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z儒師東海

儒師東海

(2010-11-27 15:17:26)

轉載

標籤: 熊十力 東海 儒家 怪力亂神 終極關懷 雜談 分類: 散文

東海師離開靈寶好久了,我也當書一樣讀他好久了。他內在的大洒脫像玉那樣溫潤圓融。我看到一個有道者的從容、肅穆,溫文與祥和。

1

四十歲,我開始回到自己。這意味著自己可能成為一種資源,那資源就叫自性。東海師是打開這扇門的人。在見到他之後,我對他文字中的頓挫、涵義有了更深的了解。老師對我的詩可能也有同感。因此,這次見面的意義非比尋常。我開始構想如何在詩中運用和抒寫這種「光明藏」。

我能比以前更專註、深入地去讀其它文字了,這真是一個奇妙而又自然而至的收穫。

2

他有一句話說:不學孔子,不識儒家之圓滿;不學孟子,不識儒家之莊嚴;不學公羊,不識儒家之遠大;不學程朱,不識儒家之高明;不學陸王,不識儒家之精微。不學東海,不知儒家之豪華圓融、無量光明也。在推薦給學校時說,把後面講東海的那句刪掉。而當再一次讀《大良知學》時,我覺得還是把這句話添上的好。

近期,我沒有讀別的。他的文字已佔據了我的思想。對他思考,思考他,就是對人生最重大問題的思考和探究。

讀完他的文字,覺得世間很多文字都太多搬弄,像他那樣將事理講得明白透徹的太少。見過他,才知道人如何地「大」,可以有什麼樣的風度。

3

正如有些人所說,大智慧者年輕時聰明而不虛浮,老年時智慧而有童心。前一種我沒看到,後一種我卻看到了。他正是那種既大智而又有著孩童般天真的人。他語氣嚴肅,高低變化中自有輕重取捨。他從不重複或翻來覆去地講什麼,因為他一句話便能說得明白透徹,再解釋反而會成為障礙。

不知說到什麼,他看著手中的杯子說:我以前可能還有傲慢或輕浮,現在漸漸沒有了。露出安靜欣慰的微笑。

東海師和黑女夫婦在靈寶虢園

4

在跟學校老師們座談時,遞上來很簡單的問題,有的還有些荒唐,但是他都一一認真做答。這和我印象中的他完全不同。印象來自他的文字,覺得他惜時如金,不屑也不會去理會沒有質量的人和問題,其實他是那樣耐心、認真、和氣。

5

我對他說,道師是最大的老師。他說,道技不二。

體良知而育誠,是仁;繼絕學而立道,是智;有為敢為,不畏世艱,不懼勢危,是勇。有人問他師承何處,他答道:東海私淑熊十力,遙承孔孟,泛而言之,師承歷代聖賢也。

東海師個頭不高,但論起頂天立地來非他莫屬。

6

我拜東海為師算來有兩年多了,其間讀書到困惑處就發問。印象最深的當數此:「了生脫死即所謂終極關懷,在宗教中是指成佛成仙或升入天堂之類的脫解。而孔子不語人性和道,更不語怪力亂神。並說:未知生,焉知死。良知學雖論及生死,但是否就可說『可見良知學本質上即是生死學,比所有宗教都富有宗教精神』?宗教精神的中心就是生死學嗎?」

師答:子不語怪力亂神,卻並非不語「性和天道」,只是不「懸空」地「語」而已。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其實,「夫子之文章」,在在都是在講「性和天道」,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淺者見淺深者見深耳。如《論語》,講的多是具體的社會政治人生修養倫常日用諸問題,在識者眼裡,這些「下學」之事,都是上達「性和天道」的。

依據西方文化對宗教的一般理解,儒家不是宗教,然按照蒂里希的存在主義神學「宗教的本質是終極關懷」的定義,儒家的思想架構中不乏「終極關懷」,常體現出相當的宗教性或宗教精神(宗教性或宗教精神屬同義詞)我們可以說,儒家是與西方宗教不同、與東方佛教也有所異的獨特的宗教。

隨著儒學的發展,其「終極關懷」的色彩也越來越鮮明。據王陽明年譜載,陽明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生死…」云云,「出生死」即相當於「了生脫死」。所以我說,良知學與孔孟之道一脈相承,在王陽明的手裡特別發揚光大起來,完全可以說是「可以了生脫死,真正解決生死問題」的學問。東海大良知學繼承王學、融佛攝道,發展為良知信仰,具有至高的真實性、真理性和圓滿度。

就本體層而言,良知與佛教的佛、道家的「道」認證略異、「級別」相當,正如《性命雙修萬神圭旨》所說:此心靈靈不昧、了了常知,其體不生不滅,其相無去無來。究之,於先天地之先,莫知其始;窮之,於後天地之後,莫知其終。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乾坤依此而覆載,日月依此而照臨,虛空依此而寬廣,萬靈依此而變通。三教大聖,教人修道,是修這個;成仙成佛,也是這個;戴角披毛,也是這個。」

7

他私淑熊十力,他說熊子:比孟子更高也更倔,卻又倔得極嫵媚。本色之人、本色之文也。

說到人生境界,評道:馮友蘭的天地境界與「無相大光明」境界相比,仍有「著相」之嫌,李澤厚將馮氏的天地境界等同於他所講的「審美境界」更是膚淺。審美境界雖有諸多價值,卻缺乏內力,連道德境界都談不上,談何「參天地,贊化育」的天地境界?

有一次說到體用不二來,我又加一虛實不二,他高興地說:你總結得好,能舉一反三。我說過,仁本主義在體用問題上堅持熊十力師「體用不二」的原則,強調「本體現象不二,道器不二,天人不二,心物不二,理欲不二,動靜不二,知行不二,德慧知識不二,成己成物不二」,總稱「體用不二」。今後可以加上「虛實不二」這個說法了。「此在的實和彼在的虛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事物。」這麼說可以,但須知此在和彼在也是不二。

8

去年,一個小學欲將「道法自然」作為學校核心理念,我覺得不妥,但又講不究竟,便向他請教,他道:小學校的核心理念應以儒家「小學」為主,即:「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儒家「大學」則有三綱領八條目),而道家思想,致虛守靜,偏於無為,主張「損之又損」,積極進取不足,「盡人事」方面、開發「人能」不足,加上今人「道」、「自然」之類概念多有誤解,作為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頗為不宜,作為一個小學的核心理念,尤為不宜。中囯的政治及教育,以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是最適合和正確的。佛道兩家作為中華文化三大統中的兩偏統(儒家為主統),自當列入教學內容,但也應等到了高中或大學階段才好。

道法自然,一般大學生未必能正確理解。如果有小學生聰明,不滿老師要求嚴格、管教約束,用「道法自然」這句話依據,斥老師專恃人力、「違反自然」,只怕老師要尷尬呢。

9

老師深以辯才自豪,他的的確確應該如此。而他的辯才無礙究其實還是大道真理上吃得深,知得透。

有人問:中國文化重群體,西方文化重個體,對嗎?

東海答:這種說法廣為流傳,實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皮相之見。西方文化重個體,中國文化更重個體,只不過兩者所重的著力點不一樣。西方文化重的是個體的政治權利、社會自由,中國文化重的是個體的心性修養、道德自由。西方文化是個人主義、人本主義哲學,中國文化則是人格主義、「心本主義」哲學。

10

一天,我讀到他某文談到春節讀書「大悟」那一節,「溫暖光明」四個字就一直駐留在心裡了。便向他說道:「學生什麼時候才體到溫暖光明境界呢?得此方能得真,得道。對於寫詩的人來說,它所能開拓的不僅僅是題材,更是文風和氣度。那時枯滯氣可能掃盡,思詩打通,萬物皆備於我,變形於外而為實於中。」

他很快回復說:關於悟,宜順其自然,不可刻意求什麼境界,德智不足,易入魔境。切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那種「溫暖光明」的境界,也是虛妄之幻相。真徹悟了,平平常常而又通達無礙。

他會自悔某些舊作、舊事,在文章中一一指出,生怕誤了人。有一次我對他說,老師從別處走到孔孟這裡,心路歷程必定深有啟示性,見面一定要了解一下。但是這一次見面,竟然將此事忘得一乾二淨。就當是下次見面的「重要一課」吧。

11

他有一句話說:請與我上升,請與我一起享受清風白雲和黃金的歌唱。現在,我已能看到它們,正如他所感慨的:生命是一個奇蹟,生命的奇妙不可思議。「靈魂」能上升到無窮高妙,不可思議。

希望有更多人與他一起上升,一起享受清風白雲和黃金的歌唱。

推薦閱讀:

實拍三亞大東海浴場洋妞里有美女必須的
「海空雄鷹團」 | 緊急戰鬥起飛千餘次,巡邏東海防空識別區
東海大橋與洋山深水港
10000塊一條的野生東海黃魚

TAG: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