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說什麼
看了上一篇《研究報告應有的姿態》,有老師要求我再說一說開題報告怎麼寫。
開題報告怎麼寫?還是那句話:沒有固定格式,但有內容要求。不管你怎麼寫,該說的內容不能不說,而且要詳細說,無須再說的內容不必多說。
先看一篇今天我接觸到的開題報告:
區域推進幼兒園STEM教育的實踐研究
開題報告
一、研究背景
(一)基於區域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需要
國務院相繼出台《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均提出「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我區學前教育改革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快速變革的教育需求還存在差距,區幼兒園主動發展項目有待進一步創新,幼兒自主學習、探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結合《區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本課題創新教育方式,對美國STEM教育大膽嘗試,變革區域常態化教育。
(二)基於尊重幼兒學習方式和年齡特點的需要
近年來,我區幼兒教育已有明確的教育準則: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其跟環境不斷互動,按照自身獨特的節奏和規律獲得適宜的發展。研究具有地方化、區域化的幼兒園STEM教育,提煉行之有效的幼兒園STEM教育策略,能從根本上尊重幼兒學習與發展軌跡。
(三)基於區域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
實施幼兒園STEM教育改革關鍵在於教師。因而,促進幼兒教師在觀念層面和實踐層面上地轉變顯得尤為重要。針對目前區域幼兒師資隊伍現狀,幫助教師提升兒童觀、教育觀、課程觀、資源觀,促進其專業成長,本課題將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我區幼兒教師隊伍培養新的生長點。
二、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
STEM教育: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個詞的縮寫,在1986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首次提出。STEM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綜合素養的教育。STEM的教育哲學是「基於真實問題解決的探究學習」。
幼兒園STEM教育:是指將美國STEM教育理念滲透於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之中,依據幼兒生活經驗,創設「多元化、問題化」情境,提供「豐富性、低結構」操作材料,支持幼兒「自主式、探究式」學習。教師要善於抓住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每一次實施STEM教育的可能,擴展幼兒STEM學習的機會,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真實生活中主動探究實際材料,逐漸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收集信息——操作驗證——分享交流——發現新問題」的高品質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樹立對科學的正確態度和認識,培養初步具備STEM素養的幼兒。
區域推進:是指在我區範圍內30所幼兒園(包括公辦園、街道園、集體園、民辦園)內,依據幼兒教育規律和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分步實施。
(二)課題界定
本課題研究旨在客觀分析我區幼兒園探究活動現狀,剖析文獻綜述,全面梳理美國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行動精髓,立體推進區域教師對美國STEM教育的理解和認識,並將理念轉化為行為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效實施。意圖幫助我區幼兒教師內化美國STEM教育理念,變革教育行為;依據幼兒生活經驗、創設STEM教育時空、彈性活動時段;布局STEM教育環境、把握問題情境、融合教育內容;提供STEM教育材料、鼓勵幼兒與材料互動、優化學習方式;開發STEM教育實施途徑,提煉STEM教育策略,提升幼兒教育品質;採用過程性評價,思辨教育價值。以此在區域內落實並推進STEM教育實踐,培養具有STEM素養的幼兒。
三、研究目標
通過研究,形成幼兒園STEM教育策略和幼兒發展評價機制,保護幼兒探究性學習的興趣,支持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進行高品質思維,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培養具有STEM素養的幼兒。
通過研究,區域層面設立「STEM學習中心」,梳理全面、立體的STEM教育情境,分析、對接可利用的STEM教育材料,提升教師的兒童觀、教育觀、課程觀、資源觀。
通過研究,創設有針對性的幼兒園STEM活動時空、問題情境,提供豐富多樣的低結構操作材料,提煉區域性、地方性的幼兒園STEM教育實施策略,提升區域幼兒教育品質。
四、研究內容
通過區域層面、幼兒園層面、一線教師層面聚焦幼兒園STEM教育實踐,成立STEM學習中心,著力於提供幼兒園STEM操作材料,提煉幼兒園STEM教育策略,形成幼兒園STEM評價機制等方面展開研究。
(一)區域幼兒園探究活動現狀的調查分析
將通過問卷、訪談和對幼兒園探究活動現狀的追蹤分析,了解本區教師現有的教育理念、行為,幼兒與環境、材料、成人、同伴的互動情況,形成區域幼兒園探究活動現狀的調查報告。
(二)幼兒園開展STEM教育的文獻綜述
將查閱相關國內外文獻,對現有幼兒園STEM教育狀況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並根據理解和認識,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和評價。
(三)幼兒園STEM操作材料的研究
將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園空間分布情況,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投放豐富適宜的探索性材料,支持幼兒與材料有效互動,在科學、數學、藝術、語言、技術等多方面獲得綜合發展。並在此過程中梳理「幼兒園STEM操作材料使用列表」。
(四)幼兒園STEM教育實施策略的研究
將調研幼兒園基於STEM教育的活動時空安排、活動環境創設、教師指導策略等直接影響幼兒園STEM教育的關鍵因素,形成相關幼兒園STEM教育策略。
(五)幼兒園STEM教育過程性評價的研究
將以觀察為主要手段,對比記錄幼兒園在採用STEM教育前後幼兒行為變化的過程,形成「追蹤幼兒檔案袋」的過程性評價手段。
由於本課題針對幼兒園STEM教育實踐,試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變革教師教育行為,關注幼兒高品質的邏輯思維方式和以解決問題為主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因此,研究重點將放在「幼兒STEM操作材料」、「幼兒園STEM教育策略」這兩塊研究內容上。
五、主要觀點與創新之處
(一)主要觀點
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適宜幼兒探究性學習的STEM操作材料是進行幼兒園STEM教育的核心。幼兒在主動探究中發現材料的屬性(軟、硬、光滑、毛糙、滾動、流動、透明等),進行有意義的組合、拼搭、對接,進而產生科學、數學、技術的整合式探究學習。
區域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前瞻性項目的引領,教師在STEM教育實踐中,將不斷發現幼兒是在「與材料互動」中學習的,教師要理解幼兒的認知特點,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注重材料投放中的適宜性、豐富性、層次性、遞進性,以此定位正確的教師角色。
幼兒園STEM教育主要遵循美國STEM教育的核心內涵,結合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主張,以區域活動為主要方式的教育特點,著力於為幼兒提供豐富、科學、可持續探究、彈性的教育時空、真實的教育環境、可深入探究的操作材料,致力於變革教師的教育行為,推動幼兒經常進行理性思考、產生探究式的學習行為,培養具有STEM素養的幼兒。
(二)創新之處
形成幼兒園STEM材料資源庫。STEM操作材料可以是孩子生活中看到的每一種材料,收集、歸整可利用材料,挖掘材料的豐富屬性,按照幼兒的認知水平分類、對接,形成小、中、大三個年齡段的材料列表;按照區域活動特點投放相關材料,促進區域聯動,進而變革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方式,形成可以進行推廣輻射的材料投放案例。
形成幼兒園STEM教育策略。STEM教育時空的安排、活動環境的創設、幼兒操作材料的提供,教師指導策略的梳理,教育評價機制的改革等多方面著手進行,環環相扣,嘗試研究出讓幼兒及教師均獲益的本土化教育案例,形成相關策略。
六、研究方法
本課題以行動研究法為主,在研究常態下,以點面結合的方式進行整個研究過程。
(一)文獻研究法:借鑒當前STEM教育的資料文獻、最新研究成果,對照國內外STEM教育進行分析研究,收集文獻資源,不斷充實本課題的研究。
(二)調查研究法: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區域幼兒園探究活動現狀和STEM教育實施對比,進行統計分析,為後續研究提供實踐依據。
(三)行動研究法:通過設立區域、園所STEM教育現場,在自然狀態下對幼兒STEM教育作現場研究,在行動研究中發現問題,改進方法和策略。
(四)案例研究法:找出幼兒STEM教育中的典型案例,通過分析、研究、對比等方法,共同來尋找解決的方法和策略。
(五)經驗總結法:教師及時分享整理STEM實踐經驗,撰寫STEM教育實踐案例、論文等,總結實施策略。
七、研究思路與過程
(一)研究思路
本課題是一項區域內的協作、實踐研究。將遵循理論先行,實踐跟進的方式開展探索。課題伊始將進行文獻綜述,在學習和內化的基礎上,通過調查分析、現場觀摩、互動交流的研究模式開展實踐。從當下幼兒發展實際需要出發,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貼近教育第一線,解決實際問題。走「調查——學習——實踐——研究——行動——反思——實踐——發展」的實踐研究路線。通過對幼兒園STEM教育的實踐研究,從時空創設、環境布局、材料投放、指導策略等角度審視區域幼兒教師教育行為,幼兒學習行為,探索區域幼兒園教育實踐創新之路。
(二)研究過程
1.準備階段(2016年9月——2017年3月)
成立課題組,確定子課題,組織有關成員學習理論,參加培訓;制訂研究方案,組建子課題研究小組,申報立項,開題論證。
2.實驗階段(2017年4月——2018年12月)
前期調研,廣泛收集資料,研究人員相關培訓,開展實驗研究,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課題組研討會,探討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適當調整;區域典型實踐案例,園本實踐策略,積累好有關調查數據及文字資料,初步形成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3.總結階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
整理資料,進行論文、案例等資料彙編,分析研究,撰寫實驗報告,舉辦結題報告會。
八、預期成果
成果名稱 |
成果形式 |
完成時間 |
|
階段成果 |
鐘樓區幼兒園探究活動現狀調查報告 |
調查報告 |
2017年6月 |
STEM教育在鐘樓 ——幼兒園STEM教育實踐展示、彙報活動 |
教學實錄 |
2017年11月 2018年6月 2019年6月 |
|
國內外幼兒園STEM教育實踐的文獻綜述 |
論文 |
2017年9月 |
|
「區域推進幼兒園STEM教育的實踐研究」 中期研究報告 |
研究報告 |
2018年5月 |
|
《STEM教育在幼兒園》 |
論文集 |
2019年5月 |
|
最終成果 |
《玩轉STEM——幼兒園STEM教育案例100例》 |
活動案例 |
2019年6月 |
「區域推進幼兒園STEM教育的實踐研究」 結題報告 |
研究報告 |
2019年6月 |
|
《幼兒園STEM操作材料使用列表》 |
研究手冊 |
2019年4月 |
九、完成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略)
這是我們最常見、最典型的中小學幼兒園老師撰寫的開題報告。要說它有什麼特點,我想最大的特點就是幾乎和課題申報評審書完全一樣。如果我是課題組成員,我要參與研究,我看了這份開題報告,對課題仍然是雲里霧裡,不知道做什麼、怎麼做。
課題申報評審書是寫給評審專家看的。為了讓評審專家在較短時間內對課題的申報質量有一個總體把握並作出評判,我們按課題評審的思路設計了申報評審書,要求大家按格式填寫相關內容,以方便評審專家把握和評判課題申報質量。開題報告是寫給課題組全體成員看的,是要求課題組全體成員必須認真執行的課題實施方案,是申報評審書的進一步清晰化、具體化、操作化文本。進一步清晰化、具體化、操作化主要體現在哪裡?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體現在對課題內涵的認識和理解上。也就是要回到課題名稱本身,清晰、具體地闡述:我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這個課題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我這個課題,核心概念有哪些,怎麼理解這些核心概念?我這個課題,研究重點是什麼,在什麼領域和範圍內展開研究,研究的邊界在哪裡?這些問題說不清楚,說明你對課題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到位,課題研究的基本思想、基本主張還沒有形成。
課題研究總是要解決現實問題的,這份開題報告恰恰沒有揭示出到底要解決什麼迫切的現實問題。開頭的三條研究背景,說得都有道理,但沒有聚焦到本課題上來說,沒有點到本課題需要解決的要害問題。本課題需要解決的要害問題是什麼呢?能不能分這樣幾個層次來表達:STEM教育目前很流行,但大多數老師還沒搞清楚它和幼兒園常見的探究性遊戲活動有什麼異同;本區域內也有幼兒園也在嘗試開展STEM教育,但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本區域內幼兒園開展STEM教育,基本處於自發零散狀態,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與指導。這樣一說,是不是讓人覺得你這個課題就比較接地氣了呢。
在這個課題中,核心概念就是兩個:STEM教育、區域推進,不用再把幼兒園STEM教育作為一個核心概念。在開題報告中,我們不提倡再以「概念界定」的小標題來說啦。我們要你說清楚的是,對於STEM教育和區域推進,你是怎麼看怎麼想的。比如,STEM教育是美國的泊來品,你不能只說它是什麼,你還要說說在幼兒園開展STEM教育對幼兒成長發展的價值意義在哪裡,說說為什麼要在本區域推進、打算怎麼推進。同時,你還要進一步思考,作為區級幼兒教育研究與管理中心,在本課題中,你的研究重點是放在STEM教育上,做幼兒園該做的事,還是放在區域推進上,做你這個部門該做的事?在我看來,這個課題的研究重點顯然在區域推進上,這是教研中心該做的事,而不是越俎代庖去替代幼兒園直接做STEM教育。這些都需要你認真思考,體現的是你思想的深廣度,也體現你研究思路的清晰度。能把這些思考清晰、完整地表達出來,說明你對課題的認識和理解就比較到位了,也有利於後面研究目標的確定與研究內容的設計。
第二,體現在研究目標的確定和研究內容的設計上。對課題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清晰化、具體化了,接下來要說清晰、說具體的就是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研究目標指向問題解決,研究內容落實研究目標。問題不清,目標必然不明,從而也就影響研究內容的設計。本課題中,研究目標的表述過於瑣碎,有點像研究內容和研究措施了。研究目標的表述必須指向問題解決,高度概括凝練,不能把研究目標說成研究內容和研究措施。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不是要表述清楚這麼幾層意思呢:通過研究,摸清區域幼兒園開展STEM教育的現狀,探索區域推進幼兒園STEM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提升區域幼兒園STEM教育的實施水平,促進區域幼兒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因為問題不清,目標不明,所以這份開題報告,在研究內容的設計上只考慮怎麼做STEM教育,完全忘記了區域推進這個重點,把教研中心降格成一所幼兒園,一心只想著做幼兒園該做的事,典型的研究內容有失偏頗。
研究內容怎麼設計,三條原則不可忘記:首先,整體設計。也就是要回到課題名稱本身,去看看課題的核心概念有哪些,一個不落,圍繞核心概念來設計研究內容。本課題的核心概念是STEM教育和區域推進,就必須在內容設計上兩者兼顧;其次,突出重點。要搞清楚每個核心概念在課題中分量的輕重。本課題中,區域推進顯然比STEM教育的分量重,因此要成為研究內容的設計重點;第三,具體可操作。每一項研究內容下面,要研究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用哪些方式方法來研究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開展哪些具體的研究行動,做哪些具體的研究工作,必須儘可能說細了,讓課題組成員一看就明白就能做。
第三,體現在研究內容的分工落實上。研究內容說清晰、說具體了,開題報告最後只要把每一項研究誰負責、誰參與,什麼時候完成研究任務,出什麼樣的研究成果,包括成果名稱、成果形態、成果去向,就可以了,不要再扯遠了。
說課題名稱、說目標和內容、說內容的分工落實,這就是開題報告必須說清晰、說具體的事情。至於你是分三大部分還是四五大部分來說,用什麼小標題來說,那是你的自由,你可以按你的行文風格來說。可以說得熱情洋溢,但不能詩情畫意讓人摸不著邊,表述的理性是必須尊崇並體現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