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500年前古楹聯描繪了現代數字化生活

地處河北省井陘縣西南的太行山深處的大梁江村,數百年來歷經災難戰亂和世事變遷,卻依然保持了特有的歷史風貌。2010年,大梁江村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大梁江村是河北省井陘縣最西端的一個村,與山西省接壤。歷史上曾由山西省平定縣管轄,1959年劃歸河北省井陘縣。大梁江村在唐代就有康、王、程、梁等姓人家居住,逐步形成村落。到明朝時,隨著晉商的發展,先後兩支梁姓村民由山西遷入大梁江。此後,梁氏人丁興旺,漸成望族名村。到明清時期,村民隨晉商赴北京等地經商卓有成效,並以四合院為主興建民居形成規模。大梁江村民居至少有500年以上的歷史。至今,保存比較完好的的民居有162處,3000餘間之多。

大梁江村民居以石材為主。這些民居具有晉冀合璧、博採京華的特點,參差錯落,古韻盈然,雖不事奢華,卻精雕細刻,雕樑畫棟,盡顯富貴之氣。如今,一些房屋雖然年久失修,已顯破敗,但仍能看出當年的風姿和韻味。

大梁江民居凝聚著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智慧。村落依山而建,結構布局合理,生活設施齊全。令人稱奇的是,村莊有一套完整的集排洪、蓄水為一體的,排水、蓄水設施。這可能與大梁江村歷史上缺水不無關係。歷經歲月滄桑,大梁江村留下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痕迹。拒不完全搜集,僅梁姓一家就保存了從清朝到人民公社時期的地契、書證等40多件,歷史跨度350多年,演繹了中國農民土地使用和管理的歷史變遷。

一棵千年古槐守護在村口,自然天成。大梁江村民風淳樸,愛文習武,熱情好客。自古多有舉人、武士輩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更有400多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更令人稱奇的是在大梁江村的古戲台上的青石立柱上,鐫刻著兩幅楹聯格外耐人尋味,楹聯幾乎活靈活現地描繪了當今數字化網路時代的的景象,令人嘖嘖稱奇。

兩幅楹聯曰:「可刪可存格外文章圈外註;不真不幻水中明月鏡中花」。「虎節龍旌喜看蜃樓景色;鶯歌鳳管欣聽月窟音聲」。

楹聯寫出了戲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無限內涵,以及可修可改、可圈可點任人評說的特點。把一個戲裡戲外、台上台下、人間仙境、世俗風塵、唱古吟今景色描寫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戲台、楹聯以及連接兩座山樑的閣樓和閣樓上「襟山帶河」「接脈通全」的涵義,體現了大梁江豐厚的人文底蘊。

兩幅楹聯,又不僅僅是在描繪古時景象,幾乎詮釋了當代社會的數字化生活。「可刪可存」是現代電腦的基本功能,電腦和互聯網上的文章可複製、修改、刪除、點評,甚至讓人聯想到時尚的qq群、博客圈、微信圈現象。電腦和網路里的內容豐富多彩,熒屏上展示的那些豐富內容正所謂「不真不幻」如「水中明月鏡中花」。而「虎節龍旌喜看蜃樓景色;鶯歌鳳管欣聽月窟音聲」更是對現代網路生活的生動描繪。電腦和互聯網上,古今中外人文歷史、自然風光、動物世界、歌舞音樂等等都可以隨意點播、盡情欣賞。

可以肯定,古人不會預測到如今的網路時代,但楹聯描繪的古戲台上上下下的文化景觀與當今人們的數字化生活,誰能說兩者之間沒有什麼關係呢?也許這正是中華文明貫通古今的博大精深之處。

大梁江古槐

大梁江古戲台

推薦閱讀:

孫榮華:《堪輿術》與現代風水學(第三章:玄空九宮星飛星布局)
軟裝裝飾:現代經典中國元素家居軟裝配色方案
現代文明的四個關鍵詞
披上現代騎士的鎧甲——把西裝穿出品味來
龜山漢墓,現代科技也難逾越的精準工程

TAG:生活 | 代數 | 現代 | 數字 | 數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