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共和國前進黨——新興政黨的崛起還是傳統政壇的重組?
王鯤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副主任從法國2017年大選前一年誕生至今,共和國前進黨只有短短兩年的歷史,但其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2017年5月,「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獲得了總統選舉的勝利,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5月8日,「前進運動」改名為共和國前進黨。同年6月,共和國前進黨又獲得了國民議會選舉的勝利,在本屆議會中佔據了絕對多數席位。馬克龍當政九個月以來,政府頻頻出台改革政策。從領袖的形象到組成議會議員的社會背景,這個年輕的政黨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那麼共和國前進黨究竟是如何崛起的?這到底是一個新興政黨的崛起還是傳統政治力量的重組?
圖為馬克龍拿下法國總統大選首輪選舉勝利,慶祝首輪獲勝,「殺入決賽」。一、共和國前進黨的崛起共和國前進黨的誕生得益於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傳奇式的個人經歷。馬克龍才智過人,曾在巴黎政治學院攻讀公共服務專業,同時在巴黎—南泰爾大學攻讀哲學專業,後進入國立行政學院學習。他曾先後供職於財稅部門、私人銀行,後調入愛麗舍宮辦公室任副秘書長,2014年出任瓦爾斯政府的經濟部長。馬克龍當選總統時年僅39歲,被媒體譽為政治神童。作為法國政壇的一顆新星,馬克龍於2016年4月創建了「前進運動」(EnMarche!)。創建之初,這個運動的目的被社會黨定義為「為奧朗德總統連任積聚人氣」。作為銀行家和非社會黨黨員,馬克龍的身份使得他更容易籠絡左翼和右翼的關係。黨派的創建獲得了左右翼一些政治人物的稱許,並在網路和民意中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此後,馬克龍很快就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甚至在調查中被評為左翼最有可能當選總統的政治人物,這直接威脅到了奧朗德的連任計劃。8月他宣布退出社會黨政府,並以「前進運動」的旗號參加了2017年的法國總統競選。該政治運動自我定位於法國政治光譜的中間位置,超越左右政治分野。作為社會自由主義黨派,「前進運動」支持進步主義,反對一切形式的保守主義,主張法國政治生活道德化、現代化,並認為法國應當適應經濟全球化,積極支持歐盟建設。為了在法國政壇站穩腳跟,「前進運動」的整體布局和策略安排可謂有條不紊。作為新組建的政黨,它以開放的態度廣泛吸納其他黨派和市民社會成員參加,擴大力量;同時,為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進行了充分準備,因地制宜制定了競選策略;在選戰之外,「前進運動」還有條不紊地安排隨後的立法選舉事務,同時進一步完善自身組織建設。「前進運動」的登頂之路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策略安排。第一,調查民意籌備選綱。2016年5月,「前進運動」組織了4000名志願者(「前進者」, marcheurs)進行了一次名為「偉大前進」(Grande marche)的入戶民意問卷調查活動,通過挨家挨戶地走訪,發放了十萬份調查問卷,並回收了四分之一的有效問卷。隨後,「前進運動」動員了200餘名問卷分析專家,通過語意學分析出法國民意中的擔憂、期待與希望。同時,該運動還聘請了專業諮詢公司和前競選團隊成員負責宣傳策略的制定。據此,「前進運動」制定出了非常貼近法國民意的競選綱領。第二,競選宣傳擴大影響。「前進運動」通過積极參加總統競選活動,宣傳自身政治綱領,擴大影響力。2016年7月12日,該運動在巴黎舉辦的第一場集會獲得部分左翼人士支持,但僅僅彙集了2000人參加。經過九個月在法國全國各地舉行的近百場集會、宣傳、採訪活動,2017年4月17日再次在巴黎舉行集會時,參加集會的「前進運動」支持者達到了兩萬人。作為一個新成立的政黨,「前進運動」非常重視網路媒體技術的運用。通過有經驗的數字媒體領導,在社交網路、社交媒體和網路平台進行正面網路宣傳,打擊信息歪曲。在大選前幾日,「前進運動」甚至還使用了電話營銷手段,發起了600萬次自動語音電話,邀請人們投馬克龍的票。期間,馬克龍的競選伺服器受到了許多網路攻擊,部分郵件內容甚至遭到泄露,所幸沒有造成負面後果。第三,利用反對極右情緒。當馬克龍以24%的支持率進入總統選舉第二輪時,他所面對的對手是「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國民陣線」以民族主義的論調蠱惑選民,仇外排外,敵視歐洲。法國左右翼進步人士主動形成了維護共和價值的「共和陣線」,彙集了大多數政治人物,聯手封堵極右翼發展的浪潮席捲法國。以超越左右分野的中間派自詡的「前進運動」在此次行動中獲益極大。最終,馬克龍以66.1%的票數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八位總統。雖然相比於2002年希拉克對決老勒龐那場總統大選,法國的極右支持率有了明顯上升,但這場勝利還是讓「前進運動」有機會完成華麗轉身。第四,立法選舉獲得大勝。如果說總統選舉中,馬克龍是一匹黑馬,那麼在隨後的議會選舉中,「前進運動」的大勝則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驚喜。經過2017年6月11日和18日的兩輪投票,「前進運動」有308名候選人當選本屆議會議員,佔據了國民議會議員席位的絕對多數(308/577)。「前進運動」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發出號召,在2017年2月就開始了國民議會選舉候選人篩選活動。雖然時間緊,但新黨派對議員的篩選毫不含糊,要求參選候選人「面貌新、平等、廉潔、多元、支持選綱」。同時接受其他黨派成員報名,但是必須以本運動名義參選,當選後成為本運動在國民議會中黨團的成員,基本實現。到5月11日宣布參加立法選舉候選人名單時,已經有428名候選人披上「前進運動」的征袍,其中52%來自於公民社會,從未擔任過任何民選職務,另外其他黨派的成員也紛紛轉入「前進運動」陣營,94人來自左翼的社會黨,80人來自中間派的法國民主運動,還有右翼加盟,10人來自共和人黨,30人來自法國民主獨立聯盟(UDI)。「前進運動」對議員候選人的廉潔性要求近乎嚴苛,不得有任何前科或正在進行的司法調查。第五,積極推進組織建設。馬克龍成功當選總統,「前進運動」也從一個競選運動組織過渡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黨,這一過程出奇的迅速。2017年5月8日,「前進運動」改名為共和國前進黨,6月18日議會選舉獲勝,7月16日推出新黨章,8月17日新黨章獲得通過。同年11月18日,共和國前進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800名代表參加,卡斯特內當選新黨首。外界對新黨的評價不一。一部分評論認為共和國前進黨組織結構扁平化,引入了現代管理技術,特別注重社交網路的運用,更像是一個「運動」而不是傳統黨派;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共和國前進黨缺乏黨內民主,過分維護領袖的地位,走的是新戴高樂主義的路子。無論如何,從此時開始,共和國前進黨取消了雙重黨籍,開始走向了正規化的道路,獲得了合法身份。同時擁有總統和議會多數席位的共和國前進黨圓滿地開啟了法國政治生活新的五年,準備揚帆遠航。二、共和國前進黨是新興政黨還是政治力量重組共和國前進黨是新興政黨還是政治力量重組?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第一,人選問題。共和國前進黨給人的總體印象就是一個字——「新」。該黨的領袖馬克龍是法國政壇的一張新面孔,青年才俊、銳意改革,他相信道德的力量能夠凈化政治。馬克龍畢業於國立行政學院,出道於財稅部門和銀行業,因其收入頗豐獲得「金融界莫扎特」的美稱,在政府供職時間很短,沒有貪腐的舊賬,也沒有桃色新聞。他和夫人的師生戀甚至在互聯網上被傳為佳話。這個政治新星似乎完美地應時而生,如他所稱與左右分野的舊政治毫無瓜葛。事實上,馬克龍哲學思想上受到20世紀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實用主義思想影響頗多;政治上親近法國前總理米歇爾·羅卡爾,但他不是社會黨成員,更熟悉資本市場,不完全認同「第二左翼」(一譯「另類左派」);與奧朗德相識甚早,支持過其競選;被選為愛麗舍宮辦公室副秘書長後,主張社會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後又被任命為瓦爾斯第二屆政府的經濟、工業與數字化部長,主持通過了《馬克龍法案》。從其個人經歷可以看出,在政治傾向上,馬克龍是有中左翼情結的,但與右派人士居多的金融界亦不陌生。從議會角度看,共和國前進黨在立法選舉前提出了總共524名候選人,其中281名(53.6%)為沒有過從政經驗的「新人」,50.7%是女性,60%來自於私營領域。這些數字體現了共和國前進黨對啟用市民社會候選人的重視,希望通過這些「來自基層,尋求變革」的新面孔,向基層選民傳達重視性別平等,重視經濟領域,重視市民社會,與傳統政治保持距離等政治寓意。從最終選舉的結果來看,共和國前進黨在577個國民議會席位中擁有308個,其中116名議員為初次當選的「新人」,且加入共和國前進黨之前沒有任何黨派歸屬,還有53名初次當選的議員以前曾經隸屬於或支持其他黨派(左派35名,右派16名,中間派2名),其餘皆曾當選議員或曾經擔任民選職位(左派83名,右派29名,中間派9名,無黨派23名)。這意味著該黨議員中,46.7%來自或支持過左派及中間派,僅有14.6%曾隸屬於右派。雖然共和國前進黨號稱超越左右分野,但其議會成員組成中,左派和中間派的比重明顯高於右派。
圖為2017年5月18日,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宮,法國總統馬克龍(前排左四)和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前排左三)等在新一屆政府首次內閣會議後合影。當日,法國政府發言人克里斯托夫·卡斯塔內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新總統馬克龍在當日召開的新一屆政府首次內閣會議上,要求內閣成員迅速啟動五大改革。這五大改革包括勞動法改革、教育改革、財政預算編製改革、公共生活道德規範改革以及簡化行政手續改革。再來看法國新政府的組成。由於議會絕對多數集中在一黨手中,傳統上政府成員基本由本黨成員出任。在法國,吸納其他黨派成員進入政府稱為開放政府,這種情形並不多見。但是,本屆政府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在立法選舉前後兩次組閣時,均採取了開放的立場。這首先是考慮到了共和國前進黨新建時間不長,許多重要政治人物來自黨外;同時,這也體現了共和國前進黨超越左右政治分野的開放姿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開放政府是有過先例的,在密特朗執政時期,出於議會多數的多元性,總理米歇爾·羅卡爾組閣時就是開放政府,但政府成員主要集中在左翼和中間派。在薩科齊執政時期,為了表示其開放性,總理菲永的政府也是開放性的,但僅有極個別左派成員。外界普遍認為,菲利普政府較為均衡地體現了左右政治人物的參與。以菲利普第二屆政府成員組成為例,總理本人曾是右派共和人黨成員,內政部長科隆來自左派社會黨,環境部長於洛來自左派環保黨派,外交部部長勒德里昂來自社會黨,經濟與金融部長勒梅爾來自共和人黨,勞動部長貝妮柯來自左派,教育部長布朗蓋爾來自右派。幾個重要部委人選兼顧了左右政治派別,相信此舉可以較為平衡地體現雙方的訴求。然而從全部29名部長和國務秘書被任命之前的政治歸屬來看,仍以左派和親左派成員為主。因此,從用人的角度來看,共和國前進黨無論從總統本人、議會多數派構成還是政府組成,都較為明顯地傾向於中左翼,兼顧右翼部分人選。其中社會黨成員較上屆政府有明顯下降,但吸納了其他左翼派別成員、環保主義者、知識分子、市民社會成員、私營領域成員,廣泛聯合中左翼的意圖較為明顯。第二個需要考察的問題是共和國前進黨是否提出了與之前有明顯差異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標。馬克龍政治綱領中的核心內容是通過發展工業和數字經濟,鼓勵科技創新,平衡財政預算,降低企業負擔,調整就業政策,重振法國經濟,重建政治生態,使法國更好融入經濟全球化,捍衛歐洲統一市場,捍衛法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如果分析一下他所提出的競選綱領,可以在看到馬克龍雖然對法國政治經濟狀況提出了一些原創性的建議,但是其綱領的絕大部分內容與奧朗德、菲永和貝努瓦·阿蒙的競選綱領重合。也就是說,「前進運動」的綱領中,並沒有哪些內容讓它明顯區別於左翼和右翼傳統政黨的政治目標和政治綱領。如果說有,可能更多體現為它明確追求進步性,旗幟鮮明地反對保守主義。馬克龍提出的政策措施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和外交方面的革新。這些改革雜糅了進步左翼和進步右翼的政治訴求。例如,在政治方面,他提出政治生活應當道德化,削減議員數量,適當引入比例代表制。在氣候政策方面,希望法國成為世界主導氣候協定的政治力量,這些提法傳統上來自於法國政壇的左翼;而對社會政策的改革,如退休制度改革,下調住房補貼,收緊對移民接待的條件等,則體現的是來自於右派的聲音。還有一些如修改/簡化勞動法,減免稅收,優化失業保險,激勵科技創新,支持核電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等,則屬於左右翼均希望實現的經濟社會目標。此外,在外交政策上,馬克龍奉行歐洲主義,非常看重法德關係和法國在歐盟中的角色;同時,謹慎處理大國關係,不對美俄示弱,緩和對英關係,積極發展對華關係;重塑法非關係,捍衛法語在世界上的地位;領跑全球環保政策。這些立場和選擇彙集了左右翼外交政策中積極的部分。馬克龍的政治綱領是一個融合了左右派訴求的版本,體現了中間派試圖超越左右分野,引領進步勢力,反對保守主義的立場。可以說,到目前為止這種立場獲得了一定的正面反響。自馬克龍上任九個月以來,已拋出了多項引發社會反響的重大改革,如政治生活道德化法案、勞動法改革、住宅稅/補貼改革等,觸動許多階層的利益,但反對之聲並沒有讓新總統的支持率明顯下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勞動法改革。法案的主旨是賦予企業在解僱、賠償方面更多的話語權,削弱工會在勞資談判中的決定性地位,為中小企業鬆綁。這項改革法案不僅在議會順利通過,工會也未多方發難,令人不得不讚歎馬克龍的政治手段和菲利普政府的執行力。不應忽視的是,中間黨派當政也承擔了相當大的社會期許,社會賦予了新總統足夠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施展拳腳。相形之下,2016年社會黨同一方向的勞動法改革法案(埃爾科姆里法)遭到了工會的激烈阻撓,直接導致了瓦爾斯政府失去民心,甚至連累了奧朗德的連任計劃。三、一次成功的政治力量重組許多媒體稱馬克龍的成功是「戴高樂式的崛起」,他憑藉強大的個人魅力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成功,又依靠傑出的個人能力高調進入政壇,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馬克龍名正言順地位處中間派,不需要過多遷就社會黨的意見,也更願意試水自由資本主義。可以確定,法國人民對發展停滯、經濟低迷、失業高企的國內現狀不滿是馬克龍作為中間黨派異軍突起的社會基礎。此外,更有左翼黨派內部求變圖新的政治人物暗中相助,對新人、新黨大力支持。
2017年7月4日,在法國首都巴黎,國民議會(議會下院)成員傾聽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就未來五年施政綱領進行說明。經過議會討論,新一屆法國政府獲得大多數議員的信任投票。很明顯,馬克龍的政治綱領帶有清晰的競選色彩,他的政治理想經常被輿論定義為「社會自由主義」或「社會民主主義」,並與布萊爾、施羅德的「第三條道路」相提並論。這種理想希望超越左右政治分野,兼顧中左和中右翼的訴求,在國內推行自由市場經濟,以提高生產效率,提振經濟,解決就業難題,同時強調公共財政的收支平衡。在此前提下,動員社會力量加強集體團結。在法蘭西政治生活中,「走中間道路」是面對危機求新求變的傳統手段之一。不應該忘記的是,法國曾經經歷了三次左右共治,當政治格局過度在左右之間搖擺,或左右黨派之間張力過大時,貼近中間道路傾向的政治人物就會出來破解僵局。中間派第三條道路的提法在法國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實踐也不是第一次。在密特朗執政時期,米歇爾·羅卡爾曾經提出的改革方案就屬於中間道路。再追溯得遠一點,右翼法蘭西民主同盟的吉斯卡爾·德斯坦因中間派的加盟而當選,執行了中間偏右的政治經濟主張。但中間黨派人士當選總統執政,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政治史上的第一次。綜合考量,此次共和國前進黨的勝利,與其說是一個新興黨派的崛起,毋寧說是主張進步的中左、中右政治力量為擺脫傳統左右分野格局的束縛,為法國政治經濟困境破局進行的一次重組嘗試。擺在共和國前進黨面前的任務還很艱巨。儘管動作已經非常迅速,但馬克龍是否能在這五年任期內,規避國內政治風險,推行所有改革,並獲得預期的效果,仍需要認真觀察。此外,他所推行的政治道德化也為他的施政構成一定風險。不到一年的時間,媒體已經數次爆料貪腐和性侵的指控,涉及的要員有費朗、達爾馬南、貝魯和於洛等。而最關鍵的考驗還在於經濟狀況的好轉和失業率的下降。共和國前進黨的經濟社會改革是否能讓法國民眾滿意,未來的大區、歐洲、市鎮等諸多選舉將是馬克龍及其政黨的試金石。
推薦閱讀:
※訪 Alexander Grothendieck 故居
※那全是法國人自己乾的,你還去炸敘利亞? 【貓眼看人】
※為什麼男人們都愛法國女人
※法國蔚藍海岸雙城記
※真實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人拒載法國人,留他們與德軍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