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形神解---王志遠
轉載分類:太極拳身心之在,古哲謂之形神。<練功秘笈)曰:「有形謂之形,無形謂之氣,運有形與無形而會之謂之神。」哲者又云:「形者有為之功,神者無為之德。」古 人又云:「靈明知覺之謂神」。清玄散人曰:「神者,變化(陰陽)不測之為神,昭感應化者為神,出乎意料者為神,不由思慮智慧而得者為神,拳技斌藝運用自 如,依隨自然,不憑思慮所出而制勝者為神。」韓康伯注曰:「神也者,變化之妙極萬物而為言,不可以形詰者也。」則是指萬物變化神奇莫測而無法形容也。《靈樞·本神篇)說:「兩精相搏謂之神」。即男女兩精結合形成生命時,形成先天之神,後天則依賴水谷之精氣不斷滋養,使神生化不息。此處之神,則是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神又有廣義的神,即神、魂、魄、意、志、思、慮、智等。《靈樞·本神篇)說:「心藏脈,脈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氣,氣舍魄」,「脾藏營,營舍意」,「腎藏精,精舍志」。狹義的神,是單指藏於心的神。(靈樞·大惑論)說:「心者,神之舍也。」神是統帥人的精神、意識、知覺運動最高的生命活動,在人身居於首要地位。以上之說,說明形者,型也,體形也,是形體物質。神則是指精神意識,繫心之所藏,約略與今之高級神經相應,同時謂「變化之妙極萬物,不可以形詰。」即是 說,人是身體與心神共融之共稱,是精神與物質之統一體。形中合神,神中合形,心神因身體之形而顯現,形體被心神所制御。反映在太極拳方面,對「形」的認識 和要求為:「虛靈頂勁,滿身輕利頂頭懸」,「立如平準,活似車輪」,「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尾間中正」,「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 運勁如抽絲」,「含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上下一條線,全憑兩手轉」,「極柔軟,然後極堅剛」, 「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等。概括起來有:勢、韻、型、技、著、法六方面。其中勢與韻是形之內,是謂內形。而型、技、著、法是勢韻之外延,是謂外 形。外形是形於外之技、著、法之結構,內形是隱蘊內而又延顯於外之運動形態。內形「聚密」之運動形態,連結外形之「鬆散」結構,合稱為形。而太極拳對於「神」的認識和要求為:「尾間正中神貫頂」,「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神如捕鼠之貓」,「神 舒體靜,刻刻在心」,「內固精神,外示安逸」,「意在蓄神」,「神宜內斂」,「提起全副精神」,「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鑄,鍊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 注,開合有致」,「神氣鼓盪,神氣收斂入骨」,「神是君位骨肉臣」,「不用濁力,純以神行」,「達之於神,凝之於耳」,「精敏神巧全在活」,「一志並神 凝」,「神以知來,智以藏往」,「懂勁後神而明之,神乎其神」。內之神,恃於內而顯於外;外之形,恃於外而繫於內,「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形因韻而近神,謂之神韻;神以勢而制形,謂之形勢。形神相親,形神相生,表裡俱濟,相得益彰而不違絲毫也。明代醫籍(類經)云:「無形則神無所生,無神則形不可活。」王廷相亦指出:「神必藉形氣而有者,無形氣則神滅矣。」(西升經)有云:「神生形,形成神。形 不得神而不能自生,神不得形而不能自成。故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又云:「人哀人不如哀身,哀身不如愛神,愛神不如含神,含神不如守身,守身長久存 也。」《管子·內業)曰:「形不正,德不來,中不靜,心不治,一言之解,上察於天,下極於地,蟠滿九州,何謂解之?在於心安。」傅鍾文老師曾說:「有人說太極拳重意不重形,這也只能在鍛煉多年,有了正確的動力定形以後的事。所以太極拳有合規矩而脫規矩,脫規矩而合規矩的說法。我的 看法,形神兼煉,神形兼備,恐怕是一輩子的要求,始終堅持形中寓神,神中合形,神形兼備,這就是所謂『形莫若就,神莫若和』。當然最後能做到外忘其形而成 其形,內不知其神而達其神,一切自然而然,則太極登真而臻神明了」。沈壽老師也經常告訴我們:所謂神化者,豈復有外於規矩哉。平時練拳必須嚴格遵循太極拳 要領,力求姿勢中規正矩,有不得要領處,立即糾正,只有這樣,才能功深而拳正。如果練拳馬馬虎虎,搖搖擺擺,日久功深而拳越歪。拳無形勢則失綱紀法度,失 綱紀法度則心神難以應和,失應和外必乖於形勢,內必悖於神氣,則「終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枉費功夫貽嘆息」矣。由此可見,古今之哲者都無不例外地持形神兼備、心身一元觀。(資 治通鑒)載有一則范縝反對佛教的故事,說:「縝著神滅論,以為『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也。神之於形,猶利之於刀,未聞刀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哉?』 此論出,朝野喧嘩,難之,終不能屈。」在當時重神不重形的輿論環境里,范縝直陳形為神之本,神為形之用。即人的神識是從有形之體產生的,而形體是聽命於神 識的指揮而轉換變化的,它完全符合「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而太極拳正是以這一正確哲學理論為先導, 倡導「天人合一」,返本歸真,恢復人之為人之天然本性本能,主張形中寓神,神中合形,神形兼備。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體育項目,任何拳種所無法企及的,這也 正是太極拳的可貴之處。「凡形於外者曰象」。《周易·繫辭)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 矣。」可見形即是象,象即是形,合則為形象或象形,變而化之則神在其中也。太極拳「形者神之質」的物質第一性,就決定了太極拳要「練拳先練形,練功不忘 形」。這樣,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立身中正,裹襠護肫,內外三合等等關於「形」的要求,以及保證「形神合一」所必需的松、靜、穩、勻、緩、合、 連的鍛煉原則就應運而生。要是犯禁,違反守則,那就絕對演練不出輕靈飄逸而渾厚沉著的太極風格,功蘊其中、神逸其外的太極功夫。這也就是為什麼歷代明智的 太極拳家,無不例外地把「形」的鍛煉正確與否,作為其拳派的基本功,不敢掉以輕心而有所忽視。這是因為他們充分認識到「無骨架之形不足以盡顯勢態,形不足 俱難得以技藝之功」。他們也從不怕落人「有為」而受人責難和嘰諷。因為太極拳的基本形式就是「有為」的動功。站在學習與修為的角度,第一關注的應該是工夫 與「形質」,然而這並不影響太極拳的「無為」修練及對於「神」與「天然」的重視。傅鍾文老師《太極十三勢及其要點)一文說:「太極拳要點,凡十三個,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虛靈頂勁、松腰胯、分虛實、,上下相隨、用意不用力、內外相合、意氣相連、動中求靜、動靜合一、式式均勻。此十三個要點,在每一動作中,皆要注意。不可一式無此十三個要點之觀念,缺一不可也!請學者留意參合。太極拳之主體,貴在動靜有常。練時舉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運動之輕重,進退之伸縮,氣息之宏細,顧盼之左右上下,腰頂背腹之俯仰,須知各有常度。不可忽 高忽低,忽疾忽徐,忽輕忽重,忽伸忽縮,忽宏忽細,忽左右、上下、俯仰之不勻也。步之高低,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則亦不必過於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 則也。初學此拳式者,萬不可貪多,每日只宜熟一二式,則易窺其底蘊,多者僅得其皮毛耳!」傅公是論,對太極拳之「形」是何等的重視,希望習者形有常度而窺太極底蘊,而階及太極之神明。拳諺說:「形為象,神為魂,意自形生,形隨意轉。」又說:「得神者是為大智,得自然者是為大用」。<七部語要)有云:「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 躁而心蕩,心蕩則形傷,將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恬養神則自安於內,清虛棲心則不誘於外也」。由此可見太極拳在承認「形者神之質」的物質第一性的同時,強 調「神者形之用」的精神能動性,尤其重視精神、心理意志的培養和訓練,「獨於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形象」。魏·劉邵在(人物誌·九徵)中說:「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神精,則窮理盡性」。王僧虔(筆意贊)的神采說:「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說的雖是書法,實質上包括太極拳在內的中國藝術的「神采」最終維繫著 的是自然與精神,「神是超越於有限之形的一種無限自由的境界」。<易經)曰:「鼓之舞之以盡神」。歷來的太極拳家就是從「舞之蹈之動不休」的「形」 中,追求徹底解放的「神」的超然。即「道合神明,神合自然」。正如著名太極拳運動員高佳敏說:「到後來我才明白學習太極拳,形體運動練到一定程度便難再有 明顯的進展,接下來就靠內涵的提升,即豐富的自我文化修養。太極拳高手比武,事實上是在比試融匯在太極形體運動中的文化內質。」這段話寄寓了一個深刻的哲 理,說明人是精神與物質的統一體,神中合形,形中寓神。太極修鍊(包括文化修養)由「向外(形)練」逐漸轉化為「向內(精、氣、神、意、勁)練」,由「向 外修鍊」的形象體勢的體驗,進入到「內向修鍊」的心靈的體驗,所生髮出來的精神,就必然具備了「天然」的生命感。這一種天然,即「自然而然,自本其然,自 順天然,乃真自然」。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外延。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導致精神境界的改變,必然也 會引起物質領域(形)的改變。即精神在形勢基礎上產生,又給予巨大作用於形勢。神形相印,休戚相關,其結果是,形勢練之成拳,神氣練之得道。身手之有動 作,神氣之有運會,一以貫之,內外合一,形神合一,從而使太極拳更趨完善,臻登神形相兼,拳我一體的新境界。正如孫祿堂先生所訓誨:「練太極拳時要從其規矩,順其自然,外不乖於形式,內不悖於神氣,外而形式之順,邸內中氣之和,外面形式之正,即內中意氣之中,故 見其外,知其內,誠於內,形於外,即內外合而為一。」亦如莊周所說:「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人之道。」而這種順應自然,內外合 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拳我一體的境界就是和諧。太極拳前輩,習慣把人體的小宇宙同天地大宇宙聯繫起來,在自身神形和諧、內外和諧的基礎上,追求與自 然,與大宇宙的總體和諧。這一種總體的和諧就是「中和」。「中和」的原意是中庸之道。《禮記)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電;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項穆曰:「正能合奇,奇不失正,會於中和,斯為美善。中也者,無過不及也。和也 者,無乖無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廢和,和亦不可離中。」「規矩從心,中和為的」,拳達致「中和」,則功臻上乘,「其和氣周匝一身,溶溶然如山雲之騰太虛,霏 霏然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然若春水之滿四澤,液』液然如河冰之將解釋。往來上下,百脈通融,被於谷中,暢於四肢,拍拍滿懷都是春,而其象如微醉也」。此時 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天人合矣。拳失卻「中和」,則外乖於形勢,內悖於神氣,形亂意迷,心神不交,徒勞其形,徒行其功,更莫問收效也,自然萬難人 得法門而歸太極。項穆在(書法雅言·品格)中云:「夫質分高下,未必群妙攸歸;功有淺深,詎能美善 咸盡。因人而各造其成,就書而分論其等,擅長殊技,略有五焉:一曰正宗,二曰大家,三曰名家,四曰正源,五日傍流。並列精鑒,優劣定矣。會古通今,不激不 厲,規矩諳練,骨態清和,眾體兼能,天然逸出,巍然端雅,奕矣奇能。此謂大成已集,妙人時中,繼往開來,永垂模軌,一之正宗也。篆隸章草,種種皆知,執使 轉用,優優合度,數點眾畫,形質頓殊,各字終篇,勢態迥別,脫胎易骨,變相改觀。猶之世祿鉅室,方寶盈藏,時出具陳,煥驚神目,二之大家也。真行諸體,彼 劣此優,速勁遲工,清秀豐麗,或鼓骨格,或炫標姿,意氣不同,性真悉露。譬之醫卜相術,聲譽廣馳,本色偏工,藝成獨步,三之名家也。溫而未厲,恭而少安, 威而寡夷,清而歉潤,屈伸背響,儼具儀刑,揮灑弛張,恪遵典則。猶之清白舊家,循良子弟,未弦新業,不墜先聲,四之正源也。縱放悍怒,賈巧露鋒,標置狂 顛,恣來肆往,引倫蛇掛,頓擬蟆蹲,或枯瘦而產幢岩,或穠肥而汜濫。譬之異卉奇珍,驚時駭俗,山雉片翰如鳳,海鯨一鬣似龍也,斯謂傍流,其居五焉。夫正宗 尚矣,大家其博,名家其專乎,正源其謹,傍流其肆乎。欲其博也先專,與其肆也寧謹。由謹而專,自專而博,規矩通審,志氣和平,寢食不忘,心手無厭,雖未必 妙入正宗,端越乎名家之列矣。」此論雖從神形的角度品評書之品格,將書分為正宗、大家、名家、正源、傍流五晶。然拳藝與書藝相通,藉以品鑒拳藝亦甚貼切。時下之正宗、宗師、大師、大家、名家泛濫,武林之太極尤盛,不妨參合對照,看看自己是否是真名士。是真名土皆風流。風流者,超逸美妙也,傑出也。馮友蘭先生(三松堂學術文集)總結「風流」四條件:「首先真風流的人必有玄心,玄心可以說是超越感,即是超 越自我。真風流的人必須無我,無我則個人的禍福成敗乃至死生,都不足以介其意。第二點,真風流的人,必須有洞見。所謂『洞見』,就是不借推理,專憑直覺, 而得來的對於真理的知識。第三點,真風流的人,必須有妙賞。所謂『妙賞』,就是對於美的深切感覺。第四點,真風流的人必有深情。但因其亦有玄心,能超越自 我,所以他雖有情而無我。其情都是對於宇宙人生的情感,不是為他自己嘆老嗟卑;他的情與萬物的情有一種共鳴,他對於萬物都有一種深厚的同情,以自己的感情 推到萬物,又於萬物中見到他自己的懷抱;他見到客觀的世界,又有甚深的感觸,在此感觸中,主觀客觀,融成一片。表示這種感觸,則即是藝術的極峰」。但願太 極拳界多點「虛曠為懷」的名土,「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太極拳眼法眼為七竅之一,光明視見,納山川之大,及毫芒之細。悉雲霄之高,盡清泉之深,皆光明之所及地也。故眼為見性,能察萬物,現心靈之性,有不可思議之妙。故演練太極拳定要注意眼法。所謂「眼法」,即行拳走架,推手撒手,運使兵器,眼神與各種有形的準確動作,無形的精氣神意,恰 當配合,合理運使之法也。清代楊氏傳抄老譜《太極字字解》曰:「顧盼前後於已目也,即瞻前眇後左顧右盼也,此八字關乎神矣。」說明顧、眇、(瞻)前、(渺)後,對於自己是眼法, 對於對方則是從其手法,看他所注所變的表現。此即謂左顧右盼、瞻前眇後,這八字關係到心神的情況。太極拳具體的眼法,除了瞻、眇、顧、盼外,尚有瞄、瞅 等。清代楊氏傳抄古譜《人身太極解》曰:「人之周身,心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極也。二目為日月,即兩儀也。」又曰:「人之周身, 心為一身之宰。主宰太極也。二目為日月,即兩儀也。」又曰:「神出於心,目眼為心苗。」拳諺亦說:「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眼為心之苗。」說明人之全身 以心為一身之主宰,心就是渾一的太極,而兩個眼睛象徵太陽月亮,就是二儀,神產生於心,表現於外,眼睛是心之苗,心有所思,意有所念,眼神隨即流露。所以 眼睛要成為「心」的代表,「心」的先鋒。「目之眼領手,眼隨手轉,手眼相隨」。例召喚在日常生活中,心裡想去拿一件東西,眼睛總是先看這件東西,然後手才 跟著去拿,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凡是動作向預定的方向去,眼神總是稍先於手到達完成動作時的方向,然後身法、手法、步法、一齊跟上去。正如顧留馨老師所 說:「眼即所謂『一轉眼則周身全動』,始而意動,繼而內動(內臟),然後形動(外形)的細緻鍛煉方式,這樣細心體會地去練,可以逐漸做到:意到、眼到、身 到、手到、步到,說動一齊俱動,說到一齊俱到,『形神合一』,也就能達到練拳有精神的評語。」顧老所說的達到「練拳有精神」的要求,實際就是練拳達到「內 外三合」的要求。如陳長興所言:「夫所謂三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內三合也。手與足合,左肩與右胯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與右足相合,左肘 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胯相合,歷史唯物主義三與左三亦然。以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孰非外合!然此特從變而言之也。總之,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 不合,五臟百骸悉在其中矣。」陳公此論,物別言及「心與目合」,目眼為心之苗,心之一動,目隨之而動,五臟百骸悉聽從而一動無有不動。若心與眼不合,或眼 神與動作不合,則心手無應,合體失統,無所主宰,身心內外莫不盡亂矣。陳鑫《太極拳推原解》曰:「手眼為活,不可妄動」。在走架 行拳的過程中,眼神處於動態中,是要結合動作「左顧右盼,瞻前眇手」的。但左顧右盼,瞻前眇後,並不是沒有原則地左右亂看,東張西望,如捕風捉影;或是顧 東行西。而是應該與身體的轉動方向一致,這樣才能將「手眼身法步」各方面的動作,「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動中有靜,靜中寓動」地協調起來。正 如潛楊公澄甫在《太極拳之練習談》中所說:「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代中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法,手法之不足也。 」行拳走架時,眼注視的方向,其論不一。有人主張「目光經前手食指或指尖前視」。或雲「注意前邊的手,上邊的手」等。有人認為「 視敵方為主,同時以眼的餘光左顧右盼」,皆系個人的經驗之談。楊式太極拳的眼法正如楊振基先生所言:「一般情況下,眼是向前平視的,通過前面的手向前望 去,關顧到手,但不死看著手。眼也有向前下看的,要根據拳式具體的主手動作確定眼看的方向。」歸納起來,實際是二法,一法為平視法:目光自然地平視前方目 標,不慍、不怒、不眯。另一法為三點法:「以我雙眼(起點),透過我一手或兩手指尖(中點),前視假想之敵手(終點)」。這樣就如陳鑫所說的「目平視前, 光兼四射」。類如瞄準的眼法可避免目光盯住自己打出手,或將目光輪流注視自己的左右手掌。因這樣死死「盯住」,不隨動作的轉移而將目光前視,不僅對意識的 放鬆毫無好處,對鍛煉展延及遠的視,力及其「光兼四射」的靈活性亦毫無補益。眼神的靈動,「神如捕鼠之貓」,在技擊時就能「其機在自,敵情預曉 」,同時,在藝術的形象上也由於目光的靈動有神,使演拳生氣勃發,靈性畢現而富有 生命力。宋書銘傳抄太極拳譜《心會論》曰:「 猴頭為第二主宰」。《周身大用論》曰:「三要猴頭永不拋,問盡天下眾英豪」(猴頭「,於化行著《武當真傳太極拳全書》及唐豪、顧留馨編著的《太極拳研 究》,均作「喉頭。」「於本」注曰:「喉頭——在喉間氣管之上端,上通咽喉,為空氣出入之道。」亦有人認為頭頂百會即為「猴頭」,其實,「猴頭」與「喉頭 」是同物異名,乃是男子喉結之俗名,借喻其狀如猢猻頭而已)。楊式太極拳有「四平拳」之稱,即為平、眼平、頂平、肩平。其中眼平是很關健的。眼平有助於心 平,眼平則頂平。眼平與頂平保證了下齶既不抬起亦不低下,從而使「猴(喉)頭永不拋」,避免咽喉暴露於敵而遭「上打咽喉下打陰」之殺招。《沈壽拳訣選、四 平訣》說:「心平則氣正,眼平則意正,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這就具體說明了如何通過「心、眼、頂、肩」的順序,逐步調整做到不偏不倚,無歪斜傾側的 正確姿勢,使自己的重心永不偏離自身的「底盤」,形成「神自然得中」的形勢,而立於敗之地。吳公藻憎言:「重心為全體之樞紐,重心立,則開合靈活自如;重 心不立,則開合失其關鍵。」由此可見眼平視的意義是何等的重大。或說,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不是有「發勁須沉著松靜,專註一方」的要求嗎?此雖言勁, 亦言眼,眼為心之苗,精氣神之牖。心動意起眼隨,眼專註一方,勁才能專註一方,眼無所專註,勁氣必然散漫而不能充足,眼神不能凝聚,拳必然毫無生氣,更無 形勢可言。然而正如曹樹偉先生所說:「但這決不等於要練習者僅僅望住自己的手,要知道手打出的前方遠處也正是手打出的最好歸宿點是一致的。我先要大家(平 視)望向前方遠處,可以幫助太極拳的放鬆。在一定時期後,再由前方遠處變成遠處的某一點,從而根據各人可能集中的程度來成遠處的某一點。從而根據各人可能 集中的程度來決定多遠。」練拳時目光隨動作轉移而向前方遠處變成凝視,既能使動眼神經和視神經獲得鍛煉,有助於視力的恢復和增繰。就拳術而言,則能使太極 拳充分展現大方、舒展、肅穆、沉靜、凝鍊的神氣和充沛的勁力,達到「放勁如入木三分」, 「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眼神)相連」的太極拳技擊要求。相傳楊公澄甫與人推手或比手,發勁的眼向對方一瞄,對方受力即向他眼看的方向疾速彈出。這是他用眼 之法及勁氣充沛的寫照。由於內家太極拳是儲蓄而不是消耗,是積累收入,而不是無謂支出的拳學。所以行拳走架要求神定自若,守中 氣,絕雜念,蓄眼神,凝耳韻。也是精神內斂。所以,行功時須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若心不安,則性擾之;氣不聚,則神散之。心性不相銜,則四體百骸無 不盡亂;神氣不相接,則千經百脈,莫不盡閉。雖依法作勢而無大效焉。這也正是內家與外家的根本區別之處。所以太極拳主張「純自天性:,行功時絕不強行聚神 於目,「眼如鷹隼」或「怒目而視,精光四射」都不可取。眼睛是人整體的一部分,眼神與心、肝、血有著密切的關係,「神出於心,眼為心之苗」,「視思明心 動,神流孔」,「肝開竅於目」,「目受血而能視」,「久視傷血勞於肝」。無端強制「雙目圓瞪,炯炯有神」,只能傷神、耗血、勞肝,於養神養氣養生不利。反 之,有的拳家把「蓄(斂)眼神」理解成「目若垂簾」,「眼觀鼻,鼻對心」。把養生氣功的眼法生搬硬套地用到太極拳中,使之狀如瞎子摸魚,或兩眼無光,如睡 夢初醒。作為養生保健雖無不可,然而若以「觀察在眼,變化在心」的拳藝的全面要求來衡量,就顯得非驢非馬了,這是不足為訓的。陳長興《用武要言》曰:「拳 打上風,審顧地形 ,手要急,足要輕,察勢如貓行。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齊到始為真。」太極拳的眼神要求,應該是神光內瑩,猶如明月清潭。太極拳學的養生觀和健身原理太極拳學是動靜、虛實、開合、吞吐、剛柔、攻守、奇正、上下、內外、左右、進退、陰陽矛盾的辯證學說。它的運動方式充分反映了「生命的內部矛盾及每一對矛 盾的兩個方面,不但對立、排斥、制約和鬥爭,也相互聯結、依存、滲透和轉化」這一規律,從而證明太極拳是一種「全身運動」和「交替運動」。人體各系統生理 機能內部或機能之間,通過動靜、虛實、開合、吞吐、剛柔、攻守、奇正、上下、內外、左右、進退、陰陽的交替,進行二元或多元交替運動鍛煉,克服對偶失衡的 鍛煉方式。人的智能、精力、記憶力等高級精神活動,是通過大腦實現的,大腦的兩半球,分別支配著對側眼、耳、肢體等器官的感覺和運動。而肢體,特別是上 肢,「外部的腦」,也即「人的第二大腦」。它的運動也給大腦發育提供了條件。而大腦的健全卻是健康長壽的最重要的保證。研究表明,在一個人的大腦皮層上有140多億個細胞,一生中起作用的只有10%左右,約90%的腦細胞如一片荒蕪的處女地尚待開發。太極拳對偶完全平衡 的交替肢體運動,使大片"荒蕪"的處女地的開發,大大提高了腦利用率,給我們的健康和長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蹟。日本等國醫學家調查研究發現,開發"荒蕪" 的大腦,能大大減少發生腦裂中風的機會,還可醫治白內障及重聽等疾病。一般運動,就「右利手」而言,大都在大腦 的左半球起作用,「左撇子」則反之。而太極拳左右交替平衡的運動方式,即虛實分明,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開合有致,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剛柔相濟,柔中有 剛,剛中有柔;奇正相生,奇中有正,正中有奇的交替對偶平衡運動,則在大腦的兩個半球同時起作用。它為人類健康、長壽、祛病、益智,開發人體的潛能帶來了 廣闊的前景。大極拳學靜勢動態的平衡,動中的秩序和和諧,自然與人的相對應而一致。經過內家太極拳學的特定的基 本八法和法則及"五字要訣"的鍛煉和熏陶,使演練者明白了"中庸",找到了"平衡點",只有平衡才有包容性,才能改變人的心靈、性情、氣質和風貌,才能提 商人的修養和理性。心靈的寧靜和情緒的穩定,使人機體處於高水平的協調一致;氣質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化粗魯暴躁為柔倩和平,避免了憤世嫉俗的惡劣心境, 防止了心理的嚴重傾斜。心理的平衡必然導致五臟六腑的平衡,生理機能的平衡,防止人沾染上不良的社會習氣和生括方式。痴食、抽煙、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是很多人在「高壓緊張」下,尋求「減壓舒緩解脫」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其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既浪費了金錢,損害了體 質,也嚴重地扭曲了靈魂。太極拳學中的"誠為本,敬為上"的德育觀,要求「持其誠作正道的修養」,「持其志,毋暴躁其氣」,則心清明性,可斂浮氣而增定 力,不逾越道德真理,不為利慾誘惑而輕舉妄動。杜斯妥耶夫斯基說過一句話:「美將會拯救世界。」美是率真的,美和誠是相關的,是合一的,只有真誠才能美, 虛假之中絕對沒有美。《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不誠無物,誠者物之終始」。美和誠的修養,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助於理性的成長,有助於心靈的洗 滌。其待人處世、辦事理家、治國,均可達符「中和」之道,可達致和衷共濟之功。所以我們說,有了內家太極拳學,它的效果遠不僅止於拳術,它使我們的生活品 質也得以提高,使我們從外在的功利走向內在的德性,走向道德的偉大。「蘭生幽谷中,倒影還自照,無人作妍 暖,春風發微笑。」幽谷中蘭花尚且顧盼自己的倩影,抒發自己的風韻。「形為本,神為上」修鍊觀的內家太極拳學,更超越了一般拳術重意不重形或重形不重意的 偏差。「形者,神之本;神者,形之用,無神則形不可活,無形則神無以生。」「神為形所生,形依神而存。」體現了形神對立統一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正是內家太 極拳學獨特的「形與神俱」修鍊的修鍊觀,通過塑形,俗稱擺架子,達到身正、體柔;通過貫勁,達到息勻、勁整;通過抒意,達到目平、意遠;通過追神,達到心 靜、神庄。從而使演者在精、神、意、志、筋、骨、勁、氣各方面得到全面的鍛煉,達到身心內外的全面平穩,從而使人克服和遠離不良的社會習氣和生活方式。飲食的偏頗也是一種常見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種很大的失衡。《保生要旨》說:「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則傷而生疾;所惡之物,不可全棄,棄則臟氣不 均。」人類的飲食理念一直莫衷一是。長期練內家太極拳的人,都有一個共同感受:運動後不會剌激食量,而只會令食物更可口。使人自動解脫偏食的習慣。「主 動」的去尋求膳食平衡,葷素平衡。食物結構的自然平衡,為人類強健身體帶來了積極和樂觀的前景。 「藝術之能事不僅見於知所取,尤其見於知所舍」。內家 太極拳法,行雲流水,一切都自然而然,這就是取捨恰到好處。「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意。」「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意。」千百年來的內家太極拳學,追求的就 是陰陽合德形神合一的最高境界。蒼健勁直是形的靜的物理,超拔清逸則是神的動的神情。靜的高舉遠慕的形的本體,動的萬有流變的神的禮讚,在金木水火土「五 行」中充分的交融匯合。使內家太極拳學,不僅在武術的單一領域,更將在健身療疾、養生益智及開發人體潛能的領域裡開闢新的天地,開創一代新風。附 注:太極拳不僅鍛煉身體,自衛,尚有重要意義存焉。就傳統而言,首重徠性。隆德尚禮「非困厄而不發」的原則,是它的光輝的典範。它完全符合我國人民溫和謙讓的 美德。「德無不備稱圓」。太極拳學要求道德的圓滿和技術上的完臻相統一,要求操持者「德藝雙馨」。因而倡導性心情志的修養,其內容有「八心」「四志」。八 心:1、誠心 誠其心,待天下之人。2、容心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3、虛心 虛其心,受天下之善。4、平心 平其心,論天下之事。5、潛心 潛其心,觀天下之勢。6、定心 定其心,應天下之變。7、仁心 仁其心,愛天下之生。8、忍心 忍其心,忍天下之辱。四 志:1、志存高遠則目標遠大,習拳一生,弘傳不朽。2、情志淡泊則自感寂寞,樂於清貧,心志高潔。3、志趣高雅則自無俗態,賞心悅目,風格高雅。4、意志堅韌則百折不回,不屈不撓,無堅不摧。以上心志的薰陶、培養,則是人體的一種特殊的心身運動。只有通過心志的薰陶、培養和鍛煉,太極拳學才能由清秀走向拙樸,由俊美走向深厚,由嚴謹走向蕻逸自 由,由清晰具體走向抽象意念。洗盡鉛華,清雅肼俗,大氣磅礴,獨領風騷。得到太極拳「內之足以統軔群藝,外之足以吸納文明」的韻味和魂魄。
推薦閱讀:
※太極說要
※名師 | 楊振鐸談練太極拳放鬆,楊澄甫之言,一句價值千金
※鄭曼青述太極口訣、序及按語
※立太極,轉太極,換太極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生財、聚財、催財、旺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