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讀胡適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李公明: |
我為什麼讀胡適 |
鍾華生 |
深圳商報記者 鍾華生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李公明,也是在閱讀上涉獵十分廣泛的書評人。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李公明就深受胡適著述及其思想的影響,屬於資深「胡適迷」。日前,他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採訪時,從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一直延伸開,言及胡適的思想脈絡,接著又談論他對於胡適相關的閱讀的看法。可見,他絕不僅僅是一位「胡適迷」。 提倡白話文引起觀念更新
《文化廣場》: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他還出版了《嘗試集》,實踐他對白話詩的提倡和嘗試。現在看來,他當時做這些事有什麼意義?
李公明:我覺得胡適提倡使用白話文,實際上是開啟了從傳統社會向現代轉型時期人們表達情感和思想的新的語言通道,讓新的思想與情感潮流得以順暢奔涌。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白話文不僅僅是在文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即便是在藝術的其他樣式,比方說中國傳統藝術與近現代藝術的最關鍵的轉折點,就是在表達形式上發生了變革,這種變革與白話文運動的提倡,是有一種內在同構關係的。我認為最核心的是,胡適提倡白話文寫作引起了人文思想與文字之間的觀念更新,所以他提出用「死」的文字不能表達「活」人的思想,不能產生「活」的、真正的文學,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這裡也有一個問題,胡適對白話詩的嘗試,現在看來是否都成功呢?當然不是,當時有很多保守學派的人士寫過一些很長的文章,評論《嘗試集》里很多白話詩都是根本不能流傳的,這說法是有道理的,現在有多少人會詳細記得《嘗試集》里有哪些詩呢?但關鍵是胡適在思想觀念上,對於文字表達與思想之間的關係所引起的一種革命性的反叛,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貢獻。
重新看待新文化運動中胡適
《文化廣場》:一些學者更願意談論提倡自由主義思想的胡適,而不願意談論新文化運動中的胡適。還有學者表示,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對白話文的嘗試和提倡已經成功了,所以沒必要再回到當時的語境中再去對此做出評價。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李公明:我覺得重新在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評價過程中看待胡適的作用,應該還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並不會否定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胡適在一些報刊上提出人權問題,提倡自由主義思想。相反,這樣還能把胡適人生中前後兩個重要階段的思想脈絡梳理得更清晰,看得更清楚。因為在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提出的個人主義精神,以及對民主和科學的宣傳,與他後來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唐德剛先生對胡適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評價:「胡適之先生的了不起之處,便是他原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開山宗師,但是經過五十年之考驗,他既未流於偏激,亦未落伍。始終一貫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根據這個觀點,我覺得還是應該把新文化運動中的胡適所提倡的文學革命、思考方法,包括在新文化運動逐步走向社會運動的過程中,他對教育問題的重視等等,看成是與後來胡適的自由主義等思想有相互聯繫的事情。
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既有對白話詩的嘗試,也有用白話文來寫作的戲劇,也有在小說里提倡對一些問題的研究,孤立地來看,好像只是文學的問題,但實際上應該可以看到後來胡適對社會的關注,他曾經表白說自己是一個關心政治的人。所以,還是不能輕易地認為新文化運動中的胡適,看作是與後來相比不甚重要,而忽略了他的這個階段。
在橫向聯繫中讀胡適
《文化廣場》:對於讀者而言,現在已經有了多個版本的胡適著作可以閱讀。而有關胡適的傳記、研究著述材料,近年來也逐漸多了起來。對於普通讀者選擇有關胡適的閱讀,你有什麼好的推薦?
李公明:我覺得如果有興趣、有機會,可以閱讀台灣學者江勇振的《捨我其誰:胡適》,這是五卷本的大部頭胡適傳記,目前只出版第一部,後面的還會陸續推出。此外,我留意到近年來有些學者通過專題性的文集,介紹民國以來一些文人、知識分子的變化狀況,這類文集里所談到的胡適,對於許多讀者而言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不是專業研究胡適的讀者來講,如果能夠通過這些出版物,把胡適放在某些問題領域裡面來談,比如我比較推薦的謝泳、傅國涌等人的著述,談民國知識分子,談民國教育,像這樣的著述里談到的胡適,就能夠把胡適這個人物形象在歷史中的作用和地位聯繫在一起,這樣的收穫就會更好一點。這就不是「為了看胡適而讀胡適」,而是「為了看中國問題而讀胡適」。我覺得關注這種橫向的聯繫,也是比較好的閱讀方法。
推薦閱讀:
※邵建 : 認識一個複雜的胡適
※魯迅罵了胡適很多 但胡適卻從未罵過魯迅一句
※從日記的缺失看胡適對五四運動的態度
※黑洞紀事第2期——胡適為何不被國共兩黨所容
※魯迅與胡適的愛恨情仇(隨筆)
TAG:胡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