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底是在紀念誰
07-21
端午節,到底是在紀念誰?文/良獅益友 惠州西湖龍舟賽 今天,5月28日,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個已經在中國傳乘了近2500年歷史的偉大節日------端午節。本就廣受中國人民重視的端午節因為前幾年韓國「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遺而更被國人熱議。 儘管中韓兩國的文化機構都已經明確而「理智」的表示:端午節約在1000年前從中國傳入韓國,逐步融合朝鮮地域民族文化形成「江陵端午祭」習俗,與其宗脈中國端午節已經不同,「江陵端午祭」的成功申遺也不會影響到中國端午節的申遺……。但是,要知道在中國本土就有多達29個民族過端午的習俗,千年傳乘中都不同程度地摻雜、融合了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風俗色彩,這是不可避免的,雖風情各種、傳說各異,但宗脈清晰,絕不會說中國端午節就有29種……。所以,這些「理智」言論更多是「自欺欺人」,並不能抑制住億萬國人對韓國沽名釣譽、整容歷史的卑劣心理的厭惡,更不能遮蓋住韓國對中國廣泛傳統文化的偷惦劣跡。關於這個話題的闡述詳見本博《韓國人將整容手術刀伸向歷史》,此處不再贅述。 其實,端午節在中國本土,關於最初到底是紀念誰的問題上也有不少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等等,反映了文化的人文積澱特徵。各據章源,簡述幾種: 源於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時楚國人,傑出政治家、軍事家。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後再助吳軍伐越,百戰百勝。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聽信讒言,賜子胥寶劍以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為了紀念蘇州建城鼻祖伍子胥,蘇州民間後來自發在端午節形成一系列民俗活動。 源於紀念屈原 屈原,春秋時楚懷王大臣,遭讒去職被流放,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於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人們紛紛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以讓魚龍蝦蟹吃飽而不去咬屈原身體。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世界和平理事會確認的中國第一位世界文化名人。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東漢(公元23--220年)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而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所考證的端午起源,則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跟紀念誰是沒關係的,都屬於後來民間賦予的人文積澱。蘇州科技大學歷史系教授戈春源認為:「蘇州應是端午節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賦予端午節紀念意義的人物首推伍子胥,而不是屈原,兩者要相差二百年左右。」 湖南汨羅市文化局副局長徐蔚明說:「屈原作為第一個世界文化名人,其影響深遠不可忽略,把這個民族節日獻給屈原是歷史的選擇,也代表著人民的心聲。」 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蕭放教授認為,端午無論是為紀念屈原還是伍子胥,從爭相申遺的現象來看都是一種好事,對老百姓來說,依照所在地的習俗過節,是件貼心的事。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端午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歷史的認識。 著名文化學者和作詞作曲家申寶峰表示,端午姓「伍」姓「屈」不是關鍵,中國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認識已經深入人心且被國人普遍接受的情況下,再來顛覆此種共識難免遭致非議。作為一種民俗,端午節自產生以來的二千多年間已經在國人心目中定格成一種文化符號,因為與屈原結緣,人們習慣上就將其稱為詩人節。人們在端午節這天紀念屈原,不僅是為了緬懷屈原的愛國情懷,也是在表達對他為中國文化作出的傑出貢獻的追思念想。 做為一項悠久的民間傳統文化,考證出端午節到底源起於何時何地固然重要,但如何繼承、更好保護並弘揚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端午佳節,藉此博文祝福各位朋友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一同欣賞龍舟、品嘗粽子! ↓精彩紛呈的龍舟 ↓鮮美可口的粽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勿忘歷史 | 辛亥革命104周年紀念日
※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紀念張棗 | 你離席的意味分明
※紀念九一八詩二首 - -[悠悠同學情102]
※一身兼承禪門五宗,重興六大祖庭,百歲虛雲老和尚聖誕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