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詩這種體裁,語言精鍊,所表達的情感卻十分豐富,讀起來還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今天老師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詩,宋代蘇軾寫的《題西林壁》。(課件出示課題)
二、讀題、解題
師:請同學們看①②注釋,想一想題目的含義。
生1:書寫西林壁。
生2:題寫廬山的西林寺牆壁。
師:題是書寫、題寫,西林是廬山上的西林寺,壁是牆壁。「題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詩。因為詩寫在了西林寺的牆壁上,所以叫做《題西林壁》。
三、簡介作者蘇軾及寫作背景
師:理解了詩的題目,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出示課件:蘇軾兩字)關於蘇軾,你了解多少?
生:宋代詩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師:(課件出示蘇軾簡介)蘇軾,字子瞻,號
四、初讀課文,感知美
師:通過彙報資料,相信你們對作者蘇軾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麼他寫的這首《題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為什麼仍被歷代的人們所喜愛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研究的。
1、請同學們自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我知道班上的同學朗誦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為老師朗誦一次。生讀古詩,對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
3、同學們朗誦得不錯,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頓就更好了。可別小看停頓,在古詩中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一句詩中每兩個字一停頓,最後三個字連著讀。大家願意聽老師按照這個規則朗誦一遍嗎?師朗誦古詩。
現在請同學們在每句詩的停頓處用「/」作上標記(課件出示古詩)
師:請同學們再來朗誦一遍,注意停頓。
五、分組自學,理解美
1、一首古詩往往就是一幅古樸典雅的畫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讀,去感受,你就能看到這幅畫。想看到這幅畫就需要我們先理解古詩的意思。
2、學習指南:
個人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古詩的意思。
小組學習:在小組中交流古詩的意思,再說說詩人是怎樣觀察廬山的並體會作者的心境。(課件出示)
六、彙報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詩句
1、學生彙報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2、結合「橫看」和「側看」的不同感受,讓學生髮揮想像並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廬山的「嶺」和「峰」是什麼樣子的,感悟廬山的美。
3、同學們試著讀一讀,怎樣才能讀出廬山景色不同的感覺呢?(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如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遠強一些,近弱一些,高強一些,低弱一些。)
(二)交流第三、四行詩句。
1、學生自由表達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2、結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討論:為什麼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從而幫助學生體味詩所蘊含的道理。
可是老師有疑問。詩人已經多角度、全方位的遊覽了廬山,又為什麼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呢?
生1:廬山太高了。
生2:廬山太大了。
……
師:說的很有道理。廬山是那樣的雄奇,壯麗,險峻,相比之下,詩人又是那麼的渺小,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視野就變得狹窄,一時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了。那麼,你認為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生1:從各個角度看
生2:多角度看
……
師:大家都說的很對。要想看清廬山的真實面目,就得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諸認識而對廬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從蘇軾的這首詩中,我們得到了真理啟示(出示課件:要想真正了解事物,就要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事物。我們既要深入到事物之中去,又要跳出來縱觀全局,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
在我們平時的說話、寫作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例呢?我們還沒有這樣類似的詞語、故事?
生1:盲人摸象。
生2: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師:恩,你們說的都對。我們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應該綜合事物的各個方面,對事物有整體的認識。
6、說一說:聯繫實際並結合詩中所表達的哲理,說說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看人、看事、看問題呢?(應該全面、客觀地看,只有這樣才能看清問題,獲得正確的認識。)
所以老師請大家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同學都要從各個角度去了解,不能總是看別人身上的毛病。老師也一樣,會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犯了錯誤,只要改正依然是好孩子。我會綜合你的各個方面來認識和評價你的表現,努力認清「廬山的真面目」。
7、朗讀第三、四行詩句。
(三)學生根據詩意繪畫,通過展示內化詩意。
七、個性誦讀,表達美
1、教師語言激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蘇軾,看到廬山峰巒奇麗,雲霧繚繞,山中溪水潺潺,鳥語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樣?怎樣讀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組內交流體會。
3、引導學生談感受,結合感受進行個性化朗讀。
4、教師示範讀(課件配樂配像)
5、學生再讀,讀出詩的韻味。最後齊聲吟誦。
九、總結全文,升華美
師:(看板書總結)這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前兩句寫作者看到的景色,(板書:看景)
後兩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書:悟理)作者借欣賞廬山的感受,告訴我們無論看人、看事、看問題都要多角度,多側面地去觀察、去體會,這樣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全面、公正的評價。
十、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1、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遊覽過廬山、讚美過廬山,除了這首詩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詩人寫過廬山。生:我知道李白寫過《望廬山瀑布》
2、老師也收集了幾首描寫廬山的詩給大家看一看。(課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廬山五老峰》;陶淵明的《飲酒》;蘇轍的《游廬山山陽七詠》;毛澤東的《廬山仙人洞》)。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看景 悟理
橫看成嶺側成峰, 不識廬山真面目,
遠近高低各不同。 只緣身在此山中。
推薦閱讀:
※裝修要大氣,以下裝修設計解決難題
※設計預覽 重大更新
※越來越多人客廳不買茶几了,現在都潮流這樣設計,好用又不佔地
※三居室裝修設計
※初學紙樣必讀-上裝款式造型變化及紙樣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