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了:產後進補吃母雞竟會導致奶水不足!
中國老傳統,產婦生完孩子後,就要坐月子,而做月子,最重要的就是進補,中國人都願意讓產婦吃雞肉,喝雞湯。
這不,孕婦小張剖腹產生下一格胖小子,把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高興壞了,為了讓小張快速恢復身體,一天三頓,從家裡送來燉好的烏雞湯,讓小陳補身子。
頭幾頓還好,到了後來,小張看到烏雞湯就搖頭,孩子的姥姥說,你就喝湯,肉讓孩子的爸爸吃,那都是渣子,根本沒有營養,沒有必要吃,湯里最有營養了。
等孩子的奶奶來了,有了不同意見:光喝湯可不行,電視上的營養專家說,煮湯喝根本不能滋補,蛋白質和鐵都在肉里,必須要吃肉才能補營養。搞得小張夫妻兩個犯了難,不知道該聽誰的?問我:小紅姐,你說,到底是吃肉還是喝湯呢?
其實呢,是吃肉還是喝湯,關鍵要看,食用的人,想通過食物達到什麼目的?
從蛋白質攝入上講,雞肉本身的蛋白質最高,湯里很少,一般來說,肉湯、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1%~2%,和15%~20%的肉塊相比,顯然蛋白質含量是低多了。
因此,要是補充蛋白質的話,要多吃肉。
當然,僅僅用蛋白質含量來比較湯與肉的價值,比較片面,在烏雞湯中還是有很多好東西,比如溶出來的遊離氨基酸、小肽、谷氨酸、谷氨醯胺、肌酸、B族維生素等物質,這些物質,產婦們食用後,可以起到改善食慾、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
尤其對於產婦來說,產後大多食慾不良,不願意吃大魚大肉,身體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肝腎處理功能也在恢復階段,還法充分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質,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統和肝腎的負擔。從這個角度說,喝雞湯可以快速吸收一些含氮物,短時間內覺得精神好一些,起到一定的「滋補」作用,很多孕產婦喝了雞湯後,精神好多了,其實,是湯裡面的含氮物質在起作用。
產婦喝雞湯,主要是為了補鐵,也就是彌補生孩子時流失的血,而要補充鐵元素,光靠喝湯是不行的。妊娠由於擴充血容量及胎兒需要,約半數孕婦患缺鐵性貧血,分娩時又會因為失血而丟失約幾百毫克的鐵,哺乳時從乳汁中又要失去一些,所以產後充分補鐵是很重要的。
產後補鐵,紅糖水是中國傳統的產後補鐵「良方」,但補鐵效果最好的當屬動物性食品,因為動物性食品中的二價鐵比植物性食物中的三價鐵更易吸收。尤其是瘦肉、血和動物肝臟補鐵效果尤佳。建議產後有補鐵需求的孕媽每天吃一兩紅肉(瘦豬肉或牛羊肉)、每周吃一到兩次動物血和肝臟。這些都比喝烏雞湯要強,醫用補鐵劑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那麼,產婦該吃公雞還是母雞呢,最好是公雞肉,因為產婦分娩後,催乳素髮揮催乳作用,促使乳汁的形成,導致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濃度大大下降。而母雞的卵巢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因此,如果產婦經常食用母雞肉可加強血中雌激素作用,讓催乳素的效能減弱,而導致產後乳汁不足,甚至回奶。而雄雞肉中含有雄激素,雄激素具有對抗雌激素的作用。因此,產後最好燉公雞肉,以增加產婦乳汁的分泌。
另外一方面,大公雞含脂肪少,還有利於產婦坐月子的時候,保持較好的身材,不會引起發胖。
推薦閱讀:
※【圖文】烤小母雞的做法
※吉祥年,一起看國畫:公雞振啼威武,母雞護雛慈愛,小雞絨絨萌態
※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冬令進補 公雞補氣母雞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