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風采】毛澤東的五位「一字(詞)師」
1958年,毛主席對詩作《七律 ·長征》有段批註:「改浪拍為水拍,這是一位不相識的朋友建議的,他說一篇內不要有兩個浪字。是可以的。」這位「不相識的朋友」,就是山西大學歷史教授羅元貞老先生。 羅元貞是廣東興寧市寧新人,是享譽海內外著名愛國詩人、歷史學家,曾長期任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1952年元旦,當時在東北大學任教的羅元貞,作為從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致信毛主席表達感激之情,順便談了點學習主席詩詞的體會,並建議將《長征》詩第五句「金沙浪拍雲崖暖」中的「浪」改為「水」。這樣既可避免與第三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的「浪」字重複,又不使意境太「露」。主席在百忙中於1月9日親筆回信:「元貞先生,1月1日來信收到,感謝你的好意,此復。順頌教棋。」
早在建國前後,毛澤東就曾有過「一字師」和「一詞師」的佳話。1949年,毛澤東接受「救國七君子」之一章乃器的建議,將人們傳唱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一歌中的「中國」前面加一「新」字,併當面親切地說:「乃器先生,你的意見很好,我們已經通知作者加上〈新〉字了」。一字之增改,使該歌詞大為增色。建國之初的1951年,中國決定抗美援朝,原想以「支援軍」名義出兵,後來在徵求民主人士意見時,時任政務院副總理的黃炎培對毛澤東主席說:「有個問題要考慮呀,自古道出師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個仗就打不好。」他認為「支援」的說法不妥。周恩來總理也同意黃炎培的看法,他附和說:「我們叫支援?我們是不是要跟美國宣戰?」毛澤東一聽,受到啟悟,順手抓起鉛筆,將「支援軍」改為「志願軍」,黃元培頻頻點頭:「師出有名,戰無不勝!」
1959年,毛澤東在廬山會議初期,印發其《到韶山》一詩。毛澤東當時虛心地向有「荊楚才子」之稱的梅白徵求意見。梅白提出「別夢依稀哭逝川」這一句應改「哭」為「咒」更好。這樣似詩意更積極深刻,感情也更鮮明強烈些。毛澤東欣然接受了梅白的意見,稱梅白是「半字之師」。「哭」也就改成了「咒」。另外,《到韶山》詩最後一句原為「要使人民百萬年」,梅白又提出不妥,說這句有口號之嫌。毛澤東由是就將這句改為了「遍地英雄下夕煙」。
毛澤東尊重「一字師」臧克家、羅元貞、章乃器、梅白和「一詞師」黃炎培的虛心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劉繼興) 本篇經zhao501整理推薦閱讀:
※(3)謀殺毛澤東:林立果「五七一工程」的真相(3)
※外國竟有毛澤東大街 14億國人看完驚呆了
※智效民:李大釗的好學生毛澤東——上山下鄉50周年祭(之二)
※毛澤東時代,為現代中國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