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尋找「另一個地球」?——專家解讀關於開普勒-452b的三大疑問
新華網北京7月24日新媒體專電(「中國網事」記者李偉)美國航天局23日宣布,天文學家通過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確認在宜居地帶發現一顆與地球大小相似、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的太陽系外行星——開普勒-452b。這被業內解讀認為,這一發現是尋找「地球2.0」(即地球「兄弟」)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記者梳理髮現,關於開普勒-452b如何發現?開普勒-452b上有沒有生命?尋找一個遙遠的「另一個地球」有何意義?成為眾多網友的主要疑問。針對這三大疑問,記者採訪了國內天文學家。
開普勒-452b如何發現?
「太空望遠鏡凝視一塊天區持續觀測,通過凌星現象,加以精確的恆星模型推斷,可以測定行星和恆星的相對大小,以及行星本身的參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平勁松告訴記者,這是開普勒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的主要方法。
平勁松進一步闡釋說,太空望遠鏡凝視著天鵝座星域時,通過高靈敏度、可以精確捕捉光度變化的太空望遠鏡進行探測,開普勒-452b繞著一顆恆星旋轉,每轉一圈就會恰好從恆星前方經過一次,遮擋住那顆恆星射向地球的一部分星光。於是在地球上看起來,這顆恆星的亮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短時間內突然變暗一些,這種現象被稱為凌星。而恆星短時間變暗呈現出周期性的現象,可能就意味著這顆恆星的周邊存在這樣一顆行星。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鄭永春告訴記者,因為行星本身不發光,太空望遠鏡其實根本看不到這顆行星,但通過凌星觀測,可以測出開普勒-452b的直徑和繞恆星運行的軌道參數,這也是天文學家目前唯一能夠確定的、有關這顆行星本身的參數。鄭永春舉例說,反之從開普勒-452b行星上尋找地球,也是一樣的計算方法。
而關於這顆行星其他重要參數,比如物質構成、氣溫等數據,從當前的觀測研究手段來講,天文學家現在還不能獲知。
開普勒-452b上有沒有生命?
針對網友們最好奇的「開普勒-452b上有沒有生命」問題,平勁松表示,當前還不能確定有沒有生命,但從恆星系統的類地球模式進行理論推算,存在可能性。
根據美國航天局公布的信息顯示,天文學家準確測定開普勒-452b的公轉周期為385天。據此,天文學家能夠計算它到恆星的距離,位於所謂的「宜居帶」,理論上該行星表面會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液態水和大氣。
平勁松進一步闡釋說,通過模型計算,開普勒-452b和地球一樣,距離各自的恆星不遠不近,即不至於天寒地凍水凝成冰,也不至於天燥地熱水蒸成氣。然而,一顆行星就算處在宜居帶內,也不能完全保證有生命存在,這只是當前的理論推算。
鄭永春告訴記者,1400光年的距離,按照當前地球上最快的飛行器速度,到達這顆行星也需要上千萬年,對於具體生命探測、移民該星球尚不具有現實意義。
尋找一個遙遠的「另一個地球」有何意義?
平勁松等天文學家表示,當前人類探索外太空尋找類地行星,對於解釋地球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以及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具有科學價值。
美國航天局將開普勒—452b行星形容為地球的「大表哥」,其直徑比地球大60%,公轉周期385天,位於溫度條件適宜、理論上有望保有液態水的恆星系統宜居帶。此外,其繞轉的母恆星開普勒—452也與太陽相似,其60億歲的年齡比太陽年長15億歲。專家推測,圍繞它運行的系外行星開普勒—452b的年齡也應當與之接近。
「通過人類探測發現的眾多類地行星,諸如人類發現的『小表弟』和『大表哥』等類地行星,可以對比參照研究地球的過去和未來,尤其是通過『大表哥』,可以讓我們看到地球未來的景象。」鄭永春說,類地行星與地球將會有著接近的自然屬性,而人類對於地球的過去和將來知之甚少,通過對比研究其他類地行星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地球。
平勁松表示,當前美國航天局尋找到類地行星,對於國內天文領域研究具有啟示意義。據了解,目前,我國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開始在貴州進行拼裝,將探測宇宙中遙遠的信號、物質,同樣,有望對認識宇宙起源與演化過程作出貢獻。
天文學家表示,當前人類對於類地行星觀測和地外生命研究,關係到未來人類是否可以移民外星球等現實命運問題。同樣,有助於解答人類的命運問題:宇宙中是否有其他適於生存的星球,生命如何起源,人類的存在是否是獨特,是否有其他的生命等。
【糾錯】[責任編輯: 楊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開普勒-452b
推薦閱讀:
※解讀男人的雄性本能
※傅佩榮版易經下經51-64解讀
※學會食神類象你也可以輕鬆解讀八字命理
※解讀捧氣貫頂法
※12地支最深刻解讀之——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