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踏尋中國歷史的腳印

洛陽 踏尋中國歷史的腳印 出處:中國佛教文化網錄入: 管理員上傳時間:2009-05-06點擊次數: 233   作為九朝古都,洛陽的沉穩厚重可以與西安相提並論。邙山之陽、洛河之陰,它總是贏得帝王們的愛寵,武則天使它達到了作為帝都的歷史巔峰。「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河圖洛書、龍門石窟、白馬寺、牡丹花,滄桑與厚重、靈秀與嫵媚,洛陽這扇古都之門背後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沉澱,如今的人們卻並未賦予它古都的真正風華。歲月流逝,帝國盛衰,九朝古都情何以堪!   洛陽地處河南西部,橫跨黃河中游兩岸,有近5000年歷史,現轄1市6區8縣。洛陽素稱「九朝古都」,據考證,先後有夏、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多個王朝在此設立國都,建都史長達1529年,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古都。在隋唐盛世,洛陽人口百萬,成為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   洛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著深厚的古文化底蘊。以「河圖洛書」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為「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東周禮樂成為古代社會的重要典章制度。道學創始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理學光大於此。地動儀、渾天儀、候風儀發明在此。《漢書》在此修成,魏晉文學在此興盛,我國古代科技、教育、文學、歷史、哲學等許多重大成就,都是在洛陽取得的。作為長期輝煌鼎盛的古都和經濟、文化中心,歷史給洛陽留下了都城遺址、寺廟、石窟、墓葬、碑碣等豐厚燦爛的文化遺產。境內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53處,市縣級650處。沿洛河排列的夏、商、周、漢魏、隋唐五大都城遺址舉世罕見,被譽為「五都薈洛」。   龍門石窟——伊闋上的絕景   洛陽作為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後有九個朝代在此建都。悠久的歷史留給洛陽光彩奪目的文化遺產和取之不盡的旅遊資源。在洛陽浩如煙海的旅遊資源中,最著名的當數龍門石窟。   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城南12公里處,這裡是香山與龍門山對峙,伊水于山間北流,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史稱「伊闕」。戰國時期秦名將白起曾在這裡大破韓、魏聯軍。隋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面對伊闕而始稱龍門。龍門石窟就密布在伊水兩岸長達1公里的兩山崖壁上,它同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的三大寶庫。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公元495年),嗣後歷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在這裡形成了南北長達一公里、具有兩千餘座窟龕和十萬餘尊造像的石窟遺存。在這歷時500餘年的營造過程中,包含著北魏和盛唐這兩個造像的高潮階段。至今,保存在伊闕兩山的這些數以千計的像龕,絕大多數都是這兩個時期所營造的。其中北魏石窟佔30%%,唐代約佔60%%,其他時期窟龕約佔10%%。北魏時期的大型洞窟,主要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火燒洞、魏字洞、石窟寺及普泰洞、路洞等等。而唐代的主要洞窟有奉先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潛溪寺、敬善寺、萬佛洞、雙窯、惠簡洞、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看經寺、唐字洞、極南洞、凈土堂和麻崖三佛龕等。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等最有代表價值。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一個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經50多年的營造,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這些石刻作品代表著石窟藝術流入洛陽以後最早出現的一種犍陀羅佛教美術風格,因此,他們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除此以外,這裡還有豐富的造像題記,為人稱道的「龍門二十品」,有十九品都集中在這裡。賓陽洞於公元500年魏宣武帝時開鑿,前後用了24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端詳,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傑作。這些石窟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禮佛的歷史情態。   唐代石窟中,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佔大多數,這與她長期身居洛陽有關。歷時四年修建的奉先寺,其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堪稱第一。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盧舍那像龕一組尺度宏偉的藝術群雕最為著名。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為龍門石窟中的最大佛像。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頭部稍低,姿態可人,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整個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盧舍那大佛側旁還有其弟子阿難、迦葉、脅侍菩薩和力士、天王的雕像。這樣的一組雕像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了一個藝術整體,完美地烘託了佛教氣氛。   白馬寺里覓佛蹤   在洛陽,還有一處景點不可不提,那就是位於市東12公里處的白馬寺。它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興建的第一座寺廟,故有「釋源」、「祖庭」之稱。如今的白馬寺,已不僅是佛教信徒的朝聖之所,更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每逢新年,寺里都會敲響悠揚的鐘聲,為芸芸眾生祈福。   白馬寺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最早的一座佛寺,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傳說東漢明帝劉庄夜夢金神,從西而來,飛繞殿庭。於是,派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天竺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得見佛經佛像。永平十年,漢使梵僧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洛,翌年建寺,遂以白馬為名。   唐代時白馬寺規模宏偉,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予以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乾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古迹。   寺中的大佛殿內高懸一口大鐘,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馬寺鐘聲」即由此而來。據說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杵擊這隻大鐘,鐘聲會響遍方圓十里,經久不絕。更奇妙的是,由於音律相同,只要鐘聲一響,遠在25華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應聲而和。   數千年來,多少世事更替,朝代興衰,人間輪迴,物是人非,煙靄飄渺,然而,白馬寺依然巍峨。白馬寺北依巍巍邙山,南望清清洛水,在古柏蒼松掩映之下,鐘聲常鳴,法香遠溢,一派佛門「凈土」特有的清幽氣象。   實際上,如今的白馬寺,早已不是漢明帝時的白馬寺,而今天的中國佛教也絕非攝摩騰、竺法蘭兩位印度僧人帶來的印度佛教的簡單翻版。印度佛教經典和中國文化融合後,形成了龐大駁雜的佛教文化,成為中國博大精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自古以來,洛陽就是墨客騷人云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道德經》、《漢書》、《資治通鑒》等無不在此著成。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洛陽八大景」跌宕生姿。洛陽牡丹久負盛名,馳名中外,每年4月15日至25日舉辦的「牡丹花會」遊人如織。洛陽牡丹已成為洛陽經濟建設的友好使者。「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說的是洛陽的滄桑與厚重:「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說的是洛陽的靈秀與嫵媚;而「洛陽紙貴」、「天下名園重洛陽」,則是說洛陽文化的分量。洛陽人民正以古都人的勤勞,把洛陽建成環境優美的山水園林城市。優美自然風光與悠久歷史文化的相映生輝,也使洛陽吸引著無數遊人欣然前往。(稿源:指南針網)
推薦閱讀: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87
復活的神都洛陽
洛陽尋古·感受中原文化
摸金校尉的四大武器,洛陽鏟並非最牛的,有件可用來對付殭屍
花開中國 香溢世界——洛陽牡丹花城行。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洛陽 | 腳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