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陪孩子玩下面這些遊戲,能夠有效預防或輔助治療「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這個詞,現在媽媽們並不陌生。當寶寶出現以上癥狀時,媽媽就懷疑寶寶是否感統失調了? 很大一部分剖宮產的媽媽,尤其擔心孩子會不會「感統失調」。一旦孩子出現學習能力差、平衡感和運動不協調,甚至是孩子有比較多的暴力行為時,媽媽們就很容易把孩子往「感統失調」這方面去想。  這使得「感統失調」這個詞有些妖魔化的味道了。提起它,媽媽們就心悸,感覺似乎有些嚴重,又搞不明白它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今天就想跟媽媽們說說「感統失調」的那點事兒,希望幫父母們對「感統失調」和「感統訓練」有更多了解。什麼叫「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  再簡單點說,感統失調就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通過藥物治療配合康復訓練才能糾正。簡言之,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通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超過12歲就容易定型,不易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容易造成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1.孕期  (1)先兆流產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健全,造成孩子發育遲緩;  (2)懷孕期間妊娠反應嚴重,造成孕婦營養吸收能力差,進而造成胎兒營養不良或早產;  (3)懷孕期間孕婦主動或被動吸煙,大量飲酒,飲濃茶、咖啡,會造成臍帶的毛細血管萎縮,使孩子出生後在不同階段出現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  (4)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平衡失常。2.餵養  (1)母親看護不當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  (2)孩子出生後家長擁抱少,孩子靜坐比較多,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範圍;  (3)過分溺愛孩子,不讓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減弱,口腔肌肉缺乏鍛煉;  (4)不注重孩子適齡基本能力的訓練,缺乏運動、缺乏遊戲;  (5)缺少夥伴,群體生活不足,造成語言發育遲緩。3.教育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劇烈競爭的教育方式造成兒童心理緊張而引起的感覺統合不足;  (2)過早地進行認知教育,對孩子要求過高、限制過多,人為切斷孩子身心的有效統合、聯結;  (3)不尊重幼兒的基本權利,不注重個性培養,素質教育;  (4)電視、遊戲機成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子交流、活動過少;  (5)生活環境過於封閉,孩子聽得少、說的少,孩子的堅持性和等待性差,遇到事情的變通能力差;  (6)物質上過於寬鬆精神上有些苛刻,對孩子的情感愛撫不夠,使孩子肌膚饑渴。感統失調的治療與干預

兒童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前,首先由專家測查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後制訂一對一的訓練方案,通過一些特殊研製的教具,以遊戲的形式對孩子進行一系列的行為和腦力強化訓練,使兒童能充分感知各種刺激,在大腦中進行感覺的統合,促進全方面的發展,包括提高注意力、記憶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等。  不管孩子是否有「感統失調」,都請父母不要過於焦慮。下面,特分享一些簡單實用的遊戲。經常陪孩子玩下面這些遊戲,能夠有效預防或輔助治療「感統失調」。新生兒(0-1個月)——撫觸(觸覺)  在孩子睡醒的時候或是換尿布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孩子做做按摩操,雙手搓熱,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孩子的四肢、手腳、胸腹、後背,動作要輕柔。同時可以輕喚孩子的名字,告訴他你在做什麼,或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謠。孩子會因此感到舒適和愉快,並且可以促進孩子的血液循環。這種按摩每天可以進行5至6次,每次3至5分鐘。如果冬季室內溫度較低,可以給孩子蓋上一層薄被,隔著薄被進行按摩,以免孩子著涼。2個月,親子瑜伽,讓孩子「飛」(平衡覺)  當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時,輕柔地將孩子舉起、放下,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讓孩子向前「飛」,向後「飛」,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緩緩地放低他的頭,然後放低他的腳,讓他慢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使孩子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你可以在孩子剛會抬頭時玩與孩子一起玩這個遊戲。3個月,找找媽媽在哪裡(視覺、聽覺)  用手蒙住自己的臉,然後移開,同時說:「媽媽在哪裡?」「媽媽在這裡。」或者,在傢具或屏風後面,然後突然把頭伸出來叫孩子。也可以用絲巾蓋住孩子的頭,再掀起,同時說:「孩子在哪裡?」「孩子在這裡。」

4個月,重複唱「哆來咪」(聽覺)  試著反覆唱2、3個音符,比如唱著「哆來咪」,如果你經常唱,這就很容易成為他早期口語表達的一部分。5個月,坐「電梯」(空間知覺)  讓孩子在兩個大人之間,每人握住他一隻胳膊,,另一隻手拖住孩子臀部,反覆舉起和放下他,並說:「上」和「下」,他會從遊戲中初步了解上升與下降的含義。6個月,認物(認知、記憶)  外出散步的時候,指給孩子看他所生活在的社區,並告訴孩子如何才能適應社區生活。和孩子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下次,在路過這樣的場景,可以讓孩子指一指「醫院在哪裡……」7個月,拋扔遊戲(授受關係、因果關係)  準備一個小球和一個空盒子或廣口瓶子,讓孩子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於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盒時,你可口中發出「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孩子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但需要你幫他把球撿回來。8個月,玩具在哪裡 (視覺、空間知覺)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讓孩子去找。這項遊戲有助於孩子理解客體永存性。9個月,爬行遊戲(大動作)  七八個月大時,孩子應該慢慢學會爬行,通過不斷努力地抬頭、仰脖子,來鍛煉前庭覺。向前爬行的過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能夠提高孩子的手眼協調、視聽能力。九個月的孩子通常對這些動作很熟練了,因此,家長應鼓勵孩子多爬行,例如媽媽躺在地上,讓孩子慢慢爬上媽媽的身體;或者媽媽手腳著地彎成拱形,吸引孩子從底下爬過去。  對於一些本身不愛爬行的孩子,家長可以採取一些誘導措施,如把孩子放在小被子上,拉著他(她)的兩條腿慢慢向後拖,並在孩子面前放上色彩鮮艷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導他(她)抬頭、逐漸向前爬行。 10個月,紙盒遊戲(大動作、精細動作、模仿、學習)  準備比較結實的、底淺、面積稍大的紙板箱一隻,玩具數個。紙盒裡的玩具讓孩子隨意地拿進取出,開始可能需要媽媽示範給孩子看。  當孩子把大紙盒裡的玩具拿出來時,家長可逗引孩子爬進紙盒裡,「這是孩子的家」,讓他坐一坐,扶著站一站。當孩子把玩具裝進大紙盒裡時,你可教孩子推動大紙盒,「嘀嘀嘀,大卡車開來了,送貨來啦!」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綜合訓練遊戲,等孩子懂得玩法後,可鼓勵他單獨玩。11個月,練習走(大動作、平衡感)  和11個月孩子玩學走路遊戲時,應該在平坦的地面上進行。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孩子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讓孩子練習邁步向前走。12個月,爬樓梯(空間知覺、大動作)  在和12個月孩子玩爬樓梯遊戲時,爸爸媽媽可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第四、五層台階上,以此引導孩子爬樓梯拿玩具。練習時,爸爸媽媽雙手扶著孩子的腋下,幫助孩子兩腳交替爬樓梯。幫助的力量可逐漸減小。此遊戲能增強孩子腿步的力量,為今後獨立行走打好基礎,但應注意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10-20分鐘為宜。1-2歲,抓泡泡(手眼協調、精細動作、大動作、平衡能力)  父母用泡泡瓶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勵孩子追逐泡泡、並用手去抓泡泡。遊戲可貫穿1-2歲的孩子。選擇安全的玩耍區域,以防孩子追逐時發生危險。2-3歲,分糖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分辨力)  準備孩子喜歡吃的糖果若干,與糖果大小相似的珠子或小球若干,空瓶子一個。  將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個盤裡,鼓勵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區分出來,將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來放入空瓶子里。挑完後蓋上瓶蓋,搖晃瓶子。讓孩子傾聽瓶子里發出的聲音。糖果可以作為孩子的物質獎勵,但不要吃太多哦。3-4歲,一起投籃(大動作、肌肉力量、手眼協調、社交互動)  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後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可以隨著孩子對遊戲的熟練,適當增大距離,以增加難度。遊戲過程中多鼓勵和稱讚孩子的好表現,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4-6歲,走平衡木(平衡能力)  讓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走,走過規定尺寸的平衡木。難度可逐漸提高,比如,只走一半的距離;走完全程;雙手持物走;單手持物走。

  開始時父母需要反覆做示範,並跟在孩子後邊走,給予身體協助,如拉著孩子雙手或扶其雙肩;熟練後,父母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時拉著他/她的一隻手給予扶持;最後能夠達到,只在需要時給予扶持。
推薦閱讀:

15分鐘簡單有效的瘦腹操(圖)
英語最有效記憶法-詞根詞綴大全
齊心協力保證憲法全面有效實施
寶寶哭鬧怎麼辦!學會這九招有效安撫寶寶哭鬧
肝癌偏愛哪些人?怎麼預防最有效?腫瘤專家告訴你

TAG:孩子 | 遊戲 | 治療 | 有效 | 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