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中國為什麼缺乏軟實力?

2008年是艱難的一年。奧運會的「成功」不過是一個盛世浮華的表象而已,我們不應該那麼快就忘記了各種自然的、人為的災難。在國家形象得到強化的背後,整個中國社會的每個角落卻到處瀰漫著權、錢的貪婪和腐臭。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的國家沒有危機,但是整個中國社會卻危機四伏。

我們的國家之所以沒有危機,乃因為外部世界秩序的變化。當今的世界主流是反對戰爭和暴力,和平相處。因此,世界需要中國的市場和穩定,而不是需要中國的文化。所以,中國就有了市場和穩定,但是卻沒有文化。一個沒有文化支撐的社會,其市場必然是原始性的,最原始的市場里往往充滿了掠奪和投機;其穩定也必然是原始性的,最原始的穩定狀態就是叢林法則支配下的絕對的服從。

說中國沒有文化肯定遭人笑話。這裡比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當下的中國,傳統文化已經被打破,而新的文化又很難發育出來,因此,當下中國文化在整個社會體系之中毫無建樹。中國文化已經嚴重沙漠化,中國人已經被政治和經濟所淘空。而中國政治又被經濟所綁架。庸俗的實用主義哲學思維已經徹底腐蝕了整個民族。中國社會的危機由此突顯為信仰體系的失落和道德體系的崩潰。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導致中國「成功」的是經濟,但導致中國失敗的也是經濟。經濟至上的國策,並沒有成就一個文化大國,而是盛行投機主義。經濟發展的最大敵人就是過分的投機。良好的企業文化最需要克服的就是經理人的道德風險。然而,當我們舉目四望的時候,可以發現整個中國就是一個由無數投機分子組成的國家。投機本身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過度投機肯定是應該全面禁止的。GDP神話本身,就是一個投機主義的標誌。

為什麼中國經濟具有這樣的投機性?也許只能從歷史中尋找答案。中國仍然保留著「二元社會」的特徵。中國人口的絕大部分在農村,他們仍然過著小農經濟的生活。而我們的國家體系卻不同於以往了。在以往的歷史中,國家通過排斥外部的影響而達到內部治理的目的。但在現在,則根本不可能這樣了。於是只好依靠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維持繁榮穩定的局面。當然,更大的犧牲是文化的淪喪。整個中國已經處於文化虛無的狀態之中了。

有病亂投醫。在文化虛無的背景下,一些人在「復興論」和「崛起論」的旗幟下,開始向傳統尋找借口,以證明現在的這種狀態是「文化」的,而且,中國現在的「成功」得益於傳統。這種盲目自信,只會歪曲歷史和傳統。因為當前的世界已非昨日之世界。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世界圖景:總的趨勢是融合,但在局部上卻更加千姿百態;而且,人自身已經完全分裂。這個世界圖景看起來很殘酷,但是卻更加真切。人最終要成為一個文化動物、符號動物,這是人的精神解放。但是,這個世界圖景與中國傳統文化幾乎是完全衝突的。然而,別人在往前邁進,我們卻在後退。

想退回歷史和傳統的懷抱已經不可能了。中國傳統中,最大的文化是儒家學說。問題是,這個學說必然要死!遺憾的是,中國人沒有西方那樣「上帝已死」的勇氣,中國人總想肉身不腐。中國那些有文化的人,都在拚命地讓儒家學說復活。中國文化的這種「生物位格」導致了中國人始終無法形成社會意義和精神意義上的人。中國人在這些意義上還沒有出世,所以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中國人的貪生怕死進一步強化了中國文化的這種「生物位格」。

中國最大的道德是家族倫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本來是一件充滿脈脈溫情的好事,但是當它超出家族的範圍,而擴大到政治、經濟等社會領域之後,它就成為了「三綱五常」那樣的致命殺手。「仁」在政治、經濟領域,成為了阻隔個體交流的僵化壁壘和堅硬外殼。它將一個無限的世界扼殺成為一塊狹小的疆土。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由此變得異常狹隘。我們生活在黑暗的鐵屋子之中,連吶喊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是我們自己畫地為牢的結果。

傳統固然不可丟棄,但是,如果象這樣對待傳統,傳統就會不斷地淪喪。而事實上,中國的歷史已經證明,我們的傳統從來都處於一種被不斷破壞的狀態之中。不是古人不爭氣,而是中國人自己一直不敢直接面對現象的結果。無法把握現在,就無法解放傳統,也就不可能解放自己,更就不可能坦誠地面向未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我們對西方文化的批判,但也許這才是更務實的做法。中醫那虛無飄渺的「氣」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但是哪個醫生能夠非常勝任地指出一個病人「氣」方面的問題呢?也許我們應該勇敢地承認:中國文化對「聖人」、「神醫」的追求,是可欲不可求的東西。

上面所說的中國的經濟問題也一樣。它是一個需要個體診斷的問題,而不應該等待著將來去一攬子地加以解決,依靠政府救市的思維,更加不可取。在經濟問題上,沒有「聖人」、「神醫」,我們只能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架勢,現在就甩開臂膀幹起來。在每個人都去挑毛病的同時,經濟必然就會向好。然而,遺憾的是,在中國人的思維中,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去「聚焦」,而是眉毛鬍子一把抓。這是不顧(也是不敢面對)問題和現象的社會心理在作祟。中國文化的現狀就是破壞,而將問題留給未來。這種思維的元哲學就是儒教——「人」依附於「家」,「家」依附於「國」的「三綱五常」的社會倫理。

中國人不敢承認人的分裂和異化。所以無法建設出一個新文化,而只會不斷地破壞過去和傳統。中國人的歷史循環觀由此表現為一種惡性循環。反觀西方文明和社會,往往表現為一種自然的演進,那是以「死」作為代價的,上帝死了,國家死了,最後,作為唯一的整體的「人」也死了。但是,西方文明卻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傳統,也很好地融合了外部的世界,吸收了其他的異質文明。這是一個不斷地「死而後生」的文明。中國傳統文明則處於「僵而不死」、要死不活的掙扎之中。

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就是文化,其內核是信仰體系和道德體系。只有還原信仰體系和道德體系的自由本性,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才能得到合理的保存,而新的、更加自由的文化也可以得到發展。政治、經濟領域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而活的文化可以避實就虛,有助於將那些棘手的現實問題順利地予以化解。本來,政治、經濟領域的問題往往看得見摸得著,為什麼在中國卻牽扯出無數的其他問題出來,乃因為我們的文化不行了,一個失衡同時失血的社會,肯定是不健康的,它唯一的願望就是活命。我們只有拋棄怕死哲學,勇敢地雞蛋裡挑骨頭,才能發現我們體內長期盤踞大量繁殖的病毒。 相信別人,也相信自己,這個世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切傳統文明都是世界文化遺產。我們需要把握的就是現在。「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我們需要從現在開始,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同時,建設國家的軟實力。如果仍然不敢面對現實問題,就必然無法培養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推薦閱讀:

90後在職場拼的是軟實力
7個月欲開500家直營店,放話「幹掉」星巴克!他是吹牛還是實力?
小李用實力告訴你,小金人是他賺來的,不是等來的!
當代實力派山水畫名家推薦—— 黃志學
伊斯蘭反美與美國的「軟實力」

TAG:中國 | 軟實力 | 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