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
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
在剛剛邁進新世紀之時,回顧上一世紀醫學的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醫學在戰勝軀體疾病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我們也痛心地看到精神/心理障礙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給社會發展和進步造成的阻礙並未得到有效的扼制,精神障礙和自殺已佔到中國疾病總體負擔的第一位。心理健康為人們重視的程度是與社會的發達程度相關聯的。一般來說,社會的發展程度越高,人們所承受的壓力越大,心理健康問題越突出。經過二十餘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已有很大改觀。但相應地人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愈來愈大,心理問題越來越多。政府部門和廣大的民眾越來越重視和追求心理的健康。近兩年在校學生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劉海洋殘害黑熊事件、馬加爵殺人事件使人們反思對於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應該如何開展。
一、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
中國大陸18歲以下未成年人3.67億,據保守估計,有各類學習、情緒、行為障礙者3000萬。其中,中、小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為21.6-32.0%,突出表現為人際關係、情緒穩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僅常見的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患病率即為(5.07±1.70)%,其中北京5.7%、湖南6.0%,據估計有30%會發展為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閱讀障礙在北京為2.9%、湖南為3.3%。大學生中,16.0-25.4%的有心理障礙,以焦慮不安、恐怖、神經衰弱、強迫癥狀和抑鬱情緒為主。根據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對北京16所大學學生10年中綴學原因的分析,1982年以前主要為傳染性疾病,而1982年以後則為精神障礙。並且,心理問題有上升的趨勢。如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1984年北京地區兒童行為問題患病率為8.3%,1993年為10.9%,1998年全國十二城市的兒童行為問題患病率為13.4%,2002年北京中關村地區部分重點小學兒童行為問題患病率為18.2%,並且主要以焦慮、抑鬱等神經症行為的增多為主。
二、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危險因素
現代醫學的模式已改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從這三個方面觀察疾病的發生髮展,對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也不例外。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生與其各發育階段很多環節和許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從發育階段來看,涉及到母孕期、圍產期、嬰幼兒期和學齡期四個時期;從影響因素來看,不同時期的主要因素則有所不同,母孕期和圍產期以生物因素為主,嬰兒期,特別是學齡期社會心理因素所起作用愈來愈大。生物學因素可能構成心理障礙的素質基礎,而環境因素、教育因素、社會心理因素構成了心理障礙的誘因和調節因素。
人們對於生物學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和作用已相當熟悉,也很能理解和接受。如很多人知道如果人多一條23號染色體就會出現唐氏綜合征(也稱先天愚型),表現呆傻的面容和智力問題;如果頭部受了外傷可能出現意識不清,記憶力損害,嚴重的可到植物人的程度;如果母孕期葉酸不足會造成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問題。
隨著現代化的進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種競爭和壓力也越來越大,兒童青少年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心理社會因素對他們的心理健康也產生越來越多的影響。首先是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大影響,父母關係不和睦、單親家庭、家庭成員有不良嗜好(如酗酒、吸毒、賭博)是常見的不良因素;情感表達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所謂情感表達不良可能有兩種表現,一是過度保護或溺愛,家長心甘情願給孩子當保姆,我們在工作中見到孩子6年級了還要家長喂飯,初中的男生要家長給穿衣服。父母們以為這是愛孩子,卻沒考慮這樣做實際上剝奪了孩子成長、遭受適當挫折和困難、學習愛護和幫助他人的機會和權利,另一種則表現為漠視,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對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置之不理,使孩子不得不尋找其它的途徑自己解決問題或得到情感的滿足,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因為經驗不足或受到外界不良影響出現問題。另外,社會和文化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如中國自古崇尚文化和學識的傳統以及「萬人競過獨木橋」的升學現狀勢必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極大,使得許多家長和教師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優劣的最重要因素,因而相應降低對其它方面的要求。中國勢在必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對於國計民生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不過,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孩子們比前輩更加以自我為中心、任性,在人際交往中也表現出缺乏為他人著想的能力。隨著物質條件的迅速改善和外來文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兒童青少年不知不覺增強了對金錢和情愛的關注。
三、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是公共衛生問題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並不是哪個國家、哪個文化或哪所學校特有的問題,而是全球共同的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7年召開了全球心理健康會議,呼籲各國政府、機構重視心理和行為問題,開展各項活動以服務於各類人群。其中,兒童青少年是心理衛生工作的重點服務對象。據WHO估計,全球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兒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之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情緒或行為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困難、缺乏自信、與同齡人或成人交往困難、吸煙、酗酒、吸毒、過早的性行為、少女懷孕、離家出走、自殺及暴力、犯罪等,其中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適宜的治療。
以同處亞洲文化、同樣崇尚知識的日本為例,在其工業化進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和暴力有上升的趨勢,並且表現出以下特點:犯罪年齡下降,犯罪手段的殘忍性增加,犯罪的動機不明確,犯罪後大多表現泰然自若、冷酷無情。日本心理專家和精神病學家的研究表明,目前日本15歲的青少年身體發育已相當於約25歲的成人,而心理發育水平只相當於約10歲的兒童。這也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一定要重視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視。
四、我們所做的工作
針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各級政府和部門已經開展了不少工作,僅就衛生部來說,對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並且已於2001年開始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包括衛生部-美國禮來亞洲公司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的5年合作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落實全國精神衛生十五規劃目標,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該項目的承辦者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於2001、2002、2003年舉辦了三期全國中學教師及校醫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培訓班,於2002年舉辦了一期全國兒科及兒童精神科醫生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培訓班。我們對這些教師和醫醫進行了調查,以了解他們對心理衛生知識和目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看法,情況不容樂觀。這些數據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大城市的一些現狀,對於政府部門、專業人士和大眾都有很好的啟發。該項目舉辦的培訓班為提高教師和兒科醫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我們的期盼
因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人們恥於談心理問題。一提到心理問題就想到了在大街上亂跑的「瘋子」。實際上,心理或精神問題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思維、情緒或行為方面的偏離或異常。就象我們永遠不能斷言自己不會得任何軀體疾病一樣,在人的一生中,尤其在遭遇到心理壓力、重大生活事件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一段時間裡出現心理問題,都需要得到專業幫助。因此,我們期望大家能夠更加坦然地面對心理問題,象追求軀體健康一樣去追求心理健康,以寬容的心態善待心理障礙患者,這也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標誌。
我們有3000萬心理問題的兒童青少年,可是,我國目前從事兒童精神科工作的醫生不到150名。美國人口是我國的五分之一,兒童精神科醫生有6000名。這是一個何其殘酷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比例。但是,這就是我們的現狀,是我們必須面對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剛剛在世界上站立起來,還沒有進入發達國家之列,我們需要身心俱健的接班人。我們要大聲疾呼,我們的兒童青少年需要更多關心愛護下一代的人們幫助他們。願更多的熱心人、更多的部門、更多的團體攜起手來,一起從事這項偉大的事業。
我們別無選擇,因為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未來是每一代中國人的歷史重任。
推薦閱讀:
※銀行卡糾紛中的民刑交叉問題研究
※今年穿鞋要露襪子!問題是你會露嗎?
※爆笑神回復:丑倒是不醜,問題是體重280斤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留給畢加索的問題
※求前大師整理的從古至今算命先生不敢提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