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立志 博學 修身 報國》——博學篇之一

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尚書·商書·仲虺之誥》 【譯註】能夠自己求得老師的人就會為王,認為別人不如自己的人就會滅亡。喜愛提問的,知識就充裕,自以為是的,見聞就不廣。 莫己若:沒有誰比得上自己。仲虺(huī):商湯王的大臣。誥:一種文體,一般用於上對下的通報告誡。 【評述】商湯把夏朝最末一位君王、以荒淫殘暴出名的夏桀流放到南巢,建立了商朝。此後,商湯就讓仲虺寫了一篇文章,解釋他流放夏桀的理由,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夏桀自以為是,不肯學習。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管子·形勢解》 【譯註】海不排斥水,所以能成就它的闊大;山不排斥土石,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峻;士人不厭棄學問,所以能使他成為聖賢。 【評述】《管子》一書相傳為管仲所作。管伸是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國相,執政期間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管仲被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歸入道家,其實他的思想很雜,儒、道、法思想兼有。管仲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以成為聖賢當作士人最高奮鬥目標,強調成聖的途徑就是努力學習,積累學問,這就和以尊師重教、成仁成聖的儒家沒有什麼差別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譯註】學習後按時去實踐,不也值得高興嗎? 說:同「悅」,高興。 【評述】這是《論語》中記載孔子所講的第一句話,可見他對學習的重視。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 【譯註】吃不要求飽足,住不要求安逸,辦事敏捷,說話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補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就:近,走近。 【評述】在孔子看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好學,除了看這個人是不是善於向他人學習之外,在物質生活上不提過高的要求,也是必要條件之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譯註】學習而不思考就會上當受騙,空想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罔(wǎng):欺罔,欺騙。殆(dài):危險,此處指學習失敗。 【評述】對善於學習的人來說,學習和思考都是重要的環節。光學習而不善於思考,就會人云亦云;光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想入非非。 子入太廟,每事問。 ——《論語·八佾》 【譯註】孔子進了周公廟,每一件事都問。 太廟:開國之君叫太祖,太祖的廟叫太廟。周公是西周魯國最初的受封之君,所以這裡的太廟指的就是周公廟。 【評述】孔子謙虛好學,不懂就問,哪怕受到別人的誤解甚至是嘲笑,也不改初衷。其實,學問中包括了「學」與「問」,學是學習,問是提問,只學不問,還叫什麼學問!《論語》的編撰者對「每事問」精神顯然是十分欣賞的,不僅在《八佾》中引用,在《鄉黨》中又加以引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譯註】聰敏好學,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 【評述】有一次,學生向孔子發問,為什麼衛國的大夫孔圉死後得到了「文」的謚號,孔子就以這兩句話對孔圉加以表彰。其實。這兩句話也是孔子的夫子自道。《三字經》說得好:「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項橐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據說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譯註】努力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 厭:飽,滿足。 【評述】作為教育家的孔子對於教與學的關係有深刻的理解,因此他才會經常用這兩句話來自勉。 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述而》 【譯註】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敏捷勤奮去追求知識的人。 【評述】孔子在《論語·季氏》中把人分為幾個等次:「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其中對一般百姓的輕蔑態度固然不足為訓,但他不承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強調勤奮學習,這對我們還是有啟發的。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論語·述而》 【譯註】多多傾聽,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觀察,記在心中,這就是次一等的「知」啊。 識(zhì):通「志」,記住。次:次一等,指「學而知之者」。 【評述】孔子在這裡講的是學習方法問題,做一個「學而知之者」,應該多聽多看,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譯註】幾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學習,看出他們的缺點就反思自己加以改正。 三:在此是「多」的意思。焉:於此,在這裡。 【評述】這段話有兩層意思。首先,孔子是「無常師」的(見《論語·子張》),他在提醒我們「留心處處皆學問」;其次,孔子這句話還強調,要善於從他人身上吸取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這也都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論語·子路》 【譯註】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大概採取存疑的態度。 闕:通「缺」,缺而不言,即存疑。 【評述】對世間萬物,孔子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即實事求是的謹慎態度,這也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論語·憲問》 【譯註】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裝飾自己(給別人看)。 【評述】學習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孔子對此作了精闢的說明。當然,孔子原意是道德本位主義的,他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放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不過,他的這一思想中對後人也不是毫無啟發的。歸根結底,個人的道德修養也罷,學問進益也罷,都不應該是向他人炫耀的資本,而應該是本人思想精神境界的升華。戰國末年的儒學大師苟子便十分欣賞孔子的提法,《荀子·勸學》中引用了孔子的「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的意見後,接著說「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可說是對孔子思想的進一步發揮。在今天,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我們才會意識到為中華的崛起與復興,應該孜孜不倦地學習,奮進!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衛靈公》 【譯註】我曾經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沒有益處,不如去學習。 【評述】學習和思考兩者不可缺一,但相比而言,孔子似乎對學習更為重視。以後的荀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語·子張》 【譯註】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就在其中了。 篤:堅定。 【評述】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是「仁」,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中,他往往不輕許以「仁」。不過,在孔子及其學生看來,只要堅守志向,博學多思,就可以一步步地靠近「仁」的目標,這對我們當不無啟發。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論語·子張》 【譯註】各類工人在工場里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通過學習獲得大道。 【評述】這是用比喻說明,在攀登知識高峰的時候,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有通過不懈學習,才能夠獲取大道。 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孟子·離婁下》 【譯註】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解說,(在融會貫通後)返回到簡略地述說大義的地步。 反:同「返」。 【評述】孟子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是由博返約,博是融會貫通的基礎,如果沒有廣博的知識,眼界就不開闊;但如果為博而博,缺乏深入統觀的功夫,人就會被浩如煙海的知識牽著鼻子走,也不是高明的辦法。清代著名學者汪琬在《傳是樓記》中所說「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就是這個意思。 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譯註】下棋作為一種技藝,只不過是小技藝;如果不一心一意,那就學不好。 弈:下棋。數:技藝。 【評述】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才會有所進益,哪怕是下棋這樣的小玩意兒,也不例外。 學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厭,所以治人也。 ——屍佼《屍子·勸學》 【譯註】學習而不厭倦,是為了完善自己;教學而不厭倦,是為了完善他人。 治:原意是治理,管理,又有「懲處」、「醫治」等含義,這裡是「完善」的意思。 【評述】屍子這段話是現存《屍子》第一篇中的第一句,與孔子所說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一脈相承的。 學不可以已。 ——荀況《荀子·勸學》 【譯註】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已:停止,完畢。 【評述】我國有句老話:「活到老,學到老。」說得就是這個意思。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況《荀子·勸學》 【譯註】從事雕刻,如果中途放棄,朽木也不能折斷;如果堅持不懈,金屬和石頭也能刻出花紋。 鍥:刻。鏤:雕刻。 【評述】荀子是以比喻的方式說明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在浮躁之風瀰漫的環境中,我們尤其需要端正學習目的和態度,認真讀書。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荀況《荀子·勸學》 【譯註】君子的學問,聽在耳里,記在心中,流露在身體儀態上,表現在行為舉止中。 箸(zhu6):同「著」,附著。 【評述】學問不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修養;它需要每一個人的生命體驗,它還可以極大程度上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這就是荀子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荀況《荀子·非十二子》 【譯註】不知道就向別人請教,不會的就向別人學習,即使有能力也一定謙讓,進而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的要求。 【評述】虛心求學請教,戒驕戒躁,這是正確的治學態度,更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荀況《荀子·大略》 【譯註】善於求學的人能徹底了解萬事之理,善於實幹的人能探究萬事中的疑難。 【評述】在學習中,荀子提倡追根究底的精神,而追根究底就意味著:要善於發現問題,更要在實踐中學習。 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 ——荀況《荀子·法行》 【譯註】年少時如不學習,年長了就沒有才能;年老時如不對人教誨,死了之後就沒有人懷念。 思:思念。 【評述】據荀子說,這幾句話是孔子說的。孔子始終思慮人生中的幾件大事,其中兩件就是少年時的學習和老年時的教書育人,對照孔子自己所說過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應該說荀子的話還是可信的。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呂不韋《呂氏春秋·孟夏紀·用眾》 【譯註】善於學習的人,能夠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 假:藉助。 【評述】呂不韋這段話說的是「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的道理,啟發我們應該隨時注意吸收他人的長處,這也是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不知義理,生於不學。 ——呂不韋《呂氏春秋·孟夏紀·勸學》 【譯註】不懂得義理,根源在於不學習。 【評述】古人說:「讀書明理。」讀書與明理之間是存在著因果關係的。 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 ——呂不韋《呂氏春秋·有始覽·謹昕》 【譯註】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是各種禍患的根源。 【評述】《謹聽》是《呂氏春秋》中總結上古帝王得天下和失天下的經驗教訓的文章。呂不韋認為,帝王只有「不知則問,不能則學」,才能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其實,國家如此個人何嘗不是如此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禮記·學記》 【譯註】玉不經過雕琢,就不能成為器具;人不學習,就不懂得道理。所以古代的帝王建立國家治理百姓,都把教育和學習放在首位。 君民:治理百姓。 【評述】中華文明古國一直有著重教重學的優良傳統,我們應該把這一傳統發揚光大。《晉書·景帝紀》所說的「荊山之璞雖美,不琢不成其寶」,顯然就是從《禮記·學記》中得到啟發的。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譯註】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後才知道自己知識上的貧乏。 困:貧乏,困窘。 【評述】學習是一個必須由學習者親身體驗的過程,任何人都無法替代這一體驗,這真是經驗之談。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禮記·學記》 【譯註】適宜於學習的時間已過才來學習,那麼再勤苦用功也難有成就。 【評述】青少年時代是每個人最可貴的學習時光,因為在這個階段中人的精力和求知慾最為旺盛。如果不把握好這個時機努力學習,那麼日後就算花費數倍的時間來補救,也不一定能達到青少年時代學習的效果。「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等名言,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禮記·學記》 【譯註】一般人在學習時,有的過失在於貪多,有的過失在於求少,有的過失在於把學習看得太容易,有的過失在於半途而廢。 則:助詞,無實義。 【評述】學有所成,是每個年輕人的理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這一理想的。這裡提到的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幾種過失,既有學習方法上的問題,又牽涉到學習毅力上的問題,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禮記·學記》 【譯註】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安逸,而自己比別人能夠得到加倍的成績,又從而歸功於老師;不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辛勤,但自己只能得到別人一半的成績,又從而埋怨老師。 選:安逸,安閑。庸:功勞。在此是認為有功勞的意思。 【評述】善學者必須有兩方面的資質:一是良好的道德品質,二是善於思考敢於發問的習慣。前者使他勇於檢討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不怨天尤人;後者使他能夠抓住學習中的關鍵,一切疑問就會迎刃而解。這樣,他的學習當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譯註】愛好學習就接近於智了,努力實踐就接近於仁了,知道羞恥就接近於勇了。 知:通「智」。 【評述】據說這是孔子的原話。智、仁、勇都是孔子十分推崇的品質,而他把與學習有密切關係的「智」放在首位,這是耐人尋味的。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譯註】廣泛地學習知識,周密地探究它,謹慎地思考它,明晰地辨析它,堅定地實行它。 審:詳細,周密。問:追究,考察。篤(dǔ):堅定。 【評述】這五句話是對學習全過程和正確方法的高度概括。學習知識應該廣博,而且必須具有探究精神和思考習慣,這樣才能做到明辨是非;最後,學習必須與實踐結合起來,懂得舉一反三,學到的知識才是「活」的。 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禮記·儒行》 【譯註】儒者廣博地學習而沒有窮盡,堅定地實踐而從不疲倦,在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不放蕩,在人生通達的時候不會感到才德不足的窘困。 幽居:個人獨處。淫:過分,無節制。 【評述】魯哀公曾向孔子問儒者的行為方式,孔子儘可能詳盡地6魯哀公解釋了儒者的為人處世。在孔子看來,儒者好學葯奮,積極用世,不會因為處境的不同改變自己的行事多式。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學習。 運而有光者,飾也;造而逾明者,學也。 ——西德《大繁禮記·幼學》 【譯註]遠看有光澤的東西,靠的是外在的修飾;近看而更顯得明亮通透的人,靠的是內在的學養。 逾:通「愈」,更加。 【評述】一個人的充實,主要靠的是內在精神、思想、品質和學問的提高,而這類提高只有通過不懈的學習才能獲得。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 【譯註】好學深思,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評述】《五帝本紀》是《史記》的第一篇。五帝在古文獻中的記載不大一致,一般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這五位都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即使在司馬遷生活的西漢時期,有關記載也是零星散亂的。司馬遷為他們立傳,是在歷史資料中反覆爬梳整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動筆,寫成這篇傳記的。「好學深思,心知其意」這八個字,就是司馬遷創作《五帝本紀》中的切身體會,也為後來的學者指明了一條治學的坦途。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譯註】有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不遷怒於別人,不會重複犯第二次錯誤。 【評述】作為教育家的孔子,門下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可謂人數眾多。可是當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哪一個好學」的時候,孔子回咎只有顏回一個人,因為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論語·雍也》),將學習當作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絲毫不去計較物質生活條件的好壞。有志於學業的人應該以顏回為榜樣。 君子有三憂。弗知,可無憂與?知而不學,可無憂與?學而不行,可無憂與? ——韓嬰《韓詩外傳》卷一 【譯註】君子有三種憂慮。不知道有哪些學問,能不憂慮嗎?知道了卻又不能去學,能不憂慮嗎?學了卻又不能去實行,能不憂慮嗎? 弗:不。與:同「歟」,嗎。 【評述】據說這是孔子的話。這三種憂慮說明孔子畢生考慮的就是如何不斷學習,如何不斷充實自己,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繼承。 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 ——韓嬰《韓詩外傳》卷三 【譯註】劍雖然鋒利,不去磨它就不能砍斷東西;資質雖然好,不學習才華就不高。 厲:通「礪」,磨。 【評述】這是用比喻的方式說明,人必須通過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本領。 知人無務,不若愚而好學。 ——劉安《淮南子·修務訓》 【譯註】聰明人不做事,不如愚笨的人好學。 知:通「智」,聰明。無務:不干事情。務,事情。 【評述】聰明和愚笨是可以轉化的,其中的關鍵就看人究竟是無所事事,還是勤奮好學。 多見者博,多聞者智。 ——桓寬《鹽鐵論·刺議》 【譯註】見得多的人學問廣博,聽得多的人敏慧聰明。 【評述】桓寬是西漢政治家、文學家。著有《鹽鐵論》。該書中包含了不少研究西漢政治、經濟等問題的重要文獻資料。這句話指出了見多識廣是人們學習、增長知識的又一重要途徑。 君子不羞學,不羞問。 ——劉向《說蒓·說叢》 【譯註】君子不羞於學習,不羞於詢問。 【評述】劉向認為詢問是得到知識的重要途徑,思考是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這與孔子強調「每事問」,「不恥下問」的精神是殊途同歸的。 人皆知以食愈飢,莫知以學愈愚。 ——劉向《說苑·建本》 【譯註】人都知道用食物來治癒飢餓,卻沒有人知道用學習來治癒愚蠢。 愈:病好了。這裡是治好的意思。 【評述】據說這句話是孟子說的。劉向感嘆西漢末年學風的敗壞,人們只知道追求物質享受,而不懂得精神飢餓會對人造成更加大的損害,而療治精神飢餓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古人常以「如饑似渴」來形容勤學者對知識的追求,或許就是受到劉向這句話的啟發吧! 廢學如斷織。 ——劉向《列女傳》 【譯註】廢棄學業就等於好像把織了一半的布割斷一樣。 【評述】劉向撰寫的《列女傳》,專門記載古代賢德婦女的事迹。其中說孟子少年時廢學歸家,孟母正在織布,見到孟子進門,就拿刀把,織機上織了一半的布割斷,並對孟子說:「你現在廢棄學業,就好像我割斷了這匹布一樣。」孟子大受震動,於是勤奮學習,最終成為一代大儒。劉向編寫《列女傳》的目的是宣揚封建倫理道德,但孟母斷織的故事卻形象地說明了學業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三字經》「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更通過對兒童宣揚這一道理,起到了激勵學習風氣的作用。 聖人之於天下,恥一物之不知。 ——揚雄《法言·君子》 【譯註】聖人對於天下的各種事物,有一樣不懂就感到羞恥。 【評述】揚雄的《法言》是他模仿《論語》所作的一本哲學著作。因為揚雄本人博學多才,所以他為聖人所定的標準是相當高的。 學貝正,否貝邪。 ——揚雄《法言·學行》 【譯註】學習了所作所為就正確,不學習所作所為就謬誤。 【評述】學習可以開闊眼界,更可以提升精神境界,所以揚雄才會對學習如此注重。 人有知學,則有力矣。 ——王充《論衡·效力》 【譯註】人有了知識學問,就有了能力。 【評述】《效力》是專門討論人的能力問題的,在王充看來,一個人的才能的大小,是與他的知識學問成正比的。這比培根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足足早了一千五百多年!可見人類的智者心靈總是相通、跨越時空的。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 ——王充《論衡·實知》 【譯註】人的才能有高低,了解事物要通過學習。學習後才知曉,不詢問就不懂得。 【評述】王充承認人的天分有高低,但他認為不學而知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強調入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 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德。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譯註】平常的玉不雕琢,就不會有好看的花紋;君子不學習,就不能成就他的德行。 瑑(zhuàn):在玉器上雕飾凸紋。文章:花紋。 【評述】班固是東漢史學家、文學家。他所著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西漢二百一十餘年的歷史。董仲舒是西漢前期的大儒,曾上書漢武帝請求朝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就是董仲舒在給漢武帝的奏章中所說的話。在這封奏章中,董仲舒建議漢武帝重視道德教化,選賢任能,他以「玉不琢,不成器」的比喻,說明君子也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成就德行的道理。 道成於學而藏於書,學進于振而廢於窮。 ——王符《潛夫論·贊學》 【譯註】道理隱藏在書本中,經過學習才能掌握。學業靠奮起振作而進步,因懈怠懶惰而荒廢。 振:奮起,振作。窮:阻塞不通,與「通」相對,在此作「懈怠懶惰」解。 【評述】王符是東漢末年的學者,他的《潛夫論》是針砭時弊的哲學著作。《贊學》講的是學習的重要性,探討了學習的方法。這裡強調的是要勤奮地學習書本知識。 不聞大論,則志不宏;不聽至言,則心不固。 ——荀悅《申鑒·雜言》 【譯註】如果不了解高深的理論,志氣就不會恢宏;如果不聽到至理名言,心志就不會堅定。 【評述】荀悅是東漢末年的學者,出身於儒學世家,他的《申鑒》是宣傳儒家思想的一部專著。荀悅在這裡主要講的是學習目標的設定,即古人經常講的「取法乎上」的問題。只有為自己設立比較高的目標,學習成就才顯著。 器不飾則無以為美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 ——徐幹《中論·治學》 【譯註】器皿不修飾就無從美觀,人不學習就無法有美好的品德。 懿:美,好。 【評述】這句話用比喻手法,說明學習對人的思想品德培養的重要作用。
推薦閱讀:

雙排扣外套修身 秋冬最靠譜
修身養性的十六字方針
道教長壽思想及修身養性
生氣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
修身養性70招

TAG:修身 | 博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