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各種慾望是無窮的
07-21
電子遊戲與慾望—其實遊戲只是滿足慾望的工具來源:遊民星空作者:Sorrow 若要給出電子遊戲的定義,那麼我認為:電子遊戲是一種至少可用於滿足人類破壞欲或創造欲的計算機程序。當然,眾所周知,一款優秀的遊戲遠不止擁有以上兩點,它還有其他方面,例如藝術。但如果單談一款遊戲,那麼它最基本的元素就應當包含破壞欲或者創造欲。而在此文中,我不會討論藝術對電子遊戲質量的提升。為什麼遊戲要滿足破壞欲。這必須從我們的天性來談起。人類,乃至所有的地球動物,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這種攻擊性實質上是一種防禦的機制,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然而人類是一種高等生物,人類擁有巨大的群落。同時,人類還生產發明出各種工具(由其是殺傷性武器)。因此,隨著人類的發展,我們越來越少地表現出了我們的攻擊性。但這並不代表這種天性就有所淡化或被抹除。實際上,這種攻擊性已由曾今外在的「獵殺動物,獲取食物,保障生存」演變成了如今的一種心理狀態,即「破壞欲」。也許我們具有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某些素質,致使我們不會濫殺自己的同胞,不會在社會生活中經常性地表現出自己的攻擊性。但是,我們卻常常用其他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破壞欲,例如罵髒話、結交仇人、深刻記憶令自己不高興的事情、頂牙齒、擠臉上的痘、玩撲克時使勁將牌砸在桌子上甚至無聊的時候去擠爆泡沫紙等等,都屬於一種滿足破壞欲、表現出攻擊性的行為,雖然它們的緩解功效很多時候微不足道,但由於人類的情緒往往受多方面的影響,因此這樣微弱的滿足也足以使我們不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電子遊戲往往以破壞為主要的遊戲方式,如殺怪,炸建築等等。正是因為我們在電子遊戲所提供的虛擬環境中可以極大的滿足我們的破壞欲,所以大部分人不會對這種一成不變的「破壞式」的遊戲方式感到厭倦。相反,我們還不斷地追求其程度的提高。雖然大部分人無法接受過度血腥的殘殺行為,即便是虛擬的,但我們仍然能夠接受並且樂於去接受不與我們價值觀相衝突的破壞行為,例如絕大多數玩家都喜歡物理引擎作用下把場景炸得粉碎的感覺,因為這種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極大滿足了我們的破壞欲。也正因為遊戲能極大的滿足人類的破壞欲,因此遊戲受到喜愛,由其是男性的喜愛。大部分不玩遊戲的人,並非因為他就沒有破壞欲。而是因為遊戲往往具有一些負面作用,經過社會上某些人士的誇大,而對這部分人群造成一種「遊戲害人」的心坎。因此他們不願意嘗試甚至排斥遊戲。滿足了人類的破壞欲,我們也便能在除遊戲之外的地方更少的表現自己的攻擊性。因此,電子遊戲實際上是有利於人類的情緒發泄,減少其做出危險行為的。一個從來不表現自己攻擊性,從來不滿足自己破壞欲的人,往往會在某些情況下會爆發,做出慘無人道的事情。例如悍匪周克華在其首次犯罪前都給自己周圍的人留下「溫柔,少言寡語」的印象。我們也經常看到某些「遊戲致使犯罪」的報告。但其實在這些報告中,絕大多數是失實的,作者為了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其實也是為了滿足作者自身的破壞欲),強行將遊戲與犯罪行為聯繫起來。少數事件中,確實存在罪犯受到遊戲影響,模仿遊戲中的動作進行犯罪行為的。但這並不是因為遊戲提供的「破壞快感」滿足了他,而是因為其本身的攻擊性就比較強烈,或者精神與思維不正常。而遊戲只不過成了他學習「破壞方式」的工具。然而這種「破壞方式」,即便不玩遊戲,也能從很多地方學到,例如許多法治節目中,就經常提及罪犯的犯罪方式。再談創造欲。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完美的夢想的自己,都有著自己希望去創造的一個世界。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無法去創造,並且還往往遭受打壓。而電子遊戲卻恰恰能夠提供這麼一個滿足我們創造欲的機會,因此我們喜愛電子遊戲。遊戲中創造欲的體現有許多種,最直接的,便是創造自己的角色外貌,創造新的生物(《孢子》),創造自己的世界歷史(《文明》)等等。但實際上,創造欲還體現在方方面面。例如RPG遊戲中我們不斷追求裝備的提升,創造出更高一層的屬性值;FPS遊戲中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射擊水平,創造一種隱性的虛擬價值;網遊中我們還不斷賺取遊戲貨幣,創造更多的虛擬財富。創造欲同破壞欲一樣,一旦得到滿足,我們便會樂此不彼。創造欲才是最容易致使我們遊戲成癮的原因。遊戲成癮與個人因素有很大關聯,因此有少數人會狂熱地迷戀電子遊戲,而大部分人只表現出在無事可做的時候,才會第一時間想到玩遊戲。然而不得不提的是,為什麼網遊成癮往往比單機遊戲成癮更多?這必須從遊戲的系統設置談起。玩單機遊戲時,我們可以隨時決定繼續還是暫停,同時單機遊戲創造出來的價值往往只存在於自己的電腦中,無法形成一種對比,因此單機遊戲創造出來的「價值」遠遠少於創造的「樂趣」。但網遊則不同。網遊不以單個玩家為中心,同時存在著交流與對比。因此我們往往能發現,一個單機遊戲,即便我們幾個月不玩,再次進入遊戲的時候,我們仍然有良好的遊戲體驗。但是對於一個網遊而言,如果我們一天不上線,我們就會被他人拉開差距,我們就會失去很多創造「價值」的機會。最殘忍的是,很多網遊往往還用道具的時限來加強這種「不上線,則流失自己所創造的價值」的心痛感。因此,一旦你接觸到網遊,由其是那些打著免費旗號肆意販賣道具,不24小時掛機簡直就沒法升級的遊戲,你就會時時刻刻地牽掛著。網路遊戲中,創造的「價值」遠遠多於創造的「樂趣」,因此即便「刷刷刷」毫無樂趣可言,但大部分人仍然每天像苦力一樣在網遊中不停地重複,因為只有艱苦卓絕,才能創造「價值」,而網遊中的「樂趣」,往往直接和「價值」掛鉤。例如「XXX副本,帶成就裝等M」。如果你創造價值滿足不了這些腦殘隊友的要求,那麼對不起,你將失去獲得樂趣的機會。顯然,遊戲設置才是導致大部分人「成癮」的原因。這種「成癮」並非心理依賴,而是一種心理強迫。就好比世界盃,誰願意半夜三更看電視?但我們都是被逼迫的。面對這種情況,你能說這些人都看球賽成癮么?然而很遺憾,時間恆定流逝性與競技對比性是網遊的基本屬性,因此只要你玩網路遊戲,就必不可少地要面對這種窘境。綜上所述,電子遊戲只是滿足我們慾望的工具。請客觀看待,也請合理使用。人的慾望是無窮的www.yiwang.cn 《心理知識全知道》 靜濤《後漢書·岑彭傳》中記載:"東漢初年有兩個地方的勢力首領隗囂和公孫述,分別割據隴(今甘肅東部地區)和蜀(今四川中西部地區)兩地。東漢光武帝派大將軍岑彭等率軍隊去攻打隗囂佔據的西城、上邽兩城。當時光武帝給岑彭寫了一封信,說如果攻佔了隴地兩城,便可率軍去攻打蜀地的公孫述,並發感嘆說,"人所苦惱的就是不知足,既已平定隴地,又盼望得到蜀地了!"""得隴望蜀"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得來的,後來常用來形容人的貪慾沒有止境。人們常說:"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春秋時荀子也說過:"貴為天子,欲不可盡。"意思是,像天子那樣的地位,什麼享受不到呢,即使那樣,仍然還有無窮的慾望要滿足。這些話和成語"得隴望蜀"一樣,在使用時常常帶有貶義。但是如果從心理學上來看,這是人的一種客觀的屬性。心理學家認為,人的需要不可能是靜止的、不變的,總是在原有的需要滿足了,又產生新的需要。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因為人的感覺器官同外界接觸,隨著接觸得更多和更頻繁,觸覺會隨之衰減得更厲害。而衰減率與滿足程度成正比,衰減率越高,滿足程度越高。這就像俗話說的:"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言人馬斯洛有一個重要的學說叫"需要次層"理論。他認為人的需要有五種: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從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雖然人類的所有需要都已本能化了,但各種需要強度是不同的。這些強度不同的本能化需要,馬斯洛假設它們以層梯形式分布,位於層梯底部的需要比上面的需要更為強烈,與動物所擁有的需要更相類似;位於層梯上部的需要卻是為人類所特有的。馬斯洛對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之間的差異作了概括,其中一個重要特點是,雖然高級需要與生存沒有直接關係,但它們的滿足是更值得追求的,因為滿足這類需要能引出更深刻的幸福體驗,達到精神安寧和內在生活的充實。每個人都沿著需要層梯向上攀登,在滿足了某個層次中的某些有代表性的需要後,他就應當向下一個更高的需要層次遞進。而能否引起需要,又取決於兩個條件:一個是個體感到缺乏些什麼,有不足之感;另一個是個體期望得到什麼,有求足之感。所以,需要實際上就是在這兩種狀態下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現象。一般說來,當人們產生了某種欲求或需要時,心理上就會產生不安與緊張的情緒,成為一種內在的驅動力。隨後就發生選擇或尋找目標的心理趨向,當目標找到後,就開始滿足需要的活動,當行為告成,需要就在不斷滿足過程中削弱。行為結束,人的心理緊張消除,然後又有新的需要發生,再引起第二個行為。這樣的周而復始,不斷遞進。人們"得隴望蜀",永不知足的特點,正是這種心理規律的必然反映。"得隴望蜀",有時會成為我們提升自己、追求進步的動力;而對一些僅僅崇尚物質的人來說,卻可能成為走上犯罪道路、走上邪惡道路的動力。比如許多貪官貪心不足蛇吞象,大肆利用職權貪污,成為國家的蠹蟲。而像比爾·蓋茨之類有比較高精神追求的人,卻已經把金錢只"看成一個數字",他們積極進行慈善事業不說,還把遺產捐給社會,因為他追求的已經超越了物質的低級層面,而著重追求比較高的"尊重"的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了。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尊重需求漢高祖劉邦得到天下後,有一次與群臣討論他為何能打敗項羽、取得成功的原因。他說:"在後方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鎮國安邦,治理百姓,籌辦糧餉,我不如蕭何;帶兵百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傑出的人才,我能夠用他們;而項羽有個謀士范增,卻不能用,所以我能打敗他。"說白了,劉邦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了解人、尊重人,使下屬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而項羽呢,儘管"力拔山兮氣概世",卻唯我獨尊,不懂得承認和尊重別人,才會導致最後的失敗。心理學認為,尊重是每一個人的心理需要,不管這個人先天條件如何,財富有多少,地位是高是低。任何人都需要來自別人的尊重。美國心理學家的一個實驗,證明了尊重對人心理所能產生的影響。為了調查研究各種工作條件對生產率的影響,在一次經典研究中,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從一個大車間中,選出六名女工作為被試者,做了為期一年的實驗。這些女工的工作是裝配電話中繼器。她們在常規的車間里先工作兩個星期(第一時朗),以提供一個正常生產率的標準作為參考。之後,把她們從車間安排到一個特殊的測量室,這裡除了可以測量每個女工的生產情況外,其他條件都與常規車間相同,她們在這裡工作的五個星期里(第二個時期),工作條件沒有任何改變。第三個時期,實驗者改變了對女工們支付工資的方法。以前,她們的薪金水平取決於整個車間(一百個工人)的產量,現在只由她們六個人的產量決定。到了第四個時期,在時間表上安排五分鐘的工間休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第五個時期,工間休息的時間增加到十分鐘。第六個時期,建立了"六個五分鐘"的休息時間制度。第七個時期,公司為工人們提供-頓簡單的午餐。在隨後的三個時期里,每天提前半小時下班。第十一個時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後,到第十二個實驗時期,原來的一切工作條件全都恢復起來,這時的環境和條件與女工們開始進行實驗時的環境條件完全相同了。這樣翻來覆去地折騰,是為了什麼呢?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不管條件怎樣改變--增加或減少工間休息,延長或縮短工作日,每一個實驗時期的生產率,都比前一個時期要高。也就是說,女工們的工作越來越努力,效率越來越高。這是為什麼呢?如果說某一個實驗有利於提高女工的效率,可是其他實驗並不如此啊,而且最後又退回到了最初的條件。實際上,"功夫在詩外",這些實驗對女工的影響並不在於直接影響她們的工作效率,而是讓她們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視。受到尊重和重視,使女工迸發出更大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工作效率才提高了。是的,每個人都需要尊重。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種高級需要。人與人有差異,人與人在財富、地位、學識、能力、膚色、性別等許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維護自己的自尊是人類心中最強烈的願望,因此,滿足尊重的需要對人來說十分重要。很多時候,人們為了獲得尊重,會通過追求流行,講究時髦,購買高檔商品等手段來體現自己的價值。馬斯洛說:"尊重需要的滿足,能夠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會到生活在世界上的用處和價值。"但尊重的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會使人產生自卑感、軟弱感、無能感,會使人失去生活的基本信心。性的困惑與救贖榮偉玲 最近,有對夫妻給我寫了封信,講了講他們在性方面遇到的問題。 這對夫妻在婚前沒有過別的性伴侶。事實上,他們在戀愛期間都沒有發生過性關係。是一對道德上非常嚴謹的男女。 正因為如此,他們很容易把在性方面遇到的問題,想像成獨屬於他們的問題。他們很容易這樣去想:「別人一定都很順利,他們每次做愛都很快樂,到我們這裡卻出了問題……」 事實上,性永遠都是個問題,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如此。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有慾望。這個慾望,首先指的是愛欲——愛與性的慾望。如果沒有愛與性的慾望,人就不成其為人。(其他慾望,如買房子或成名,都是從愛欲這個基礎上次生出來的。) 人生主要的困惑,在於他是不完全的,他只是個半人——陰莖是一個突出的部分,他需要一個容納他的東西;陰道是一個容器,她需要一個可以填滿她的東西。 人生大部分的遊戲,都圍繞著這個半人想變全人的主題開展,尋找另一半的驅力貫穿了人生的始終。 大家都知道,人生是一個充滿缺陷的過程——不如意事常八九,這就是人生真實的面貌——我們都不是全善的人,我們善惡各半的因果促成我們來到人道,體驗到人生之「不如意事常八九」。這是躲不掉的,就連國家元首也不能例外。 每個人都有性慾,每個人都想滿足自己的性慾,每個人都想通過對方滿足自己的性慾。 在性這件事情上,自身需要的滿足是最重要的,很難避免把對方當成滿足慾望的工具的心態。 我們碰觸、親吻、說些火辣辣的話,目的是要調起對方的情慾,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 我們匹配嗎? 性喚起需要的時間和技巧,達到高潮所需要的時間,甚至次數。陰莖的大小或狀態,女性各個性器官的充滿程度…… 你發現了嗎?其實要匹配並不很容易。 好,現在就算你們很幸運,你們匹配了,你們覺得自己真是天生一對!你們很開心,真的很開心。你們甚至決定要白頭偕老。 好得很! 我想問一下,三年五年以後,睡在一個被窩裡的人,對對方還能有這樣的激情嗎?三年五年中,你們次次都能令到自己或對方滿意嗎? 你們有沒有生病的時候,嫉妒的時候,吵架的時候,疲憊的時候,厭煩的時候? 現在你明白,三五年中,你們不可能次次都達到同樣美滿的程度,而且三五年後,你們對對方的興趣必定下降了很多。而你們對「性」本身的興趣,卻沒有下降。街上的性感美女引起你的幻想了吧?這個帥哥如何? 性的悖論在於,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好的,現在你達到高潮了,你很快樂。但是24小時以後(甚至要不了24小時),你發現你的慾望再次到來,並且變得更強了。 好的,你可以再來。 再來。 但是這個過程永不終止。你會發現,慾望沒有消泯的時候,滿足它,甚至只能讓它越燒越旺。 對方滿足不了你,你就會有潛抑(或者根本不潛抑)的憤怒與不滿;如果你滿足不了對方,你就會對對方的需索無窮感到厭煩,並且覺得對方很獸性,或者很自私。 你或者要說,我們可以變更別的姿勢,我們可以變更別的地點。我們可以更浪漫一點,我們可以更狂野一點,我們可以更出格一點…… 但這些方法都只能有暫時的作用。任何新鮮都不能在21天後還新鮮。 你知道的,變任何姿勢和地點,都不如變一個人來得那麼刺激。所以,「換人」遊戲大受歡迎。找情人,一夜情,嫖妓……沒完沒了。 而人性又有安全感的需要,忠誠的需要,所以吵架了,嫉妒了,要離婚了…… 性的第一個悖論,是忠誠與新鮮的悖論,安全感和找刺激之間的悖論。 第二個悖論,是你的性伴侶越多,你反而越難滿足。 因為有比較。 誰是那個「最」呢? 沒有「最」。 只要有了比較,當你在性上有些不滿意的時候,你一定會下意識地想,如果換個人…… 如果換成「那個人」…… 如果你一生只有一個性伴侶,並且嚴守基督教教義,永不離婚。那麼,你阻斷了「比較」這樣一個「念想」,你認為,不存在更滿足或更不滿足,這就是你命定的,唯一的愛與性。這樣反而好過了,少很多折騰。 當然,你也會有不滿。對性的不滿,對對方的不滿,對婚姻的不滿,對人生的不滿…… 誠如另外一種生活方式里也有,甚至是更高程度的不滿一樣。 不如意常八九。這就是人生的真相。 我們要學著去接受它,甚至是享受它。 誰說我們必須次次達到高潮?誰說我們必須享有性的快樂?誰規定了這個「必須」? 想像一下:兩個人相愛了,做愛了。每次他想的時候,她也一定想;每次他生病的時候她一定就不想;每次她想要這個姿勢的時候,他就給她這個姿勢;次次都達到高潮…… 你覺得有人在過這樣的性生活嗎? 這樣沒有缺憾的生命體,它一定不會投生於人道。請相信我,它會往別的地方去,變成一團光影。它不會投生為這隻有一半的肉體。 道家的內丹修鍊法,就是要在人體內部修成生理和心理的雌雄同體,從此自給自足,不假外求。藏傳佛教也有類似的一些練法,如雙修,其目的不是要追求性快感,而是要超越性。佛陀原始教義的練法,則是禪坐那裡,覺察你的性慾,觀察它如何升起滅盡,如同波浪高舉,然後回歸海洋的一片平靜。 人生就是折騰。 不想折騰了就修行。 兩者必居其一。 我並不偏袒其中任何一種選擇。 天地之大,容得下我們,也容得下我們的衝突與戰爭。附:影像搖晃鏡不動,魚龍踴躍海無波。雲舒雲卷天澄湛,欲生欲死性常空。從性慾中獲得自由恕我冒昧,今天我們來談談性吧!最近有很多機緣,都促成我感到,應當談談性的問題。我這裡是在跟修持佛法,或想要修持佛法的人談性。我不是在跟那種,希望性快感越多越好的人談性。我是在跟希望得到智慧的人談性,不是在跟希望得到性的人談性。人無情慾,已經從塵世中超脫,你的修行至少已經走了一大半。但並沒有走完。因為修行的目標,並不僅僅是消解情慾。我知道,要消解情慾真的很難。不要說消解了,就是自律一點,對很多人來說,都很難很難。有時候,我建議人們在離婚後的半年裡,都不要進入另一段新的關係。要讓自己反省,調整,以及為上一段關係留出回心轉意的時間。我希望人們不要把關係搞得太亂。但我提出這種建議的時候,特別為難的是,我知道性的問題不好解決。尤其對於男性來說,要在半年裡不碰任何女人,簡直要了他們的命。就是因為人們無法有效地控制,或延遲自己的慾望滿足,所以我們身處一個關係混亂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們,喜愛吃快餐。他們不習慣等待。儘管等待可以給予他們更好的食物。我很高興,人們在有了婚外性行為以後,還能夠跟我討論這些問題。一直以來,由於太強調戒律,我害怕人們已經不願意向我坦白,其實他們沒有那樣自律的兩性關係。看來,他們還是有相當的信任。我謝謝你們。雖然戒律是對的,但人就是人。人有人的弱點,荷爾蒙有時候真的很要命。如果你做不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性慾,你至少可以做到,不要太過譴責它。因為譴責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相反把我們陷入到不必要的焦慮當中。如果你暫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性慾,你就應當利用這種狀況來修行。你要保持覺察,深深的覺察,不要做任何道德上的評判。你可以觀察,自己的性慾是怎樣被撩撥上來的,它帶起了那些妄念,這些妄念又是如何在變化。它怎樣地集中在一個對象身上,或者更多的時候,它遊離在不只一個對象身上。你可以覺察,性慾與妄念之間的相互觸動。性慾如何欺騙你,讓你把高漲的慾望,誤認為是愛情,並改變對象在你眼中的印象。這種印象是如何改變的。你的念頭一直在轉,一直在搖擺,一直沒有安住。是這樣嗎?觀察它!如果女性本來有規律的性生活,離婚或分手以後,突然處於一個空缺期,可能會感到很難適應。這時候需要你有些自律的能力。情感上也好,身體上也好,可能你都需要安慰,但太快地找到下一個,都是在急病亂投醫。最好不要這樣做。也許你可以自慰。但總體上說,我也不很贊成自慰。在一個短時期里也許可以,但一直這樣的話,你是在餵養你的性慾,它不會消停的。如果在自慰的時候,你還有很多幻想,那你的妄念真的就可以得到很多力量,這些種子有一天都會發芽。女性要壓抑自己的性能量,相對男性來說要容易一些。你只要挺過最初的那幾個月,往後性慾會自己慢慢潛伏下來,你會變得越來越不大想這回事了。注意,我這裡說的是沒有或少有自慰的情況,這樣你不會澆灌你的性慾。它會慢慢潛伏下去。我這裡說的當然是普通人的情況,禪修者完全是另一回事。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你堅持禪修,你的禪修是得法的,時間是足夠長的,你慢慢會有能力,把集中在性器官上的能量,重新回到經絡當中去。這樣性器官上的壓力將逐漸減少,直到幾乎沒有。不要害怕性的啟動。有時候你或者會感到有點興奮。沒關係,坐下來。如果你能很快地靜下來,你能利用你的意念,把集中的生殖器上的熱能,通過經絡往上逆導,它會變成增加你智能的能量。很多瑜伽書籍里,都有各種練法的記載。要找一點這種資料很容易。甚至你可以根本不找任何資料。你只要坐下來,有點耐性,有點堅持,有規律的禪修超過半年以後,你慢慢就越來越能自控了。如果經脈不通,要把生殖器上的能量引向頂穴,基本上不大可能。但要經脈通也容易,你做大禮拜吧!我嘗試了很多種打通經脈的方法,比如練太極,不是只有大禮拜才行。但大禮拜是最正,最不容易出偏的一種。有點堅持,每天做一二百個,做一陣慢慢氣就通了。如果你在婚姻當中,必須要有性行為,沒有關係,你也可以在做愛的時候,嘗試把生殖器上的興奮能量往頂穴上引。如果不能,可以先引向丹田。我現在說這些,知道大家都不能馬上做到。我也不希望大家鹵莽地去做。只是想要告訴大家,性能量即使是匹野馬,我們也早就有了馴服它的方法。否則,幾千年來的修行者,是如何安住的呢?他們不也是人嗎?比丘們坐禪的時候,何其優雅!他們不是性慾的奴僕,而是從慾望中解脫出來的,自由的靈魂!如果你做不到,沒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覺察它!覺察它就可以了。做愛的時候也保持覺察。性能量是生命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它不通過性行為漏掉(或叫釋放掉),如果它可以重新回到經絡中去,化精還血,你的身體將處於非常健康的狀況,你會比實際的年齡年輕。注意了,這跟「壓抑」沒什麼關係。壓抑,是能量還在生殖器那裡,你把它壓在那裡。重新還到身體里去的能量,已化為你的精氣神,沒什麼壓抑不壓抑了。就象個幾歲的孩子,不怕冷不怕熱,身體適應能力好,他也有個生殖器,但他壓抑什麼了?說到這裡,我要解釋一下。自己也修得不好,說理論一套套的。大家聽到那裡就算那裡吧,我這人妄念很多,業障很重,修得不好。其實也不是說你不能做這件事了。只是你至少可以不被它控制住。你是自由的。對不對?覺察它!注意:以上修行方式需在禪定基礎上進行。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的人,不適宜進行此種修行。因為這種練法會加大心臟和腦部的壓力。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2898簡析佛教對性慾的態度尹立 從一般觀點看,佛教認為性慾是修行解脫的大敵,如果性慾不斷,非但不能超脫輪迴,三界中的欲界也無法出離,故佛教基本五戒規定:佛徒應持「不淫戒」——出家不淫,在家不邪淫。《大智度論》卷四十六對此解釋說:「淫慾雖不惱眾生,心系縛故為大罪,以是故戒律中淫慾為初。」性慾對於佛教修鍊的影響,《楞嚴經》中說的最為直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秖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石沙成故。」又曰:「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甚至會落入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受十善戒經》則廣宣淫慾之過患,直斥淫慾「普為一切諸罪根本」。顯然,佛教對「性慾」問題投入了極大關注。佛教何以如此重視性慾問題?這與它對生命的認識有關。《圓覺經》曰:「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即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由淫慾而產生。具體到人類,性慾正是其投生為男女的內在動力。《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十詳細描述了由性慾推動個人投生的全部過程。首先,當「父及母俱起淫貪而共合會」時,處於「中有」狀態的生命體由於宿世與此二人的因緣,見到父母交合的情狀,便「於父於母愛恚二心展轉現起」。將生為男者,乃由於「中有」「於母起愛於父起恚,作如是念:若彼丈夫離此處者,我當與此女人交會。作是念已,顛倒想生,見彼丈夫遠離此處,尋自見與女人和合。父母交會精血出時,便謂父精是自所有,見已生喜而便迷悶,以迷悶故中有粗重,既粗重已便入母胎,自見己身在母右脅向脊蹲坐。爾時中有諸蘊便滅,生有蘊生,名結生已。」生為女者,乃因「中有」。「於父起愛於母起恚,作如是念:若彼女人離此處者,我當與此丈夫交會。作是念已顛倒想生,見彼女人遠離此處,尋自見與丈夫和合。父母交會精血出時,便謂母血是自所有,見已生喜而便迷悶,以迷悶故中有粗重,既粗重已便入母胎,自見己身在母左脅向腹蹲坐。爾時中有諸蘊便滅,生有蘊生,名結生已。」可見,沒有「性」的動力,便沒有人的延續;不生而為人,當然也就沒有人的煩惱。非但人是如此,其它「諸有情類」,亦「多起如是顛倒想已而入母胎」 ,故《楞嚴經》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以斷除生死輪迴煩惱為目的的佛徒要汲汲於先滅除性慾了。以上僅就佛教對待性慾的一般態度而言,綜觀佛教發展各個階段,對性慾的具體態度又有不同。 小乘佛教「禁慾論」 應該說,原始佛教採取的禁慾思想構成了三系佛法的基本態度 ,但相對於大乘和密乘而言,小乘佛教表現出更簡單、明確,更形式化的禁慾觀念。為求達到即生超越個人痛苦,視淫慾為修行解脫的大敵,通過嚴格的戒律禁慾而至徹底消滅性慾,乃小乘佛教的一貫做法 。《增壹阿含經》卷五云:「貪淫之所染,眾生墮惡趣;當勤舍貪慾,便成阿那含」而且,根據早期佛典,淫慾除了是人類投胎輪迴的動力之外,它作為內在的根基或源泉,結合其它諸多因緣,還給世間帶來各種痛苦。《佛說苦陰因事經》云: 眾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共子諍,子共父諍;兄共妹諍,妹共兄諍;彼共斗諍。母說子非,子說母非;父說子非,子說父非;兄說妹非,妹說兄非。況人人耶。眾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著鎧至執弓箭,著皮鎧持極利刀,詣極高城而欲伐之。彼於中或吹貝,或擊鼓,或舉聲喚呼,或以鐵椎,或以鉞,或以戟,或以利輪,或以箭相射,或下亂石,或以弩,或以消銅注之,於中死死苦。眾生因淫故,至增上淫故,作身苦行口意苦行。彼時若得患病苦,卧在座上,卧在蔭中,身有痛,極苦痛不樂,命欲斷。 淫慾給個人、社會帶來的苦難,可謂恐怖之極,而且,「其有淫者,亦欲自殺,亦欲殺人」 ,最終會將人類毀滅。「惟觀無淫,心安體正」 ,才可免除以上痛苦,保全自他。故從佛法整體角度,小乘佛教將禁慾問題提到了一個特別的高度。《中阿含經業相應品?師子經》中載,佛陀稱「我為斷貪淫故而說法、律」。《佛般泥洹經卷上》又稱早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部《阿含經》中,「佛以眾生淫泆無度」,專「作一阿含」。禁慾——斷除性慾,成為小乘佛教要解決的基本問題之一。小乘為斷除淫慾(包括邪淫),創造了很多方法,最常用的是不凈觀。所謂「女人如畫瓶,渧渧濃血流;瓶滿復淋漏,不凈盈於外;……當自滅諸愛,一心觀不凈;服飲於甘露,住大涅槃城」 。不凈觀作為佛教修行的二甘露門之一,乃佛徒對治淫慾的基本方法,廣傳於三系佛教。《清凈道論》總結有十種不凈觀——人死後相繼出現的「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為十不凈」。修此不凈觀的人,對於所觀不凈相的「顏色、性別、形狀、方位、空間、界限、關節、孔隙、凹部、凸部與周圍等相,他得深深的習取,善能把握,善能確定;他對於那些相既善習取、把握及確定之後,置念不忘,內攝諸根,意不外向……他經行時當於不凈相作意而經行,坐時亦當於不凈相作意而打坐」,漸次獲得喜意、輕安,「因輕安而生樂,由樂而生心定」,進入初禪,降伏淫慾。不凈觀的各種修法在諸多佛教經論中都有詳細記載,茲不贅論。另外,利用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願望,深察淫慾的過患,持不淫(不邪淫)戒的殊勝功德,通過比較,最終放棄對淫慾(邪淫)的渴求,也是佛教常用的一種方法。《中阿含晡利多品?持齋經》云: 多聞聖弟子作是思惟:邪淫者必受惡報,現世及後世。若我邪淫者,便當自害,亦誣謗他。天及諸智梵行者道說我戒,諸方悉當聞我惡名,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如是邪淫者受此惡報,現世及後世。我今寧可依離邪淫、斷邪淫耶。便依離邪淫、斷邪淫。如是多聞聖弟子依離邪淫、斷邪淫也。 相對於邪淫者「淫報妻婦,增益姦邪」 的結局,宣揚「不淫色者人不犯妻,所在化生蓮華之中」 ,則令人充滿了渴望和欣喜。這正是《雜阿含經》所說的「邪淫對以喜心」的方法。無論早期晚期,佛教大力宣傳禁慾思想,都對斷除性慾的好處百說不厭。就修行而言,只有「持心持身不造淫慾,持眼不視淫色,持耳不聽淫聲,持鼻不嗅淫香,持舌不觸淫舌」,才可「名為具足智,能行八正路」 。就成就而言,「不淫凈身心,喻如蓮花不著塵垢,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無上大道,皆從不淫清凈故得」 。所有這些對治方法的最終目的,不外是要徹底斷除性慾,達到《中阿含梵志品?梵波羅延經》所說「彼諸淫慾法,不行乃至夢」的程度,在人的意識和無意識層面完全消滅性慾要求。 大乘佛教「欲空論」 大乘佛教依然繼承早期的禁慾思想,高倡性慾的過患,廣宣不淫之功德,為大乘修行奠定基礎。《受十善戒經》總結出持不淫戒的五種利益和淫慾的十種害處,稱「淫為極重無索系縛,譬如老象溺五欲泥」,諸佛菩薩持不淫戒「得五功德,身形清凈常生蓮花,身凈無垢心亦淡泊,是故諸佛說不淫戒」。但與小乘的「析空觀」見地不同,大乘佛教以「一實相印」涵蓋「三法印」,超出理性思辨的「析空」,進入直覺的「體空」,盪除一切有無、常斷、生死、輪迴涅槃的兩邊對立,達到究竟的「空性」見。對性慾的認識過程,同樣是沿著由「析空」到「體空」的理路,徹底覺察性慾之「空」,而發展出大乘佛教對性慾問題的獨到見解和態度。在早期佛典的分析中,性慾由五蘊構成,非我、我所,無常苦空,但因喜樂貪求,纏縛六識,不得解脫。知此真相,不受不入,便可解除束縛,滅除性慾。《佛說阿那律八念經》云: 何謂習諦?謂淫心樂喜而生恩愛,志在貪慾令復有漏,眾行滋盛以著自縛。所謂愛者,眼愛色,耳愛聲,鼻愛香,舌愛味,身愛細滑,心愛所欲,但觀其常樂在,望安以為利。呼言是我有,以著自縛。從是故,色受想行識五陰愛盛,見常貪樂,謂是我有,以著自縛。所謂色者,精神所受,地氣水氣火氣風氣變化為形。以所愛著,令眼識色,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細滑,意識法著。信為習諦。何謂盡諦?不受不入,愛盡無餘,縛著已解。如慧見者,不復有一切故。世間人無所見,五陰所著。計數已盡,愛縛都解,已從慧見,非常、苦、空、非身,故斷。是為盡諦。 大乘以小乘對性慾的分析為基礎,直觀五蘊不實,淫性本空,進入更上一層境界。《放光般若經》卷十云:「世尊,波羅蜜無淫?答言:淫不可見故。」 「譬如虛空,亦不淫法,亦不無淫」 。具體到實踐中,「云何菩薩離淫怒痴?佛言:不復見淫怒痴形故」 。 「若有菩薩於淫怒痴斷者,則是其相」,「能解深般若波羅蜜者,淫怒痴像則為已斷也」 。舉例說,「譬如化人,無淫怒痴,亦無五陰行」 ,察其本末,皆不可得,只是「因其名字而興立此」。性慾乃假立的名相,本際決定是空。針對早期佛教認為只有在形式上嚴格戒淫離欲才能解脫的觀點,大乘以為乃佛陀應機說法,非是究竟言教。《維摩詰所說經》解釋說:「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痴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這樣就將大乘徹底的性慾本空觀點與小乘的禁慾思想完全融合起來。既然性慾本空,唯有假名,大乘菩薩在生活中對性慾採取的態度便是不取不舍,「無淫怒痴,亦不離淫怒痴」 。《放光般若經卷第二》云:菩薩「於淫慾痴亦不合亦不散,……是為菩薩意性廣大而清凈。」進一步,菩薩還應「善入眾事,……亦善於淫怒痴,亦善無淫怒痴」,目的在於「已自降伏淫慾之劍,恚痴之刺,復為他人降淫怒痴」。 在此過程中,菩薩雖示現淫慾之相,實則並無煩惱。《放光般若經》卷十六云:菩薩「雖有淫怒痴,為凡夫身作耗,非為是緒」。如此,才算「行般若波羅蜜,念般若波羅蜜,入般若波羅蜜之德」 ,體現真正的大乘般若智慧。大乘菩薩深觀淫性本空,在欲離欲的典型人物便是經典中記載的維摩詰居士。《維摩詰所說經》稱他「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既可「入諸淫舍示欲之過」,又可「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智慧功德遠在小乘羅漢之上,為諸佛讚歎,只有歷世為諸佛之師的文殊菩薩智慧才可與之相當。另一面,也出現了新的問題:雖然有這樣一個菩薩行的典範,但在大乘顯教經典中,除了理則上的說明,對如何具體行持「貪淫即解脫」的究竟空觀,卻語焉不詳,只有到了以修行方便見長的密教中才得到詳細說明。 密乘佛教「用欲論」 佛教晚期,密法興盛,但在基礎階段,離欲去愛觀點仍沒有變,並採用了許多原始佛教視為禁忌的修行方法幫助佛徒滅除性慾,如密咒、藥物、神力襄助等。《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一稱「有咒名烏蘇吒(晉言除淫)」,「是咒能令失心者還得正念,滅淫慾火,心得清涼」,乃文殊師利菩薩為「拔濟諸眾生,除其淫慾本」而宣說,六時讀誦,則「其心泰然,無復淫慾」。《陀羅尼雜集》卷六稱有「淫戒五神:貞潔、無欲、凈潔、無染、蕩滌」,守護持不淫戒者。另有「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菩提薩(漢言善覺)」 ,專主淫慾。在《佛說金毗羅童子威德經》中還提到了一種以宗教方式製作的藥物,「若人多淫者,取葯與服七日,永不淫也」。這些方法屬於有相瑜伽,承襲了早期佛教對性慾的「對治」態度,為更高階段的密法修行奠定基礎。 到晚期密教無上瑜伽,始出現體現大乘佛教「即淫慾而妙道」徹底空觀思想的修行方法——雙運道。雙運道以一切法自性本無染凈、一切二相平等無異而行悲智雙運,方便般若不二。在密乘中,所謂大悲、方便專指通過觸發性慾而引生之俱生大樂,故又稱樂空不二。《教授穗論》云:「方便謂無緣大悲,饒益眾生俱生大樂為性。」 《集密五次第論》解釋說,大乘密教與顯教所見空性智慧並無差別,「然樂方便,則有大差殊」。顯教未說菩提果樂之方便,其能解空性心「未發起俱生大樂」,故「無咒道最勝要義」,缺乏普渡眾生之力量與手段。密乘的無上瑜伽中,性慾不僅不再是修行的障礙,作為與生俱來的原始生命能量,反成為達到無上菩提的必需條件。在激發起原始性慾而產生的大樂中,以般若智慧觀察貪淫之性本空,轉淫慾為菩提,轉執著男女的原始生命能量為救渡眾生的能力和手段,達樂空不二,方便智慧不二,方可圓滿自覺覺他之道。《大乘要道密集》說:「此密乘是轉位道,即以五害煩惱為正而成正覺,亦於此處無上菩提作增勝道。」並稱「若修習人依斯要門而修習者,無始至今所積惡業悉皆消滅,一切福慧速得圓滿,一切障礙悉能回遣,一切成就盡皆克獲」。利用男女性慾作為修行增上的手段,細觀佛教經論,應該說由來已久,甚至在早期佛教中已初露端倪。《大毘婆沙論?二十二根處》云: 男根女根復有二事為增上緣:一者染著,二者清凈……若有具此二根,彼受非威儀,能起五逆斷善根,滅一切善種子,破壞一切善根。此不成男性不成男、無形二形不能作爾所惡。清凈者,若具此二根,彼受具足戒威儀,能起定威儀、無漏威儀,除欲界結色界結,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佛果。此不成男性不成男、無形二形不能發爾所功德。是謂男根女根二事為增上緣。 但何以具男女二根才能成就修行果位,論中無詳細說明。密乘的修行將此理論進一步發展,並貫徹到實踐中,一以擺脫性慾束縛,二以轉生菩提智慧,形成無上瑜伽的雙運道。《喜樂金剛帳本續》云:「以楔而出楔,以垢中除垢……若有貪慾情,以欲中調伏。此例禪定者,正教邪不解。」雙運道以大乘性慾本空,轉貪淫為菩提的高妙理論為基礎,是改造身心的一套複雜完備的實踐操作體系。《依吉祥上樂輪方便智慧雙運道玄義卷》載,雙運欲樂定的修習有五階段:一、「先須清凈明母」,即要求行雙運道的女方具備一定的修行基礎。二、觀想自身與手印 皆同佛身,念誦佛的心咒。三、將男女生殖器觀空後,於空中觀想男女生殖器為咒字和青色五股密杵(男)、紅色八葉蓮花(女)。四、發願為現證俱生智道及究竟菩提而與手印共行雙運道。五、依於五大要點而行雙運。行持雙運道的具體要點是:1、先以各種方法促使慾火旺盛,令明點 下降;2、任持明點,產生四喜;3、返回明點,不令漏失;4、氣散全身,免生疾患;5、不壞護持,免失菩提,免生患難。據稱,依此過程修習,氣入中脈,便可獲得樂空不二的覺受,菩提心堅固,身體發生相應變化,出現各種神通。性慾作為生命的原始能量,在密教雙運欲樂修行中的確得到了很好利用,但它又是一把雙刃劍,倘若依傍此門非理而行,則會產生巨大危害。《令明體性要門》形容此法的危險云:「獅子跳處,驢跳必死;有福成甘露,無福乃為毒。」故歷來密教視雙運道為果乘甚深密法,對修行者的條件要求甚嚴,非器勿傳。無上密法的三昧耶重戒,如不得男女貪愛、必須安住空性等,主要是為保護雙運欲樂不落入邪道而制定。以上只是探討了傳統佛教對待性慾的態度,在現代,性慾這個對人類所有宗教都棘手而重要的問題,也已成為許多佛教徒遇到的基本困擾之一。一方面,禁慾對某些人產生了生理、心理上的壓抑,嚴重者甚至出現變態,如脾氣極度暴躁、性慾錯亂等;另一面,利用性慾修行的雙運道對行持者條件要求很高,一般人無法達到,而社會上廣傳雙運道的人,大都偏入邪路,淪為淫亂之徒。如果說歷史上佛教曾經成功地解決了人類的性慾問題,那麼現在的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從歷史上可以看出,傳統佛教利用特有的禪觀思維方式,的確在一個廣闊久遠的時空背景下探討了「性」對人的作用,考察了出生前的性原因和出生後的性慾斷滅問題,進而利用性慾修道。在古老農耕或游牧生產方式下,簡單的生活帶來的煩惱稀微,人們心態相對淳樸而穩定,易於進入禪定,可利用禪定帶來的覺醒度的提高、專註力的增強觀察生命現象、分析性慾感受,進而擺脫性慾的纏縛。因此傳統佛教的性慾理論已足夠當時佛教徒在實踐中認識性與生命的關係,並由此得到解脫。隨著生產方式的進步,生活方式日益豐富多彩,人們的慾望被大大激發出來,心態變得躁動不安。浮躁的心態使人們難以深入禪定,更談不上以禪定的專註力和覺照力洞視性慾與生命的關係。故力圖單純憑藉佛教傳統修鍊方式和理論,斷除性慾困擾,實現生命的超越,對現代生活方式下的人來說,實在有些困難。目前大多數佛教徒修鍊中遇到的性的困擾,與其歸咎於所謂修鍊者的「根器」,不如說是傳統修鍊方式和理論與現代生活方式之間差異帶來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雖然工業社會的生活、生產方式使人們的定力普遍下降,但人類掌握的各種知識卻與日俱增,理解力大為提高。雖然這些知識不是佛教所說的出世間智慧,但如果善加利用,便會成為趨向解脫的有利工具。就性慾問題而言,雖然當現代人無法以禪定擺脫性的困擾,可否利用已獲得性學的知識,通過合適的方法,詳細體認性的各種慾望形式,明了性的實質,從而淡化性的執著,最終不再被性慾奴役呢?例如,佛教認為人因淫慾而投胎,性是生為人的根本動力,那麼,出生後這種推動人投生的力量按照因果等流的法則依然會被保留下來。既然如此,它是以何種方式對人出生後的生活起作用,又如何對人性格的發展帶來影響?如果這種力量在童年期受挫,那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呢?傳統佛理論沒有就以上內容進行仔細研究。與現代精神分析學知識相配合,或可作出詳盡解釋。對此需另文詳述。引用: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769網路心理學:越社交,越自戀?心理導讀: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社交網路上花的時間越多,會有越來越高的自我表現慾望和自認理所應當的特權感,簡單來說就是越來越自戀了。 —— www.xinli001.com我們正面臨一場「自戀大流行(narcissism epidemic)」,心理學家吉恩(Jean M. Twnege)和肯瑟(W. Keith Campbell)在他們的書中曾經這樣描述。在參加測試的3萬7千名大學生當中,自戀傾向的性格特徵普及十分迅速,堪比肥胖症。對於那些自戀狂來說,社交網路的爆發讓他們有了一個非常高效的傳播工具——也就是Facebook、Twitter、Pinterest、Foursquare 和 Google Plus、微博、微信這些。 自戀現象正在蔓延的情況不斷出現在研究結果和新聞報道中。心理學家納森博士(Dr. Nathan DeWall)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自1980年代以來,「從統計結果上看,流行音樂當中有大量自戀傾向和敵對意識」。心理學家肖恩·伯格曼(Shawn Bergman)發現,「千禧年代(00後)出生的人群(Millennials)當中,自戀傾向要高於歷史上任何一代人」。研究人員主要從自戀型人格的兩個行為失調現象進行判斷——過高的自我表現慾望(grandiose exhibitionism)和自認理所應當的特權感(entitlement/exploitativeness)。有過高自我表現慾望的人會在Facebook上積累許多好友。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自戀人格指數(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NPI)和用戶的Facebook活動有高度的正相關性。(Narcissus 被女神施了法術。當他在水邊看到自己的影子時,他愛上了水中人。他一直待在那湖邊,直到死後化成了水仙花。)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埃麗亞斯(Elias Aboujaoude)指出,人們在互聯網上的活動讓我們變得更加自戀。除了一些社交媒體平台讓自戀者有機會展示自己之外,也有大量的資源能夠為自戀者提供幫助。有一些文章就教人如何在Facebook上擴大粉絲群,如何在亞馬遜上獲得好評,此外還有增加pv點擊率、YouTube 播放次數和社交媒體殭屍粉的服務。不幸的是,自戀者們正在為當下的用戶們設定標杆。人們總要陷入「現在流行什麼」的問題當中,焦慮沒有獲得和別人同樣的體驗;有人甚至因此感到消沉,因為他們沒有跟上微博的話題速度,或者沒有被點「贊」。對於全球數億用戶的生活來說,社交媒體已經成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是這其中的一員,保持看問題的心態和角度非常關鍵。不要讓自戀者混淆視聽。可能在社交媒體的無謂競爭當中你被遠遠拋在後面,但那是因為你的NPI(自戀人格指數)不夠高。在微博上沒有上千粉絲好友?因為你是正常人,這一點應該是每一個自戀者求之而不得的。編譯:虎嗅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小宋佳優雅形象勾起男性徵服慾望
※懶惰女人的「控夫慾望」毀婚姻
※男人的慾望是如何起來的?
※(2)[轉載]人類的十大慾望
※成也慾望 敗也慾望
TAG: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