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語文教學發力點 構建語文活力課堂
找准語文教學發力點 構建語文活力課堂
——聽肖培東老師《走一步,再走一步》課堂教學有感
海鹽縣武原中學 姚培紅
近日,有幸在海寧二中參加「嘉禾活力課堂」初中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聆聽了肖培東老師開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再次見識了特級教師的風采,真切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幸福。而肖特圍繞語文課堂的「力」與「活」的評課報告更帶給我茅塞頓開之感。短短几個小時,我體會著肖特對文本細微處獨到深刻的解讀,敬佩著他靈活巧妙的問題設計,感慨著他機智有效的課堂引導,深深的折服於他以「語言文字」為教學重點並緊緊圍繞這個重點展開教學的強烈意識。而肖特的報告正是他對這一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闡釋與深化。同為語文教師的我,欣喜、激動、欽佩之餘,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表達慾望,於是便寫下如下文字:
一、語文教師要在文本解讀上發力
肖特說,語文教師一定要在讀文章上發力。拿到一篇文章,一定要沉下心來,靜靜地讀,讀出自己的理解來。只有讀懂文章,教學才會有支點。這個支點不立,教學一定肢解。
於是,他從「悶熱」一詞中讀出了「我」心理上的恐懼與害怕,找到了切開課文通向核心處的一條路。
於是,他從「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我下不去!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這段父子對話中感受到溫暖,找到了突破課文重點的窗口。
於是,他從「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麼漫長。」這段話中,發現這不僅僅是在提醒文中的「我」,也是在提醒文中的父親、母親、傑利、小夥伴,甚至我們每一個人,文章的意義升華了。
的確,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學的起點。解讀是否正確、深刻直接關係到教學的效果。我們不追求文本的過度解讀,但也絕不能停留於淺表化的解讀。而其中的「度」考量著語文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文本解讀能力。對於一個語文教師來說,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加強閱讀,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和文本解讀能力。審視自己以及身邊的同行,我們做的更多的是讀教參,教參上關於文本的解讀成了我們大多數語文老師的解讀,我們缺乏自身對文本的獨到解讀,於是,教學內容千篇一律,教學設計大同小異。我們語文教師成了教參編撰者的傳聲筒,我們的語文課堂缺少了應有的靈性。
二、語文教學要在語言教學上發力
肖特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在語言上發力。不要想著那長長的陌生的課文怎麼個教法,而要著眼於讀書時那最初的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標點……別以為一篇小文章很簡單,小文章很有內涵,內涵需要反覆咀嚼。我們都是世間的「忙人」,也都是世間的「盲人」。語文教師一定要靜下心來解讀文本,老老實實貼著文字走,咀嚼文字,體察文字背後深刻的意蘊。每一個教師都要養成閱讀課文時的文字敏感度,因為語文教學歸根到底是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於是,上課伊始,肖特就讓學生紮實地讀生詞,知曉偏旁,理解詞義。然後引導學生閱讀單元提示,並按要求邊閱讀邊圈點勾畫,划出自己認為有意思的句子。
於是,圍繞「悶熱」讀心理,咬文嚼字。教師不僅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直接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如「心驚肉跳」、「恐懼」等,還引導學生抓住體現心理的動詞,並將「蹲在小山道上」的「蹲」和「我伏在岩石上」的「伏」進行比較閱讀,體會文中的「我」內心恐懼的程度變化。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師還引導學生尋找潛伏得很深的詞,進一步體會「我」內心的恐懼,如「我終於爬上懸崖……盡量往裡靠」中的兩個副詞「終於」、「盡量」,讓學生感受到「我」爬上懸崖的艱難和漫長的過程,也讓學生體會到懸崖的陡峭以及「我」害怕掉下懸崖的膽戰心驚。
於是,抓住看似無關緊要的語句,體會言外之意。如文中的父親找到兒子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晚飯做好了。」這句話往往會被教師和學生忽略,以為是可有可無之筆。殊不知,這句話意味深長。肖特為了讓學生關注這句話,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是技術指導,父親的哪句話是可以去掉的?學生明確後,教師又追問:父親為什麼要說這句話?於是學生有的說是「安慰我」,有的說是「我挨餓了,父親用飯引誘我」。教師進一步提醒:這句話內容平常,語氣平淡,是傳遞給兒子「你沒做錯事」的意思,以減輕兒子緊張的心理。
於是,抓住「標點」讀心理,揣摩「字縫」里的意思。如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我沒法——」一句中的破折號,提問:這裡省略了什麼話?為什麼用破折號而不直接說?這個標點讓學生體會到了「我」複雜的心理活動。又如從「我下不去!」「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兩句中的感嘆號到「看見了。」一句中的句號,引導學生理解了「我」心情的逐漸平靜。再如父親見到兒子時所說的話全都用了句號,而非感嘆號,教師讓學生感悟到父親語氣平淡的話語是想讓兒子的心先平靜下來,並傳遞出「你沒做錯事」的意思。
三、語文課堂要在學生的學習上發力
肖特幽默地化用毛澤東的話,強調課堂是學生的,也是老師的,但是歸根結底是學生的。語文課要讓學生自覺地進入到語文場。教學不是給出去的,而是學出來的,導出來的。在課堂上,教師的角色是「導」,這樣才會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學。教師要敢於讓課堂冷場,當學生第一次沒有回答出來時,教師要學會等待,可以給他再一次機會。我們要上一堂為學生而上的課,而不是為聽課老師而上的課。總之,語文教學要以語言學習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為目的。
於是,整堂課上,沒有華麗的課件,沒有煽情的音樂,沒有教師的表演,沒有形式主義的小組合作,有的只是教師耐心的等待,巧妙的引導、全方位的關注。有的只是學生默默的閱讀,圈點勾畫;深深的思索,咬文嚼字;動作演繹,體會心理;角色朗讀,體驗情感;角色體驗,理解意義。如為了比較「蹲」和「伏」的區別,讓學生做做這兩個動作;為了讓學生體會「悶熱」一詞所包含的心理狀態,請不舉手的學生說說此刻的心理;為了讓學生深刻感悟文章末尾帶給我們的意義,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當學生思維堵塞、發生偏差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要站在文中人物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四、語文教學要在「讀」上發力
肖特說語文教學要在「讀」上發力,要讓學生有意義地讀。什麼是有意義地讀?我的理解是:讀的形式合乎學生語文學習的時機和需要,讀的內容有助於學生髮現問題、加深理解、品味語言。從形式上看「讀」可以分為默讀、朗讀、角色朗讀等。
默讀是讓學生邊讀邊查,邊讀邊思,邊讀邊劃,邊讀邊寫;讓學生靜下心來,沉思默想,與文本進行真切的對話。在默讀中,學生能靜思默想,發現疑問,咀嚼品味,理解感悟,綜合歸納。
於是肖特的課堂一開始就讓學生默讀課文,並且讓學生思考:書應該怎麼讀?隨後提醒學生翻到第二單元的單元導讀部分,並朗讀這段文字。同時要求全班同學按照這個要求閱讀文章,並拿出筆圈點勾畫,划出有意思的句子。
不像一般的公開課那樣,為了熱鬧,為了避免冷場,為了追求無謂的新意,而放棄學生的默讀。肖特就像他的老師錢夢龍先生所說的那樣「老老實實地教會學生讀書」。正是有了這踏實的第一步,學生才會在之後的語文學習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解決問題。
俗話說:「功夫靠練,文章靠念。」張定遠先生也曾指出:「朗讀是語文學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不讀,學生就無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不讀,就不是語文課了。」
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這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以朗讀為主。這是語文教學主要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教師不僅要做到自己會聲情並茂的朗讀,更要引導學生學會朗讀,根據各種不同人物的特點來朗讀,使學生通過朗讀理解作者的情感和體會人物的特點。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肖特時時在進行朗讀指導,處處在開展朗讀訓練。比如,學生找出「那是費城七月里一個悶熱的日子,雖然時隔五十七年,可那種悶熱我至今還能感覺得到。」這個句子後,教師要求學生再讀一遍,並提問學生「這個句子中哪個詞要重讀?」學生找出「至今」一詞後再次朗讀,體會五十七年前這個日子的難以忘懷。學生找出「我落在最後,全身顫抖,冷汗直冒……」這個句子後,教師提問:「怎麼讀?讀快點還是慢點?」然後又請兩個學生分別朗讀,接著再齊聲朗讀。學生找出「我終於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盡量往裡靠。」這個句子後,教師提問「終於」這個詞讀快點還是慢點?並要求學生齊聲朗讀。學生找出「我每次之移動一小步,慢慢爬上懸崖。最後,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岩石上。」這個句子後,教師提問:「爬」和「踩」這兩個動作怎麼讀?哪個慢,哪個快?並讓學生朗讀體會。
分角色朗讀是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文本角色,展開想像的翅膀,感悟作者情感的有效方式和途徑。成功的角色朗讀要求教師進行恰當、及時的指導,引導學生從描寫角色的神態、動作、心理的語句中體會角色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深入挖掘角色的個性。
肖特的課堂上成功地運用了兩次分角色朗讀。一次是剛開始爬懸崖時,「我」和小夥伴的對話。一位學生讀「嗨,慢著,」我軟弱地哀求道,「我沒法——」另一位學生讀「再見!」在角色朗讀前,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體會雙方說話時的心理和語氣,明確「我」的軟弱害怕,小夥伴的諷刺意味。另一次是父親指導「我」爬下山時的對話。教師讀父親的話,學生讀兒子的話。通過角色朗讀,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父親的平和冷靜與循循善誘,也充分體會到兒子從害怕恐懼到平靜下來並萌發信心的心理變化過程。
在這堂課上,分角色朗讀不是課堂教學的作秀,而是更為嚴謹、實在的深層閱讀。學生在紮實的閱讀理解基礎上,自然地朗讀、自然地表演、自然地流露情感。同樣,傾聽的同學也能很好地隨著同伴的朗讀演繹而體驗角色的情感,挖掘角色的內心,這樣雙方沉浸的分角色朗讀體現了它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一堂課,讓我見識到的是肖特極強的文本解讀能力和敏銳的文字感悟能力,簡約大氣的課堂教學和靈活巧妙的問題設計,機智有效的啟發引導和作為語文教師的深厚素養。一個報告讓我體會到的是肖特對語文教學的正確理解和以生為本、以語言為本的教學思想。而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對語文教學的深深熱愛與執著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說:「很多東西,你喜歡它,才會有創造力。你對語文有多少愛,就有多少激情,你的語文課就會有多少靈動,多少創造。」聽著肖特的話語,回想著課堂上他的激情洋溢和智慧靈動,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的我,內心忽然有一種熱情在涌動,而對語文教學也似乎了有明晰的認識。
推薦閱讀:
※【民間語文第136期】口水莫言問鼎諾獎, PH值為何小於7
※九年級語文重點字詞注音整理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研究成果:腦科學如何影響語文教育
※如何學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