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名樓的前世今生
博主按: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縣府,都喜歡修建樓閣。中國古代的樓閣,或用來紀念大事、或用來來鎮妖伏魔、或用來求神拜佛,其中又以湖南嶽陽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最為出名,並稱「中國三大名樓」。我國的名樓還有很多,入選本博文十大名樓的標準,一是始建年代;二是在全國範圍內的名氣;三是現在建築的年代;四是附屬的文化內涵。
十大名樓是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越王樓、煙雨樓、光岳樓、西安鼓樓、蓬萊閣、鸛雀樓和天一閣。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品賞中國十大名樓前世今生所傾注的歷史滄桑,尋找那些建築留給我們的歷史記憶。
No.1 岳陽樓
地理位置:岳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
名樓簡介:始建於三國東吳時期(公元215年),是我國最早建築的一座名樓。現在的岳陽樓重建於清光緒五年(1880),在岳陽西城牆上,坐東向西,面臨洞庭湖,遙見君山。
岳陽樓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岳陽樓的建築構制獨特,風格奇異。氣勢之壯闊,構制之雄偉,堪稱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岳陽樓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柱高聳,樓頂檐牙啄,金碧輝煌。遠遠看去,恰似一隻凌空欲飛的鯤鵬。全樓高達25.35米,平面呈長方形,寬17.2米,進深15.6米,佔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徑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穩如磐石。
岳陽樓的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托舉而成的盔頂式,這種拱而復翹的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為我國現存古建築中所罕見,為中國現存最大盔頂建築。覆黃琉璃瓦,翼角高翹。樓前兩側左右與樓品字並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為陪襯。
登岳陽樓可瀏覽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前世今生:
東漢末年,孫權的手下大將魯肅奉命鎮守巴丘,操練水軍,在洞庭湖接長江的險要地段建築了巴丘古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魯肅在巴陵山上修築了閱軍樓,用以訓練和指揮水師。閱軍樓臨岸而立,登臨可觀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盡收眼底,氣勢非同凡響,這座閱軍樓就是岳陽樓的前身。
兩晉、南北朝時期,閱軍樓改稱巴陵城樓,雖仍側重於軍事上的需要,但那壯闊綺麗的風光,已為詩人吟詠。南朝詩人顏延之《登巴陵城樓》詩,即有「清氛霽岳陽,曾暉薄瀾澳」的佳句。
到唐朝時期方始稱岳陽樓。因岳州地處南北通途,又有樓台勝景,「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唐開元四年(716年),中書令張說貶官岳州,常會文人登樓賦詩。嗣後,張九齡、孟浩然、賈至、李白、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風邀雲集,接踵而來,留下許多語工意新的名篇佳作。如李白:「樓觀岳陽盡,川回洞庭開」;杜甫的《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更是千秋絕唱。
但岳陽樓真正名聞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記之後。宋慶曆四年(1044年),環慶路都部署兼知慶州滕子京因被誣告濫用公使錢被貶知岳州。當時的岳陽樓已坍塌,滕上任後第二年便在廣大民眾的支持下重修岳陽樓,《涑水紀聞》記載滕宗諒向民間欠錢不還者討債,討來的錢有一萬緡,就用於修建岳陽樓。並邀請范仲淹作《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格言,更使岳陽樓名聞天下。
滕子京重修的岳陽樓,在明崇禎十一年(1639年4月)毀於戰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進行修繕。
清光緒六年(1880年),知府張德容對岳陽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修,將樓址內遷6丈有餘。
至民國末年,樓身已經破舊不堪。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岳陽樓極為珍視,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岳陽樓進行了維修,還修建了懷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
1983年,國務院撥專款對岳陽樓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以「整舊如舊」為宗旨的落架大修,把已腐朽的構件按原件複製更新。
1984年5月1日,岳陽樓大修竣工並對外開放,修復後的岳陽樓保存了清朝的規模、式樣和大部分的建築構件。
岳陽樓在1700餘年的歷史中屢修屢毀又屢毀屢修。幾經風雨滄桑,屢毀屢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餘次.每次重修後,「則層檐冰閣,岌頌於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毀之時,「則波巨浪,衝擊於其下,遷客騷人矯首而太息」(清朝張德容《重修岳陽樓記》)。
名樓典故:
魯班尺造樓傳說:
唐開元四年張說貶到岳州後,決定張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魯肅閱兵台舊址修造「天下名樓」。有一位從潭州來的青年木工李魯班,手藝高強,擅長土木設計,被張說相中。張說限李魯班在一個月內設計出一座三層、四角、五梯、六門、飛檐、斗拱的樓閣圖紙。誰知李魯班擺弄了一個月的時間,設計出來的圖紙只是一座過路小亭。張說很不滿意,再限七天時間,一定要拿出與洞庭出水形勝相得益彰的有氣派的樓閣圖紙。
正當李魯班一籌莫展時,一位白髮老人走了過來,問清緣由,便把背的包袱打開,指著編有號碼的木頭說:「這些小玩意兒,你若喜歡,不妨拿去擺弄擺弄,或許會擺出一些名堂來。若是還差點什麼,就到連升客棧來找我。」李魯班接過來,擺了又撤,撤了又擺,果然構成了一座十分雄壯的樓型。大家十分高興,都說是祖師爺顯靈,向白髮長者道謝。老人說自己是魯班的徒弟,姓盧。後來,老者在湖邊留下了寫有「魯班尺」3字的木尺,一陣風后不見了。工地上人群紛紛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頭不止。不久,一座新樓拔地而起,高聳湖岸,氣象萬千。
No.2 黃鶴樓
地理位置:黃鶴樓聳立於湖北武昌長江南岸蛇山峰嶺之上,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
名樓簡介: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東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現在的黃鶴樓為1981年1重建,1985年6月落成,聳立在武昌蛇山的高觀山上,距舊址約一千米左右。
宋畫《黃鶴樓圖》再現了宋樓的面貌。圖中黃鶴樓建在城台上,台下綠樹成蔭,遠望煙波浩淼。中央主樓兩層,平面方形,下層左右伸出,前後出廊屋與配樓相通。全體屋頂錯落,翼角嶙峋,氣勢雄壯。宋之後,黃鶴樓曾屢毀屢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現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及當時樓貌照片,已不是宋畫在高台上叢建多座建築,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為折角十字,外觀高三層,內部實為九層。下、中二檐有12個高高翹起的屋角,總高32米。
如今黃鶴樓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72根圓柱拔地而起,雄渾穩健;60個翹角凌空舒展,恰似黃鶴騰飛。樓的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黃鶴樓色彩絢麗。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雄偉壯觀。
前世今生:
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了軍事目地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而據《極恩錄》記載說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
晉滅東吳以後,黃鶴樓便失去了其軍事價值,隨著江夏城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登臨遊憩的聖地,於是便有了王子安、費褘等仙駕鶴來游的故事。至唐代,黃鶴樓已經成為文人騷客吟詩攬勝的勝地。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因這首詩,成就了黃鶴樓「文化名樓」的地位,享有「天下絕景」之稱,更使黃鶴樓的名聲久震四方。
唐寶曆年間,任武昌節度使的牛昌儒將城牆擴大到山南菱湖、長湖、紫陽湖一帶,黃鶴樓的規模的一大大擴展。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於是,宴必於是」。
到了宋代,由於戰亂,黃鶴樓經歷了由盛及衰的變遷。本是雄偉輝煌、玲瓏精緻的建築群,被付之一炬。1184年,南宋大詩人張越,見黃鶴樓面目全非,萬分悲愴,寫下《黃鶴樓說》灑淚而去。半個世紀後沾濕了古人淚水的黃鶴樓,終於得以重修。
元朝給中原大地帶來了近百年的和平時期,於是黃鶴樓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明代黃鶴樓再次遭受磨難,據記載明代黃鶴樓毀四次,重建四次,大修兩次。
明代的最後一次重建是在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在一場大火之後,黃鶴樓以更加雄偉雋秀。何謹在他的《古今游名山記》中這樣記述:「省城黃鶴山樓,制方,而補四隅為圓,二頂三層,高約五六丈,每隅合九角,每方四溟為柱,中外三起,外二起四面各十二柱,中一起四,樓後接楹屋數間。後石鏡亭,涌月台,仙棗亭。觀音閣當其間,閣畔黃鵠磯,呂公洞......」(采自《至勝黃鶴樓》之黃鶴樓攬勝)。
到了清代黃鶴樓更是風雨飄搖。統治者為了標榜太平盛世,都會大興土木,建樓修台。黃鶴樓也在清朝不計其數的修繕重建中重獲新生。其形制別具匠心,遠非歷朝所能及。已經成為古建築史上的精品。
根據史載,一千七百多年來,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屢廢屢建,先後修建三十餘次。南北朝、唐、宋、元均有重建,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此樓由兩層的木結構變成三層是宋代以後的事。晚清時,黃鶴樓仍為三層的木結構建築,高七丈二,但加了九尺銅頂,建有三十多個翹角,造型優美,結構精巧,氣勢輝煌。然而,自從八國聯軍進了中國,凄風苦雨依然不忘黃鶴樓。可惜這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最後一座「清樓」,也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的一場大火。只存在了十幾年。一把大火使如此聖境成為荒蕪的廢墟,滿目瘡痍,只有幾截斷石空對江面殘陽,似乎在訴說著對晴川的嚮往,對芳草的依戀。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此後近百年,黃鶴樓未曾重修,幾乎樓鶴俱渺。
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新樓落成,聳立在武昌蛇山的高觀山上,距舊址約一千米左右。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黃鶴樓,應該是第十三座樓了,如把修繕計算在內,也可說是第三十餘座樓了。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雖有出入,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新修的黃鶴樓主樓以清代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名樓典故:
因仙因山:
關於黃鶴樓的得名,有「因山」、「因仙」兩種說法。「因仙」一說是古人為黃鶴樓的得名,杜撰了不少美好的故事。南北朝時,傳說仙人王子安乘鶴經過這裡。唐宋時,又傳說三國時蜀國的費褘(hui灰)成仙以後,常騎著黃鶴在此休息。明清時,人們把黃鶴樓同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相連,說唐朝時呂洞賓經常在這兒飲酒,卻不付錢。店主人仍舊照常供應,為此,呂洞賓非常高興。有一次,呂洞賓又來到店裡,天氣熱,店主人送上西瓜。呂洞賓就用瓜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鶴,然後唱起歌來,黃鶴就從牆壁上飛了下來。這樣就招徠許多酒客,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每天在千人以上。幾個月之後,酒店主人賺錢達幾百萬。他用錢酬謝呂洞賓,呂洞賓不要。過了十年,呂洞賓復來,取笛吹奏,跨上黃鶴直上雲天。店主人為紀念這位幫他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修建了這座樓,以示感謝。取名「黃鶴樓」。這些神話傳說很有趣,也很動人,但都不是黃鶴樓樓名真正的由來。歷代的考證都認為,黃鶴樓的名字是因為它建在黃鵠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鵠」與「鶴」二字一音之轉,互為通用,故名為「黃鶴樓」。因山得名的說法為黃鶴樓得名奠定了地理學基石,因仙得名的說法卻令賞樓者插上了縱橫八極的想像翅膀,滿足了人們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兩種說法各具功能,以往並行不悖,相得益彰,今後必將彼此映照,共存於永久。
No.3 滕王閣
地理位置:滕王閣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
名樓簡介: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素有「西江第一樓」之譽。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中國古典建築的巔峰代表之作。現在的滕王閣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繪製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重建,於1989年10月8日建成。
滕王閣是南昌的驕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徵,乃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之瑰寶。新樓為仿宋朝木結構樣式,凈高57.5米,共九層,採用宋朝樓閣「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層皆有迴廊可俯瞰贛江景色。樓體為鋼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迴廊連接著「壓江」、「挹翠」兩個輔亭。建築面積有13000多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分為兩級。台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迴廊建築,而內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新閣的瓦件全部採用宜興產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樓閣雲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前世今生:
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為南方現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築。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從蘇州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後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為別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又築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後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
滕王閣歷經宋、元、明、清,滕王閣歷次興廢,先後修葺達28次之多,唐代五次、宋代1次、元代2次、明代7次、清代13次,建築規制也多有變化。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公重修此閣,王勃寫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貞元六年(790年)和元和十五年(820年),御史中丞洪都觀察使王仲舒兩次重修,韓愈為之作《重修滕王閣記》。「飛閣流丹,下臨無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王勃盛讚滕王閣的名句。正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一篇雄文《滕王閣序》而使滕王閣得以名貫古今,譽滿天下。膾炙人口,傳誦千秋。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後,王緒曾為滕王閣作《滕王閣賦》,王仲舒又作《滕王閣記》,傳為「三王記滕閣」的佳話。後大文學家韓愈又作《新修滕王閣記》。由此王勃、韓愈等人開創了「詩文傳閣」的先河,使之後來的文人學士登閣題詩作賦相沿成習。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閣毀於大火,江西觀察使紇干於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
宋朝大觀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閣,丞相范致虛為之作《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崇三十有八尺,廣舊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為廡,夾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壓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元代姚遂《新修滕王閣記》稱宋閣「其基城為閣……大抵非唐屋矣」。元代滕王閣幾經戰亂而破敗不堪,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閣,閣高五丈六尺。元統二年(1334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塔夫帖木兒游登滕王閣,下令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在滕王閣上大宴文武群臣。
正統初年,江西布政使吳潤重建,改閣名「迎恩館」。
景泰三年(1452年),都御史韓雍巡撫江西,重建之,「堂高逾二十尺,而樓又逾其半,宏深富麗,……」。
成化二年(1466年),布政使翁世資重建「西江第一樓」,同年十月落成,工部尚書謝一夔作《重修滕王閣記》。正德十四年(1519年)滕王閣亦毀於寧王朱宸濠兵亂。
嘉靖五年(1526年),都御史陳洪謨重建,次年二月落成,吏部尚書羅欽順撰《重建滕王閣記》曰:「閣凡七間,高四十有二尺,視舊有加。」;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江西巡撫王佐重修。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又一次毀於火,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晉、大中丞王佐發起募資重建,再由王在晉撰《重建滕王閣碑記》,捐款人「皆得列名於右」。崇禎六年(1633年)江西巡撫解石帆捐款重修滕王閣,由鄒維璉撰《重造滕王閣記》。
清代順治五年(1648年)清軍圍攻南昌,滕王閣付之一炬,十一年(1654年),由巡撫蔡士英重建。
康熙十八年(1679年),滕王閣毀於大火,由安世鼎重建之。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閣又遭火焚,由中丞宋犖重建。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閣又大火,江西巡撫張志棟重建滕王閣落成,立即飛奏朝廷,康熙大喜,親書董其昌之《滕王閣序》以贈。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又被大火燒毀,惟「御碑亭」倖存,巡撫郎廷極隨即重建。
雍正九年(1731年)閣毀於火,乾隆元年(1736年),由江西總督趙宏恩、巡撫俞兆岳重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江西巡撫何裕成重建;嘉慶年間,滕王閣年久失修,江西巡撫秦承恩、江西巡撫先福先後重修。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閣遭火毀,不久修復。
道光二十八年,閣又遭火毀,江西巡撫傅繩勛重建。
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奉命出鎮安慶,賴漢英、胡以晃率軍進攻南昌,圍城三月,清軍方面由安徽巡撫江忠源穩守南昌,把總李光寬被太平軍亂槍轟斃,滕王閣燒成為一片灰燼。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西巡撫劉坤一主持集資重建。
光緒末年(1908年),閣又遭火焚,於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此時清廷內外交困,民窮財盡,修閣規模大不如前。
1926年滕王閣再度毀於軍閥混戰,贛軍師長岳思寅下令火燒南昌城外,大火延燒三日,街巷盡成焦土。1927年縱火者張風歧、岳思寅等被處以死刑。此後50多年裡一直沒有重修。
今天的滕王閣為宋式建築。唐宋一脈相承,宋代建築是唐代建築的繼承和發展。宋代的樓閣建築極窈窕多姿,建築藝術造型達到極高成就。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宮廷畫《滕王閣》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在第29次重建之時,建築師們以此作為依據,並參照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設計了這座仿宋式的雄偉樓閣。1983年10月1日舉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陽節正式開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之際,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於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這不僅僅給古城南昌增色添輝,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紛至沓來的中外遊人。
名樓典故:
才子絕唱: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陽節,洪州都督閻伯嶼攜文武官員歡宴於滕王閣,共慶重陽登高佳節。此時,王勃因赴交趾省親探父,乘船路過馬當(今彭澤縣)遇阻,中原水神以風相助,日行七百里到達南昌,適逢閻都督九九重陽為滕王閣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興正酣,閻都督請各位嘉賓行文賦詩以紀歡宴之盛況,其實閻公是想讓略具詩名的女婿孟學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學士也已經準備妥當,只等當眾吟詠,因此在座諸公均再三謙讓。至王勃之末座時,王勃不諳此道,躊躇應允,令得滿座愕然。王勃行文習慣小酌,然後蒙頭少睡,起來後揮毫而就,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難成,王勃於是端坐書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緩慢磨墨,藉機醞釀才思。閻都督和眾賓客看王勃不緊不慢,於是登閣賞景,吩咐小吏隨時通報。很長時間,小吏來報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都督聽覺老生常談,實乃平淡無奇;小吏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都督默不言語;及至小吏來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閻都督遂拍手稱讚天才之筆,急令眾文武返滕王閣開懷暢飲,盡歡而散。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話而名垂文史。
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作序後的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吉祥聖地:
滕王閣在古代被人們看作是吉祥風水建築,有古謠云:「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在我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築,一般為當地最高標誌性建築,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滕王閣坐落於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有古人亦云:「求財萬壽宮,求福滕王閣」。可見滕王閣在世人心目中佔據的神聖地位,歷朝歷代無不備受重視和保護。
No.4 越王樓
地理位置:越王樓位於四川綿陽龜山之巔。
名樓簡介:越王樓始建於唐高宗顯慶年(公元656年-661年),現在的越王樓2001年重建,2013年建成。
越王樓樓高十丈(即百尺),時居四大名樓之首(滕王閣高九丈,黃鶴樓高六丈,岳陽樓高三丈)。作為中國文化名樓之一的越王樓,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恢復重建後的越王樓,氣勢與當年相比毫不遜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為全國仿古建築之最(現今滕王閣高57.2米,黃鶴樓高52.6米,鸛鵲樓高72米,岳陽樓高32米)。
前世今生:
越王李貞為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先後封為漢王、越王。越王樓在李貞任綿州刺史時(公元656年-661年)由李貞親自督建,參考了長安、洛陽諸多王府的營造規劃,再根據龜山的地形地貌,依山取勢,因勢建樓。越王樓的修建先後歷時3年,樓高10丈。其越王李貞建造越王樓時,就是想與他的六叔(唐太宗李世民的六弟)滕王李元櫻任洪州(今南昌)刺史時建造的滕王閣高九丈比高低。李貞到任綿州後,先建府後建樓,想到自己曾賜封漢王、原王、越王三頂王冠,吾建之樓應高十丈(百尺),比滕王閣高一丈,這就是「危樓高百尺」的來歷,建造佔地面積數「邱」(相當於三百餘畝),以顯赫皇家氣派、威武。
唐時越王樓十分壯觀。首先登上百餘級階梯,進入紅色高牆之內,便是越王府,這裡是李貞處理政務的地方,實際也是當時的綿州州衙。過越王府,便是一座大花園,兩邊建有花台,中間卵石甬道,直通越王樓下。樓高百尺,樓頂壓著紅色屋脊,脊上飾有龍虎及神獸雕塑,脊下為綠色彩釉屋瓦。大樓四周的欄杆、立柱、板壁均為紅色,繪著華麗的圖案,展現出一幅雍容的皇家氣派景象。踏上樓梯,攀至頂層,據詩文記載,可北望劍門,72峰隱約可見;向西可望岷山雪山;東南則可將綿州美景盡收眼底,尤其是滔滔涪江流經樓下,水面寬約6丈,往來船隻如梭,常有大群沙鷗、白鷺翻飛,為當時綿州勝景。樓建成之後,李貞命人清理餘下材料,移到城西南涪江邊,將剩餘款項在此建了一座望江樓。
據史料查證,綿州越王樓至唐末宋初毀後,僅在元代、明代進行過兩次規模較大的復建。越王樓的歷史雖有1300多年,但它以樓的形象存立世間,不過小半截的光景――唐末宋初的戰亂中,它被一場大火燒毀大半,直到元朝,才得以修復。明代萬曆年間時,曾經再次重建,規模小於最初,而很快,清乾隆初的一場戰火,又將其徹底燒毀。遺址越王台,保留迄今,已有二百餘年。
唐代越王樓規模宏大、富麗堂皇,堪稱唐代四大名樓之首。富麗堂皇的越王樓吸引了千餘年間的著名文人騷客登臨,李白、杜甫、李賀、李商隱、陸遊等留下著名詩篇150多件。為天下名樓之罕見,由此被譽為「天下詩文第一樓」。
在歷代名人歌詠越王樓的詩詞中,最有名氣的當屬杜甫、陸遊、李調元等的詩作。詩聖杜甫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到綿州,作有《越王樓歌》:綿州州府何磊落,顯慶年間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君王舊跡今人賞,轉見千秋萬古情。
據查,對這座宏大富麗的越王樓及它的遺址的描述,歷代詩文中僅收入全唐詩的就有20多篇,綿陽縣誌專門記載了15位詩人名宦謳歌越王樓的詩詞。因此有「一座越王樓,半部文學史」的美譽。
2001年10月24日,越王樓開始重建,後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越王樓重建工程於2005年3月28日停工。2007年12月3日越王樓續建工程正式開工;2009年1月16日,99米高的越王樓主體封頂。而當今重建的越王樓算是綿陽歷史上第三次大規模重建。越王樓已於2013年2月2日正式開放。
名樓典故:
越王樓與唐明皇的秘聞:
755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出逃西蜀,途經綿州,駐蹕越王樓,遂留下一段史話……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3年)癸末,武后臨朝稱制。公元690年(唐睿宗天授元年),武則天廢李旦而稱帝號周。越王李貞實在忍無可忍,遂聯絡韓王李元嘉和兒子李譔、魯王李靈夔和兒子范陽王李緒,加上他自己的大兒子琅邪王李沖共同起兵反周,討征武則天。終以失敗告終,結局悲慘:「傳首東都(洛陽),梟於闕下」。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唐玄宗下詔追復爵士,令備禮改葬。唐玄宗雖然給越王李貞平了反,然而李貞家的後代和繼承人李琳,不久也死了,甚感遺憾。
唐玄宗萬萬沒有想到:唐天寶十四年(755年),發生「安史之亂」,被迫出逃西蜀,途經綿州,駐蹕越王樓,可謂「有緣千里來相會」,感慨萬千。據《唐明皇》一書載:「玄宗一行到了河池郡,大雨連綿,行動困難,至七月十日才抵達益昌(四川廣元南),然後乘船順吉柏江(今嘉陵江)南下。渡江之後,登上了大劍山棧道。明皇夜宿梓潼上亭鋪,風雨交加,睡夢中,聽見叮噹叮噹之聲,好似楊貴妃呼喚他的乳名:「三郎、三郎!」故有「誰聞鈴聲響似三郎,玉輦曾經古驛旁;千古傷心黃土盡,開元遺事最凄涼。」特別是白居易的名句:「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從以上記載與詩句描述可見,唐玄宗幸蜀一行,沿途艱險勞頓、驚嚇與思念貴妃傷心黃土,處於「開元遺事最凄涼」的境界。
終於「柳暗花明又一村」。玄宗之行途經綿州,駐蹕于越王王宮——綿州府越王樓,方驚魂稍定,心情有所好轉。歷史上有許多巧合,玄宗為越王平反,竟在綿州得到回報。一路上千辛萬苦,吃不好,睡不好,傷感欲絕。玄宗沒想到遠離長安的綿州,越王王宮與首都長安宮殿可媲美,一切按王制打造,舒適安心,終於停頓下來,不再忙於趕路,暫作休整,將越王樓作為臨時行宮。 綿州山水美景吸引了他們,龜山越王樓、東山富樂壇、南郊望江樓以及開元寺、治平院、水閣院(今碧水寺)、東津督郵亭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如果不是綿州越王樓吸引唐玄宗駐蹕於斯,而直接去了益州(成都),綿州就不會有這麼多軼事傳閱及遺存的古迹留於後世,為綿州的歷史文化傳承,增色添彩。
No.5 煙雨樓
地理位置:煙雨樓在浙江嘉興南湖的湖心島上。
名樓簡介:煙雨樓始建於公元940年前後,現在的煙雨樓為民國7年(公元1918年)由嘉興縣知事張昌慶會紳募捐款重建。
煙雨樓是嘉興南湖湖心島上的主要建築,現已成為島上整個園林的泛稱。此樓自南而北,前為門殿3間,後有樓兩層,面闊5間,進深2間,迴廊環抱。二層中間懸乾隆御書「煙雨樓」匾額。樓東為青楊書屋,西為對山齋,均3間。東北為八角軒一座,東南為四角方亭一座。西南壘石為山,山下洞穴迂迴,可沿石蹬盤旋而上,山頂有六角敞亭,名翼亭。此樓是澄湖視高點,憑欄遠瞻,萬樹園、熱河泉、永佑寺諸處歷歷在目。每當夏秋之季,煙雨瀰漫,不啻山水畫卷。
島登岸處的入口是「清暉堂」,建於公元1826—1874年,為皇帝南巡而建。右側壁間有「煙雨樓」三字石碑,配南北兩廂,各為「菱香水榭」和「孤雲移」,出南門西折就是「煙雨樓」。「煙雨樓」三字橫額為董必武同志手書,筆力蒼勁,登樓可以看到東南岸停著一隻中型遊船,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一大」的紀念船。
前世今生:
始建於五代後晉年間(公元936-947年),初位於南湖之濱,吳越王第四子中吳節度史、廣陵郡王錢元鐐「台築鴛湖之畔,以館賓客」,在南湖畔建樓舍為「登眺之所」,其時並無「煙雨樓」之名。據《至元嘉禾志》載,煙雨樓三字始見於南宋吳潛《水調歌頭·題煙雨樓》詞。湖畔的煙雨樓雖幾易其主,選經興廢,但一直是觀賞湖光的佳處,後毀,遺址現無存。
在宋高宗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這座處於自然美景中並為眺望自然景觀而修建的亭台,在金兵南下時被毀了。
七十多年後,直到宋寧宗趙擴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才有吏部尚書王希呂重建了這座點景,賞景的建築物。這次重建有兩大變化。第一,將亭台變成了樓閣。第二,將建築物的地址從湖濱移到了湖心島上。樓的名字被正式定名為煙雨樓。煙雨樓的名稱自此開始,並一直沿用到現在。元代至正十年(公元1357年),煙雨樓再次為兵火所毀。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興知府趙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島。第二年仿「煙雨樓」舊貌,建樓於島上,後經過擴建、重建,逐漸成為具有顯著園林特色的江南名樓,從此樓在湖中。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嘉興知府龔勉見煙雨樓因遭潮濕的侵腐,木料糟朽,不能登臨,對該樓進行了第三次重修,並在樓的周圍增修了亭榭,在樓南加修了釣鰲磯,在樓北挖掘了放生池。
清朝(公元1645-1680年),煙雨樓又被兵火毀掉了,康熙二十至二十四年(公元1681-1685年),雍正時期(公元1723-1735年),對煙雨樓進行了修繕。主樓坐南朝北,面對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時,煙雨樓改建為南向而北負城郭。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煙雨樓,先後賦詩二十餘首,盛讚煙雨樓圖。曾親畫煙雨樓圖。刻石置於樓中,並照此樓的樣式在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的青蓮島上仿建一所樓閣,亦名煙雨樓。咸豐十年(公元1760年),煙雨樓又在戰火中毀掉了。
煙雨樓在湖心小島建起後,幾經毀廢重建,歷史滄桑,現今之煙雨樓於民國7年(公元1918年)由嘉興縣知事張昌慶會紳募捐款重建主樓,繼任汪瑩完工,形成現在的格局。煙雨樓後之假山全為太湖石疊成,傳為明代造園家張南垣所作。至道光年間已傾圮零亂,1918年重建煙雨樓時,由沈石蓀整理堆壘成虎豹獅象形狀,形象逼真,威武可愛。樓前有一荷池,形如南湖特產無角菱。
抗日戰爭期間,煙雨樓被日寇強佔作「華中鐵道公司」食堂,抗戰勝利後才恢復開放。建國後,黨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園林煥發新貌。登煙雨樓望南湖景色,別有情趣。夏日倚欄遠眺,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春天細雨霏霏,湖面上下煙雨朦朧,景色全在煙霧之中。
名樓典故:
古代:乾隆憶母
浙江嘉興南湖的湖心島上有一座名聞遐邇的煙雨樓。一天,樓上來了位中年男子,他相貌不凡,氣宇軒昂,只是眉目間隱隱有股愁情。他獨坐樓上不言不語,一個人望著窗外迷濛的南湖沉思。此人不是別人,他,正是當時大權獨攬的清朝皇帝乾隆。他微服南下,為的是要尋找傳聞中的親生母親。 他很小時就聽說自己是一位漢族婦女的兒子。因為後宮裡爭權爭寵的鬥爭非常殘酷,后妃們都一心盼望生個太子以繼皇位,但十月懷胎的皇后一朝分娩時又得到千金,正當這時,宮內的漢族僕婦恰好生了個男嬰,皇后得知,立即派人「掉包換人」,之後又設法將知情者一個個除掉。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聰穎的乾隆少時就對此事略知一二,當上皇帝後又聽到更多的傳言,孝敬的皇帝便萌發了南下尋找親娘的念頭,於是他來到了南湖邊。 一次,他注意到一位老婦,與他掌握的自己親生母親的特徵十分相似,然而當他上前詢問時,老婦說自己從未離開過家鄉,更不用說到過京城了。乾隆一聽,頓時大失所望。其實,那位老婦正是乾隆的親娘,為了兒子的前程,她強忍面對親兒不能相認的悲痛。當時,滿漢不能通婚,漢人子弟不能做大官,更不用說當皇帝了。看到乾隆怏怏地走開,她料想日後他還會再來,便收拾家什,遠走他鄉了。 乾隆回京後,念念不忘那位奇怪的大娘,憑心中直覺,他認定那就是自己的親娘。於是他再一次來到南湖邊,但早已不見老婦的蹤影,一問鄉親,才知她老人家早已搬走,不知去向。乾隆又一次失望了,他只能嘆息天意如此。他放眼望去,湖色迷漫,煙雨樓挺立其間,似景似幻,心情已沒有先前那麼憂鬱。他回去後便令人在承德的避暑山莊內仿建了一座樓閣,也取名為「煙雨樓」,以懷母憶江南。
現代:建黨之艇
在湖心島旁還有一隻遊艇。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為躲避敵人的騷擾和破壞,會議在上海沒有開完,便移到嘉興南湖繼續進行。代表們在這隻遊艇上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選舉了黨的第一屆領導機構。因此,這隻遊艇很富有革命紀念意義。
No.6 光岳樓
地理位置:光岳樓位於聊城舊城中央。
名樓簡介:光岳樓始建於1374年(明洪武七年)並保存至今,是我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一座。
光岳樓主體結構建於1374年(明洪武七年),光岳樓由樓基和主樓兩部分組成,總高33米。樓基為磚石砌成的方形高台,佔地面積1236平方米,邊長34.5米,向上漸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個半圓拱門和直通主樓的50多級台階組成。光岳樓主樓為木結構,4層5間,歇山十字脊頂,四面斗拱飛檐,且有迴廊相通。全樓有112個台階、192根金柱、200餘斗拱。樓內匾、聯、題、刻琳琅滿目,塊塊題詠刻石精工鑲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筆『神光鍾瑛』碑,乾隆帝詩刻,清狀元傅以漸、鄧鍾岳手跡,郭沫若、豐子愷匾額、楹聯至為珍貴。
光岳樓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建築,系我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一座。它在形式上承襲了宋元樓閣遺制,在結構上繼承了唐宋傳統。它是宋元建築向明清建築過度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是元明木構建築中碩果僅存的第一原貌建築。1988年光岳樓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世今生:
明洪武二年,東昌衛守指揮事陳鏞為了與元朝殘餘部隊作戰,將宋熙寧三年所建土城改建為磚城,並於洪武七年利用修城余木修建了這座高達百尺的更鼓樓,所以初名「余木樓」,後因承建者王姓兄弟名喚「東、昌」而名「東昌樓」。當時建造此樓的目的是為了「嚴更漏,窺敵望遠,報時、報警」,隨著明王朝統治的鞏固,此樓的軍事作用很快被遺忘,但光岳樓卻以它的雄偉高大而名揚天下。
明弘治九年,吏部考功員外郎李贊在他的《題光岳樓詩序》中這樣說:「余過東昌,訪太守金天錫先生。城中一樓,高壯極目,天錫攜余登之,直至絕閣,仰視俯臨,毛髮欲豎,因嘆斯樓,天下所無,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無名稱,不亦屈乎?因與天錫評。命之曰:『光岳樓』,取其近魯有光於岱嶽也」。由此,可以看出李贊對光岳樓評價極高。光岳樓是魯西名勝,眾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路過聊城都要登樓抒懷。清朝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樓並題匾《神光鍾暎》,意為東嶽之神光與光岳樓之神光交相輝映。而乾隆皇帝更是九過東昌,六次登樓,並為光岳樓題寫了匾額。據《南巡盛典》記載,光岳樓為乾隆皇帝南巡三十六行宮之一。乾隆行宮就設在光岳樓的二樓,乾隆皇帝是歷史上少有的風流才子,一生作詩一萬多首,僅在光岳樓上題詩達十三首。碑文字跡圓潤流暢,有較高的書法造詣。
當代名家對光岳樓也都倍加青睞,郭沫若、豐子愷、啟功、溥傑、蔣維松都為光岳樓留下匾額和楹聯。光岳樓是宋元建築向明清建築過度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樓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0多年來,光岳樓也一直是中國最雄偉最高大的建築之一。光岳樓始建於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600多年來,光岳樓的主體骨架從未改變過,特別是光岳樓結構層的三層,很多地方保留著元代的建築風格。
名樓典故:
魯班顯聖:
聊城關於這座樓閣的建造有很多傳說,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魯班設計建造的。
傳說明朝洪武七年,駐守東昌府的官員陳鏞,要利用築城剩餘木料,在城中心,修建一座雄偉壯觀的樓閣,用以了敵遣兵和設鼓報時。這一建議,受到全城百姓的讚賞。陳鏞對樓閣建築的要求是:基座要有十字拱門通道,上部為四層全木結構,外加圍廊,不準用一寸鐵釘,並限期一年完工。能工巧匠集恩廣義,各顯神通,不幾日便建起了青磚底座,可全木型的樓體,卻總也拿不出一張可心的圖樣,所以工程遲遲不能進行。正在大家焦愁之際,一日,在木場的廢料堆旁邊坐下了一位象似尋找活計的木工老頭。他一邊聽著大家的議論,一邊用手扒拉著廢料堆兒,在低頭暗暗發笑。木工頭兒見他把粗細不等的木條撿了一堆,不帶好氣地說道:「哎哎,要找營生去鄉下轉轉吧,這裡你搭不上手兒,別在此扒拉廢料湊熱鬧了。」老頭笑了笑說:「匠心有成人自請,廢材巧用大器成。老弟,您就別為俺操心了。」人們聽了老頭這一番話,認為他有些憨傻,都對他不再留意了。第二天一早,當一名工匠出來晨解時,發現在老頭停坐處,卻放著一個用雜木條搭扣的精巧樓閣模型。他急忙回報了工頭,工頭來此一看,不禁驚呆了!原來這模型,正是想建的樓閣的雛形。他讓人四處尋找老頭,可老頭早已無影無蹤了。
工匠們聽說一夜間有了模型,都爭先恐後地圍上來觀看,只見這小小樓閣,全用粗細方圓不等的木工廢料,縱橫交錯地搭扣著,五向樓角帶廊,四面拱排檐,歇山十字脊,堅固異常。人們不僅驚嘆這技藝的高超,而且高興地說道:「有這座模型作樣,就不愁如期交工了。」
於是大家各自作了分工,備料的備料,成型的成型,便七手八腳地幹將起來。第一層最要緊的工料是四十根一摟多粗、三丈多高的立柱。由於它是全樓的基礎,因此不僅要選料精良,而且根根要尺寸準確。三十九根已經備好,誰知在截鋸第四十根時,卻發現中心存有嚴重糠洞,不能使用。這麼大的木料沒有餘數,這可咋辦?去外地採購,不說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料源,光是遠程運輸,也是個大難題兒。一時間,大家又長吁短嘆,這不知如何是好了。
就在這時,那位失蹤的木工老頭,又出現在了木料場上。工頭見他如見了救星,忙迎上施禮道:「老師傅,您可來了,快給俺想想辦法吧!」木工老頭笑著道:「您這次工程我怕搭不上手兒吧!」工頭有施禮道:「老師傅,上次怨我有眼不識泰山,對您多有得罪。如沒有您賜贈的模型,俺如今也開不了工。今日又遇到缺一立柱的難題,還請您老在給想想辦法吧。」木工老頭笑道:「此非難事,你今日令人備下鋸末五車,蘆席二十領,水膠二十斤,明日不誤你應用就是了。」 工頭聽了哪敢怠慢,忙吩咐眾人準備。
第二天一早,只見在工料場的空地上,出現了一條又粗又長用蘆席緊緊卷著的圓型物體。工頭讓人打開蘆席一看,正是需要的立柱。用尺子一量,粗細長短恰好,無需一鋸一斧;其質雖全系鋸末合成,卻堅實如木。工頭心裡又感激又敬佩,要人去尋找老人時,和上次一樣,又不見影兒。四十根基柱很快豎了起來。可是當往上按扣斗拱時,卻不是這斗大了,就是那拱的彎度不夠,總也不合適兒。畫線工說鋸工走了墨線,鋸工卻埋怨線工沒有劃准尺寸,工頭也一時急得束手無策。有人見工頭難得光轉圈兒,說道:「吵也沒用,急也沒法,還是去請那位造立柱的老師傅來幫忙吧。」工頭雖然點頭稱是,可嘴上說:「這老人來無蹤去無影,可到哪裡去找呢?」有個歲數大的工匠說:「那老師傅本事這麼高強,我看他不是神仙,也是魯班祖師,咱燒個香,祈禱祈禱,興許能讓他老人家顯顯靈。」工頭一聽在理,於是買來了信香,在木工場點燃,就祈禱起來。整整盼了一天,卻連影兒也沒盼來。可是在第二天一早,在備作斗拱的木料上,卻出現了縱橫交錯有曲有直的墨線,按狀鋸木加工成形,相互搭扣,結果個個嚴實合縫,不大不小。大家這才知道,這全是那位神秘的木工老人所為,只好拜地相謝了。
工程終於如期完工了。莊嚴宏偉的樓閣,被陳鏞驗收認可後,大家歡天喜地地拆除了腳手架,由陳鏞命名的「余木樓」,明日就要舉行落成典禮了。可就在這時,卻突然有人發現在樓的最高層的西北角正檐下,露著半拃長的一根椽頭。上去鋸吧,又得重搭腳手架,十分費工,不鋸吧,又十分礙眼。這可怎麼辦?正當大家為難之時,不料那神秘的木工老頭,又出現在大家面前。他沒等大家求助,只見他慢騰騰地從腰後抽出一把利斧,往那椽子頭上一扔,只聽「嚓」的一聲響,便把那長出的椽子頭砍齊了。在眾人一片歡呼聲中,共頭去尋找老頭時,老人卻不見了。人們紛紛議論說,這一定是魯班祖師所為。大家為了紀念魯班在建樓中的功績,特在一樓北牆,修了一個小型的魯班祠,裡面畫上了魯班像,以示紀念。現在魯班的畫像雖然沒有了,但那個小祠堂尚在,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供奉魯班的地方。
No.7 西安鼓樓
地理位置: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
名樓簡介:鼓樓始建設於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現在的鼓樓為1740年(乾隆五年)重建。
西安鼓樓的建築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高台磚基座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券洞門。鼓樓呈長方形,分上下兩層,基座寬38米,長52.6米,高7.7米,通體用青磚砌成。南北正中辟有券洞,供人車出入,高、寬均為6米。鼓樓主體建築位於基座中心,結構為重檐、三滴水式。第一層樓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層樓上覆蓋綠琉璃瓦,屬於重檐、歇山項式。上下兩層面闊各為7間,進深均為3間,四周環有走廊。外檐和平座均飾有青綠彩繪斗拱,使樓的層次更為分明。以前在第三檐下,南北各懸匾額一塊,南面為「文武盛地」,乃是在重修鼓樓竣工後巡撫(陝西)都御史趙可懷於明萬曆十八年(公元1580年)所題,北面為「聲聞於天」,字大盈間,蒼勁挺拔,相傳是咸寧縣「名儒」李允寬所書。兩匾額毀於「文化革命」之中。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傑秀麗不亞於鐘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之一。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前世今生:
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主持修建鼓樓的有長興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曾先後兩次重修。據乾隆五年《重修西安鼓樓記》載,上年陝西小麥豐收,「隴有贏糧,畝有遺秉,民不俟命」,出現了「男娶女歸,禮興訟息」的太平景象,於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樓。重修後的鼓樓,面貌崇隆敞麗,燦然一新。登樓遠望,鬧市風光、秦川景色歷歷在目。
1740年(乾隆五年)重修後,相傳陝西巡撫張楷模仿乾隆皇帝的「御筆」為鼓樓書寫南匾:「文武盛地」四字;北匾「聲聞於天」則相傳為咸寧學士李允寬所書。南北兩幅匾額曾經被譽為兩顆「明珠」鑲嵌在西安的鼓樓之上,與鼓樓一同飽經風雨的歷練。
「文革」時期,大量文物古建築遭到人為毀壞,兩牌匾也未能倖免,西安市民引以為榮的兩顆「明珠」也就在此運動中「告別」了歷史舞台,「告別」了與其相伴的鼓樓。
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里,面積為8.7平方公里,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為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陝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為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於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現在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築物的主要標誌和代表之一。
抗日戰爭時期,遭日機轟炸,一根大梁被炸壞,同時被軍隊占駐,長期受風雨侵蝕,油漆脫落,不加修繕,殘破不堪。
建國後,1953~1958年,兩次全面整修,使鼓樓金壁輝煌,煥然一新,北面二層樓檐下原懸掛「聲聞於天」,南檐下懸掛「文武聖地」金字巨匾,均在「文化大革命」初被毀。195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0年代又貼金描彩,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促進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恢復 「晨鐘暮鼓」。
名樓典故:
暮鼓晨鐘:
「暮鼓晨鐘」一詞最早來源於西安名勝----鐘鼓樓。
古人劃晝夜為十二時辰,分別以地支排序,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用日晷或漏壺測得時辰,便擊鼓報時,讓人們知曉。但鼓聲傳播範圍有限,據說,齊武帝(483-493)時,為報時聲遍及全宮,便在宮內景陽樓懸一口銅鐘,以應鼓擊鐘。
此為擊鼓鳴鐘報時之先河。後來,人們為使鐘聲傳播更遠,鍾便鑄大,樓也建高,與鼓樓相對。朝來擊鐘,夜來擊鼓。也有鼓樓和鐘樓一體的,東面懸鐘,西邊架鼓。叫鐘鼓樓。
到了唐代,佛教寺院也以晨撞鐘、暮擊鼓報時,唐代詩人李咸有《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掛情。有人用晨鐘暮鼓形容僧尼的清靜,也有人借喻時光流轉,循環不已。如陸遊《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
晨鐘暮鼓,開始確實起報時作用,後來就儀式化了。盛世時,人們還有精力延續體例,保持秩序,當亂世臨頭,誰還有心思擊鼓鳴鐘?大約到了清道光年間,晨鐘暮鼓,便在西安銷聲匿跡。
No.8 蓬萊閣
地理位置:蓬萊閣虎踞在蓬萊市區西北的丹崖山巔上。
名樓簡介:蓬萊閣始建於宋朝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現在的蓬萊閣古建築群為1965年重建,1973年至1987年,進行修繕。歷史上上同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蓬萊閣虎踞丹崖山巔,它由蓬萊閣、天后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築組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面積1.89平方公里。閣高15米,坐北面南,雙層木結構,重檐八角,四周環以朱赤明廊,供人登臨遠眺,閣上名人匾額楹聯眾多,猶以清代大書法家鐵保書的「蓬萊閣」 三個蒼勁大字巨匾著稱。東西兩壁掛有名人學者的題詩。閣下面臨大海,建築凌空,海霧四季飄繞,素有「仙境」之稱。這裡是觀賞「蓬萊十大景」中「仙閣凌空」、「漁梁歌釣」二景的最佳觀景處及觀賞「海市蜃樓」奇異景觀的最佳處所。蓬萊閣建於山頂。遠遠望去,樓亭殿閣掩映在綠樹叢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話中的仙宮。
前世今生:
據文獻記載,唐代在蓬萊建過龍王宮和彌陀寺。
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登州郡守朱處約將唐代漁民所建的龍王廟移至丹崖山西側,在原址始建蓬萊閣主體建築,「為州人遊覽之所」,並著《蓬萊閣記》。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一代文豪蘇東坡知登州軍州事,前來蓬萊閣觀海,興奮之餘,揮毫走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及手跡刻石,更為海山增色。遂使蓬萊閣得登龍門,成為天下絕勝。從而引起歷代珍視,仙閣多有附建與增修。自古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歷來是道教煉士修真之境,閣之附近現存留歷代文人雅士觀海述景題刻二百餘處。
據舊修府、縣誌記載:明代先後修繕七次。其中第三次在1589年完工,最後一次修繕是1631年。登州參將孔有德奉命援遼,後叛明,竊踞登州,後又敗逃東北其殘部王秉忠仍固守水城,城破又退據蓬萊閣,蓬萊閣遭到嚴重破壞,後不得不再次進行修繕。
入清以後,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知府楊豐昌和總兵劉清和主持進行擴建,使其大具規模,先後修建了三次。甲午戰爭期間,日艦炮擊蓬萊,彈中仙閣後牆壁,至今傷痕可見。閣的一層內壁也遭震落,粉壁上南海才子招子庸所繪的墨竹圖從此消失。
1929年春,軍閥張宗昌、褚玉璞與劉珍年在膠東對峙。張、褚盤踞蓬萊閣上,致使文物古迹遭受破壞。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日軍飛機轟炸蓬萊,炸毀天后宮前戲樓。1947年冬,進攻膠東的國民黨軍隊盤踞蓬萊閣上,因修工事和燒火做飯,使閣上大量的匾額、楹聯損失殆盡。
建國以後,國家多次撥款維修,至1965年,蓬萊閣古建築群基本上恢復原貌。文革時期,在「破四舊」的衝擊下,蓬萊閣塑像全被拉倒,許多碑文被砸得漫漶不堪。從1973年至1987年,國家先後投資150多萬元,進行修繕和重建。又請全國著名書法家題寫了匾額,使蓬萊閣建築群舊貌換新顏。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年來,國家文物部門和蓬萊市委、市府不斷地增加投資,除加強蓬萊閣的修繕、保護外,還增加了一些新的旅遊景點,使蓬萊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
名樓典故:
八仙過海傳說: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游。眾仙齊聲附合,並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游向東海。 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將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衝突,引起爭鬥。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住,紛紛敗下海去,隱伏水底。八仙則在海上往來叫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眾仙而來。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板大顯神通,只見他懷抱玉板頭前開路,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眾仙緊隨在後,安然無恙。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將,準備決一死戰。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並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 八位仙人拜別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遊而去。
史載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為尋求仙藥先後來此,傳說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東海去求仙丹,著名的「八仙過海」神話故事傳亦在此,給蓬萊閣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而古來即有「仙境」之稱。
海市蜃樓:
蓬萊閣前常出現「海市蜃樓」奇觀,每年春夏,夏秋之交,空晴海靜之日,時有海市出現,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山巒,或奇峰突起,或瓊樓迭現,時分時聚,縹緲難測,不由人不心醉神迷。蘇東坡的「東方雲海空覆空,群仙出沒空明中。盪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雀藏珠宮」,袁可立的「紛然成形者,或如蓋,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語,春樹萬家,參差遠邇,橋樑洲渚,斷續聯絡,時分時合,乍現乍隱,真有畫工之所不能窮其巧者」,正是「海市蜃樓」奇景的生動寫照。
No.9 鸛雀樓
地理位置: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
名樓簡介: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大約在公元557—571年之間,現在的鸛雀樓是於1997年12月重建。2002年9月26日落成。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古時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鸛雀樓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加之區位優越,風景秀麗,歷代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多來登樓觀瞻、放歌抒懷,並留下許多居高臨下,雄觀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詩人王之渙登樓時有感而發寫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催人奮發向上,激勵民族振興的千古絕唱,早已膾炙人口。
新建鸛雀樓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仿唐建築,外觀四檐三層,總高73.9米,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總重量58000噸,在建築形制上充分體現了唐代風格,這是因為鸛雀樓建於北周而盛於唐。這次恢復,以再現唐代風貌為指導思想。鸛雀樓整個的油漆彩畫,也是國內失傳的唐代彩畫藝術,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多方考察搶救,重新創作設計,所以說,鸛雀樓是目前國內唯一採用唐代彩畫藝術恢復的唐代建築。外表經過磨平處理後,進行了油漆彩繪,立刻使該樓變得古典風雅起來,充分達到了「修舊如舊」的藝術效果。
前世今生:
鸛雀樓興建於北周時期,大約在557—571年之間。北魏末年,550年高歡之子高澤纂東魏天下立北齊,557年宇文泰之子纂西魏天下立北周。北周與北齊繼續對峙,互相爭奪屬地。北周帝年幼,由大冢宰宇文護掌管朝政,都城在長安。在河外一帶,北周佔據蒲州。自平陽(今臨汾)以東,均為北齊的屬地。宇文護為了鎮守河外之地蒲州不失,在蒲州城西門外築起高樓以作軍事瞭望之用。
《蒲州府志》有記載:鸛雀樓舊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公元557—571年)宇文護造。唐·李瀚有《河中鸛雀樓集序》云:「宇文護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遐標碧空,影倒橫流,二百餘載,獨立乎中州,以其佳氣在下,代為勝概。唐世諸公多有題詠。歷宋至金明昌時尚存。有河中府錄事李逵書樓額。」元·王惲《登鸛雀樓記》云:「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來官晉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獲登故基,徙倚盤桓,逸情雲上,雖傑觀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偉,雲煙之勝,不殊於往古矣」是當元初樓已就毀。舊志云:「明初時,故址尚可按,後盡泯滅,或欲存其跡,以西城樓寄名曰鸛雀」。
綜合文獻記述可知,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歷經隋、唐、五代、宋、金700餘年後,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進攻中原,金元光元年(1222年)金與元兵展開城池爭奪,金將侯小叔「夜半攻城以登,焚樓、櫓,火照城中」,從此,無限輝煌的鸛雀樓毀於兵,僅存故址。
明初時故址尚存,後因黃河水泛濫,河道擺動頻繁,其故址隨之難以尋覓。人們只得以蒲州西城樓當作「鸛雀樓」,登臨作賦者不絕。清初詩人尚登岸寫道:「河山偏只愛人游,長挽羲輪泛夕流。千里窮目詩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樓」。西城樓也實在是「盛名難卻,其實難副」,數百年來給人留下無限遺憾。
1992年9月近百名專家、學者來永濟考察,聯名倡議「重建鸛雀樓」。為此,永濟市於1997年12月在黃河岸畔破土動工,此樓自元初毀滅700餘年後的首次重建。2002年9月26日,新鸛雀樓落成開始接待遊人。
名樓典故:
華夏坐標中點:
鸛雀樓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發祥地。永濟古稱蒲坂,夏、商、周以前,堯和舜帝都在這裡建都,這裡的文明史源遠流長。距鸛雀樓20公里的西侯度古人類文化遺址,展示了1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開始用火,使用打制的石器。華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媧、黃帝,都在這一帶留下歷史痕迹。「華夏」一詞的「夏」指的是歷史上大夏民族,它的繁榮正是以堯舜禹為象徵的,活動的核心就在河東一帶。而據《太炎文錄》說,「華」指的是華山一帶,就是黃河西岸這塊地方。西為華,東為夏,鸛雀樓正好坐落在華夏歷史坐標的中點上,這一巧合使鸛雀樓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
No.10 天一閣
地理位置: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
名樓簡介:天一閣始建於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天一閣現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現藏古籍達30餘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餘卷,除此,還收藏大量的字畫、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藝品。設有《天一閣發展史陳列》、《中國地方志珍藏館》、《中國現存藏書樓陳列》、《明清法帖陳列》等陳列廳,書畫館常年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天一閣分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閑區、陳列展覽區。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經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建築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包括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書畫館在秦祠西側,粉牆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雲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
前世今生:
天一閣始建於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明兵部右侍郎范欽辭官回里後,開始於宅東建造藏書樓,建成於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並命名為「天一閣」。
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後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錄最為珍稀。
天一閣之名,取義於漢鄭玄《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後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
歷代藏書家很多,其藏書能保存百年以上的並不多見,而范氏藏書卻保存至今,這與范欽對藏書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閣藏書制度規定:「煙酒切忌登樓」、「代不分書,書不出閣」、還規定藏書櫃門鑰匙由子孫多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不得開鎖,外姓人不得入閣,不得私自領親友入閣,不得無故入閣,不得借書與外房他姓,違反者將受到嚴厲的處罰,還制訂了防火、防水、防蟲、防鼠、防盜等各項措施:命人定期把閣中藏書拿到陽光下曝晒;為了防蟲咬,還特製一種裡面填充驅蟲草藥的布包,放在書櫃里;為了防潮,每層書櫃底部都用石灰岩墊底;為了更細化的歸類,每個書櫃中都有幾塊間隔用的木板。正因為如此,天一閣的藏書才得以保存到今日。
「外姓人不得入閣」一條,使得天一閣的藏書不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才有幸成為外姓人登閣第一人。允許黃宗羲登閣的是范欽曾子孫(四世孫)范光燮。自此以後天一閣才進入相對開放的時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學者才會被允許登天一閣參觀。清代思想家,歷史學家黃宗羲曾獲准在天一閣翻閱了全部藏書,把其中流通未廣者編為書目,另撰《天一閣藏書記》留世。書閣為木構的二層硬山頂建築,通高8.5米。底層面闊、進深各六間,前後有廊。二層除樓梯間外為一大通間,以書櫥間隔。此外,還在樓前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環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閣的建築布局後來為其他藏書樓所效仿。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范欽的八世孫范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於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以此為藍本,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北京、瀋陽、承德、揚州、鎮江、杭州興建了文淵閣、文瀾閣、文宗閣、文匯閣、文津閣、文源閣、文溯閣七座皇家藏書樓),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並效仿天一閣藏書之法分別存放各類別的《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明清以來,文人學者都為能登此樓閱覽而自豪。 雖然范欽為了保護藏書而訂立了嚴格的族規遺教,但終因年代過於久遠,藏書還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8年(嘉慶十三年),閣內的藏書實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者掠去了《一統志》等數十種古籍。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偷去了許多的藏書,轉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北洋軍閥混戰時期,「薛賊盜書」一時轟動,幾經輾轉,被盜書籍得以歸還,但又屢次被盜。後來又經歷了許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的藏書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為了保護天一閣,專門設置了管理機構,探訪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當地收藏家捐贈的古籍,現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欽的曾孫范光文在書樓前後環繞水池堆疊假山,築亭架橋,環植竹木,使之具有了江南園林的風貌。1933年,天一閣的東牆被颱風吹倒,范氏後人無力維修。於是地方人士組成了重修天一閣委員會,籌款修繕天一閣,並把原來在寧波孔廟內的尊經閣,連同當地的一批宋代至清代碑刻,一齊遷建於天一閣的後院,命名為「明州碑林」。
解放後,政府大力扶植,重修天一閣,把大量古籍存入閣樓;同時在民間徵集古籍,寧波當地百姓踴躍參與,向博物館捐獻了自家家譜。自此家譜和地方志、登科錄一起成為了天一閣藏書的特色。1986年和1997年,當地政府又分別在藏書樓的東南側和西南側修建了兩座附屬園林,使整個天一閣建築群的佔地面積達到了25000平方米左右。
名樓典故:
芳魂書香:
天一閣藏書樓中用一種芸香草夾在書中,用以防止書蠹蛀蝕,這裡面還有一個凄美動人的故事。
清乾隆年間,天一閣藏書樓進獻600多種圖書用以編修《四庫全書》,受到朝廷的大力表彰和推崇,成為當時天下私家藏書中的翹楚和典範,名聲大振,影響日隆,然而因此也不免樹大招風,引來各方覬覦。范氏家族苦心孤詣,薪火相傳,堅守「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祖訓。
到嘉慶年間,當時的寧波知府丘鐵卿,聽說天一閣中藏有諸多珍貴典籍,也動起了心思,無奈范家家規森嚴,絕少允許外人登樓,更不用說是轉借變賣了。丘老爺屢屢碰壁,卻仍不死心。正巧他有一個內侄女叫錢綉芸,容顏婉麗,知書達禮,且繡得一手巧女紅。丘老爺心想,我何不託人說媒,將綉芸嫁入范家,如此攀上點親,范家人也就不好這般拂我面子了。丘老爺主意打定,第二天便託人到范家去說媒。范氏打聽得綉芸才貌雙全,也就欣然同意。
錢綉芸嫁到范家之後,與丈夫范邦柱相敬如賓,對公婆孝順有加,日子過得也順遂如意。眼看數月過去,丘老爺覺得時機已到,就借著探望綉芸的名義,興沖沖地前去范家打探消息。錢綉芸出嫁之前,雖對天一閣早有所耳聞,但也只知范氏是藏書大家,卻並不知曉個中規矩,架不住姑父軟磨硬纏,就前去詢問丈夫是否可以登樓看書。范邦柱為難地告訴她,目前在范家掌管藏書樓的並不是他們,要登樓看書,他也無權決定。丘老爺大失所望,悻悻而去。
這座藏書樓究竟有何魅力,讓姑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將自己嫁入范家來做敲門磚?綉芸在驚訝和好奇之餘,便向丈夫詢問起天一閣的來龍去脈。綉芸本是個蘭心蕙質的女子,自小也愛讀書習文,在知曉天一閣的來歷和原委後,便從此對之心念所系,嚮往不已,然其自知作為一介閨閣女子,此生永無機會登閣,悵懷難抑,竟鬱鬱而終,臨終前還對丈夫發願說:「此生不得登樓,但願來生化為芸草,長與書香為伴。」
天一閣這座藏書樓的一脈書香所系,自此也就暈染上了這個女子的一片芳魂痴心,令後人至今仍為之感念傳誦。
歷經430餘年的天一閣是寧波藏書文化的典範,也是中國藏書文化的生動象徵,如今已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寧波的書房」。
推薦閱讀:
※慳錢賞美景 鳳凰旅遊十大省錢攻略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寵物犬排行*
※念佛的十大益處
※父母合作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非十億富豪不入媚眼的十大愛富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