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和西單民主牆:青春和高壓給予他們可貴的能量 - 昝愛宗 - 法天下法律博客

北島和西單民主牆:青春和高壓給予他們可貴的能量 2008-6-9北島和西單民主牆:青春和高壓給予他們可貴的能量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 2008年06月01日 來源: 南方都市報

北島近照。 本報記者 田志凌 攝

《今天》雜誌從創刊號到最後的第九期。

今天文學研究會的油印本,上面有顧城、食指、北島等人的詩歌。

2003年,《北島詩歌》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改革開放30周年大家訪談系列之八在海外多年的北島回國了。去年底他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回到香港任教。今年恰好是《今天》詩刊創刊30周年。記者採訪《今天》舊事之前與北島溝通,北島一直很認真,要求記者不僅採訪他,也要採訪《今天》的其他當事人,芒克、黃銳、徐曉、鄂復明……他在郵件中列出一大串人名。但因版面限制為一人的訪談,記者只好以「緩兵之計」表示之後還會採訪其他人,才得到採訪機會。之後記者聯繫芒克,芒克一句爽快的「採訪北島就行了,他是一個很嚴肅的人」,充分顯示了朋友間的信任。講述起《今天》的故事時,北島的語氣是平靜的,但對每個細節、人名和時間卻格外較真。在他那裡,歷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事實不容篡改。不滿於有學者將「今天派」歸入「傷痕文學」,一直很有涵養的北島甚至憤怒地說出「睜眼說瞎話」這樣嚴厲的措辭。「從早到晚,來編輯部幫忙幹活的人絡繹不絕」南方都市報:在採訪黃銳的時候他曾經提到,《今天》的創辦跟當時西單民主牆這個大背景有關(見本報5月18日B20版《改革開放30周年大家訪談系列之六:「星星」撼動了當時的社會》),是這樣嗎?北島:這還得從「西單民主牆」的形成過程說起。文革結束後,有很多外地人到北京上訪,上訪高峰期僅在北京就有幾十萬人。那時長安街在西單地段北側有一段灰色磚牆,成了上訪者張貼申冤及個人訴求的大小字報園地,其中也有提出普遍政治與社會訴求的文章。到1978年底,一些非官方的報紙刊物開始出現(首先張貼在這牆上)。這就是「西單民主牆運動」(簡稱「民主牆」)。《今天》是最早出現在「西單民主牆」上的民刊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份文學刊物。它於1978年12月23日創刊,除了「民主牆」,同時張貼在北京的政府機構文化出版單位和大學。當時民主牆每天都有很多人圍觀,那是很壯觀的場面,現在還可以找到當年人們圍觀手抄的老照片。那時都是靠手抄,抄大小字報和民間報刊,當然也包括《今天》在內。南方都市報:你跟芒克、黃銳提出創辦《今天》,有什麼具體的原因嗎?北島:這要追溯到北京的地下文學運動。六十年代後期,生活的動蕩加青春的苦悶,使年輕一代從書本和寫作中尋找精神的出路。每年冬天農閑,年輕人都紛紛回到北京,互相交換書籍,很多人開始寫作,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文學文化沙龍。當時北京有一個比較大的沙龍,女主人徐浩淵是個傳奇人物。七十年代初,她周圍聚集了一批詩人藝術家,包括依群、彭剛等人,還有根子(原名岳重)、多多、芒克,他們都被稱為「白洋淀詩派」的代表人物。類似的沙龍在北京不少。我所在的沙龍比較小,以我們三個同班同學為主,聚在一起讀書討論,交換作品。後來這些沙龍不斷交錯重組,大家串在了一起。當年多多和芒克兩人就像要交換決鬥的手槍一樣,每人年底要各自拿出一本詩集,看誰寫得好。當時北京的地下沙龍,趙一凡是個重要人物。他父親是文字改革委員會的頭頭之一。他從小癱瘓,才氣過人,從他那裡我們借到了很多「黃皮書」。他精力過人,什麼都抄,很多地下文學作品因此倖存下來,後來發表在《今天》上。從1969年到1978年,經過近十年的準備期,地下文學趨向成熟,其中以詩歌的成就最高。南方都市報:《今天》就在這些手抄本的基礎上產生?北島:記得那是1978年初秋一個晚上,我和芒克、黃銳在黃銳家的小院里喝了點兒白酒,我們常在那裡聚會。我提議說,我們應該辦個文學雜誌,現在是時候了。他們立即響應,說干就干。南方都市報:開始就你們三個?北島:那時我們另有個文化沙龍,常在一起聚會郊遊。我們把這個計劃跟大伙兒說了,全都認可。於是開始定期開會商量,比如討論稿件、起刊名、找印刷設備。那時印刷設備是由國家統一控制的,一般人借不到。從九月到十二月,我們不停地奔忙。至於稿件,詩歌積攢了十年了,綽綽有餘。寫信徵得蔡其矯和舒婷的同意後,我選了他們的詩。舒婷其中一首詩原題為《橡樹》,根據上下文,我覺得加上「致」字效果會更好,於是改成《致橡樹》,都沒跟她商量。蔡其矯的筆名「喬加」也是我順手起的。當時缺的是小說和評論,我趕寫了一篇,發在創刊號上,此後我幾乎每期都寫一篇。南方都市報:大家都自己動手寫?北島:也有外來稿,比如馬德升的短篇《瘦弱的人》。他是通過朋友介紹來的,最初我們想發表他的一幅木刻,他也給了這篇小說。我們都覺得小說不怎麼理想,先由黃銳改了一稿,芒克改了一稿,最後我又改了一稿,改得面目全非,把他氣壞了,寫了一封抗議信。那時我們還不懂得尊重作者,得慢慢學。馬德升從創刊號起就加入《今天》,拄著雙拐穿過冰天雪地,幫忙幹活。南方都市報:你們最早在哪裡印製《今天》?北島:在我們成員中有個叫陸煥興的,原來是北汽的技術員,他家那時在一個「三不管」地區,是亮馬河邊的小村子,與三里屯使館區遙遙相望。陸煥興和他妻子在那兒租了間小屋,也就六七平方米吧。自七十年代中期起,他們家成了聚會的中心,喝酒、唱歌、聊天,通宵達旦。這群人後來成了《今天》的骨幹。南方都市報:紙怎麼來的?北島:當時大家都沒錢,當時芒克在北京造紙廠工作,黃銳在工廠宣傳科打雜,每人每天「順」一些,積少成多,所以《今天》創刊號的紙張顏色都不一樣。這可以算一種時代特色吧。南方都市報:第一期全是用手工刻嗎?北島:是的,第一期完全是手刻蠟板。當時很難找到油印機,我還為此找過北京醫學院團委的張辛欣。謝天謝地,不知道黃銳從哪裡弄來一台很破的油印機。我們七個人在陸煥興家裡輪流倒班,誰累了就睡一會兒,醒了接著干。有的刻版,有的印刷。最初由於技術差,沒印多少,蠟紙就起褶破了,還得重刻。正當我們印刷《今天》時,北京下了場大雪。從12月20日起,我們在小屋裡整整幹了三天三夜,吃的是炸醬麵。22號晚終於完工,大家決定好好吃一頓,慶祝一下。第二天早上我們三個從我家出發。買糨糊太貴,我就用麵粉放在鐵桶里熬。隨後我還把我們騎的三輛自行車的牌照號碼都改了,只需用白色水粉在原號碼上添加幾筆就行了。1976年「四五」運動中,警察就是通過抄自行車牌號抓人的。吸取教訓,我們先把自行車牌號改了。南方都市報:你們貼了以後聽到反饋了嗎?北島:其實除了人身安全外,更讓人擔心的是我們的作品能否為人們所接受。我們混到圍觀的人群中觀察讀者的反應。在張貼時附有一張白紙供大家留言,沒想到留言中90%都是肯定的,甚至有人留下地址姓名,希望和我們聯繫。南方都市報:「今天」這個名字是怎樣來的?北島:是芒克起的。在一次籌備會上,說起刊物名字,大家苦思冥想,名字都不合適。芒克提議叫「今天」,大家都覺得好,既新鮮又有某種緊迫感。馮亦代把《今天》的英文譯名改成「The Moment」。所以,《今天》創刊號的英文是The Moment。到第二期重新設計封面時,黃銳還是改成「TODAY」。去年年底在澳門舉辦的中國文學討論會上,有個復旦教授在發言中,試圖把「今天派」歸入「傷痕文學」的範疇中,讓我很憤怒。我提醒他說,《今天》在創刊號上就已發表了評論文章《評〈醒來吧,弟弟〉》,副標題是「醒來吧,劉心武」。可見我們從一開始就對「傷痕文學」極其反感,要跟它劃清界線。「傷痕文學」不是文學,而是另一種宣傳代用品——把文學當成控訴。再說,文革是一個複雜的歷史事件,怎麼可能一夜之間全都成了受害者呢?「傷痕文學」就是工農兵文藝的變種。南方都市報:第一期之後編輯部就發生了分裂?北島:很多民刊像雨後春筍般出現,大家都面臨著生存危機:一旦受到鉗制該怎麼辦。於是達成共識,由各個刊物派代表成立「聯席會議」,互相支持。1979年1月底,通過聯席會議協調,各個刊物在「民主牆」前搞了一個公開演講會。那些政治性刊物,諸如《探索》、《人權同盟》,言辭非常激烈。當天晚上,在《今天》內部大家吵了起來。刊物何去何從:到底堅持純文學立場,還是要捲入到民主運動中去。當時代表《今天》在聯席會議簽字,同意參加集會的是芒克,反對的人要求芒克發表個人聲明,貼到「民主牆」上,說明他無權代表大家簽字。但我堅決反對,覺得事到臨頭,只能扛,於是提出一個解決方案:要麼反對者留下來辦《今天》,我們退出;要麼他們離開,由我們辦。那天晚上除了三個發起人,即芒克、黃銳和我,其他人都離開了。我們從讀者留言上的聯繫地址,並通過朋友介紹找到了一批新人,他們後來成了《今天》的骨幹。南方都市報:你們做雜誌的詳細情形是怎樣的?北島:《今天》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比較鬆散的作者隊伍,每月定期開作品討論會。每個人念完自己的作品,大家討論,提出修改意見。討論會通常在《今天》的成員趙南家,他家房子開間較大,最多的時候有四、五十人來參加作品討論會。另一部分是就是劉念春的家,那是編輯部所在地。他們哥倆都搬出去住了,被我們喧賓奪主。從早到晚,來幫忙幹活的人絡繹不絕,各行各業的人都有,護士、售貨員、大學生、工人、待業青年等等。那個以編輯部為中心的圈子鮮為人知,而正是由於他們的獻身精神,《今天》才得以存活下來。南方都市報:那些不搞創作的人去那裡做什麼呢?北島:很多人喜歡文學,但不一定非得寫作。大家在一起邊幹活邊聊天,討論各種問題。到吃飯的時候,大家掏腰包湊錢湊糧票,做一大鍋炸醬麵。記得我的《回答》在《詩刊》發表,我拿到九塊錢稿費,馬上到附近飯館請客,不夠,大家再湊湊。那是一種共產主義式的生活。其中很多人回憶起來,都覺得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開始把『朦朧詩』還原為『今天詩』」南方都市報:你們還舉辦過一些詩歌朗誦會是嗎?北島:1979年4月8日,我們在玉淵潭公園舉辦了第一次詩歌朗誦會,同年10月21日在同一地點舉辦了第二次。每次開朗誦會前我們都向有關部門申報——和出版《今天》一樣,我們從一開始就爭取合法出版,但無人理會。朗誦者中還有陳凱歌,他當時還是電影學院的學生。他曾在《今天》發表過小說,也是《今天》在北京電影學院的代理人,每期刊物都由他在那兒張貼出售。南方都市報:當時去參加朗誦會的人多嗎?北島:第一次朗誦會正趕上刮大風,但還是有四五百個聽眾。第二次有近千人參加,那是「民主牆」被關閉後,民主運動處於低潮。鄂復明是我們的技術專家,他用蓄電池連上話筒和錄音機,再把喇叭掛在樹上。雖說擴音效果不怎麼樣,但聊勝於無。黃銳用白床單畫了幅抽象畫,掛在兩棵樹之間,作為幕布。我們因地制宜,用一個天然土坡做舞台。可惜這樣珍貴的時刻,沒有錄音錄像保存下來。南方都市報:你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賣《今天》的呢?北島:從第二期起,我們就在民主牆公開出售。先把剛出版的那期張貼在民主牆上,順便貼個廣告,告知出售《今天》的時間。到時候大家就排起隊來。另一個銷售渠道就是征訂,最多的時候訂戶有六七百,除了西藏,全國各省都有。每期印一千冊,每本賣五毛到七毛不等。後來我們甚至略有盈餘,除了維持雜誌的運轉,還能養活為了辦《今天》而辭職的芒克。南方都市報:《今天》後來一共辦了多少期呢?你們的印刷設備有沒有得到更新呢?北島:前後兩年內共出版了九期,還有四本叢書。隨著財政情況好轉,我們讓芒克買回一台滾筒式半自動油印機,對我們來說是技術革命。滾筒式油印機不僅速度快多了,而且每張蠟紙的印數也大大增加了。南方都市報:當時《今天》編輯部還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很多人?北島:東四14條76號就像個民間的文化中心,吸引著全國各路人馬,形形色色,什麼怪人都有。有時候挺煩人的,我擔心公安局藉此給我們找麻煩。有一陣子,芒克老是帶領著一群女孩子出去喝酒,讓我感到不安。在一次編輯部會議上,我提議成立紀律檢查小組,由會「大成拳」的劉念春擔任組長,主要是針對芒克的,因為他是「花花公子」。我們還通過決議,明確規定《今天》編輯部成員之間不許談戀愛。主要考慮談戀愛有可能被當成流氓團伙。這顯然受到革命的鐵血紀律那老一套的影響。在那兩年中,《今天》成員之間果然沒人談戀愛,直到《今天》散夥後周楣英才和徐曉結合。我想當時少男少女之間難免有非分之想,可受限於清規戒律,只能藏在心裡。南方都市報:後來《今天》是怎樣被解散的?北島:1979年秋天,「民主牆」被拆除後,很多雜誌都自動停辦了,比如《沃土》,一聽風聲不對就關了。我們一直堅持到了1980年9月。1980年9月,作為《今天》的聯絡人劉念春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命令我們停辦。我們改頭換面,成立了「今天文學研究會」,變成內部交流資料,出了三期。同年12月,我們接到更加嚴厲的警告。為了保護作者和編輯部成員,我們做出解散的決定。此前我們給北京文藝界的名人發了一兩百封呼籲信,希望得到他們的回應,但只收到蕭軍的回信,表示支持。為此我和芒克專門找過蕭軍,才發現他對《今天》一無所知,由於糊塗加熱情才寫的回信。南方都市報:《今天》解散後你受到影響了嗎?北島:1981年年初,我當時在《新觀察》雜誌當編輯,《新觀察》隸屬中國作家協會。後來調到外文局的《中國報道》,那是對外宣傳的世界語刊物。此後在外文局呆了四年多,直到1985年。我在單位實在呆不下去了,就調到昌平縣的一個鄉鎮企業。在那兒呆了大半年又混不下去了,後來索性成了自由職業者。1987年春我去了英國,在大學當訪問學者。南方都市報:「朦朧詩」的爭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北島:始於1980年。最初是「九葉派」詩人杜運燮的一首詩,有個章明寫了篇批判文章《令人氣悶的「朦朧」》。後來公劉寫了《新的課題》,談到顧城的詩,慢慢引發了一個全國性關於「朦朧詩」的爭論。奇怪,沒有人提到《今天》,因為它被當時的審查制度完全過濾掉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開始把「朦朧詩」還原為「今天詩」,為歷史正名。南方都市報:爭論的結果呢?北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個爭論並沒什麼意義,可能唯一的意義就是讓「今天詩」更深入人心了。當時有三個人為之辯護,分別是謝冕、孫紹振、徐敬亞,寫了三個「崛起」的文章,後來他們因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特別是徐敬亞,壓力最大。南方都市報:1973年你在做工人嗎?北島:我從1969年到1980年,做了十一年的建築工人。第一期《今天》出版後,我送給邵燕祥一本。他很喜歡《回答》,還有舒婷的《致橡樹》,問我能不能把它們發在《詩刊》上,我說當然可以,他就在1979年《詩刊》三月號發表了《回答》,四月號發表了《致橡樹》。《詩刊》當時的發行量有上百萬份,這兩首詩廣為流傳,造成全國性影響。對這個問題我們內部有爭論:芒克反對《今天》的詩歌在官方刊物發表,而我認為應儘可能擴大影響,包括藉助官方刊物的傳播。南方都市報:你後來意識到《回答》的影響是什麼時候呢?比如很多人寫信給你嗎?北島:在1979年《今天》第一次朗誦會上,陳凱歌朗誦的就是《回答》這首詩。當時很多人喜歡這首詩,在我看來是表達一種反叛精神,與時代的轉折有關。我理解人們的這種閱讀期待。但我並不認為這首詩是我的代表作。南方都市報:為什麼呢?北島:它屬於我詩歌寫作的某個階段,比較幼稚比較簡單化的階段。由於這首詩黑白分明、朗朗上口,所以易於傳播。說到底,它源自我們上一代的革命詩歌,立場不同,但方式方法語調修辭是基本一致的。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張閎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北島或一代人成長的小說》。在他看來,《回答》和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之間,有著回聲般的對應關係。說得有道理。《回答》中的反抗者如同鏡像中的主宰者。問題是誰有權代表誰來宣告呢?這裡有一種僭越的危險。一不留神,反抗者就轉變成了主宰者。歷史上這種事兒還少嗎?直到現在出門參加活動,中國聽眾還堅持要我朗誦《回答》。我覺得他們都被冷凍在那個時代了。如果詩人往前走的話,就只能不管不顧,越走越孤獨。南方都市報:「今天」派一開始寫的就是比較現代的詩,這種資源是哪來的?北島:坦率地說,我們的詩歌只有兩個直接的傳統資源,一個是革命主義詩歌,一個是毛澤東的古體詩詞。而後來匯進來的西方現代詩歌,由於當時不懂外語只能依賴譯文,使這一資源變得非常有限。我們開始寫詩,多少有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悲涼感。是青春和社會高壓給予我們可貴的能量。如果把《今天》的歷史放在一個大背景中看,首先要看到它與中國文化傳統之間的重大偏離。《今天》的重要成員幾乎都是青年工人,有人半開玩笑地說:「《今天》是工人教育知識分子的運動」;而知識分子作為群體當時在精神上已被徹底打垮,無力載道,致使文化傳統的鏈條斷裂。無知者無畏,正是一批沒受過多少正規教育的青年人敢領風氣之先,在歷史的轉折時刻闖出條新路。這是中國文學的可悲之處,又是幸運之處,縱然有缺憾,畢竟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毫無疑問,從「五四運動」發端的中國新詩,到七十年代末異軍突起,我相信這一影響會持續很多年。南方都市報:在受到西方文學的多年熏陶以後,再回頭去看當年的那些作品,你會覺得不滿嗎?北島:雖說我們的傳統資源不多,但參照系可非常複雜。「今天派」詩歌靠造反起家,它造了老祖宗的反,造了革命詩歌的反,等於也造了自己的反,自然對西方文學也並非那麼畢恭畢敬。對文學史家來說,關於「今天派」產生的原因,以及和中國文學傳統的關係、和近代史及革命的關係,和文革的關係,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題目。本報記者 田志凌實習生 鄭如煜中國第一根火柴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 2008年06月01日 來源: 南方都市報作者:

□徐敬亞假定紅日當頭的文革歲月屬於中國人的精神漆黑之夜,那麼,在意識黎明中出現的一本民間油印雜誌《今天》和以北島為代表的「今天詩群」,成為點燃數十年中國現代詩熱浪的第一縷火光。按結繩記事的時間古法,1978年,絕對是中國之繩上的一個特大疙瘩。那一年末,從北京灰色的天空中飛起了幾隻俊俏的詩鳥,它們以傷感的翅膀和憤怒的姿態,迅速征服了一代青年,標誌「崛起詩群」啟動。在短短几個月內,一本非官方的油印雜誌的蔓延和一批詩作的傳播歷史,近乎神奇!這些邊寫詩邊推著油墨滾的未來詩人們,不會想到他們的詩飛得那樣快。他們編排出來的一行行漢字,在30年前中國大學校園裡受到了狂熱的追捧。1979年秋,我突然收到從北京寄來的《今天》。是創刊號。「詩還可以這樣寫?!」我當時完全被驚呆了。最初,它很秘密地在我們《赤子心》詩社內部傳閱。後來,那本珍貴的油印刊物,傳到了宿舍。最後,我們吉林大學中文系204寢室的12名同學一致決定,由一個人朗誦大家聽:「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我至今還能清晰地記得那種精神上的震撼。它是一根最細的針的同時它又是一磅最重的錘……那樣的震撼,一生中只能出現一次。就這樣,《今天》從我們的寢室傳遍了七七級,傳遍了中文系。再後來,傳到了東北師大。在此同時,它也傳遍了中國各高等院校。「北京東四14條76號劉念春」——對於30年前《今天》讀者,絕對是一組溫暖的漢字撫愛。它們不再是地、名,而是一種新時代的靈魂慰藉劑。當年拿出三角錢郵寄一本油印雜誌的窮學生們都知道,它的營養遠遠超過一碗紅燒肉內部包含的全部味道。忘不了整個1979年的下半年,我始終在一種莫名的興奮中度過。北島、江河、方含、食指、齊雲、舒婷……一個比一個更驚心動魄的名字,一次次擊中了我。在最需要準確擊打的時刻,《今天》恰巧加大了詩歌的投放——隨著第3期、第8期「詩歌專刊」的連續推出,《今天》帶著一種新鮮的美,帶著一種時代力度,在全國詩歌愛好者的心中降下一場又一場詩的鵝毛大雪。正是在一種近於痴迷的閱讀沉醉中,我陸續用筆寫下了我最原始的一些讀後斷想,並命名為《奇異的光——今天詩歌讀痕》。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寫詩歌評論。我把文章寄給了「劉念春」後,竟收到了北島的回信。後來,它被發表在《今天》最後一期第9期上。在最後一段,我寫道:「我敢假設:如果讓我編寫《中國當代文學史》,在詩歌一頁上,我要寫上幾個大字——在七十年代末詩壇上出現了一個文學刊物:《今天》。它放射了奇異的光!」幸運的是,在後來的年代裡,更多的人和我產生了相似的感覺。而在一本本並不是由我編寫的《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它們真的成了詩歌「主流」。1980年夏天,我與王小妮在青春詩會上第一次見到了《今天》幾乎全部主力。高瘦、清爽的北島與芒克,各背著一個黃書包到《詩刊》售賣他們那已經更名為《今天文學研究會·內部交流資料》的偉大雜誌。北島帶著我與王小妮繞來繞去進了一座灰暗的四合院。我記得小院子里圍坐了二三十個文學青年。一位個子不高的女孩,在朦朧的夜色中,用緩慢的聲調朗誦了她寫的小說。儘管《今天》一直刊載著不錯的小說,但是它根本無法掩蓋今天詩歌炫目的光輝。在八十年代文學青年固執的眼中,「今天詩群」那先行者與信號彈一樣的歷史地位,幾乎使這本綜合性的民間文學刊物形同虛設地變成了「詩專刊」。過了這麼多年,我常常想:當年的中國熱情為什麼偏偏選中了詩?也許,中國幾千年古老的詩歌傳統,是這一彷彿命中注定之路的、惟一固執而強悍的嚮導。不能想像,如果沒有當年的建築工人北島,沒有青年工人芒克,沒有待業青年顧城,沒有紡織女工舒婷,沒有曾經的神經病人食指,沒有知青方含,沒有從白洋淀返回的多多……中國七十年代末湧起的文學社團會不會朝著詩歌的主導方向發展?八十年代風雲翻動的詩歌大潮會不會掃蕩於中國土地?——當時,中國有上百種常規雜誌紛紛復刊。可惜在那些印刷精美的白紙上,排列著的是令人輕蔑的思想與文采。道不同,不相謀。這就是為什麼印刷粗糙、字跡模糊的油印民間刊物《今天》當年取得了中國第一把文學小提琴的全部秘密。在紀念《今天》創刊30年的日子,我的青春記憶仍然無法抵消內心的沉重。一根孤獨的火柴,曾不可思議地擦亮了中國的夜空。而天光大亮後,真真切切的視野卻反而令人倍感無聊。笑嘻嘻的金錢年代,連天才也淹沒於滾滾紅塵與油膩膩的遊戲之中。這,是我們的無奈與尷尬,也正是我們的驕傲與幸運。徐敬亞(詩評家,海南大學教授)。發表時間: 2008-6-9瀏覽次數: 36
推薦閱讀:

爆炸要有多高的能量才能使人體氣化?
每天學點正能量 !
腹部肥胖比全身肥胖危害更大 飲食注意能量密度
為考生補充滿滿滿正能量【紅燒牛肉麵】

TAG:青春 | 法律 | 能量 | 博客 | 北島 | 西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