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喜歡謾罵和抱怨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

每天一點心理學,讓你在人際關係上更能看懂對方,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喜歡謾罵和抱怨的人是什麼樣的內心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於通過語言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情感,而且,這種語言的心理表現形式時而隱晦,令人難以察覺;有時候卻表現得異常激烈,比如隨意謾罵滋事。不管人們以哪種形式表現出來,其實這都是一種心理暗示。

人際交往中,人們通常都會求和,以此促使交流的順利進行。但是,在這其中,也有不少人喜歡用粗俗的語言到處謾罵,甚至隨意滋事這樣的人是出於何種心理呢?其實,謾罵滋事者並不是真的與他人有什麼深仇大恨,或者對他人深惡痛絕。可能的原因就在於只是藉此機會發泄自己的不滿心理,他們有可能在之前因為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產生了不滿情緒。於是,偶然的導火線引發了一場謾罵,等到其心理不滿宣洩完畢,他也就沒事了。

當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其心裡呈現一種空虛狀態,他總想「整」出點事情,急欲想宣洩自己的情緒,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之上,謾罵滋事這樣的行為就產生了。

在現代這個社會,到處充滿了激烈的競爭,每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承受著生活、工作帶來的壓力,有的日時候不滿情緒在時間的堆積中達到了崩潰的邊緣。心理學認為,有了情緒就需要發泄出來,否則會給身心帶來一定的危害。

當然,每個人採取的發泄方式不一樣,有的人可能會大哭一場,有的人可能會化悲憤為力量,而謾罵滋事不過是一種過於激烈的方式。其實,那些中有了不滿情緒,習慣於通過謾罵滋事這樣的激烈的方式來發泄的人,只是表明其內心是空虛的。

女朋友帶著自己的行亍李走了,沒有告別,只是寫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分手吧,我走了,你自己好好保重」。連「分手」都感覺是被通知的,小華覺得心裡太憋屈了。早上強忍著痛苦去上班,卻由於不小心出了差錯,又被上司訓斥了一頓。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小華感覺看誰都不順眼,想著一個人回到空蕩蕩的屋子,心裡百般不是滋味。情感上的受擋,工作上的不順,讓小華心裡的不滿一點點累積起來,今天,他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到達邊緣了。

為了女朋友,來到陌生的城市,連個說話的朋友都沒有,內心的空虛與傷痛的折磨讓他極度疲憊。他想閉著眼睛睡會兒,可是沒想到一個急剎車站在旁邊的那位男士一下子倒在自己的身上,小華立即罵了起來:「搞什麼嘛,沒有長眼睛嗎?」男士立即道歉:「對不起。」「說對不起有用的話要警察幹什麼,真是……」接著,小華又用家鄉話罵了起來。「穿得挺像樣的,沒想到這麼沒有素質」、「唉,現在的年輕人啊……」周圍的人紛紛議論起來,小華滿臉怒氣,大聲喝道:「司機,停車,我要下車………」司機怕他鬧出點事來,就近停車,小華氣哼哼地下了車,臨走時還又罵了一句。

這樣的情景想來是每天都可以看見的,一些打扮得體的人因為擁擠或被踩了腳就大吵大鬧,罵人的粗俗程度令人難以想像,而且,聲音高得整個車子上的人都能聽見。謾罵者語言粗俗,與他們的形象相去甚遠,甚至有的人還會因為點點小事而大打出手。為什麼他們會在公眾場合毫不顧及形象而大吵大鬧呢?

其實,他們之所以做出如此「出格」的行為是源於心理的不滿謾罵滋事只不過是發泄情緒的一種表象而已。

那些喜歡謾罵滋事的人,其內心是空虛的,他們在心理上常常會感到焦躁不安,但卻沒有辦法消除,只好積壓在心裡。生活中的小事不過是導火線,於是,他們就借題發揮,趁機發泄出自己內心不滿的情緒。而且,他們所採取的激烈方式是不分時間、地點、對象的,也不考慮後果。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行為?

1源於生活、工作的壓力

其實,謾罵滋事者有這樣的心理是源於生活、工作上的壓力。在平時的生活中,他們沒有合適的渠道去發泄自己的情緒,長期的積累使得他們心理極度空虛,於是就借生活中的小事而與他人大動干戈。當然,謾罵滋事這樣的發泄方式是不合適的,是不提倡的。

2缺乏自信心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於心中的不滿情緒都會找到合適的發泄途徑,比如與朋友聊天,或者轉移注意力,等等。而有的人選擇謾罵滋事這樣激烈的行為,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心,不敢或不好意思告訴朋友,也沒有能力找到合適的發泄途徑,只好發泄到無辜對象身上了。

3.源於自己的經歷

有的人由於兒時的經歷或記憶,使得他們的內心非常陰暗,他們懷疑社會,懷疑別人。心理學家認為,在潛意識裡謾罵別人是騙子的人,可能自己就有騙人的經歷。從心理上分析,很有可能他們有過類似的經歷,比如受過騙、上過當。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受歧視或偏見的人,會歧視、看不起比自己更劣勢人?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心態?
為什麼人一定要成長呢,人生可以不成長就堅持做自己么?
西方心理學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測試| 超人氣心理測試:看你出軌的幾率有多大!被出軌是否能原諒他/她?
怎樣喚醒墮落的自己?

TAG:心理 | 抱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