卻未能大量裝備,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導引與目標指示問題。Р-27К導彈設計上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其彈體中的可收放式電子偵察天線,利用被動截獲敵方艦艇編隊的雷達或無線電信號的方式標定其位置坐標。其好處是艦艇雷達波或無線電波頻段具有很強的雲霧穿透性,因此Р-27К導彈在大氣層外飛行時就可以接收到這些訊號;另外就是被動電子偵察不像主動雷達偵察那樣需要消耗大量電功率,可以騰出更多空間和電能給彈上的運算與處理設備使用。有一個細節讀者們可能會忽略。那就是605型彈道導彈試驗潛艇上裝備了與「神話」系統配套的「燕子-Б-605」型衛星目標指示接收天線,這是Р-27К反艦彈道導彈可以通過「神話」海洋偵察衛星獲取目標信息的直接證據。然而,605型試驗潛艇、Р-27К反艦彈道導彈從未同「神話」系統進行過任何的匹配性測試,只是在1973年試驗過大氣層外展開被動電子偵察天線來對發出無線電信號輻射的目標進行被動定位。這主要是因為當Р-27К導彈處於試射階段時,「神話」系統尚未投入正常運作。儘管首顆實用型УС-А主動雷達偵察衛星「宇宙-367」號(首次攜帶全工作狀態的БЭС-5型核電池升空)在1970年10月3日就已經發射,但在僅運行了110分鐘後就因星載核動力裝置故障而報廢。「神話」系統一直到1975年下半年才實現全系統的正常工作, 而就算應用了這個空前複雜的海洋偵察與目標指示系統,其信息傳遞的延遲,還有衛星的可靠性也都是十分突出的問題,一直到蘇聯解體之前都未能徹底解決。命中精度問題。即使順利解決了發射前的初始目標指示,接下來的問題則更讓蘇聯人頭疼,那就是彈頭再入大氣層後的命中精度。Р-27К導彈上所裝的被動偵察天線只能在大氣層外的飛行中段使用,因為彈頭在以高速重返大氣層時,其表面會因為被氣流快速加熱而離子化,使雷達波無法穿透,也就是說即使導彈安裝了末端主動雷達導引頭也無法使用。彈頭在重返大氣層之前,還有一次第二級火箭發動機的點火,導彈的最後的命中就只能指望這最後一次彈道修正上了。Р-27К反艦彈道導彈的原型Р-27導彈的圓概率誤差(КВО)就達到了2700~3000米,前者雖然經過改進將圓概率誤差降到2500米級別,但用來打擊航母戰鬥群顯然是不夠的,Р-27К才為此加上了核彈頭。一旦導彈進入了大氣層,就只能靠核彈頭的威力來彌補命中精度的不足了。然而,美國海軍在戰後建造的超級航母,都根據「十字路口」行動(Operation Crossroads)的實際空中和水下核爆炸效果強化了防護能力以及核生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另外,當100萬噸級別的核彈頭空中爆炸時,對標準排水量3~5萬噸中型航母的破壞半徑是2.7公里,水面爆炸是1.9公里。這個破壞指讓航母失去戰鬥力,且自身無法修復需退出戰場。以60年代美軍航母群護航艦艇10~40公里的間距,因此Р-27К只能摧毀被跟蹤的艦艇,其他艦艇基本不受影響。所以要摧毀航母群,需要發射至少6~10枚反艦彈道導彈才能起作用。這一切使得蘇聯人對他們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和經費研製出的反艦彈道導彈充滿了懷疑,他們認為光靠核彈頭爆炸難以使其完全喪失戰鬥力,必須繼續發展重型反艦導彈以超音速直接命中艦體穿透爆炸,或是用重型魚雷(533、650毫米口徑)水下爆炸才能使之重創或沉沒。 「十字路口」行動促使美國海軍研發反輻射污染清洗系統(Countermeasure Wash-Down Systems,CMWDS),以加強艦艇在受到核爆後清理輻射的能力。政治因素。除了難以攻克的技術問題之外,美蘇之前簽訂的條約也制約了Р-27К反艦彈道導彈的進一步發展。前文也提到,Р-27К和Р-27導彈在基本外形尺寸方面差別不大,發射裝置則完全相同,蘇聯海軍曾直接試圖將其裝備在667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上,不久後又決定重新設計裝備Р-27К導彈的667В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其外形也與667А/АУ型沒有任何區別。然而,在1972年簽署的美蘇《關於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臨時協定》(即第一階段限制進攻性戰略核武器條約,SALT-1 / ОСВ-1)將蘇聯海軍的導彈核潛艇數量限制在62艘,而海基彈道導彈數量上限則為950枚。當時蘇聯已經服役了8艘658型(每艘帶彈3枚)、超過30艘667А型(每艘帶彈16枚)彈道導彈核潛艇,另有10多艘的667А型和667Б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在建。以「彈道導彈」為名目發展的Р-27К反艦彈道導彈若是大量生產裝艇服役,必將佔用有限的海基戰略導彈及搭載艇的限額存量。因此,除了在605型彈道導彈試驗潛艇上進行了測試外,沒有繼續裝備在其他潛艇上。失敗的先驅者——蘇聯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探索與嘗試(三)蘇聯對洲際反艦彈道導彈的研究一般而言,現代航母戰鬥群需要接近目標沿岸至少1000~1500公里才能發揮其作戰能力,但從DF-21中程戰術彈道導彈發展過來的DF-21D反艦彈道導彈的射程據信達到了1500~2000公里甚至更遠,這就具備了將美國航母戰鬥群驅離到其能夠干涉中國周邊地區的距離之外。但是為了儘可能發揮導彈的射程,就需要將導彈發射車部署在沿海地區,這在戰時就有可能招致敵方無人機或者隱身飛機對其發射車或信息節點的集中攻擊。因此,從相對安全的內陸地區發射導彈打擊大洋深處的航空母艦,無疑是所有希望對美國賴以支使的航母戰鬥群構成足夠強威懾力的國家夢寐以求的目標,而具備「大區域無依託機動發射」能力的DF-26很有可能就是基於這一思想的直接產物。雖然這相應地浪費了一定的射程,但發射平台更安全,而且導彈在發射後的助推段更不容易被攔截。而從內陸發射中遠程(洲際)反艦彈道導彈的這一概念,同樣也是由蘇聯最早提出的。60年代初,開發飛航導彈起家的第52特種設計局(ОКБ-52)總設計師切洛梅(В.Н. Челомей)在研製「神話」海洋衛星偵察與目標指示系統的同時,也在設計用於發射УС-А/П海洋偵察衛星的УР-200型二級液體燃料運載火箭(8К81,北約將其視為導彈,代號SS-X-10「瘦子」/ Scrag,УР為「通用火箭」的俄語縮寫)。УР-200全長34.6米,直徑3米,發射重量138噸,能將3900公斤的荷載發射到200公里高度的預定軌道。除了運載「神話」衛星外,還計劃用於「衛星殲擊機」(ИС)和軌道轟炸系統(Система частично-орбитального бомбометания)等蘇聯軍事航天項目。就在這一時期,精於政治並富有商業頭腦的切洛梅總設計師就向蘇聯海軍「推銷」,可以在УР-200運載火箭上發展用於反艦的「УБ」洲際彈道導彈項目。這樣一來,海軍就可以在用УР-200火箭發射УС系列海洋偵察衛星的同時,用相同彈體改進而來的彈道導彈來攻擊10000公里以外的美國航母、海上集結點甚至母港,構成一體化的遠程偵察(海洋偵察衛星)-打擊(反艦彈道導彈)系統,這樣既節省經費,又可以加快研製進程。這個想法得到了當時的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С.Н.赫魯曉夫的認可,但海軍卻對該項目十分抵觸——有了這樣的武器,那還要他們海軍幹什麼?可是,最高領導人的表態卻又讓他們無可奈何。從1963年11月4日至1964年10月20日,УР-200運載火箭一共進行了9次發射,但其研製卻在1965年戛然而止,用於反艦攻擊的研究計劃也被凍結。УР-200火箭發射УС系列海洋偵察衛星的任務被第386特種設計局(ОКБ-386,後來的「南方」科研生產聯合體)的「旋風-2」型運載火箭(Циклон-2 / 11К69,由Р-36洲際彈道導彈改進而來)取代。其原因除了技術上的缺點(運載能力和可靠性不足),還有當時蘇聯複雜的政治鬥爭。通過任用赫魯曉夫的兒子Н.С.赫魯曉夫,切洛梅迅速受寵,在1955年他年僅41歲時就擁有了自己的設計局,並通過這層關係不斷向赫魯曉夫遊說蘇聯海軍應當大力發展飛航導彈。然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切洛梅沒有料到他最重要的靠山——赫魯曉夫在1964年突然下台,而被他視為心腹的Н.С.赫魯曉夫也在不久後離職。不但УР-200運載火箭的研製計劃被「槍斃」,原本由第52特種設計局負責的衛星殲擊機項目也被交給了科羅廖夫(С.П.Королёв)設計。好在切洛梅的軍事科研與設計生涯並沒有就這樣斷送,他後來主持研製的一系列飛航式反艦導彈(「玄武岩」、「花崗岩」等)以及УР-100型(8К84,北約代號SS-11 Mod.1「賽果」/ Sego)和УР-500型運載火箭都大獲成功,而УР-500後來更是演化成了大名鼎鼎的「質子」系列運載火箭。在之後УР-100的改進型號УР-100М與馬克耶夫的Р-29(4K75 / РСМ-40,北約代號SS-N-8「鋸蠅」/ Sawfly)競爭蘇聯海軍下一代海基彈道導彈的過程中,切洛梅再一次提出了不切實際的反艦彈道導彈構想,當然也隨著競爭失敗而未能如願。 УР-200運載火箭外形圖。無力回天的後繼者在Р-27K反艦彈道導彈設計與試驗的同時,第385特種設計局還開發了另一種用於打擊航母戰鬥群的Д-13導彈系統和Р-33潛射反艦彈道導彈。就像Р-27K是在Р-27導彈基礎上研製的那樣,Р-33導彈與蘇聯當時正在發展的Р-29潛射彈道導彈有直接的技術關聯。1964年,第385特種設計局就開始研製了提升射程的Д-5М導彈系統和Р-27М型(4К10М)潛射彈道導彈,其射程達到3800~4000公里,計劃裝配在正在第16中央設計局進行設計的705Б(687)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上,但705Б(687)項目的下馬也使Д-5М導彈系統被取消。取代Д-5М導彈系統的是之後裝備在667АУ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上的Д-5У導彈系統和667Б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上的Д-9導彈系統,前者所用的為射程2500公里的Р-27У導彈,雖然射程沒有增加,但可攜帶3枚集束式分彈頭,且發射精度有所提高;後者所用的Р-29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則直接將最大射程一舉提高到了7800公里。1971年6月,蘇聯政府下令第385特種設計局開始開發裝有複合制導(主-被動)和末端自導引頭的Д-13導彈系統和配套的Р-33反艦彈道導彈。該導彈的重量和直徑應與Р-29導彈接近以裝備到潛艇上,並要求其既可使用小型低當量核戰鬥部,也可採用常規戰鬥部(單彈頭/分導式彈頭),射程2000公里。同年12月,設計局召開了一次首席設計師會議,決定將Д-13系統的設計工作列為優先項目,這次會議上明確了設計進度要求,在確定了導彈的基本參數和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基本戰術技術指標之後,展開對彈載設備的初步研製,此外還計劃在1977年進行潛艇發射試驗。按照設計,Р-33導彈的荷載為700公斤,其中彈頭制導設備約重150公斤。但到了1972年中期,其設計進度並不令人滿意。由於導彈的彈頭部分較Р-29導彈加長了50%,導致Р-33導彈的最大射程減少了40%,最大起飛重量也下降了20%。此外,在設計中還存在諸如在導彈高速再入大氣層後的「黑障」條件下制導設備的有效工作、彈道飛行段的熱保護與應力保護以及對目標進行偵察與定位等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最後,設計局提出分兩個階段繼續推進項目:首先將導彈和系統達到1971年首席設計師會議所確定的性能水平。隨後在1974年解決開發中存在的其他問題,包括敵方可能的對抗模擬以及偵察與目標指示等。到了1974年6月,Р-33反艦彈道導彈的方案設計完成並交給海軍學院審核,在潛艇上進行的聯合發射試驗則被拖遲到1980年舉行。經過研究後,蘇聯政府決定終止Р-33反艦彈道導彈繼續發展,Д-13導彈系統的研發也沒有被列入1976~1980年的蘇聯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工作五年計劃之中。 Р-33反艦彈道導彈外形圖。失敗的先驅者——蘇聯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探索與嘗試(四)他山之石在蘇聯試驗Р-27К反艦彈道導彈10多年後,美國成功研製並裝備了「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潘興」II導彈是「潘興」-IA導彈的改進型號,其機動彈頭中裝有一部美國古德伊爾公司研製的J波段雷達,其天線直徑45厘米,波束寬2.2°,全重45.4公斤。由於末制導雷達開始運作的高度受到視野、速度等眾多限制,因而「潘興」II導彈需要在重返大氣層階段進行減速,而成為「機動重返載具」(MARV,美國第四代機動彈頭)。當其在彈道最高點(300公里高度)時先進行姿勢調整,在進入大氣層後距地面約40公里高度進行第一次機動,通過水平舵偏轉將彈頭以大攻角進行幾乎是水平狀態的減速飛行,利用空氣阻力將速度由6馬赫降至4馬赫左右;隨後在抵達目標上空進行第二次機動,以零攻角繼續再入;其間,在距目標約20公里時,末制導雷達導引頭開機進行測高,隨後在15公里高度對目標進行2轉/秒的環形掃描,形成典型地域的圖像,並與彈上計算機存儲的基準圖像進行比較,形成位置修正指令,控制彈頭向目標發起俯衝攻擊。因為用雷達地形匹配末制導的精度相對較高(其CEP達到了30~40米級別),美國陸軍最初考慮為「潘興」II導彈配備76枚常規彈頭的反機場跑道侵徹子母彈用於打擊敵方機場跑道或地面部隊集結區域。但是,美軍作戰中對機場的攻擊都由空軍負責;而且,當時從歐洲發射的任何彈道導彈都會被對方視為攜帶有核彈頭,敵方不會等到「疑似」核彈落地後才決定發起反擊,因此陸軍最後只好採用一枚W85型核彈頭作為其戰鬥部。這種射程1800公里、兩級固體火箭推進的導彈雖然早已按照美蘇1987年12月簽署的《消除兩國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條約》(即中導條約,INF)被全部銷毀,但至今都常常被人們所提及,其原因就是「潘興」II導彈是世界上最早服役的配備機動彈頭並採用雷達地形匹配末制導的導彈武器。而實際上,「潘興」II導彈在實施機動時犧牲了彈道導彈的高速突防能力,再加上其無法像「戰斧」巡航導彈那樣可以藉助雷達低空盲區和地面雜波掩護自己,從多種高度、多個方向向目標發起攻擊使其在當時蘇聯的С-300防空導彈系統面前變得更易被攔截。另外,將「潘興」II作為反艦彈道導彈攻擊航母類目標的想法也是不可取的。「潘興」II雖然命中精度高,但其所用的地形匹配雷達,顯然是無法攻擊水面移動目標的。 「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彈道示意圖(原創圖片,繪製:小呂飛刀)。末端引導的別樣構想除了Р-33反艦彈道導彈的主/被動複合末制導外,蘇聯人也研究過和「潘興」II導彈類似的雷達地形匹配末制導雷達。根據1973年10月下達的政府令,第386特種設計局開發了一種被稱為「信標-1」(Маяк-1 / 15Ф678)的自導頭,用於裝備給大名鼎鼎的Р-36M洲際戰略導彈(15A14 / PC-20A,北約代號SS-18「撒旦」/ Satan),並於1975年完成了草案設計。1978年6月至1980年8月,「信標-1」被安裝到實彈上進行飛行試驗,其上搭載了同「潘興」II上相似的地形匹配雷達和地形圖資料庫,但最終沒有裝備部隊。1967~1973年,中央自動化裝置和液壓傳動裝置科學研究所(ЦНИИАГ)以及「液壓機」科研生產聯合體(НПО ?Гидравлика?)兩家單位在佩爾西茨(З.М.Персиц)總設計師的領導下,合作研製另一種用於彈道導彈的末制導模式——圖像(光學)比對制導。該裝置可以通過彈上計算機中存儲的地形影像庫與目標區域進行比對、識別、鎖定並根據目標圖像進行導引工作。另外保險起見,導彈在發射前一般需要由前線偵察機來確認敵方目標的精確位置。1974年,蘇聯在卡普斯京亞爾靶場首次試驗了裝備「管樂器」型(Аэрофон / 8К14-1Ф)光學導引頭的Р-17ВТО導彈(9К72-О,北約代號SS-1E「飛毛腿-D」/ Scud-D)。1979年9月29日,該彈進行了一次300公里射程的試射,資料稱其圓概率誤差僅「幾」米。不過,採用光學末制導的好處是相對雷達波可能會在再入段無法使用、以及紅外線會被彈體表面高熱輻射所飽和而言的,也僅能用於攻擊地面固定或半機動目標,此外光學引導頭還無法在多雲霧的海面上以及夜間發揮作用。因此採用慣性+光學末制導的Р-17ВТО短程彈道導彈雖然在1989年少量裝備了部隊,但其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與傳統「飛毛腿」的圓錐尖彈頭不同的是,Р-17ВТО導彈因裝有光學導引頭的關係采而用了圓鈍彈頭。失敗的先驅者——蘇聯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探索與嘗試(五)在80年代時,蘇聯另一款著名的導彈——「先鋒」(也有譯為「少先隊員」的,Пионер / 15Ж45,北約代號SS-20「軍刀」/ Saber)也曾被試圖加上反艦的功能。當時為了打擊美國航空母艦以及防備西方對蘇聯的歐洲部分和華沙條約盟國所可能發起的大規模兩棲登陸行動,蘇聯政府指示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МИТ)在兩級固體燃料推進的「先鋒」中程彈道導彈基礎上,結合日趨成熟的「神話」和「成功」系統構建新的岸基偵察-打擊系統。不過,一紙《中導條約》讓蘇聯的「先鋒」和「奧卡河」(Ока / 9K714,北約代號SS-23「蜘蛛」/ Spider)這兩款中程彈道導彈成為了「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和陸基「戰斧」巡航導彈的陪葬品,該項目也就此終止。到了21世紀初期,俄羅斯又針對提高彈道導彈的機動性和命中精度而展開了一系列研究項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機械製造科學生產聯合體(НП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和中央機械製造科學研究所(ЦНИИМАШ)為УР-100НУТТХ洲際彈道導彈(15А35 / РС-18Б,北約代號SS-19 Mod.2「匕首」/ Stiletto)研製的「呼號」(Призыв)系統,用於對海上遇難船隻進行緊急救援。該項目的早期研究從1987年就已經開始了,並在1991年進行了首次試驗,其開發代號為「信天翁」(Альбатрос)。彈道導彈上原本的彈頭部分被改為帶有滑翔翼的СЛА-1或СЛА-2型空-天救生飛行器(СЛА為「超輕型飛行器」的俄文縮寫),因此可以在較低的高度進行末端飛行控制,並可在15分鐘至1.5小時內,以20~30米的精度將420~2500公斤的荷載投送到事故地點附近。其中СЛА-1型飛行器可攜帶90具救生筏,СЛА-2型則可以攜帶尺寸更大的救生、消防、排水器材或潛水設備。由於相關資料甚乏,這個所謂的「海上救援」項目背後的意義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俄軍對發展彈道導彈海上精確打擊能力同樣十分感興趣。 對中國的啟示以現在的眼光來評判,不論是В.П.馬克耶夫的潛射反艦彈道導彈,還是В.Н.切梅洛的反艦洲際彈道導彈想法都是超前的,甚至超出了當時科技與國際戰略環境所能承受的範圍。從Р-27К型導彈的實際測試來看,能夠基於成熟的潛射戰略導彈平台研製出潛艇搭載的Р-27К反艦彈道導彈,更能使對敵國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威懾範圍從沿海擴展到大洋上;而從內陸發射的反艦版УР-200彈道導彈雖然沒有研製下去,但從經濟性和通用性角度來看似乎更有吸引力,而蘇聯龐大的海洋監視體系和「神話」系統的不斷完善也保證了其在技術上的可行性。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開發的DF-21D和DF-26導彈雖然同蘇聯反艦彈道導彈並沒有多大技術關聯性(例如DF-21D/DF-26更多地應用了「潘興」II的類似技術),但對假想敵的威懾效果卻是相同的。2005年,美國海軍退役少將艾瑞克·麥克凡登(Eric McVandon)就曾公開表示:「反艦彈道導彈的作用,與1964年中國獲得核武器在戰略上是等值的。」 另外,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4年7月公布的一份報告分析稱,解放軍裝備有80枚DF-21和DF-21A型、36枚DF-21C型中程彈道導彈,並在以每年裝備6枚的速度部署DF-21D反艦彈道導彈。而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局長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也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上證實了解放軍擁有了「有限但越來越多的中程常規彈頭彈道導彈,這將提高中國打擊某一區域目標的能力。」實際上,美國人的擔憂遠不止如此。他們認為,當前中國已經成功發展了一定區域內的反艦彈道導彈能力,這隻算是一種非對稱作戰理念的開始。作為一種發展到極致的岸防武器,反艦彈道導彈可以用於執行海上封鎖並在局部戰役中獲得海上優勢,可以用於打擊航母、全通甲板兩棲攻擊艦、大型補給艦或者海上預置艦等。而在這次閱兵中,中國不但展示了裝有常規彈頭的DF-21D,更公開了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DF-26反艦彈道導彈。這就證明了中國可以基於相同的技術和體系,建立起超出近海、乃至全球性的精確打擊和聯合作戰能力。這樣就可以在美國介入可能發生的台海衝突時,不僅具備摧毀上述大中型水面艦艇的能力,還可能攻擊美國設在關島、夏威夷上的軍事設施、甚至直接威脅到美國本土。不過,在針對美國航母戰鬥群建立龐大的及偵察-打擊體系(RSC,Reconnaissance-Strike Complex)中,蘇聯人的經驗與教訓就至關重要了。冷戰時期,蘇聯人組成了專門的偵察-打擊群用於對美國航母戰鬥群進行長時間的跟蹤定位,並在爆發戰事的第一時間為海軍航空兵、攜帶遠程飛航導彈的核潛艇和水面艦艇提供目標方位,隨即轉向撤離。執行此類任務的主要有裝備後嚮導彈發射裝置的大型導彈艦(便於在發射完導彈後迅速逃跑)以及裝備130毫米口徑火炮的驅逐艦。這種方法雖然相對可靠(抵近跟蹤-目視確認),但也意味著戰時偵察-打擊群將付出巨大的犧牲。因此,蘇聯後來又發展了空中與太空平台的偵察定位系統,即「成功」與「神話」海洋偵察系統。前者結合被動和目視方式標定目標,後者則在被動偵察的基礎上增加了主動雷達偵察。這是源於蘇聯海軍逐漸發現了被動電子偵察方式的局限性,偵察效果在不斷下降的同時,實施起來的難度也在不斷地增加。美國海軍在長期研究蘇聯海軍的海洋監視體系過程中,慢慢摸索出了與之對抗和反制的措施,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保持高頻靜默。完全的電子靜默(雷達、高頻無線電台和聲吶)可以讓依靠高頻測向獲得美軍艦艇方位坐標並導引蘇聯偵察-打擊群前來的圖-95РЦ偵察與目標指示飛機、情報搜集船無從偵測目標。這也是蘇聯海軍在「神話」系統研製之初,要求加入主動雷達海洋偵察功能的原因。此外,冷戰時期美國海軍航空兵就經常通過跟蹤圖-95РЦ並使用各種欺騙手段來妨礙其發揮作用,並不斷引入更先進的主動電子對抗措施。目前力圖建立常備反航母打擊與威懾能力的中國同樣面臨著這個問題,也就是航空偵察的效率和偵察平台的安全問題。沒有完備的偵察、通信和指揮步驟,再強大的單件武器也無法施展威力。現在中國雖然裝備了各種「高新」系列飛機,但依舊沒有像圖-95РЦ這樣的遠程海上巡邏/偵察與目標指示飛機,而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也存在持續性和脆弱性等問題。因此中國最終還是需要發展穩定的大型地面天波雷達和精確可靠的太空偵察平台,來對大洋上的美國航母作戰群進行概率定位。近年來,中國發射了一系列「高分」、「風雲」、「環境-1A/B」、「尖兵」和「遙感」等一系列光學/逆向合成孔徑雷達(ISAR)/電子偵察衛星以及「天鏈」系列通信中繼衛星用於對海上目標進行定位和信息數據交互,其速度已將俄羅斯正在重建的「蔓藤」海洋偵察系統遠遠拋在了身後。按照美國海軍的估計,解放軍正在建設一個包含6個光學偵察衛星、10個雷達偵察衛星和6個電子偵察衛星在內的對海偵測系統,這個比蘇聯時期「神話」系統規模還要龐大的系統能夠給對海偵察-打擊部隊(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以及第二炮兵的DF-21D/DF-26反艦彈道導彈)提供重點海域內45分鐘以內的數據刷新率。失敗的先驅者——蘇聯對反艦彈道導彈的探索與嘗試(六)盾與劍之爭2007年3月29日,美國蘭德公司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的反介入戰略及其對美國的影響》的報告研究。報告中認為,在對付擁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美國時,「中國不會與其硬碰硬,而是將動用包括軍事、外交手段在內的一切力量,拒止美軍進入台海戰場。」 DF-21D導彈就足以動搖美國海軍干涉台海的決心,而射程更遠的DF-26導彈的出現有可能帶來一種全新的戰爭模式,美國人在其面前毫無選擇餘地,似乎只有「遠離中國海岸」這一個選項。然而,反艦彈道導彈並非不可攔截。以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經驗來看,從目標的獲取、跟蹤、識別、中繼制導再到末端導引過程,都有各種軟硬結合的應對方法。按照目前公開的信息,DF-21D和DF-26反艦彈道導彈都採用了與「潘興」II導彈類似的彈道末端變軌(再入機動變軌)技術,裝有「機動重返載具」並通過主/被動雷達實施末端導引。與蘇聯發展的Р-27К反艦彈道導彈不同的是,它們都需要在重返大氣層後減速到能夠正常使用末制導雷達的速度。其再入彈頭的減速機動就可以為攔截方的偵測雷達提供足夠的觀測窗口;而反艦彈道導彈3米長的典型再入彈頭中通常包含末制導雷達、一組類似「彈頭母艙」(PBV)使用的推進器和穿越黑障區以後使用的氣動翼面,自然要比現代彈道導彈的小型再入彈頭更容易被雷達捕捉到。當年為了防禦蘇聯飛航式反艦導彈飽和攻擊而建立起的「宙斯盾」系統,如今再一次擔當起了海基反導的重任。不過這一次,提康德羅佳級和阿利·伯克級「宙斯盾」艦的對手換成了中國海軍和反艦彈道導彈。「標準-2」Block IV和「標準-3」導彈已經具備了有限防禦彈道導彈的能力,還有部署在亞太盟國的「薩德」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等防禦手段,此外還能從台灣的「鋪路爪」、日本的X波段雷達那裡獲得早期預警。不過,作為防禦一方的美國海軍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彈道導彈防禦並不是萬無一失的。反艦彈道導彈是以攻頂的方式命中水面艦艇,而「宙斯盾」艦上的艦載相控陣雷達在天頂方向的工作效率會大幅下降,迄今為止進行的多次海基和陸基反導試驗也有過失敗的記錄。對於中國來說,在戰時或許可以發射幾十枚以上的反艦彈道導彈發起飽和攻擊,而對於美國海軍來說,未能成功攔截其中的一枚可能就意味著滅頂之災。當然,美國可以在開戰之處即通過技術手段干擾甚至摧毀中國的天基或空中偵察-信息獲取節點,不過中國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予以反擊,但這可能意味著中美兩國熱戰的全面爆發。低頭磨劍,也須時時料敵鑄盾之功。蘇聯開發反艦彈道導彈以及反航母綜合偵察-打擊體系的過去歷歷在目,脫離戰場實際,缺乏足夠遠見的閉門造車,註定不會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今天DF-21D和DF-26的出現只是一個開始,要真正實現「關島之內無航母」這一長遠目標,未來的路途必定漫長而坎坷。附:本文參考資料http://makeyev.org/pub/msys/2011/4K18.htmlhttp://topwar.ru/36200-protivoko ... nego-deystviya.htmlhttp://topwar.ru/36683-ob-upravl ... h-blokah-raket.html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5377#p=1http://nevskii-bastion.ru/albatross-rk/http://militaryrussia.ru/blog/topic-177.htmlhttp://militaryrussia.ru/blog/topic-519.html/topic-844.html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ранит? в событиях и датах за 75 лет?, СПб: ЦНИИ ?Гранит?, 1996 г.Кузин В.П., Никольский В.И.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СССР 1945-1991?, ИМО,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1996 г.Пяткин.В.А. ?Генеральный конструктор?, Миасс: ГРЦ КБМ, 1998 г.Коршунов Ю.Л. Кутовой Е.М. ?Баллистические ракеты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 флота?, Гангут,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2002 г.Жарков В.И. ?Подводная лодка проекта 629?, 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альманах ?Тайфун?, №3, 2002 г.Пашин В.М.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е подводные лодки.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е и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2004 г.Дегтярь В.Г. ?СКБ-385 КБ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ГРЦ ?КБ им. Академика В.П.Макеева? ?, Москва, ?Военный Парад?, 2007 г.Карпенко.А.В, Шумков.Н.И. ?Морские комплексы с баллистическими ракетами?, СПб. – Москва, 2009 г.Апальков Ю.В. ?Подводные лодки советского флота 1945-1991 гг. Том I. Третье и четвертое поколение?, Москва , МОРКНИГА, 2009 г.Norman Friedman. ?Network-Centric Warfare : How Navies Learned to Fight Smarter through Three World War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9.Jonathan F. Solomon. ?Defending the fleet from China"s 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 : Naval Deception"s Roles in Sea-based Missile Defense?, Washington DC, April 15, 2011.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Naval War College Press, Autumn 2010, Vol.3 No.4.С.Н.科紐霍夫.《烏克蘭「南方」設計局——戰略導彈、運載火箭與衛星》,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國防科工委國際合作司譯,2001年.FLAK.《反航艦殺手鐧——反艦彈道飛彈的技術分析》,台灣,《尖端科技》,2007年第8期.蘭寧利.《顛覆遊戲規則的武器系統——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台灣,《亞太防務》,2010年第5期.楊肅剛.《解放軍對付美國航艦的不對稱戰法——彈道飛彈反航艦》,台灣,《軍事家》,2010年.汪民樂 李勇.《彈道導彈突防效能分析》,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0年.周萬幸.《彈道導彈目標識別技術》,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年.楊軍 等.《彈道導彈精確制導與控制技術》,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年.韓祖南.《國外著名導彈解析》,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年.陳曦.《走向巔峰——蘇聯反航母體系建設》,北京,《艦船知識》,2015年第5期.施展.《蘇聯反航母信息體系》,北京,《艦船知識》,2015年第5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你小時候撒過最失敗的謊言是?哈哈哈哈
※解決全球民族問題的出路在哪裡:文化多元主義失敗了嗎?
※女人婚姻失敗的原因有哪些?#UC訂閱號#
※苗柔柔:為什麼法國改造穆斯林失敗了?
※土耳其短命政變為何失敗?盤點媒體4大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