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古代要學些什麼才能成為一名武舉人

隋朝開始「開科取士」,但只是選拔文官的途徑之一。唐朝科舉制度開始時「六科」也都是以文取士。到了武則天當政,在長安二年(702年),首次舉行武將考試,考試內容為各中射箭技巧,以及馬術、負重等等。武將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不受重視,武舉出身的官員地位亦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圖:武舉人江明讕畫像)

沙發

在新、舊《唐書》的列傳中,提到武舉出身的只有一個人,而這個人正是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郭子儀出生寒素之家,年輕時「以武舉異等」得以起家為軍官,先是補左衛長史,後來逐步升遷為邊防軍將領。安史之亂爆發後,率軍平叛,成為當時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將。  從宋代開始,武舉不只考武力,還要考「副之策略」,即要求考生對時政提出建議或考察他們對兵法書籍的熟悉程度。王安石變法時,正式在朝廷設置「武學」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性的考試,錄取名額以百人為限。各地最各級官員可保送一名免試入學,其餘的都必須參加考試:騎、射外考兵法和對策。按照考試成績,優等的直接送樞密院試用為低級武官;其餘的按成績進入武學上舍、或外舍學習。武學講授「諸家兵法」以及「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學制三年。畢業考試及格後授予初級武官官職。以後還曾在各州設置武學。  武科舉考試其實是等級考試,這在1078年的《大小使臣試弓馬藝業出官法》有規定:  第一等,步射一石弓,十發三中;馬上能射七斗弓,並掌握五種馬上格鬥武藝;《孫吳兵法》十道題答出七道的,「時務邊防策」五題「文理優長」,法律題十道答出七道,就可以出任低級武官。  第二等步射八斗弓,十發二中,馬上能射六斗弓,有三項馬上武藝,答出一半兵法題目和法律題目,可以見習低級武官。  第三等,步射六斗弓,十發一中,只有兩項馬上武藝,兵法、法律只能答三題的,記錄在案。每三年考試一次,任命武官不過三十人,後來逐步增額,以至於三人取一,每次都有百人入流,比文科舉得官還容易。1110年規定限額,每次考試只能取十人,其餘的入武學。南宋進一步改革,1135年開始由皇帝親自「廷試」,合格的都賜予武進士,授予武官銜「保義郎」、「承節郎」等名目。但實授的職務往往並非軍官。1166年武舉進士也比照文科,有第一、二、三名的排名。以後又規定參加廷試的都必須由各地方長官先行選拔,作為「武舉人」保送朝廷。這樣以來,武科舉體系與文科舉體系基本相同。1177年明確武科狀元之稱,狀元願意從軍,授予正將之職,第二、三名副將,第四、五名準備將。  兩宋重文抑武,武科舉出身的名將極少。較為著名一點的有北宋末年的何灌,他在武選登第後即為軍官,在與遼朝邊境地區任巡檢,以善射聞名,號為「何巡檢神箭」。後來在「靖康之變」時受命防守汴京,戰死疆場。另一個是同時期的徐徽言,在1108年應「求材武士」詔,「武舉絕倫及第」。以後即擔任武職,長期在河西地區為軍官。1127年金朝攻破開封,而徐徽言率領本部軍隊堅守晉寧近兩年,最後這座孤城被攻破時,徐徽言將防禦器械全部燒毀,力戰被俘,寧死不屈,被殺害。  兩宋時即使是武狀元,也並不一定擔任軍職,比如1235年武狀元朱熠,起家是「閣門舍人,差知沅州」,擔任了地方行政官,後來以擔任監察御史敢於彈劾權臣而聞名。1260年升為「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算是主管軍事的副宰相級別,但仍然不算武官。不久也遭御史彈劾而罷官。  金朝亦有武科舉考試選拔人才,主要考試內容為騎射,要求挽一石力弓,射一百五十步至二百一十步遠的靶;並且要求策馬飛馳,在一百五十步內接連用槍刺落四塊靶子。當然了,文化課考試也必不可少,大概範圍就在一些兵法書內。  元朝科舉制度興廢不常,也沒有武科舉制度,待明朝建立後,恢復設置武學、武科舉。明朝在京師以及衛所設置武學,訓導軍官子弟。凡十歲以上應承襲軍職的子弟的應入學學習,教材為《武經七書》。地方青年可以通過考試獲得武學學生資格,號為武生,與文科舉生員(俗稱秀才)相同。武科舉制度與文科舉相仿,武生通過鄉試(省級考試)武舉人,可以到京師參加會試。會試內容曾規定,「先策略,後弓馬」,策不中就不可試弓馬。但以後改為三場考試,第一場試「馬上箭」,射三十五步遠的靶子;第二場試「步下箭」,八十步的靶子;第三場才是筆試。每三年會試,錄取進士定額為一百人。  由於明朝武科舉制度比較長久,武科舉出身的軍官相當多。比如明中期抗倭名將之一的俞大猷,就是武科舉出身。他「少好讀書」,學《易》又學劍。考中秀才後因家境窮困,在父親死後,承襲了父親「百戶」世職。  清廷廢除武科舉。光緒二十九年,於北京成立練兵處,任命奕劻總理練兵事務,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襄同辦理。練兵處的實權為袁世凱所掌握。又令各省設立督練公所,領導各省編練新軍。袁世凱統率的北洋六鎮是最先成立的新軍,清朝末年各省新軍亦在此時開始形成。為培養新軍官兵,光緒三十年,頒布《陸軍學堂辦法》,令各省建立武備學堂,各主要城市建立軍事學堂,派遣留學生到國外學習軍事。

3樓

清代的武科舉清朝入關當年就舉行武科舉考試,用以籠絡漢族好勇鬥狠之徒。以後一直與文科舉考試同期,每3年舉行。凡通過基層考試即獲得武生資格(俗稱武秀才),可以參加武鄉試,另外綠營兵丁也可以報名參加鄉試。通過鄉試的武舉人,以及綠營的千總、把總,通曉文義的可以直接參加會試。滿族因有世職,開始時不得參加武科舉考試,雍正年間開始允許滿族人參加,以後時停時行,沒有定製。會試及格後進入無淘汰的殿試,排出三甲名次,一甲3人,和文科舉一樣有狀元、榜眼、探花之名。武鄉、會試都分內、外3場。首場馬射(35步遠靶子,10發3中),二場步射(80步靶子,10發2中)、技勇(拉硬弓、舞大刀、掇重石),三場是內場,考策、論(首題用《論語》、《孟子》,次題用《孫子》、《吳子》、《司馬法》)。清初明確,一甲進士或授副將、參將、游擊、都司,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以後武狀元授一等侍衛,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二、三甲進士授三等及藍翎侍衛,獲得這些官銜後,再到兵部選實職官。清朝每次鄉試錄取舉人名額,全國總計將近1000名,會試名額300至100人不等。因此通過這一途徑成為軍官的人不少。據張仲禮《中國紳士》一書的統計,18世紀末清朝軍隊中有將近13%的軍官是武科舉出身。如鴉片戰爭中著名的「定海三總兵」,葛雲飛是1823年武進士,王錫朋是武舉人出身。不過就清朝制度而言,規定武科舉出身的軍官只是「雜途」出身,升遷不如「正途」行伍出身的軍官順利,正好和文官的情況相反。70%以上的軍官都是行伍出身的。清代的武狀元和文狀元很少成為宰相或著名權臣的情況相仿,武狀元成為全軍統帥或一代名將的情況也很少見。清代武狀元中經歷比較具有戲劇性的是馬全。他是山西陽曲人,原來的名字是馬瑔,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中一甲三名武進士(探花),以二等侍衛出為福建撫標右營游擊。可這位武探花當官不久就因為和同僚爭吵而被奪職,他就改名馬全,寄籍在北京的大興縣。1760年再次參加武會試,居然又一次名列前茅。乾隆皇帝親自主持殿試,見了馬全很眼熟,說:「你不就是馬瑔嗎?」馬全趕緊叩頭請罪,想不到乾隆皇帝愛才,居然欽點馬全為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兩年後乾隆皇帝下江南,命令他代理江西南昌鎮總兵,負責護駕警衛。馬全這次盡心儘力,很討乾隆皇帝喜歡,南巡結束就提升他為江蘇蘇松鎮總兵,以後提升為江南提督,成為綠營最高級軍官。1773年,乾隆皇帝發動征討金川戰役,又想起馬全,特意將他調來為領隊大臣。想不到木果木大營遭到夜襲時,馬全殿後掩護,在夜戰中戰死。乾隆皇帝知道很是惋惜,說:「提督馬全乃國家出力有用之人,今力戰死事,實堪軫惜!」

推薦閱讀:

怎樣發心才能和佛菩薩相應?
什麼樣日格婚配才能算是情投意合
平常心,才能得到一切
心慢下來,行動才能快起來
要愛上多少人渣,你才能長大? | ONE有影力

TAG:古代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