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尉繚子》原文、譯文(1-6)

《尉繚子》原文、譯文(1-6)天官第一

本篇主要論述戰爭勝敗的根本因素,在於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反對當時兵陰陽家所散布的「天官、時日、陰陽、向背」等迷信說法。明確指出「先神先鬼,先稽我智。謂之天官,人事而已」。`

1、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刑德,可以百勝,有之乎?」尉繚子對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黃帝者,人事而已矣。何者?今有城:東西攻不能取,南北玫不能取,四方豈無順時乘之者耶?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備具,財谷多積,豪士一謀者也,若城下、池淺、守弱,則取之矣。由是觀之,天官時日不若人事也。案天官曰:『背水陳為絕地,向陂陳為廢軍』。武王伐封,背濟水向山阪而陳,以二萬二千五、百人,擊紂之億萬而滅商,豈紂不得天官之陳哉!楚將公子心與齊人戰,時有彗星出,柄在齊,柄所在』勝,不可擊。公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斗者,固倒而勝焉』。明日與齊戰,大破之。黃帝曰:『先神先鬼,先稽我智』。謂之天官,人事而已。」

【譯文】梁惠王問尉繚子說:「相傳黃命關於刑德的學說,可以百戰勝,有這回事嗎?」尉繚子回答說:「[所謂刑德,]是說用武力征伐敵人,用仁德安定天下,不是指天官、時日、陰陽、向背等而說的。黃帝所說的,不過是強調人的作用罷了。為什麼這樣說呢?譬如現在有座城,從東西兩方進攻,不能取勝;從南北兩方進攻,也不能取勝,難道四方面都沒有適應吉利時辰的方位嗎?其所以攻不下來,是因防守者的城垣高,城壕深,武器裝備完善,資財糧食充足,豪傑之士同心協力的原故。如果它的城垣低,戰壕淺,守備弱,就能攻下來了。由此看來,相信天官時日,不如充分發揮人的作用。按《天官》書上說:『背水列陣是置軍隊子絕境,向坡列陣是把軍隊置於無用之地。』但武王伐紂的時候,卻背著濟水,向著山坡列陣,以二萬二千百人,擊敗眾多的紂軍,滅亡了商朝,難道是紂王所布的陣勢沒有得到天官之利嗎!楚將公子心與齊國作戰,當時出現彗星,彗星的柄搦向齊國方面,有人認為柄所指的方向定會取得勝利,因而不能進攻。公子心說:『彗星知道什麼呢,用掃帚打人的,本來就應當倒轉頭來用柄去打才能取勝』。第二天與齊國交戰,果然大破齊軍。黃立說:『首先問神問鬼,不如首先問問自己的才智如何』。與其說是天文星象的應驗,不如說它是發揮了人的作用。兵談第二

本篇主要論述立國、建軍;用兵的指導思想。首先談根據土地肥瘠而立邑(古代稱國為邑),要求「以城稱地,以地稱人,以人稱粟」。也就是說立國要適合本國經濟條件。其次談建軍要「寓兵於農」,把軍事力量蘊藏於民眾之中,以求國富兵強,「甲不出橐而威制天下」。最後談用兵要「見勝則興,不見勝則止」。根據戰爭的範圍,準備要充分,決戰要迅速,不宜曠日持久。要「兵之所及……如垣壓之,如雲覆之」,以磅礴的氣勢壓倒敵人而殲滅之。

2、量土地肥墝而立邑。建城稱地,以城稱人,以人稱粟。三相稱,則內可以固守,外可以戰勝。戰勝於外,備主於內,勝備相應,猶合符節,無異故也。

【譯文】要衡量土地的肥瘠來確定建立城邑。城邑的興建要和土地面積的大小相適應,城邑的大小要和人口的多少相適應,人口的多少要和糧食的供應相適應。三者互相適應,對內就可以進行固守,對外就可以戰勝敵人。能夠戰勝敵人於國外,主要在於國內有充分的準備,勝利和準備的一致性,就象符節的相吻合一樣,這是兩者之間沒有差異的原故。

3、治兵者,若秘於地,若邃於天,生於無,故開之,大不窕,小不恢。明乎禁·舍開塞,民流者親之,地不任者任之。夫土廣而任則國富,民眾而治則國治。富治者,車不發軔,甲不出橐,而威制天下。故曰,兵勝於朝廷。不暴甲而勝者,主勝也;陳而勝者,將勝也。

【譯文】善於治兵的人[實行寓兵於農],就象大地那樣深藏不露,就象天空那樣深邃莫測,表面無形無影卻蘊藏著巨大的力量。作戰時,大規模用兵不會感到兵力不足,小規模用兵也不會感到兵力過多。平時必須明確各種應興應革的事項,對於流散的人民,應安托他們,對於沒有利用的土地,應該充分利用起來。土地廣大而又能充分利用,國家就富足;人民眾多而又有良好的組織,國家就安定。富足而安定的國家,不必出動軍隊,憑藉聲威就可以使天下順服。所以說,軍事的勝利,取決於朝廷的政治措施。不使用武力就取得的勝利,是君主在政治上的勝利;經過戰爭而取得的勝利,是將帥在指揮上的勝利。

4、兵起,非可以忿也。見勝則興,不見勝則止。患在百里之內,不起一日之師;患在千里之內,不起一月之師;患在四海之內,不起一歲之師。

【譯文】進行戰爭,是不能意氣用事的。預計有勝利的把握就採取行動;預計沒有勝利的把握就堅決停止。禍亂髮生在百里之內,不要只作一天的戰鬥準備;禍亂髮生在千里之內,不要只作一月的戰鬥準備;禍亂髮生在四海之內,不要只作一半的戰鬥準備。

5、將者,上不制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寬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財。夫心狂,目盲,耳聾,以三悖率人者難矣。

【譯文】做將帥的人,必須上不受天時的限制,下不受地形的限制,中不受人為的限制。要氣量寬宏,不可因刺激而發怒;要清正廉潔,不可被金錢所誘惑。如果任用態度輕狂,目光短淺,信息不靈的人來統帥軍隊,那就難於成功了。

6、兵之所及,羊腸亦勝,鋸齒亦勝,緣山亦勝,入谷亦勝。方亦勝,園亦勝。重者,如山如林,如江如河;輕者,如炮如焰,如垣壓之。如雲復之。令之聚不得以散,散不得以聚,左不得以右,右不得以左。兵如植木,弩如羊角,人人無不騰陵張膽,絕乎疑慮,堂堂決而去。

【譯文】訓練有素的軍隊,在羊腸小道也能取勝,在高岩峻岭也能取勝,攀登高山也能取勝,深入谷地也能取勝。方陣也能取勝,園陣也能取勝。行動穩重時,要象山林那樣沉著鎮靜,象江河那樣一往無前;行助急驟時,要象火燒那樣急劇猛烈,象牆倒那樣有壓頂之勢,象雲層履蓋那樣無可逃避。使集中的敵人來不及分散,分散的敵人來不及集中,左邊的敵人來不及救援右邊,右邊的敵人來不及救援左邊。軍隊刀槍劍戟如林立,萬努齊發如旋風,人人鬥志昂揚,英勇果敢,一往無前地去決戰決勝。制談第三

本篇主要論述國家的政治、軍事制度對戰爭勝利的保證作用。明確指出「制必先定」。所謂「制」(制度)包括:編製(卒伍偏列)、紀律(禁舍開塞)、「修號令」、「明賞罰」、「舉賢能」等,其目的是「使天下非農無所得食,非戰無所得爵,使民揚臂爭出農戰而天下無敵矣」。此外,還強調了對待戰爭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能仰賴他人的援助。

7、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刑乃明。金鼓所指,則百人盡斗。陷行亂陳,則千人盡斗。復軍殺將,則萬人齊刃,天下莫能當其戰矣。

【譯文】凡是統率軍隊,必須預先建立各種制度。各種制度建立了,士卒就不會混亂。士卒不混亂,紀律就嚴明了。這樣,命令一經發出,成百的人都儘力戰鬥。衝鋒陷陣時,成千的人都儘力戰鬥。殲滅敵軍時,成萬的人都協力作戰,這樣,天下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與它抗衡了。

8、古者,士有什伍,車有偏列。鼓鳴旗麾,先者,未嘗非多力國士也,先死者,亦未嘗非多力國也。損敵一人而損我百人,此資敵而傷我甚焉,世將不能禁。征役分軍而逃歸,或臨戰自北,則逃傷甚焉,世不能禁。殺人於百步之外者,弓矢也;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矛朗也。將已鼓而士卒相囂,拗矢拆矛,抱朗,利後發,戰,有此數者,內自敗也,世將不能禁。士失什伍,車失偏列,奇兵損將而走,大眾亦走,世將不能禁。夫將能禁此四者,則高山陵之,深水絕之,堅陳犯之。不能禁此四者,猶亡舟楫,絕江河,不可得也。

【譯文】古時,士兵有「什伍」的編製,戰車有「偏列」的編製。當擊鼓揮旗發起進攻時,首先登上敵人城堡的,往往只是那些樂於為日出力的勇士,首先戰死的,也往往是那些為國出力的勇士。如果只殺傷一個故人而我軍卻損傷一百人,這就等於大大地加強了敵人而嚴重地損傷了自己,可是平庸的將領卻不能避免。士兵應徵入伍後,剛編入部隊就逃亡回家,或者剛上戰場就自行潰敗,這就會出現大量的逃散傷亡,可是平庸的將領卻不能制止。敵人在百步之外,就應當用弓箭殺傷他們;在五十步之內,就應當用矛、栽殺傷他們。但是將帥擊鼓傳令時,士兵們卻互相吵鬧,把箭、矛折斷,把戈戟拋棄,面對敵人而畏縮不前,戰鬥中出現這些情況,就是自己先潰敗了,可是平庸的將領卻不能禁止。戰鬥時士兵脫離了隊伍,戰車脫離了「偏列」,機動部隊拋棄他們的將領自行逃走,其他士兵也隨之潰散,可是平庸的將領卻不能制止。將帥如能制止這四種情況發生,那麼高山可以攀登,深水可以跨越,堅固的陣地也可以摧破。如果不能防止這四種情況發生,[要想戰勝敵人,]就好比沒有船隻而想渡過江河一樣,是不可能達到目的。

9、民非樂死而惡生也。號令明,法制審,故能使之前。明賞於前,決罰於後,是以發能中利,動則有功。

【譯文】人們本來並不是好死厭生的。只是由於號令嚴明,法制周詳,才能使他們奮勇向前。既有明確的獎賞鼓勵於前,又有堅決的懲罰督促於後,所以出兵就能獲勝,行動就能成功。

10、今百人一卒,千人一司馬,萬人一將,以少誅眾,以弱誅強。試聽臣言其術,足使三軍之眾。誅一人無失刑,父不敢舍子,子不敢舍父,況國人乎!

【譯文】如今百人設一卒長,千人設一司馬,萬人設一將軍,這是以少數人管轄多數人,以少數將吏去治理整個部隊的事務。如果能聽從我的統御方法,就可以駕馭三軍之眾。如果做到一個違犯者也不放過,就是父親也不敢放過兒子,兒子也不敢放過父親,何況對於一般的人呢!

11、一賊仗劍擊於市,萬人無不避之者。臣謂非一人之獨勇萬人皆不肖也。何則?必死與必生固不體也。聽臣之術,足使三宰之眾為一死賊,莫當其前,莫隨其後,而能獨出獨入焉。獨出獨入者,王霸之兵也。

【譯文】一個亡命之徒,持劍在持市上殺人,眾人沒有不躲避他的。我認為這並不是由於這個人特別勇敢而眾人都無能。為什麼呢?因為抱必死決心的人和貪生怕死的人,本來是不相向的。如果依照我的辦法行事,可以使三軍之眾,就象一個持劍的亡命之徒那樣,前進時敵人不敢抵抗,後退時敵人不敢追擊,而能做到進退無阻。能夠進退無阻的軍隊,那就是圖王稱霸的軍隊了。

12、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今天下諸國土,所率無不及二十萬之眾者,然不能濟功名者,不明乎禁、舍、開、塞也。明其制,一人勝之,則十人亦以勝之也,十人勝之,則百千萬人亦以勝之也。故曰,便吾器用,養吾武勇,發之如鳥擊,如赴千仞之奚谷。

今國被患者,以重寶出聘,以愛子出質,以地界出割,得天下助卒,名為十萬,其實不過數萬爾。其兵來者,無不謂其將曰:「無為天下先戰」。其實不可得而戰也。

【譯文】有統率十萬軍隊而天下無敵的,是誰呢?是齊桓公。有統率七萬軍隊而天下無敵的,是誰呢?是吳起。有統率三萬軍隊而天下無敵的,是誰呢?是孫武子。現在各國一些傑出的將領,所統率的軍隊都不下二十萬,其所以不能功成名就,就在於沒有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如果明確建立了這些制度,一個人取得勝利,就會帶動十個人取得勝利,十個人取得勝利,就會帶動百人、千人、萬人取得勝利。所以說,改善我們的武器裝備,培養我們的戰鬥作風,軍隊一旦出動,就象鷙鳥捕食那樣兇猛,象傾瀉到深谷的急流那樣勢不可當。

如今有的國家遇到外患的時候,總是以貴重的珍寶作為禮品,以愛子作為人質,以國土割讓給別人,用這些條件去乞求別國派兵援助,而派來的援軍往往名為十萬,其實不過幾萬罷了。而且當其出發的時候,他們的國君總是告訴他的將領說:「不要在別人之前進入戰鬥」。他們是根本不可能為你奮力作戰的。

13、量吾境內之民,無伍莫能正矣。經制十萬之眾,而王必能使之。衣吾衣,食吾食,戰不勝,守不固者,非吾民之罪,內自致也。天下諸國助我戰,猶良驥騄耳之駛,彼駑馬鬐興角逐,何能紹吾氣哉。

【譯文】治理全國民眾,沒有什伍的制度,就沒有誰能治理好他們。編成十萬大軍,就必須能用它們去取勝。如果這些軍隊,穿了國家的衣服,吃了國家的糧食,戰不能勝,守不能固,這不是士兵的罪過,而是由於軍內沒有建立良好的制度或指揮不當的緣故。在這種情況下,縱然有別國軍隊幫助作戰,而敵人好象一匹飛馳的駿馬,援兵卻象一匹遲頓的劣馬,劣馬去和駿馬較量,這怎能有助於我軍的氣勢呢。

14、吾用天下之用為用,吾制天下之製為制。修吾號令,明吾刑賞,使天下非農無所得食,非戰無所得爵。使民揚臂爭出農戰,而天下無敵矣。故曰,發號出令,信行國內。

【譯文】利用天下的財富來充實我們的國力,參考天下的制度來修訂我們的制度。整肅號令,嚴明賞罰,使天下都知道不耕種的人不能得食,無戰功的人不能得爵。鼓勵民眾奮勇爭先地投入生產和戰鬥,這樣就可以天下無敵了。所以說,號令一經發出,就必須取信於民而風行全國。

15、民言有可以勝敵者,毋許其空言,必試其能戰也。視人之地而有之,分人之民而畜之,必能內有其賢者也。不能內有其賢而欲有天下,必復軍殺將。如此,雖戰勝而國益弱,得地而國益貧,由國中之制弊矣。

【譯文】如果有人說他有戰勝敵人的辦法,可不能輕信他的空話,必須實踐中考驗他。要想兼并別國的土地,統治別國的人氏,必須國內賢才輔佐。如果在國內沒有賢才輔佐,而想統一天下,必然招致兵敗將亡的後果。即使僥倖獲勝,國家也會因此而更加衰弱,即使攻佔別國的土地,國家也會因此而更加貧困,這些都是由於國家制度有病,[不能選賢任能的緣故]。戰威第四

戰威,即作戰的威力,也就是戰鬥力。本篇主要論述構成戰鬥力的精神因素,也提到了增強戰鬥力的物質因素。作者認為增強作戰威力,首先在於充分發揮人的作用,特彆強調士氣,故詳細地論述了提高士氣的方法。其次也談到正確使用一定的物質條件。

16、凡兵有以道勝,有以威勝,有以力勝。講武料敵,使敵之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審法制,明賞罰,便器用,使民有必戰之心,此威勝也。破軍殺將,乘闉發機,潰眾奪地,成功乃返,此力勝也。王侯知此,所以三勝者畢矣。

【譯文】戰爭有用道勝的,有用威勝的,有用力勝的。講求軍事準備,判明敵人虛實,設法促使敵人士氣沮喪而內部分化,雖然軍隊的組織形式完整但卻不能用來作戰,這就是以道勝。審定法制,嚴明賞罰,改善武器裝備,使人人都有必戰的決心,這就是以威勝。擊破敵軍,斬殺敵將,使用各種攻城器械強攻敵人城邑,粉碎敵人防禦,佔領敵國土地,功成之後,班師回國,這就是以力勝。戰爭決策者明白這些,就能完全掌握三種勝利方式的具體運用了。

17、夫將之所以戰者,民也;民之所以戰者,氣也。氣實則斗,氣奪則走。刑未加,兵未接,而所以奪敵者五:椩幻硎ぶ郟皇苊郟慧u垠之論,四曰深溝高壘之論,五曰舉陳加刑之論。此五者,先料敵而後動,是以擊虛奪之也。善用兵者,能奪人而不奪於人。奪者,心之機也。令者,一眾心也。眾不審則數變,數變則令雖出,眾不信矣。故令之法,小過無更,小疑無申。故上無疑令則眾不二聽;動無疑事則眾不二志。未有不信其心而能得其力者,未有不得其力而能致其死戰者也。

【譯文】將沖所賴以作戰的是軍隊,軍隊所賴以作戰的是士氣。士氣旺盛就勇於戰鬥,士氣沮喪就會潰敗。在軍隊還未行動,雙方還未接觸時就能夠壓倒敵人的條件有五個方面,一是朝廷的決策英明,二是將沖的選拔得人,三是進入敵境的迅速突然,四是本國防務的堅強充實,五是列陣決戰的指揮正確。這五個方面都要先分析敵情,而後行動,用以實擊虛的辦法去壓倒敵人。善於用兵的人,能壓倒敵人。而不為敵人所壓倒。壓倒敵人,在於將帥的機智。號令是用來統一軍隊行動的,對軍隊情況不了解,號令就會經常變更,經常變更的號令,縱然下達了,大家也都不會相信。因此,下達號令的原則是,有小的缺點不必變更,有點不明確也不須重申。所以,上級沒有可疑的命令,大眾也就不會無所適從;行動沒有猶豫不定的事情,大眾就不會三心二意。從來就沒有不取得大眾衷心信任,而能得到他們自願效力的,也沒有不取得大眾自願效力,而能使他們拚命作戰的。

18、故國必有禮信親愛之義,則可以飢易飽。國必有孝慈廉恥之俗,則可以死易生。古者率民,必先禮信而後爵祿,先廉恥而後刑罰,先親愛而後律其身。

【譯文】一個國家必須有崇禮守信相親相愛的風氣,民眾才能忍飢耐餓克服困難。國家必須有孝順慈愛廉潔知恥的習俗,民眾才能不惜犧牲去捍衛國家。古代君王治理民眾,必須先以禮信感化他們,然後用爵祿鼓勵他們;先以廉恥教育他們;然後用刑罰督促他們;先用仁愛撫慰他們,然後用法律約束他們。

19、故戰者,必本乎率身以勵眾士,如心之使四肢也。志不勵,則士不死節。士不死節,則眾不戰。勵士之道,民之生不可不厚也。爵列之等,死喪之親,民之所營,不可不顯也。必也,因民所生而制之,因民所榮而顯之,田祿之實,飲食之親,鄉里相勸,死生相救,兵役相從,此民之所勵也。使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止如者牆,動如風雨,車不結轍,士不旋踵,此本戰之道也。

【譯文】將帥指揮作戰,必須用自己的表率行為來激勵部隊,這樣才能象頭腦指揮四肢一樣的靈活自如。戰鬥意志不加激勵,士兵就不會為國家效死,士兵不為國家效死,部隊就沒有作戰能力。激勵士氣的方法,就是使民眾都過富裕的生活。官職的等級,死喪的撫恤,是民眾所追求的,應該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根據民眾的生活需要制定保障措施,根據民眾的功績給予表彰獎勵,使他們在田地體祿方面得到實惠,起居飲食方面得到照顧,鄰里互相鼓勵,死生互相幫助,戰時攜手應徵入伍,這就是激勵民眾的辦法。使同什同伍的人,象親戚那樣互相關心,上下級關係象朋友那樣親密無間,軍隊駐止下來就象銅牆鐵壁一樣的堅固,行動起來就象急風暴雨一樣的迅猛,戰車一往直前,士兵絕不後退,這就是戰勝敵人的根本原則。

20、地所以養民也,城所以守地也,戰所以守城也。故務耕者民不飢,務守者地不危,務戰者城不圍。三者,先王之本務,本務者兵最急。故先王專於兵有五焉:委積不多,則士不行;賞祿不厚,則民不勸;武士不選,則眾不強;備用不便,則力不壯;刑賞不中,則眾不畏。務此五者,靜能守其所固,動能成其所欲。

【譯文】土地是用來養活民眾的,城塞是用來保衛土地的,戰鬥是用來防守城塞的。所以,注重農業生產的,民眾就不會受饑荒,注重邊疆守備的,領土就不會被侵犯,注重機動作戰的,城市就不會被圍困。這且件事是古代君王立國的根本問題,而其中軍事問題又最為緊要。所以古代君王特別注意軍事方面的五個問題:糧食儲備不充分,軍隊就難以行動;獎賞待遇不優厚,民眾就得不到鼓勵;武士不經嚴格挑選,部隊就不會堅強;武器裝備不充實,戰鬥力就不會強大;賞罰不公正,民眾就不會畏服。能夠注意到這五個方面的問題,防守時就能守必固,行動時就能戰必勝。

21、夫以居攻出,則居欲重,陳欲堅。發欲畢,斗欲齊。

【譯文】要由防禦轉入進攻,防禦就要穩定,陣地就要堅固,發起進攻要使用全部力量,戰鬥行動要協調一致。

22、王國富民,霸國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倉府。所謂上滿下漏,患無所救。

【譯文】實行王道的國家,注意增加人民的收入;實行霸道的國家,注意增加武士的待遇;沒落的國家,只圖增加中上層貴族們的財富;瀕於滅亡的國家,只圖增加君王自己的庫存財物。所以說,只滿足上層而忽略下層,其禍患是無法挽救的。

23、故曰,舉賢任能,不時日而事利。明法審令,不卜筮而事吉。貴功養勞,不禱詞而得福。又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聖人所貴,人事而已。

【譯文】常言說,選用賢能,不須選擇吉日良辰,也會順利。法令明確,不必占卜吉凶,結果也會圓滿。尊重功勞,不必祈禱也會得福。又說,天時有利不如地形有利,地形有利不如人心和睦。聖人所重視的,只在人的作為罷了。

24、夫勤勞之師,將不先己。暑不張蓋,寒不重衣,險必下步,軍井成而後飲,軍食熟而後飯,軍壘成而後舍,勞佚必以身同之。如此,師雖久而不者不弊。

【譯文】勤勞的軍隊,將帥與士卒同甘苦,不先顧自己。天熱不張傘,寒冷不加衣,路險必然下馬步行,部隊的井挖好了自己才飲水,部隊的飯煮熟了自已才進餐,部隊的營壘築成了自己才休息,將帥必須與士兵同勞佚,共甘苦。這樣,部隊雖然長期作戰,也能保持旺盛的士氣而不致衰竭疲弊。攻權第五

攻,古代指攻城;權,即權謀。攻權,就是攻城的謀略。本篇主要論述攻城的原則。作者認為攻城的原則:首先是集中力量,決心堅定(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其次是軍隊必須有嚴格的紀律,將帥要恩威並用以立威信,使軍隊行動齊心協力(其心動以誠,則支節必力)。第三是必須確有把握,才能攻、戰。「戰不必勝,不可以言戰,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最後具體地談到攻城的行動,應該是迅速集中兵力,出其不意,深入敵境,遮斷交通,孤立其城邑,使敵措手不及(有城無守),乘虛而攻克之。

25、兵以靜勝,國以專勝。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夫力弱,故進退不豪,縱敵不禽。將吏士卒,動靜一身,心既疑背,則計決而不動,動決而不禁。異口虛言,將無修容,卒無常試,發攻必衂,是謂疾陵之兵,無足與斗。將帥者心也,群下者支節也。其心動以誠,則支節必力,其心動以疑,則支節必背。夫將不心制,卒不節動,雖勝幸勝也,非攻權也。

【譯文】軍隊以沉著冷靜致勝,國家以統一團結致勝。部署分散力量就會削弱,決心動搖,士氣就會渙散。力量薄弱,就不敢大膽進退,即使有好的戰機也可能放走敵人。將吏士卒,一動一靜,都象人的身體一樣,如果決心搖思想混扎,就是計劃決定了,也不能立即行動,行動起來了,又不能加以控制。軍隊中眾說紛紜,空話連篇,將帥沒有嚴肅的態度,士兵沒有正規的訓練,這樣發動進攻,必然要招致失敗,這就是頹廢無用的軍隊,這種軍隊是不能同敵人戰鬥的。將帥好比人的首腦,部屬好比人的四肢,首腦的決心堅定,四肢的動作必然有力,首腦的決心猶豫,四肢的動作必然遲疑。如果將帥指揮軍隊,不能象首腦控制四肢那樣靈活自如,士兵不能象四肢那樣按首腦的指揮行動,這樣的軍隊,即使取得勝利,也是僥倖的勝利,而不是正確指揮的結果。

26、夫民無兩畏也。畏我侮敵,畏敵侮我。見侮者敗,立威者勝。凡將能其道者,吏畏其將也;吏畏其將者,民畏其吏也;民畏其吏者,敵畏其民也。是故知勝敗之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權。夫不愛說其心者,不我用也;不嚴畏其心者,不我舉也。愛在下順,威在上立,愛故不二,威故不犯。故善將者,愛與威而已。

【譯文】士卒是不會既畏懼敵人又畏懼自己將帥的。畏懼自己的將帥就會蔑視敵人,畏懼敵人就會蔑視自己的將沖。將帥被士卒蔑視,作戰就會失敗;將帥在士卒個有威信,作戰就能勝利。凡將帥能掌握運用這個原則,軍吏就會畏懼將帥;軍吏畏懼將帥,士卒就會畏懼軍吏;士卒畏。懼軍吏,敵人就會畏懼我軍士卒。因此,要知道勝敗的道理,首先就要懂得畏懼與蔑視兩者的相互關係。如果不能以愛托使士卒悅服、士卒就不會為我所用;如果不能以威信使士卒畏成,士卒就不會聽我指揮。愛撫在於使下級馴服;威信在於上級自己樹立。愛撫能使士卒不懷二心;威信能使下級不敢違令。所以善於帶兵的人,就要善於掌握愛與威的運用。

27、戰不必勝,不可以言戰,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不然,雖刑賞不足信也。信在期前,事在未兆。故眾已聚不虛散,兵已出不徒歸。求敵若求亡子,擊敵若救溺入。

【譯文】作戰沒有必勝的把握,就不可以輕言作戰,攻城沒有必取的把握,就不可以輕言攻城。否則,即使採取嚴刑重賞也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威信在於平素樹立,事變要在事前預見。所以兵員一經集中,就不能隨便解散,軍隊一經出動,就不能無功而返。尋求敵人要象尋找丟失的孩子那樣志在必得,進攻敵人務象搶救落水的人那樣奮不顧身地迅速行動。

28、分險者無戰心,挑戰者無全氣,斗戰者無勝兵。

【譯文】分兵守險的,不會有決戰的意圖;進行挑戰的,不會使用全部兵力;魯莽作戰的,不會有把握地取得勝利。

29、凡俠義而戰者,貴從我起,爭私結怨,應不得巳。怨結雖起,待之貴後。故爭必當待之,息必當備之。

【譯文】凡是正義的戰爭,最好由我首先發動,為爭私結怨的戰爭,應是出於不得已。因結怨而引起的戰爭,最好後發制人。所以說,發動戰爭,必須看準時機,戰爭結束,還是應當戒備。

30、兵有勝於朝廷,有勝於原野,有勝於市井。斗則得,服則失,幸以不敗,此不意彼驚懼而曲勝之也。曲勝言非全也。非全勝者無權名。故明主戰攻日,合鼓合角,節以兵刃,不求勝而勝也。兵有去備撤威而勝者,以其有法故也,有器用之早定也,其應敵也周,其總率也極。故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萬人而將,已周已極,其朝死則朝代,暮死則暮代。權敵審將,而後舉兵。

【譯文】戰爭有靠諜略取勝的,有靠野戰取勝的,有靠強攻城市取勝的。總之,要敢於戰鬥才能勝利,屈服退讓就會失敗,即使僥倖不敗,也是由於敵人意外地發生驚慌而偶然勝利的。偶然的勝利不能算是真正的勝利。不能獲得真正勝利的將領,就不合有真正的權威。所以英明的主帥在作戰的時候,必須以正確的指揮,統一的行動來與敵決戰,這樣,雖不強求勝利而勝利也會自然到來。軍隊也有假裝沒有準備或故意表示怯弱而取勝的,這是因為它有巧妙的制敵辦法,有充分的戰鬥準備,有周密的應戰計劃,有堅定的臨戰指揮的原故。按軍隊的編製,五人為伍設有伍長,十人為什設有什長,百人為卒設有卒長,千人為率設有率長,萬人為軍設有將軍,這樣的編製已經是很周密很完善的了,戰鬥中指揮官早上戰死,早上就有人接替,晚上戰死,晚上就有人接替。戰前要分析敵人的虛實,察明敵將的才能,然後才能起兵。

3l、故凡集兵,干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敵境。卒聚將至,深入其地,錯絕其道,棲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男女數重,各逼地形,而攻要塞。據一城邑,而數道絕,從而攻之,敵將帥不能信,吏卒不能和,刑有所不從者,則我敗之矣。敵救未至,而一城已降。津梁未發,要塞未修,城險未設,渠答末張,則雖有城無守矣。遠堡未入,戌客未歸,則雖有人無人矣。六畜未聚,五穀未收,財用未斂,則雖有資無資矣。夫城邑空虛而資盡者,我因其虛而攻之。法曰,「獨出獨入,敵不接刃而致之」,此之謂也。

【譯文】大凡集中軍隊,遠隔千里的,不能超過十天的時間,相距百里的,不能超過一天的時間,而且必須集中在敵人邊境附近。兵員已經集中,將帥已經到達,就應立即深入敵人腹地,分別遮斷它的交通,包圍它的重要城市,迫使放人困守孤城而處於危險的境地。同時把佔領地內的男女居民組織起來,重層配置,分頭搶佔險要地形,向敵人要害突擊。在敵人困守孤城、各方聯繫又被切斷的情況下,再全面發起進攻、就可使敵軍將沖喪失威信,官兵互不協力,雖用嚴刑峻法也不能迫使下級服從命令。這樣就可以乘勢打敗敵人、不待敵人援軍到達,而守城敵軍就已投降了。如果敵人交通設施沒有戰備,要塞沒有修理,工事沒有構築,障礙沒有設置,雖有城塞也是不能防守的。邊境的堡壘沒有部隊佔領,守邊的部隊沒有調動就緒,雖有人也等於無人了。敵人應徵集的牲畜沒有集中,應徵集的糧食沒有徵集。該徵收的財物沒有收齊,雖有資財也等於沒有資財了。對這種城邑空虛而資財窮盡的敵人,我應乘虛進攻它。兵法上說,「我軍行動自由如入無人之境,敵人不待交鋒就已被打敗」,就是指的這種情況。守權第六

守,古代指守城。守權,即是守城的謀略。本篇論述了守城的三個原則:一是守城要守城郊外圍要地,所謂「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二是守城的方法:「守者,不失其險也」。「城一丈十人守之」,「出者不守,守者不出」(守備部隊與突擊部隊分開)。要求城壕深,城牆厚,人力充實,糧草充足,弩矢堅強,矛戟相稱。三是「有必救之兵者,則有必守之城,無必救之兵者,則無必守之城」,「救必開之,守必出之」,反對單純防禦。

32、凡守者,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豪傑雄俊,堅甲利兵,勁弩強矢,盡在郭中,乃收窖廩,毀拆而入保,令客氣十百倍而主之氣不半焉,敵攻者傷之甚也。然而世將弗能知。

【譯文】凡是守城的軍隊,不在外城迎擊敵人,不固守城郊險要據點,這樣來進行防禦戰鬥,不是好的辦法。因為,把英雄豪傑,精銳部隊,優良兵器,都集中在城內,並且收集城外的存糧,拆毀城外的房後,使民眾統統退保城垣,這樣就會使攻者氣焰囂張,而守者士氣低落,一旦遭敵進攻,守軍就會受到很大損傷。但是一般庸將卻不懂得這個道理。

33、夫守者,不失險者也。守法,城一丈十人守之,工食不與焉。出者不守,守者不出。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千而當萬。故為城郭者,非妄費於民聚土壤也,誠為守也。千丈之城則萬人之守,池深而廣,城堅而厚,士民備,新食給,弩堅矢強,矛戟稱之。此守法也。

【譯文】防守的軍隊絕不能放棄險要的地形,守城的方法,城牆每一丈,需要十人防守,勤雜人員還不計算在內。出擊部隊不擔任守備,守備部隊不擔任出擊。守城一人可當敵十人,十人可當敵百人,百人可當敵千人,千人可當敵萬人。所以建築城郭,並不是耗費民力去堆土玩,實際是為了加強防禦。通常千丈之城需要萬人防守,同時要求城壕深而寬,城牆堅而厚,人力充足,柴糧豐富;弓矢堅強,矛戟也同樣鋒利。這就是守城的方法。

34、攻者不下十餘萬之眾,其有必救之軍者,則有必守之城;無必救之軍者,則無必守之城。若彼城堅而救誠,則愚夫蠢婦無不蔽城盡資血城者。期年之城,守余於攻者,救余於守者。若彼城堅而救不誠,則愚夫蠢婦無不守陴而泣下,此人之常情也,遂發其窖廩救撫,則亦不能止矣。必鼓其豪傑雄俊,堅甲利兵、勁弩強矢並於前,么麽毀瘠者並於後。

【譯文】敵人使用十萬以上的兵力進攻城市時,守城的軍隊如果有可靠的援軍,城市就一定能守得住,如果沒有可靠的援軍,城市就不一定能守住。如果防者城垣堅固,又有可靠的援軍,那麼,民眾就沒有不竭盡全力守城的。要想堅守一年的城市,必須守軍足以抵抗進攻的敵人,援軍足以支援防守的軍隊。如果城垣堅固但沒有可靠的提軍,那麼,民眾就沒有不守著城垛而悲傷的,這是人之常情,即使散發財物和糧食來安撫他們,也不能消除這種悲觀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勉勵豪傑英雄率領精銳部隊,使用優良武器,奮力戰鬥於前,使老幼殘弱者并力支援於後,[才有希望堅持下去打開局面]。

35、十萬之軍頓於城下,救必開之,守必出之,據要塞。但救其後,無絕其糧道,中外相應,此救而示之不誠,則倒敵而待之者也。後其壯,前其老,彼敵無前,守不得而止矣。此奪權之謂也。

【譯文】敵人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援軍必須能打開重圍,守軍也必須能乘機出去,搶佔要點。援軍也可以只在守軍的後方打開一條通路,使軍的糧道不被切斷,並與守軍互相策應,這是為了表示救援不積極用以迷惑敵人,等待有利戰機。[敵人為了對付援軍],只好把精部隊撤到後方控制起來,而把戰鬥力差的部隊配置在攻城前線,這樣敵人攻城,就不可能有進展,而守軍也可以出去了。這就是守城的權變。

推薦閱讀:

詩經·國風·唐風·山有樞(原文)(題解)(注釋)(譯文)(賞析)
《荀子·法行》原文與譯文(二百六十四)
草原文明:契丹王朝九代帝王之二:遼太宗耶律德光
寄李儋元錫原文、翻譯及賞析
姚晨和凌瀟肅那段被歪曲的往事原文

TAG:譯文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