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藏黑紫砂器賞析

雅昌藝術網2017-07-20

黑紫砂——原指創燒於明代中國宜興的一種高溫窯變黑色紫砂器,由於胎體黝黑,較一般紫砂器保茶適茶性更佳。所以明清兩代均視之為進貢的珍惜品種,民間很難一見。加之取材黃龍山的特殊泥料,高溫燒出難度極大,是異常珍惜的紫砂品種。據明代史料記載,有黑鐵砂、黑鯊皮、深青灰等等。明清二代黑紫砂器多為進貢皇家宮廷使用,清代後期由於泥料配方和燒制工藝的失傳,這一珍貴的技藝消失了。現在,故宮博物院收藏有部分黑紫砂壺及文房用品。

紫砂進宮

明代,宜興紫砂壺屬於初創階段,比較粗糙,不為宮廷所接受。到萬曆年間,一代紫砂宗師時大彬開宜興壺藝之先河,把工藝裝飾運用於紫砂,使紫砂重在實用的同時飽含文化內涵。樸素的紫砂堂而皇之地進入宮廷,得到皇家的青睞,曾一度無比輝煌勝過瓷器,為宮廷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根據現有清宮收藏的紫砂推斷,紫砂進入宮廷的時間最遲不晩於明萬曆年間。這些紫砂器色彩呈紫紅、黃白、深栗三種色調,分別為紫泥、紅泥和本山綠泥燒制。這裡面就有了按博物館學分類的描寫為深褐色、深栗、鐵褐色的黑紫砂器物。

以下精選了4把清代宮廷從雍正年間到晚清時期的黑紫砂茗壺:

宜興窯端把壺

宜興窯圓壺

宜興窯扁圓壺

宜興窯冰心道人款圓壺

雍正年間

雍正皇帝最欣賞紫砂茗重獨具個性的造型、泥質的天然肌理之美。

《清宮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記載:「雍正四年十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宜興壺大小六把。奉言:此壺款式甚好,照此款打造銀把、琺琅幾把。其餘的把子做圓些,嘴子放長。欽此。」

從這段文字可知雍正朝宮中不僅有宜興紫砂茗壺,而且式樣品種不少。雍正還多次命景德鎮按宜興紫砂式樣燒造瓷器。受宜興紫砂壺的啟發和影響,雍正宮廷瓷器中出現了許筆筒、筆洗、水丞、硯石鎮紙一類的文房用具。

文玩清供——包括水丞、筆洗、筆架、石見屏以及香爐、花括、壁瓶等書房陳設擺件。

相傳紫砂文房始於明,為民間文人即興而制。清代宮廷十分講究文房用具的製作,由內廷出樣式,一部分在造辦處製作,另一部分交地方按樣製作,也有地方官員按年例進貢的文房雅器。

康熙年間造辦處就設有專門承做硯品的機構——硯作,康熙四十四年奏准武英段造辦處硯作改歸養心殿。紫砂硯明代已有,但沒有看到實物,故宮藏紫砂硯以雍正朝為最早,如雍正紫砂金漆雲蝠石現,砂質極細,呈黑色古雅,其燒制工藝及泥料是典型的黑紫砂。

宜興窯紫砂金漆雲蝠硯

乾隆年間

乾隆皇帝一生口者茶,對茗茶用具的考究登峰造極,不僅要求紫砂茶具保留最佳的品飲功效,而且要與官窯瓷器一樣,集詩、書、畫、印為一體。紫砂上的乾隆御題詩,京茶圖茗壺,有筒形、六方筒形、深腹闊底形、高圓形、圓形、瓜棱形6種形制。泥色有朱、紅、紫紅、栗色、深薑黃、淺粉黃、黑、灰色等六七種顏色,黑紫砂燒制工藝泥料乾隆以後基本失傳。

宜興窯帶蓋缽缸

宜興窯行有恆堂款蝠桃式杯

宜興窯鄒東帆款蟋蟀罐

黑紫砂的消失

黑紫砂即便在宮廷的數量和其他紫砂相比也是珍惜的品類。所以說黑紫砂器在明清士大夫、文人中有極高珍藏價值。加之黑紫砂泥料和燒制都是不能由人能掌握的。清末期完全消失在我們的視野里,就連宜興也有紫砂壺打破了才發現胎體是黑色的現象。只是人們都沒有見過、用過。沒人認知罷了!

後來人們為了燒制黑色的紫砂器,用草木灰低溫焐灰的方法讓紫砂壺變黑,只是表皮上是黑色的,胎體依然是紅色。清末民國時期這種焐黑的方法比較盛行,且價格不菲。

現代無良壺家在泥里加入重金屬氧化錳來染色、製作所謂黑紫砂,害人謀利。完全失去了窯變天然的黑紫砂概念與意義了。

黑紫砂重現人間

筆者通過十年對黃龍山泥料和紫砂燒成工藝的深入研究,終於於2015年恢復了這一失傳了百年的黑紫砂泥料配方和燒制工藝,使得作品完全達到歷史記載和故宮珍藏的黑紫砂器物的藝術效果,重現人間黑紫砂的泥料和燒制工藝已經獲得國家科技發明專利。發明專利號:201610298857,5

收藏於宜興中國紫砂博物館的兩把清代黑紫砂茶壺(黑砂石瓢壺、掇球壺),為我們提供了黑紫砂真實不虛的歷史實物資料,也為我盛世重光的黑紫砂藝術提供了歷史可以比對的實物。

黑紫砂《中國茶業用品》第46期用品宣傳


推薦閱讀:

紫砂壺的基本辨別與適茶性
【大聖說壺32期】紫砂壺火眼金睛識本山之成品篇
宜興紫砂泥料入門
不同的茶適合什麼樣的紫砂壺呢?
紫砂知識丨紫砂壺泡茶你要注意五點

TAG:故宮 | 賞析 | 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