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事紀聞]十字架與火焰 君士坦丁堡與泰西封的雙重奏

第5季 廿年之癢第1章 東帝西來117年圖拉真(Trajan, 53~98~117)去世前的羅馬歷史,是羅馬由默默無聞的城邦,成長為偉大帝國的擴張史。羅馬帝國治下的每個主要地區,都與一個偉大統帥的名字相聯繫。例如努米底亞-馬略、敘利亞-龐培、高盧-凱撒等等,與西班牙相關的名字,則是出自名將世家的【大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或【阿非利加的征服者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大西庇阿的最大功績是在公元前202年的扎馬戰役(Battle of Zama),最終戰勝漢尼拔,勝利結束了第二次布匿戰爭(Second Punic War, 218~201 BC),因此大西庇阿也被稱作【羅馬的漢尼拔】。大西庇阿的第二大功績,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副產品—將迦太基勢力逐出西班牙,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各地,悉數落入羅馬共和國手中。羅馬人對西班牙或伊比利亞半島腹地的征服,前後持續了將近2個世紀才結束,期間戰爭不少,但規模都不大。西班牙內陸的征服能持續這麼久,首先是這裡缺少羅馬所渴望的金銀銅鐵等資源(西班牙有銀礦,但在布匿戰爭期間就被羅馬人拿到手),羅馬的征服慾望不強;其次,西班牙也不是重要的產糧區;第三是西班牙沒有成形的國家,各個部落的反抗都很零散,羅馬人無法打出決定性戰役。被羅馬征服後,西班牙一直很平靜。西班牙即不像敘利亞、巴爾幹、高盧那樣,是抵抗或征服日耳曼、波斯的前線,也不像埃及那樣,是帝國的麵包籃子,更不像義大利那樣,是羅馬帝國的核心區。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後,特別是三世紀危機以來,戰火頻仍的巴爾幹,成了羅馬皇帝和高官的主要來源地。作為帝國可有可無地區的西班牙,自然會被邊緣化。  

  ===== 公元前201年,第2次布匿戰爭結束時,西班牙東部沿海就已經落入羅馬共和國手中。西班牙也是羅馬共和國衝出現代義大利版圖之後,除法國科西嘉島之外,最早獲得的地盤之一 =====     歷史的指針指向瓦倫提尼安一世朝(AD364~375)時,遠離前線的太平世界西班牙,終於出了一位有影響的將領,他的名字是提奧多西(Theodosius),為了便於區分他與他的同名兒子,只能屈尊稱他為老提奧多西 (Theodosius the Elder) 了。提奧多西(Theodosius)這個詞及其各種變形,來自希臘語辭彙【Theodoros】。前面的【theo】意為神(god),現代英語中的【神學】(theology),正是【theo】的衍生。【doros】意為禮物或贈與(gift),所以【提奧多西】(Theodosius)意為神的賜予,甚至可以理解為【神之子】、【天子】等等。這個詞的變形很多,常見的有英語中的【西奧多】(Theodore),例如老羅斯福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俄語中的費多爾(Feodor),如沙皇費多爾一世(Feodor I, 1584~1598);哥特語中的提奧多里希(Theodoric),如義大利東哥特王國太祖-提奧多里希大王(Theodoric the Great, 454~526)。它的陰性變形是【提奧多拉】(Theodora),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士丁尼皇帝的出身微賤的提奧多拉皇后(500~548)。     生於西班牙的老提奧多西,於368年獲得了不列顛督軍的頭銜(Comes Britanniarum),擊退了蠻族對不列顛的一系列攻擊。370年,他又在對阿勒曼尼人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373年,他被瓦倫提尼安一世皇帝派到北非平定叛亂。376年初,即瓦倫提尼安一世的兒子格拉提安即位的次年,老提被捕,旋即被斬首,罪名不詳。從前因後果來看,這是年輕的格拉提安皇帝,翦滅元勛宿將、鞏固皇位之舉。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02 13:48:07 

回復

  ============================== 繼續更新 ==============================    從共和國時代開始,羅馬的將軍們就有攜子弟從軍的傳統,進而形成了以西庇阿家族為代表的許多名將家族。這一傳統的負面效果也不小,自幼從軍的將門虎子們,受軍中的男風影響,多半成了基佬,這些少年英雄成年當上皇帝後,又會因為有斷袖癖,而沒有可繼承帝業的子女,導致身後爆發新的內戰。羅馬帝國改朝換代頻繁,內戰不斷的原因有很多,皇帝們多是基佬而沒有子嗣,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 提奧多西的故鄉科卡,位於西班牙中部偏北,遠離羅馬邊境。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加泰羅尼亞首府巴塞羅那、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都是現代西南歐重要城市 =====     老提有倆兒子:霍諾留(Honorius)、提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他倆都生於西班牙的科卡城(Coca, 也可譯作』可口』)—一座西班牙中部城市。霍諾留沒啥本事和業績,他對羅馬帝國的唯一影響,是他的女兒塞蕾娜(Serena)嫁給了一位英俊的汪達爾蠻族貴公子—斯提里科(Stilicho)。生於347年的提奧多西要厲害的多,他自幼便隨父親投身軍旅。父親老提坐鎮不列顛的時候,提奧多西與一位叫做馬格努斯-馬克西慕斯(Magnus Maximus)的將軍共事,日後他倆為爭奪羅馬皇冠,爆發了激烈內戰。老提被格拉提安處決時,提奧多西也受到株連,被開除軍籍,只得回科卡老家種地。     378年8月,東帝瓦倫斯在阿德里安堡戰役中陣亡,東方局勢糜爛不堪。此時羅馬有2位皇帝,而且都是西帝:年僅19歲的格拉提安、7歲的瓦倫提尼安二世,東方沒有皇帝。忙於對付法蘭克人、阿勒曼尼人、不列顛的皮克特人(Picts)的格拉提安,對兼任東帝毫無興趣,他的當務之急,是儘快找到一個能人,去收拾東方的爛攤子,最終他選中了在西班牙種地的提奧多西,任命他為都督色雷斯等東方各省諸軍事。年僅29歲的提奧多西不負格拉提安的重託,很快就以一系列小勝,穩住了東羅馬帝國的陣腳。隨著提奧多西的聲譽日隆,羽翼日漸豐滿,379年1月19日,格拉提安慷慨的任命他為東帝,他成了圖拉真117年去世以來,時隔262年的第一位西班牙裔皇帝。     應該說提奧多西是很幸運的,弗里提格為為首的西哥特-阿蘭領袖們,未能像埃德薩戰役之後的帕爾米拉王國那樣,及時獲得東方的統治權。也沒有像680年,贏得對東羅皇帝君士坦丁四世(Constantine IV, 668~685)的昂加拉戰役(Battle of Ongala)的保加爾阿斯巴魯赫汗(Asparukh,642-701, 也叫伊斯比里赫/Isperih)那樣,在多瑙河以南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除了弗里提格等人政治力低下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上帝顯靈,讓多位蠻族領袖過於短命。匈人領袖巴拉姆貝爾,在派出兵馬支援弗里提格之後,就從史書中消失了,很可能是去世了,匈人的猛烈擴張也就此告一段落。弗里提格約死於380年,本來就很鬆散的西哥特部落聯盟群龍無首,地位僅次於弗里提格的阿德里安堡戰役中的騎兵統帥—阿拉特烏斯(Althaeus)和薩夫拉克(Saphrax),又互相看不上眼。在提奧多西皇帝的分化政策推動下,貌似強大的西哥特-阿蘭聯盟迅速解體,逐步失去了與提奧多西皇帝對抗的能力。東羅馬帝國也因此穩固下來,沒有像100年前的帕爾米拉帝國那樣,脫離羅馬帝國而去。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02 13:49:28 

回復

  ============================== 繼續更新 ==============================     經過阿德里安堡的慘敗,提奧多西的東羅馬帝國嚴重缺乏優秀兵員,無力與蠻族大軍做正面大規模較量。蠻族聯軍的組織性、攻堅能力都不足,無力攻佔東羅的各個堅城。隨著弗里提格的去世,當年與弗里提格分道揚鑣的阿塔納里希(Athanaric),與弗里提格留下的部眾合流,西哥特人重新歸於統一。鑒於阿塔納里希的親羅馬態度,西哥特人與羅馬當局有了和談基礎。更重要的是經過提奧多西的休養生息,東羅馬當局與蠻族之間又達到了力量平衡。    在麻桿打狼—兩頭害怕的局面下,382年提奧多西皇帝邀請阿塔納里希,來君士坦丁堡與自己和談。阿塔納里希十分高興地如約前往,在對這座城市的繁華和壯觀大加讚賞了一番之後,他獲得了提奧多西賜予的貴族頭銜。10月3日,兩位領袖簽署了羅馬帝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君士坦丁條約》,其核心內容是允許西哥特人按照本民族的風俗和法律,在東羅境內的多瑙河以南,即今保加利亞境內,建立自己的國中之國。作為回報,西哥特人則以盟軍(foederati)的身份在羅馬軍中服役,並負責鎮守多瑙河防線。從此之後,在羅馬帝國境內,出現了一個像模像樣的西哥特王國。根據合約內容,2萬名蠻族戰士成建制的加入提奧多西的東羅軍隊。  

  ===== 西哥特-阿蘭聯盟的遷徙路線。在圖右側,君堡北面的藍色區域,是《君士坦丁堡條約》之後的西哥特王國領地 =====    從軍事上說,傳統的羅馬軍隊中也有很多蠻族成員,但那些蠻族要麼作為突擊隊、敢死隊或散兵起作料作用;要麼作為輔助軍,與羅馬正規軍團協同作戰,總之他們的單個編製都不大。像現在這樣,2萬蠻族編製在一塊,而且高級軍官也由蠻族擔任的狀況,是空前的。    從政治上說,之前的羅馬帝國歷史上,不乏臣屬於帝國的附庸國,例如耶穌時代的猶地亞,就處於受羅馬監護的希律王朝統治下。傳說中邀請耶穌去治病的阿布加爾五世(Abgar V of Edessa),他治下的奧斯倫尼王國(Kingdom of Osroene),也是羅馬的附庸國。不過這些王國在羅馬人到來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羅馬人只是暫時無必要或無力滅了他們而已,它們最多只能算作帝國統治下的自治區,國王相當於世襲、終身任職的總督,在外交、軍事、王位更迭等重大問題上,要向帝國請示、彙報,其最終命運都是被帝國滅掉。西哥特王國則是異族靠自身力量,在羅馬人無力將其滅掉的情況下,在羅馬帝國的領土上新建立的國家,各方面更像芝諾比婭女皇的帕爾米拉帝國,只是名義上臣屬於羅馬帝國,其內政外交,羅馬當局無權過問。西哥特模式也成為日後入主羅馬帝國境內的,各個蠻族政權的通用模式,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迦太基的汪達爾王國、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高盧的法蘭克王國,其君主都使用國王(King)頭銜,名義上聽命於西羅馬或東羅馬皇帝。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02 13:50:33 

回復

  ============================== 繼續更新 ==============================    在AD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被羅馬教皇封為羅馬皇帝之前,西歐的各個蠻族國家,都是羅馬皇帝的藩臣。至少從表面上看,476~800年間,羅馬帝國並未分裂,羅馬帝國有些像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或戰國時代的日本,只不過君士坦丁堡的東羅皇帝自身的實力,遠遠強於東周天子和日本天皇。待查士丁尼皇帝自認為實力足夠強時,便派貝利撒留率軍西征,一口氣滅掉北非的汪達爾王國和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從法統上來說,查士丁尼的西征不是外戰,而是羅馬帝國內部的削藩、平叛內戰,有些像270年代奧勒良東征滅掉帕爾米拉帝國、西征滅掉高盧帝國。然而換個角度來看,高盧帝國、帕爾米拉帝國的君主,都擅自稱帝了,奧勒良剿滅這倆偽帝是名正言順,東哥特、汪達爾君主一直稱王,並未公然挑戰查士丁尼的權威,查哥的西征多少有些師出無名。     不過此時的提奧多西不可能預見《君士坦丁堡條約》對未來的影響,他對眼下的局面十分滿意。條約簽署的幾個月後,阿塔納里希突然去世,提奧多西皇帝隆重的埋葬了他。之後西哥特-阿蘭人再次喪失了統一的領導者,新生的西哥特王國,很快就被提奧多西實際控制了,未能像日後西歐、北非的蠻族國家那樣實現真正獨立。驍勇善戰的蠻族戰士,紛紛加入缺兵少將的東羅馬帝國軍隊,大大加強了帝國軍力,為日後提奧多西一統羅馬天下,提供了量足質優的兵源。到目前為止,提奧多西的決策和實踐,是非常成功的,既加強了自己的統治,也穩住了帝國的危局,還削弱了西哥特-阿蘭蠻族的野性,可謂一舉三得。     關注東羅馬帝國局勢一番之後,讓我們把焦點東移,看看沙普爾二世去世之後的薩珊帝國,皇位是如何更迭的,欲知詳情,請看下一章《兄終弟及》。  ========================= 本章結束,謝謝觀賞 =========================第2章 兄終弟及    繼承偉大的沙普爾二世的帝位的,是與太祖同名的阿爾達希爾二世(Ardashir II)。阿爾達希爾是薩珊帝國常見的君主名字,也拼做 Ardeshir, Ardasher 等等。第一波斯帝國有多位名叫阿塔薛西斯(Artaxerxes)的皇帝,例如與希臘戰爭不斷的阿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 of Persia, 465 BC~424BC)。阿爾達希爾是阿塔薛西斯的變形,意為【以真理統治】(whose reign is through arda [truth]),在羅馬文獻中,多次將薩珊太祖阿爾達希爾稱為阿塔薛西斯。     關於阿爾達希爾二世與前任沙普爾二世的關係,有3種說法,分別是異母兄弟、父子、堂兄弟。世祖沙普爾二世終年70歲,以他的高齡,很容易讓人認為他的繼任者是其子,與薩珊有密切關係的亞美尼亞史料,就持這種觀點。然而薩珊帝國的石刻等一手史料,則肯定的認為他是世祖的弟弟。如前文所述,世祖的父親惠帝霍爾米茲德二世有8個兒子,前6個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權貴們剝奪了繼承權。老七是惠帝的遺腹子世祖沙普爾二世,老八也是遺腹子,他就是這位阿爾達希爾二世。由此可以推斷,阿二即位時,至少已經69歲,也是一位垂垂老朽了。    

  ===== 阿爾達希爾二世的銀幣 =====    他的的銀幣正面文字為:【信仰的捍衛者,阿爾達希爾,王中王】(Defender of the Faith, Ardashir, King of Kings)。皇冠的造型很簡單,顯然阿二是在刻意模仿他的同名偉大祖先。皇冠的下面的頭巾又輕又薄,底下有一圈珍珠環繞,後面有2根絲帶。頭髮、鬍子用綴滿寶石絲帶紮起,項鏈、耳環上有巨大寶石。   背面是他的的專有聖火壇,特徵是火壇為上下2個圓錐形,2個圓錐頂端對在一處,形成蜂腰型,這種造型是薩珊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基座底部有絲帶裝飾,2位火壇守護者相面而立,他們身著斗篷,雙手持握權杖或儀式用品。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07 09:10:33 

回復

  ============================== 繼續更新 ==============================    作為一位長壽的偉大、強勢君主的繼承者,身為御弟的阿二,顯然不符合常規。雖然關於阿二本人的史料很少,但結合前後的史實,以及古今中外的其他事例,大致能看出為何他能繼承皇位,或者為何世祖舍兒子而立弟弟。  

  ===== 阿爾達希爾一世、二世的皇冠,阿二顯然在模仿太祖 =====    首先世祖的長子或者合法繼承人已經去世了。早在344年,薩珊-羅馬的阿米達攻防戰中,世祖的長子泥涅師(Narses)陣亡。世祖非常高壽,兒子有很多,他又經常發動戰爭,想必有軍功、勢力的皇子不乏其人,世祖臨終之際,可供他選擇的繼承人選不少,但眾多的落選者,也將導致他身後的政局動蕩。     其次,阿二在世祖朝,頗有戰功和政績。在344~376年間,他擔任阿狄亞貝尼(Adiabene)王。阿狄亞貝尼現屬伊拉克北部,首府是阿貝拉(Arbela,今伊拉克埃爾比勒Arbil)。在當時的地緣格局下,這裡地處羅馬、薩珊、亞美尼亞三大勢力之間,歷來是薩珊抵禦外來入侵,或出擊羅馬、亞美尼亞的基地。世祖多次主動出擊羅馬的阿米達(Amida)要塞和尼西比斯(Nisibis),羅馬、亞美尼亞軍隊也數次侵入阿狄亞貝尼作為報復。作為坐鎮前線的藩王,阿二的地位頗像漢初封在山西馬邑的韓王信,或明初的晉王朱棡、燕王朱棣,肯定是一位能力卓著、深孚眾望、戰功彪炳的【塞王】。薩珊帝國太祖阿爾達希爾一世,在即位前,也被其父帕帕克封為坐鎮達拉歌德(Darabgerd)的塞王,日後起兵作亂推翻了長兄沙普爾,進而奪得安息帝國的天下。    阿二最大的戰功,應該是在363年抵禦尤利安的入侵。當時尤利安在卡萊將羅馬遠征軍分為2路,南路主力軍由自己親率;北路約3萬人,由普羅科比(Procopius)、塞巴斯蒂安(Sebastian)率領,企圖在得到亞美尼亞的幫助之後,再南下指向米底(Media)和阿狄亞貝尼,以鉗形攻勢,與南路主力軍實現對泰西封的合圍。雖然羅馬史料中關於尤利安的南路軍的記載很多,可關於北路軍幾乎沒有任何記載,一貫在薩珊、羅馬之間騎牆的亞美尼亞國王安息二世,並未給羅馬北路軍提供什麼有價值的支持,總之羅馬北路軍沒取得任何戰功。從戰前、戰後的局勢和戰果來分析,主持對羅馬北路軍防禦的,只能是身為御弟,又擔任阿狄亞貝尼王的阿爾達希爾二世。筆者相信,阿二贏得了對羅馬北路軍的一些小勝,進而造成普羅科比和塞巴斯蒂安的意見分歧,善於察言觀色的亞美尼亞人,敏銳的發現羅馬人不值得信任,才沒有為羅馬人提供支持。最終阿二成功的阻止了羅馬北路軍南下,使得2路羅軍一直處於相互隔離狀態,以方面大將的身份,為老兄在托瑪拉最終擊殺尤利安,立下了赫赫大功。    這樣,世祖在諸子爭立,吵鬧不休的情況下,最終選中御弟阿二作為一位緩衝型繼承人,就很合情合理了。世祖或僧俗貴族們的這種抉擇,很像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死後,即位的不是他的兒子,而是弟弟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根據後世的一些記載,世祖立阿二為繼承人,並非沒有代價,阿二對著老兄發誓說,將來把皇位還給哥哥的兒子沙普爾三世(Shapur III)。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07 09:13:19 

回復

  ============================== 繼續更新 ==============================     可以說世祖為了身後事,做了很周密的安排,其目的是防止出現太宗沙普爾一世死後的38年6位皇帝的動蕩期。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種安排也造成了帝國的20年政局動蕩,世祖的弟弟、兒子為了皇位進行了激烈爭奪,幸運的是羅馬帝國忙於應付蠻族入侵,無力東侵薩珊,所以我把這這20年稱為【廿年之癢】,與太宗身後的38年動蕩相比,這20年沒有大規模的內戰和外敵入侵,持續時間也不算太長。儘管如此,權力鬥爭依然很激烈,20年中更換了3位皇帝。與羅馬帝國根深蒂固的【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的觀念不同,薩珊帝國更像忠君愛國思想濃厚的中國。世祖在位70年,功勛卓著,群臣、諸將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這些人肯定願意擁戴世祖的兒子,對阿二這位御弟,並不完全服膺。  

  ===== 阿爾達希爾二世的石刻,阿二站在中間,頭戴的皇冠造型古典而簡樸。右側是頭戴世祖皇冠的馬茲達,皇冠要複雜得多。整個石刻造型呆板,毫無生氣,與薩珊太祖、太宗朝的勃勃生機,不可同日而語 =====    阿二絕非等閑之輩,他顯然不願意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下。他上台之後,在Taq-e Bostan為自己塑造了一處石刻,以提高自己合法性。阿二本人站在中間,正在從阿胡拉-馬茲達大神手中接過光明環,這個造型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太祖阿爾達希爾一世的浮雕。這位馬茲達頭戴有著巨大埡齒的皇冠,這頂皇冠的造型與世祖沙普爾二世的完全一樣,顯然阿二用了雙關,他在向世人表明,他的權力合法性,有馬茲達、世祖的雙重背書。阿二和馬茲達腳下踩著一個身著皇帝紋章的羅馬人,由於阿二在位期間,並未與羅馬皇帝發生過直接衝突,所以這個羅馬皇帝,肯定是戰死於363年的尤利安皇帝,由此可以推斷,阿二在擊斬尤利安的作戰中,立了重大功勛。阿二左側雙手持握權杖者,頭上有12股光芒的光輪,腳踩一朵巨大蓮花,關於他的身份,有多種說法:太陽神/契約神密特拉、祆教創立者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戰神巴赫蘭(Bahram)/ 婆羅毗羅那(Varathragna)、火神阿馱(Adar, Adur)。主流觀點認為,這位尊神是密特拉,他以契約神的身份出現在石刻上,是為阿二從老兄那裡獲得權力,並在未來把皇位還給世祖世系做個見證。    熟悉西方文化和歷史的讀者,想必對西方人的契約精神有著深刻印象,喜歡追根溯源者,往往把契約精神上溯到《聖經 舊約 創世紀》中,【我(上帝)與你們(諾亞及其諸子)和你們的後裔立約】(And I, behold, I establish my covenant with you, and with your seed after you),基督徒們更是有意無意的將契約精神與基督教聯繫在一起。事實上,波斯人在重視契約、誠信方面,做得比希臘人或羅馬人更好,早在第一波斯帝國時期,希臘人都公認波斯人非常誠實。密特拉本是雅利安諸神中,並不地位並不太高的一位,第一波斯帝國建立後,密特拉在波斯人中的影響與日俱增,顯然這與波斯人對契約日益重視有關。單就上帝與諾亞的立約來看,這個約只有甲乙雙方,上帝身兼甲方、保人與仲裁者,諾亞完全受制於上帝,對方的任何要求,他都毫無討價還價的權力,嚴格的說不符合現代的契約精神。相比之下,阿二的石刻中,有甲方—扮作阿胡拉馬茲達的沙普爾二世,有乙方—阿二,有標的物—象徵權力的光明環,還有見證人/保人/仲裁者—契約神密特拉,他來處理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完美展現了立約或合同各要素。    除了虛頭吧腦的造神運動之外,阿二還採取了一些收攬民心的舉措,包括豁免農民的租稅等等,以至於他獲得了【仁慈者(Nikukar, Nihoukar, 意為Beneficent)】的稱號。在筆者看來,這是阿二為鞏固自身地位,用下層百姓來對抗僧俗貴族們的做法,開了100年後居和多一世(Kavadh I)利用馬茲達克派對抗權貴們的先例。然而薩珊的百姓,也同樣有著濃郁的忠君思想,他們對這位非世祖子孫的皇帝,也不見得有多少親近感。要想鞏固自身權位,最好的辦法還是發動外戰,用實打實的戰功,來為自己增光添彩。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07 09:20:13 

回復

  ============================== 繼續更新 ==============================    隨著378年瓦倫斯皇帝及東羅精銳覆沒於阿德里安堡戰役,羅馬帝國或東羅馬帝國陷入空前危機,至少短時間內無法為亞美尼亞提供有力支持,那麼入侵乃至吞併亞美尼亞,正是阿胡拉-馬茲達大神送來的大禮。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亞美尼亞也陷入了空前混亂。早在374年,靠羅馬的支持才當上國王的帕普(Pap),恩將仇報的與羅馬反目,羅馬的亞美尼亞駐屯軍司令圖拉真(Traianus),在一次宴會上刺殺了帕普,擁立另一位安息王族巴拉達底(Varazdat)為國王,王國的實權則操縱在相傳為馬超後裔的馬米科尼揚(Mamikonian)家族的穆賽爾(Musel Mamikonian)手中,至此羅馬及其代理人,主導了亞美尼亞的政局。不過好景不長,到了378年,巴爾幹形勢隨著西哥特-阿蘭人鬧事而糜爛,瓦倫斯皇帝撤走亞美尼亞駐屯軍,去與弗里提格作戰。阿德里安堡戰役中,謀殺帕普的主謀瓦倫斯皇帝、執行者圖拉真都沒得好死,雙雙陣亡。     隨著羅馬勢力的消退,不甘心做傀儡的巴拉達底也來了精神,殺掉了權臣穆賽爾。當時世祖沙普爾二世還活著,親薩珊的勢力又佔了上風,曾經在薩珊軍隊中服役的另一位馬米科尼揚家族成員、穆賽爾的弟弟—曼紐埃爾(Manuel),掌控了王國實權,不願再當傀儡的巴拉達底,逃亡羅馬帝國尋求政治避難。於是曼紐埃爾擁立帕普的兒子安息三世(Arshak III)為國王,自己擔任王國的實際統治者。沙普爾二世則派遣蘇倫將軍,率領1萬人的亞美尼亞駐屯軍,取代剛走的羅馬人,成為新的外國駐軍,薩珊勢力在亞美尼亞全面佔了上風。    不過世祖死後不久,曼紐埃爾就與薩珊人翻臉,他戰勝了蘇倫,迫使薩珊人退出亞美尼亞國土。從亞美尼亞人的角度來看,曼紐埃爾不失為抗拒外國干預的民族英雄;在薩珊帝國看來,這廝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不把丫滅了,帝國的天威何在?何況經過長期的內亂,亞美尼亞已經虛弱不堪,此時出兵遠征亞美尼亞,不僅名正言順,而且勝算很大。不過阿二並未採取有效措施,對亞美尼亞實施大規模遠征,只是小打小鬧的派小股部隊與對手糾纏。阿二這種做法的原因只能靠猜,我認為權力基礎不牢固的阿二,擔心率大軍遠征的將軍叛變,而年事已高的他,又沒有足夠的精力或銳氣親自遠征。無論真相如何,他在外事方面的碌碌無為,已經足以激起親世祖系權貴們的極大憤慨。    383年,在位4年的阿二去世或被廢黜,他的侄子、世祖之子沙普爾三世即位,皇位世系回到世祖系。按本文的慣例,阿二得不到廟號,筆者給阿二的謚號是【平皇帝】,取【治而無眚(shěng, 過錯)曰平,執事有制曰平】之意。在關注薩珊新皇帝沙普爾三世之前,讓我把視線轉移到羅馬,看看上位不久的提奧多西有什麼作為,欲知詳情,請看下一章《基督衛士》。  ========================= 本章結束,謝謝觀賞 =========================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07 09:24:50 

回復

  問一問題,黑海在4世紀跟我們現在到底有多大不同。  ==================================================  這個問題我沒研究過,至少暫時無法回答。    大象在標題里注個「七大聖前傳」看後果如何  ==================================================  叫《七大聖全傳之蠻族入侵》,如何?    據說貝略塞琉和提奧多西有斷背嫌疑,等著八卦,呵呵  ==================================================  嘿,後面再說吧。    我暈哦!這裡又開一個帖子,大象你還是專心點把某個坑結了再開新坑好不好?  ==================================================  倆坑都得填,一個是史實,一個是小說,差距還是很大的。嚴格的說,七大聖是我的副業,主業在這,我寧可放棄七大聖,也不會放棄薩珊的。============================== 繼續更新 ==============================    第3章 基督衛士    相比於羅馬帝國西部,東部或東羅馬帝國,經濟發達、文化蕪雜,又受到東方的祆教、摩尼教、佛教影響,故而一直盛產各種異端,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阿里安派。雖然阿里安派早已被尼西亞會議判定為異端,可東羅馬的許多皇帝,包括康斯坦提烏斯二世、約維安等,都信仰或傾向阿里安派。跑到多瑙河以北,向哥特人傳播阿里安派的烏爾菲拉主教,就得到了康斯坦提烏斯二世的支持。羅馬西部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形成了厚重少文的民風,主流的尼西亞派影響更大。來自西班牙的提奧多西皇帝,正是一位虔誠、狂熱的尼西亞派基督徒。     由於東部人思維跳躍、熱衷爭論,不好好崇拜上帝,卻喜歡為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浪費金錢和精力,各種異端、神棍滿天飛,來自民風淳樸的西班牙的提奧多西,認為有必要正本清源,統一思想和認識。於是在380年,他頒布敕令,要求所有的宣教工作,都必須由來自尼西亞派的老巢—亞歷山大、羅馬的教士來做,他的做法無疑是想消滅爭論,力挺尼西亞派。381年,提奧多西更進一步,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2屆基督教大公會議(Ecumenical council),由於召開地點在君堡,所以也叫【第一次君士坦丁堡會議】(First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會議嚴厲駁斥和否定了阿里安派,重申了325年尼西亞會議的決議。    表面上看,這屆會議只是在炒上屆的冷飯,無非是提高了批判阿里安派的調門而已。其實在當時,阿里安派已經在哥特人等日耳曼蠻族中紮下了根,形成了龐大的勢力和組織,君士坦丁堡會議等於明確了羅馬人和蠻族生活在2個宗教世界中,反過來說,羅馬帝國與蠻族的宗教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雙方不共戴天。另一個深遠影響,是羅馬教會在帝國教會中的作用,得到了空前提高。早在3世紀末的四帝共治時期,羅馬城就失去了首都的地位。西帝馬克西米安(Maximian)的首都設在米蘭,只有被君士坦丁擊殺的偽帝馬克森提烏斯(Maxentius, 278~312),才短時間將首都設在羅馬。此後的歷代皇帝,都對這座充滿了腐朽味道的永恆之城敬而遠之,君士坦丁與妹夫李錫尼會晤並發布寬容基督教的敕令的地點,也不是羅馬,而是米蘭。君士坦丁一統羅馬天下後,就迫不及待的遷都君士坦丁堡,還在新都附近的尼西亞召開了第一屆大公會議。之後的歷代西帝,首都多在米蘭,尤利安更獨樹一幟的將首都設在巴黎。到提奧多西上位時,羅馬不做首都已經快一百年了,永恆之城其實已經是廢都了,除了濃厚的文化和歷史意味,充其量是個地域性的大城市。羅馬在宗教上的地位,也遠不如君士坦丁堡和亞歷山大,甚至不如耶穌信眾第一次被稱作基督徒的安條克。提奧多西力挺羅馬城和羅馬教會,為日後羅馬主教成為教皇,打下了伏筆。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18 15:47:03 

回復

  ============================== 繼續更新 ==============================     提奧多西對異教的態度更不客氣,他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敕令,包括禁止使用犧牲祭祀,沒收異教的房地產等等。雖說他並沒有明確下令拆毀某個異教寺廟,卻在事實上鼓勵民間的基督徒和僧侶們,去破壞異教寺院,因此而發生的騷亂和流血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是391年的亞歷山大城塞拉皮雍(Serapeum)事件。  

  ===== 塞拉庇斯像 =====    埃及文明是地中海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埃及神話中的眾多神明,也被外來的訪客和征服者廣為接受,其中就包括亞歷山大征服後,入主埃及的希臘-馬其頓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三世(246~222 BC),在亞歷山大城興建了一座巨大的神廟,用於供奉融合了奧西里斯(Osiris)、阿庇斯(Apis)、狄奧尼索斯(Dionysus)的神祗塞拉庇斯(Serapis)。奧西里斯另譯【俄塞里斯】,是大地之神的兒子,娶了妹妹伊西斯(Isis),以埃及第一位法老的身份統治埃及。他的弟弟賽特(Set, Seth)嫉妒奧西里斯的權力和美麗妻子,便設計將其殺害並分屍。伊西斯不甘心老公就這麼死了,滿世界的找到老公的遺體之後,把殘破的屍身縫合起來,做成埃及第一個木乃伊,奧西里斯最終成了冥神,並開啟了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傳統,他也成了木乃伊的保護神,他與伊西斯是埃及最重要的、最著名的神祗。  ===== 左起,奧西里斯的兒子—鷹面人身的荷魯斯(Horus)、奧西里斯、奧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 =====    阿庇斯的名氣要小一些,但讀過希羅多德的《歷史》的讀者,想必對第一波斯帝國太宗岡比西斯之死,有些印象。在以農業為主的古埃及人心目中,阿庇斯是最偉大的女神。牛是農業生產中最主要的牲口,所以埃及人認為牡牛都是屬於阿庇斯神的,他們要舉行最隆重的祭祀活動,用潔凈的牡牛和牡牛犢來奉祀阿庇斯女神。在岡比西斯入主埃及時,恰好埃及祭司發現了一頭神奇的牛犢,它全身黑色,前額上有一塊四方形的白斑,背上長出的東西像鷹,尾巴上的毛是雙股的,它的舌頭下面,還有一個聖甲蟲狀的東西,這都說明它是阿庇斯女神的化身。埃及人認為,太陽在天上的運行,是由一隻隱形的屎殼郎推動的,或者說太陽其實是個巨大糞球,因此埃及人尊稱屎殼郎為聖甲蟲。    身為波斯人的岡比西斯不信這套神奇說辭也就罷了,性格暴躁的他,居然揮劍要殺這頭牛犢,結果刺傷了它的腿,導致它傷重而死。不久後,當岡比西斯上馬時,他的佩刀刀鞘的扣子鬆掉了,裡面的刀刃刺中了他的腿部,正好傷了他過去刺傷埃及神牛阿庇斯的同一部位。這一刀傷導致了岡比西斯大腿潰爛,最後丟掉了性命。雖然這個神奇說法有宿命論的味道,卻也說明阿庇斯是埃及的重要神明。    狄奧尼索斯(Dionysus)則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他是希臘主神宙斯的私生子。在希臘和羅馬文化圈中,祭祀狄奧尼索斯的節日,相當於現在的狂歡節,是一年中最放縱的日子。曾與埃及豔后打得火熱的羅馬領袖—馬克-安東尼,就曾經打扮成狄奧尼索斯。    在南歐、中東,有供奉地方、城市保護神的習慣,一個城市或地區崛起後,地方保護神往往能會上升為高級神明,最典型的案例是雅典的保護神雅典娜,她的崛起完全依賴雅典地位的提高。幾乎全盤照抄希臘神話的羅馬神話中,與雅典娜對應的密涅瓦(Minerva),由於缺乏城市背景,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小角色。其他的例子還有巴比倫城的馬爾都克(Marduk)、上埃及的阿蒙(Amon, Amun)等等。亞歷山大城是由亞歷山大大帝興建的新城,自然也需要一個全新的城市保護神,兼有埃及奧西里斯和阿庇斯,希臘酒神狄奧尼索斯特點的塞拉庇斯成了亞歷山大的守護神,他的神廟塞拉皮雍自然成了亞歷山大的標誌性建築。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18 15:49:41 

回復

  ============================== 繼續更新 ==============================  

  ===== 左起,奧西里斯的兒子—鷹面人身的荷魯斯(Horus)、奧西里斯、奧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 =====     391年,在皇帝的暗中鼓勵下,亞歷山大城主教 Theophilos(或 Theophilus) 決定將這座巨大神廟變成教堂。為此他把一座猥瑣的塑像抬進塞拉皮雍,還把神廟秘殿中珍藏的神像抬出來遊街。在塞拉庇斯的祭司 Olympios 率領下,憤怒的異教徒們佔領神廟,並把神廟變成要塞,四齣攻殺基督徒,還將一些俘虜抓進神廟,強迫他們向塞拉庇斯獻祭,不從者則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眼見宗教衝突愈演愈烈,遠離前線的埃及又嚴重缺乏駐軍,在地方官的要求下,提奧多西派兵去埃及拉偏架。最終的結局是異教徒的反抗被剿滅,盛極一時的塞拉皮雍成了基督教堂,並以提奧多西的長子的名字,改名為阿爾卡狄烏斯(Arcadius)教堂。大約在392年,提奧多西下令禁止任何公開和私下的異教祭祀活動,基本上可以認為,所有的非基督教的宗教,都成了非法。     相比於虔誠的提奧多西,西帝格拉提安對異教和傳統宗教寬容得多,但4世紀末的基督教已經成了氣候,任何皇帝都無法抗拒教會的壓力。在米蘭主教安布羅西(Ambrose)的影響下,他將羅馬元老院中的勝利之神維克托瑞(Victory)的祭壇搬走,並放棄了羅馬皇帝的頭銜之一—首席祭司(pontifex maximus),或者說他是最後一個用過這個頭銜的羅馬皇帝。  

  ===== 格拉提安的胸像 =====    儘管格拉提安對教會做出一系列讓步,依然無法獲得帝國的支柱—軍隊的足夠支持。格拉提安的權力來自他的父親、脾氣暴躁的瓦倫提尼安一世,其父在位只有11年(364~375),而他本人即位時年僅 16 歲,3 年後其叔叔東帝瓦倫斯死於阿德里安堡戰役,除了對阿勒曼尼人的一些勝利之外,他的軍功並不顯著,導致他的權力基礎非常薄弱。383年,他手下的大將,提奧多西的老戰友馬格努斯-馬克西慕斯(Magnus Maximus)在不列顛自立為帝,並迅速在法國登陸,8月25日,格拉提安兵敗並在里昂被殺害,終年 24 歲。    在此之前,帝國西部有2位皇帝,格拉提安和他的弟弟瓦倫提尼安二世(Valentinian II),哥哥格拉提安統治高盧、不列顛和西班牙,地盤相當於四帝共治時期的西副帝康斯坦提烏斯一世;弟弟瓦二統治義大利、阿非利加(埃及之外的北非)和巴爾幹西部,地盤相當於當年的西帝馬克西米安。馬格努斯-馬克西慕斯擊殺格拉提安之後,順利接管了格拉提安的地盤。此時瓦二年僅13歲,還沒有獨立執政能力,無力阻止風頭正勁的馬格努斯的入侵,不過提奧多西顯然不願意直接面對這位老哥們,希望用虛弱的瓦二在他和馬格努斯之間做緩衝,於是他一方面承認馬格努斯為皇帝,一方面勸阻他染指瓦二統治下的義大利。就這樣羅馬帝國依然有3位皇帝,東帝提奧多西、西帝瓦二、西帝馬格努斯。     就在羅馬帝國忙於皇位更迭時,老對手薩珊帝國也在換皇帝,老邁的阿爾達希爾二世,在位僅有4年就下課了,欲知誰會上課,請看下章《帝系之爭》。  ========================= 本章結束,謝謝觀賞 ======================================================= 繼續更新 ==============================    第4章 帝系之爭    由於史料闕如,薩珊平皇帝阿爾達希爾二世的結局不明,有說被廢黜的,有說他善終的,總之383年他就下課了,在位4年,享年73歲,按中國人的說法,【73,84,閻王不叫自己去】,阿二也確實到站了。下一任薩珊皇帝是沙普爾三世—世祖沙普爾二世之子,也就是說,帝系又回到世祖系,平帝阿二系斷絕。  

  ===== 沙普爾三世的銀幣 =====    他的的銀幣正面文字為:【信仰的捍衛者,沙普爾,伊朗與非伊朗的王中王】(Defender of the Faith, Ardashir, King of Kings of Iran and non-Iran)。皇冠的造型很特殊,沒有薩珊皇冠常見的腦後絲帶。皇冠周邊有一圈開片,有些像唐僧戴的毗盧帽。皇帝的頭髮、鬍子用綴滿寶石絲帶紮起,項鏈、耳環上有巨大寶石。   背面是他的的專有聖火壇,特徵是火焰中有皇帝的巨大胸像。基座豎直,造型簡約,底部有絲帶裝飾,與大多數銀幣背面是皇帝和祆教祭司不同,這個火壇的兩側分別是皇帝和一位皇子,這位皇子很可能是日後的伊嗣俟一世(Yzadegerd I, 399-420),說明沙三追求的終極目標,是自己的子孫能江山永固,另一種合理的推測,是沙三能從叔叔手中奪回皇位,他的兒子們發揮了巨大作用。爺倆相面而立,他們身著斗篷,雙手持握權杖或儀式用品。     薩珊歷史上有3位名叫沙普爾的皇帝,沙三是最後一位,也是作為最少、在位最短的皇帝。儘管如此,依然做了幾件大事。383年他剛即位,就遣使與當時地位最高的羅馬皇帝—格拉提安交好,核心議題是依然是老問題—亞美尼亞。雖然同年格拉提安就死於馬格努斯之手,帝國地位最高的皇帝成了東帝提奧多西,羅馬帝國依然百病纏身,一切以抵禦日耳曼人、匈人入侵為首要任務,沿襲了對薩珊帝國的低調政策。世祖去世之後,薩珊帝國陷入第二瓶頸期,世祖的弟弟、兒子們都在爭權奪利,對外也很克制。古今中外有個規律,當兩強爭霸時,小國可以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借力打力,因為小國倒向任何一方,都將打破大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如果大國內斂、或實現友好、甚至只剩一個大國時,小國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因為大國不必拉攏小國了,甚至會為了避免擦槍走火而瓜分小國。冷戰期間的小國們,通過在美蘇之前騎牆,往往能獲得巨大好處,蘇聯一垮台,好日子就到頭了。380年代的中東主旋律,是羅馬、薩珊都收斂擴張鋒芒而日漸內斂,亞美尼亞就成了證明兩強友好誠意的犧牲品。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25 11:02:51 

回復

  ============================== 繼續更新 ==============================     384年—也有人認為是385,現在通常認為是387年,因為缺乏同時代的亞美尼亞史料,主要資料來自後世亞美尼亞詩人寫的史詩和羅馬史家普羅科比(Procopius)的記載,亞美尼亞的實際統治者—曼紐埃爾-馬米科尼揚(Manuel Mamikonian)去世,做了數年傀儡的安息三世(Arshak III)無力趁機接管權力,導致這個動蕩多年的山國再度陷入內亂。習慣於內亂、長期在羅馬薩珊兩大超級大國騎牆的亞美尼亞人,敏銳的發現羅馬帝國已經無力支持他們,於是一大批深諳兩頭下注之道的貴族來到泰西封,請沙三出兵幫助平息本國內亂。自開國以來就孜孜以求干預亞美尼亞內政的薩珊朝廷,自然不會放過這馬茲達大神送來的厚禮,沙三立即擁立一個名叫庫斯洛夫(Khosrov IV)的年輕安息王族為亞國國王,並把妹妹 Zruandukht 嫁給他為妻,更有甚者還任命了一個叫 Zik 的波斯人做庫斯洛夫的太師,毫無疑問,Zik 是沙三的代理人,這個小朝廷的真正掌舵人。然後沙三派兵北上護送庫斯洛夫回國即位,史稱他為庫斯洛夫四世。    面對困局的安息三世,只能向江河日下的羅馬東帝提奧多西求援。而提奧多西深知東羅的國力根本不能支撐一場新的東方戰爭,能自保就已經要感謝上帝了,但既然安息三世來求助,不有所表示也無法給本國國民和其他外國一個交代,搞不好自己也要像眾多前任一樣被推翻,所以提奧多西只能硬著頭皮象徵性的派兵東進,為安息三世撐腰打氣。雖然東羅的綜合國力要強於薩珊,但此時東羅處於危機之中,軍力低於薩珊,還要應付各色外敵和咄咄逼人的西帝馬格努斯,提奧多西不願真的為亞美尼亞打仗流血,所以深入亞美尼亞國土的羅馬、薩珊兩國遠征軍,雞犬之聲相聞,就是不打仗,很快雙方就互派使節打聽對方的底線。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達成共識,締結和約,合夥瓜分了亞美尼亞王國:    1. 亞美尼亞割讓部分土地給薩珊帝國。  2. 剩下的土地一分為二。西部,即小亞美尼亞(Lesser Armenia),以原國王安息三世為君,成為羅馬帝國附庸國。東部,即大亞美尼亞(Greater Armenia),佔據了大部分亞美尼亞國土,成為薩珊附庸國,由沙三的妹夫庫斯洛夫四世(Khosrov IV)為王。根據日後普羅科比的記載,東亞的面積相當於西亞的5倍。    無論具體時間是哪一年,387年後都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安息王朝亞美尼亞了。這裡筆者不得不多扯幾句這個中東山國,每次我寫到亞美尼亞時,都有一種酸楚感,我很同情這個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國家。不過亞美尼亞人的外交能力確實了得,通過兩面下注等運作,總能獲得超過國力的國際地位,在強國如林的中東,居然沒被其他強國和民族同化,實在不易。在我看來,亞美尼亞比中歐的腳墊國,要可愛、可敬得多。  

  ===== 紅線內是大亞美尼亞,中央黃線內是小亞美尼亞。藍線內是很晚才出現的西里西亞亞美尼亞王國,曾出兵幫助旭烈兀的蒙古西征軍 =====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25 11:04:27 

回復

  ============================== 繼續更新 ==============================     在內政和文化方面,沙三的最大遺產,是在今伊朗西部克爾曼沙赫(Kermanshah)城外的Taq-e Bostan,也就是其叔叔阿二的浮雕附近,建起自己的主題浮雕。世祖沙二站在右側,略高一點,他身邊的銘文為:【神明的虔誠信仰者,沙普爾,伊朗與非伊朗的國王,神的後裔,伊朗與非伊朗的王中王霍爾米茲德二世之子,王中王泥涅師之孫】(This is the figure of the good worshiper of Izad (God), Shapur, the king of Iran and Aniran (non-Iran), divine race from God. Son of the good worshipper of God, Hormizd, the king of Iran and Aniran, divine race, grandson of Nersi, the Shahanshah);沙三站在左側,略矮一點,他的銘文為【神明的虔誠信仰者,沙普爾,伊朗與非伊朗之王,神的後裔,伊朗與非伊朗之王沙普爾二世之子】(This is the figure of the good worshiper of Izad (God), Shapur, the king of Iran and Aniran, divine race from God. Son of the good worshiper of God, Shapur, the king of Iran and Aniran, from divine race)。爺倆的塑像高約2.97米,身體語言幾乎完全一樣,身體面向正前方,卻側臉看著對方,右手握長劍劍柄,左手握劍鞘,劍尖指向地面。打扮也相差無幾,戴項鏈、穿長褲,捲髮搭在兩肩上等等,不明真相的,可能會認為這是哥倆。    傳統上的薩珊皇帝像的腳下,都踩著一位重要的敵國人物,比如羅馬皇帝啥的。沙三腳下空無一物,說明他缺乏戰功。他的叔叔阿二在位期間也沒啥值得一提的戰功,卻依然腳踩他即位前363年入侵的尤利安皇帝,顯然沙三沒有參與過尤利安戰爭,至少他沒有突出表現。  

  ===== 沙普爾三世與其父沙二的浮雕。父親在右,稍高;兒子在左,略矮 =====     沙三的浮雕明擺著是在與叔叔阿二打擂台,叔侄倆都不約而同的將權力合法性追溯到世祖沙二身上,都在拉大旗作虎皮,難聽點就是狐假虎威。反過來說,世祖的功業實在太大,以至於繼任者都以他的繼承者自居,以各種方式尋求沙二的背書。     雖然沙三是個性格憂鬱、生活簡樸的皇帝,但依然與大多數皇帝一樣,喜歡郊遊和狩獵。388年,在一次狩獵中,他所居的帳篷被一陣龍捲風颳倒,身在其中的沙三被柱子砸傷頭部,旋即因傷重而死。不過從之後的局勢發展來看,沙三多半死於宮廷陰謀,並非意外事故。     沙三總共在位5年,終年不會超過50歲。筆者給沙三的謚號是【靜皇帝】,取【恭己鮮言曰靜,寬樂令終曰靜】,是個中等謚號。欲知誰會繼承短命的沙三,請看下一章《波瀾再起》。  ========================= 本章結束,謝謝觀賞 ======================================================= 繼續更新 ==============================    第5章 波瀾再起    388年,沙三去世之後即位的,不是其子而是其弟弟—巴赫蘭四世(Bahram IV)。他是繼273年巴赫蘭一世繼承霍爾米茲德一世,379年阿爾達希爾二世繼承世祖沙普爾二世以來,第3位兄終弟及的皇帝。筆者在前文中說過,薩珊朝的皇位繼承,不是皇帝自己就能決定的,需要有僧俗貴族的共同同意。雖然薩珊的皇權遠遠強於羅馬,卻依然比中國的弱得多。僧俗貴族在朝政上有著很大發言權,對不符合他們利益或意願的皇帝,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加以廢黜乃至殺害。從巴赫蘭一世離奇繼承霍爾米茲德一世以來,超過一半皇帝是由權貴們擁立或廢黜的,由沙三的神秘死亡,以及巴赫蘭四世的日後橫死來看,巴四的即位也絕非正常接班。  

  ===== 巴赫蘭四世的銀幣 =====    他的的銀幣正面文字為:【馬茲達信仰的捍衛者,王中王】(Defender of the Faith, Mazdayasna, King of Kings of Iran and non-Iran)。他之前的薩珊皇帝,往往在銀幣上使用【伊朗與非伊朗的王中王】、【伊朗的王中王】頭銜,巴赫蘭的頭銜很簡單,就是【王中王】,他之後的薩珊皇帝都沿襲了這個簡單頭銜,說明薩珊朝廷認為伊朗和周邊地區已經是帝國的穩固領地了,無需再使用【伊朗和非伊朗】來畫蛇添足。他的皇冠的特徵,在於兩側有鷹翼,與巴赫蘭二世、霍爾米茲德二世的皇冠相似,區別是前方有個巨大埡齒。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30 20:26:27 

回復

  ============================== 繼續更新 ==============================    背面是他的的專有聖火壇,基座細長,造型簡約,底部有絲帶裝飾,火壇的兩側分別是皇帝和一位皇子。爺倆相面而立,雙手持握權杖或儀式用品。特殊之處在於,銀幣上首次出現了鑄幣廠的花押或商標,花押位於火焰的右側,火壇右側皇子手持的權杖左側。  

  ===== 巴赫蘭四世和2位先皇的皇冠。有鷹翼和前方埡齒,無腦後絲帶 =====    巴赫蘭在即位之前,受封為克爾曼沙(Kermanshah),即克爾曼王。克爾曼(Kerman)在中國史料中叫做乞兒漫,位於今伊朗東南部,自古以來就是伊朗東南的最大城市,位於伊朗通往印度河流域乃至印度次大陸的交通要道上,所以歷來是伊朗的邊防要地。巴赫蘭四世即位後,以自己的頭銜建設新城克爾曼沙(Kermanshah)。該城也譯作克爾曼沙赫、克爾曼沙阿,位於伊朗高原的西部,背靠古都埃克巴坦那(Ecbatana, 今哈馬丹),面向兩河平原,扼守兩河平原通往伊朗高原的交通要道,著名的伊朗石刻集中地,擁有貝希斯敦石刻、本文多次提到的Taq-e Bostan,就在克爾曼沙城郊,用於向過往行人、客商展示皇家聲威。兩伊戰爭期間,克爾曼沙赫是兩伊軍隊反覆爭奪的焦點,導致該城元氣大傷,至今也沒緩過勁來。  

  ===== 左側的紅點是伊朗西部門戶克爾曼沙赫,右側的紅點是克爾曼 =====     與2位前任一樣,巴赫蘭四世的對外政策也很內斂,無意或無力招惹東羅皇帝提奧多西。對提奧多西而言,他面臨的內政問題要多於巴赫蘭,所以雙方互通使節,重申了對亞美尼亞的瓜分和睦鄰友好。早在383年,不列顛督軍馬格努斯-馬克西慕斯 (Magnus Maximus)攻殺羅馬西帝格拉提安,並自立為帝,還打算繼續東進,兼并瓦倫提尼安二世治下的義大利。馬格努斯是提奧多西的老戰友,他倆在不列顛共事過,互相知根知底,提奧多西顯然不願意直接面對馬格努斯,於是在他的調停和裁決下,馬格努斯佔據不列顛和高盧,瓦二擁有義大利和阿非利加,提奧多西和馬格努斯之間以虛弱的瓦二做隔離牆和緩衝,繼續一國三帝的政治格局。     再往前追溯,羅馬天下屬於瓦倫提尼安一世開創的瓦倫提尼安王朝,瓦一坐鎮西部的米蘭,東方給了弟弟瓦倫斯。瓦一死得早,西部分給2個兒子格拉提安和瓦二,這樣羅馬帝國出現了3位皇帝,地位最高的皇帝成了瓦倫斯,其次才是格拉提安。瓦倫斯死於阿德里安堡戰役之後,東帝的位置空缺,最後格拉提安任命提奧多西為帝,這樣羅馬依然有3位皇帝,格拉提安成了地位最高的皇帝,提奧多西最多只能排名次席,畢竟他與瓦倫提尼安王朝毫無血緣關係,還是格拉提安冊立的。格拉提安被馬格努斯處決之後,瓦二年齡太小,只有13歲,所以在3位羅馬皇帝中,提奧多西成了第一皇帝。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30 20:28:08 

回復

  ============================== 繼續更新 ==============================     毫無疑問,提奧多西對西部的裁決,對3位皇帝而言都是權宜之計,註定不能長久。首先沉不住氣的,是西帝馬格努斯,他於387年率領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進軍北義大利,直撲瓦二的首都米蘭。只有16歲的瓦二抵擋不住,與其母查士丁娜(Justina)逃往東部,向東帝提奧多西尋求避難和援助。早已羽翼豐滿的提奧多西自然不能坐視馬格努斯挑戰自己的權威,他迅速率軍西進討伐馬格努斯。388年8月,馬格努斯兵敗投降,提奧多西對這位身為階下囚的老戰友毫無憐憫之情,8月28日,馬格努斯被處決,結束了他的5年皇帝生涯。     按中國的常規,擊殺馬格努斯的提奧多西,完全可以趁機一統天下,成為整個帝國的皇帝,不過羅馬的政治生態卻不是這樣,東西分治已經是帝國常態,至少在現階段,提奧多西還沒有下定決心兼并西部,尤其是他的2個兒子還沒有成年,還不如讓瓦二繼續做自己的被保護人呢。除了保留瓦二的皇位之外,提奧多西還採取了另一個措施—迎娶瓦二的姐姐加拉(Galla),靠與瓦倫提尼安王朝的聯姻,鞏固自己的地位。再往前追溯,374年,提奧多西的大舅哥格拉提安,迎娶了君士坦丁大帝的孫女君士坦緹婭(Flavia Maxima Constantia)為妻,這樣提奧多西又與君士坦丁王朝拉上了親戚。而根據君士坦丁王朝的自我宣傳,君士坦丁王朝的開創者—康斯坦提烏斯一世,是克勞狄二世 (Claudius II 268~270)的弟弟的外孫子。就這樣,提奧多西通過與加拉的婚姻,與多個王朝搭上了轉折親。     388到391年間,提奧多西一直在義大利盤桓,將東方老巢交給了長子阿爾卡狄烏斯(Arcadius)管理。阿爾卡狄烏斯於377或378年生於西班牙老家,383年被父親冊立為共治皇帝,提奧多西讓他主管東方時,只有10多歲,並無獨立執政能力,提奧多西沒有兼并西部,其真正原因可能在此。391年,提奧多西回到君士坦丁堡,但他留下法蘭克裔心腹大將阿波加斯特(Arbogast),充當自己的代理人,監護瓦二,並實際管理西部。阿波加斯特出身於西羅的軍人世家,他的叔叔(或舅舅)是以西羅派遣軍司令的身份,參加了阿德里安堡戰役的日口蘑(Richomeres)。阿德里安堡戰役後,阿波加斯特多次與哥特人作戰,直到成為提奧多西的愛將。  

  ===== 瓦倫提尼安二世 =====    392年,似乎永遠也長不大的瓦二已經21歲了,做了多年傀儡的他,對專權跋扈的蠻族將領阿波加斯特日益不滿。另一方面,靠一刀一槍、出生入死才贏得富貴的阿波加斯特,對含著金勺子出生的瓦二也100個瞧不起。最終,阿波加斯特在5月16日謀殺了瓦二,瓦倫提尼安王朝滅亡。一開始,掌握了西部實權的阿波加斯特,提出擁立提奧多西的長子阿爾卡狄烏斯為西帝,不久阿波加斯特便改了主意,轉而另立自己的老友、資深官僚歐根(Eugenius)為西帝。對這個結果,不想讓兒子去西部做傀儡和人質的提奧多西,給予了承認。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30 20:30:55 

回復

  ============================== 繼續更新 ==============================     表面上看,阿波加斯特的所作所為,與羅馬歷史上的眾多內亂沒什麼區別,但深究一下就會發現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跡象。首先,日耳曼人或日耳曼人為核心的軍隊,在帝國軍政界的地位日益增長,直到其代表人物阿波加斯特殺害皇帝,完全掌控半個帝國。其次,雖然蠻族的實際地位已經如此之高,卻還不能像之前的軍頭那樣,公然披上紫袍稱孤道寡,只能退而求其次,躲在幕後做太上皇。第三,蠻族軍隊與羅馬百姓的關係非常惡劣,嚴格的說蠻族不是羅馬公民或臣民,對帝國沒有忠誠和歸屬感,他們參軍完全是為了軍餉和戰利品,本質上說他們是僱傭兵。此時羅馬已經完全喪失了對外擴張能力,幾乎所有的戰爭都是防禦戰和內戰,在帝國境內行軍打仗的蠻族軍隊,軍紀渙散,四處擾民,民憤極大。在這種局面下,蠻族將領自知當不了皇帝,便退而求其次,擁立羅馬人做傀儡皇帝。最後,日耳曼等蠻族多信阿里安派,而羅馬人多信尼西亞派,這也是阿波加斯特們不能做皇帝的重要原因。日後克洛維的法蘭克王國能成為西歐最成功的蠻族國家,與克洛維及其徒眾接受了尼西亞派信仰,有著直接關係。     歐根是個修辭學家,深受希臘哲學和文化熏陶,在信仰上,他是個並不虔誠的基督徒。為了鞏固權位,他處處與虔誠的基督徒提奧多西唱反調,積極尋求異教徒支持,對抗提奧多西的基督化政策。異教徒們則將其視為新的尤利安,紛紛聚攏在他的周圍。對西部的異動,提奧多西也採取了相應措施,393年1月,他任命次子霍諾留為西部副帝。此時霍諾留只有9歲,根本不可能執政,提奧多西這麼做,顯然是要分歐根和阿波加斯特的權力,歐根和阿波加斯特對此表示不能接受,這樣帝國東西2個朝廷只能分道揚鑣,各自調兵遣將,準備用內戰來解決糾紛。    394年5月,經過周密準備的提奧多西,率領阿德里安堡戰役以來最大規模的羅馬大軍西征。不過這支軍隊已經與此前的羅馬大軍有著本質不同,軍隊的核心不再是羅馬人,而是軍紀敗壞卻戰鬥力強悍的日耳曼人。在他的軍隊中,有2位蠻族年輕人最令人矚目。一位是皇帝的乾女婿,汪達爾人斯提里科,另一位是西哥特領袖阿拉里克。     斯提里科(Stilicho)大約生於359年,他的父親是汪達爾人,母親則是羅馬人。他長期在提奧多西手下服役,383年受命出使薩珊帝國,與沙普爾三世談判亞美尼亞事務。據說他的翩翩風度打動了躲在幕後的薩珊公主的芳心,不過已經訂婚的他,為了避開公主的情書和國王的宴會,躲到泰西封的郊外去打老虎,直到規定的出使日期滿了為止……據說從此之後,不幸的老虎就在薩珊境內絕跡了。他的妻子是提奧多西的弟弟霍諾留的女兒—塞蕾娜(Serena),由於霍諾留早死,提奧多西收養侄女為養女,所以斯提里科實際上是皇帝的侄女婿。     阿拉里克大約生於370年,是個純粹的西哥特人,376年為躲避匈人的追殺,而隨西哥特領袖阿塔納里希進入羅馬帝國境內。382年,坐上東羅馬皇位不久的奧多西皇帝,與阿塔納里希簽訂《君士坦丁堡條約》,從此西哥特-阿蘭蠻族在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起自己的半獨立王國,蠻族戰士則以盟軍(foederati)的身份在羅馬軍中服役。條約簽字後不久,阿塔納里希就去世了,使西哥特人群龍無首,在提奧多西的分化瓦解之下,剛剛有些摸樣的西哥特王國被皇帝實際控制了,否則羅馬帝國大分裂的局面將提前100多年出現。出身西哥特貴族家庭的阿拉里克,與多數同胞一樣,很早就以羅馬盟軍的身份,投身軍旅生涯。由於作戰勇敢、武藝高強、組織能力卓越,很快就成為西哥特人的領袖。這次皇帝組織大軍西征,他率領自己的部曲,以方面大將的身份加入了皇帝大軍。雖然筆者不能確定在此次遠征之前,阿拉里克是否就與斯提里科共事,但此戰之後,他們倆的鬥爭就成為此後20年的羅馬歷史的主旋律。無論如何,由於汪達爾人與西哥特人是世仇,這2位年輕人的關係一直很惡劣。如果再加上他們即將面對的敵人—法蘭克人阿波加斯特,民族大遷徙中的三大日耳曼族群—法蘭克、汪達爾、哥特,這次都到齊了。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30 20:31:54 

回復

  ============================== 繼續更新 ==============================    9月5日,在斯洛維尼亞境內的弗里基德河(Frigidus)河畔,東西兩軍展開會戰,兩軍的人數不詳,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東軍有2萬哥特人。戰前雙方都進行了一番祈禱和占卜,提奧多西得到的占卜結果是,他會以高昂代價贏得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西軍則向羅馬傳統神明朱庇特(Jupiter, 即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大力神赫勒克勒斯(Hercules,即武仙座,C-130大力神運輸機)祈禱。首先發動攻擊的是東軍,提奧多西讓阿拉里克率領哥特人打頭陣,其結果是哥特人損失慘重卻進展甚微,在阿德里安堡戰役中死裡逃生的高加索伊比利亞裔將領Bacurius,在此戰中陣亡。激烈而殘酷的戰鬥持續到傍晚才告一段落,東軍損失慘重、士氣低落,加上客場作戰的不利因素,似乎失敗已經不可避免。西軍則自認為勝局已定,開始提前慶祝。面對不利局面的提奧多西,只得通宵祈禱上帝顯靈,幫助他戰勝異教徒。    次日兩軍再戰,正當雙方激戰時,突然東風大作,吹得西軍睜不開眼睛。自提奧多西以下,東軍將士都認為這是上帝顯靈,送來神風來幫忙,於是士氣大振,一舉擊破阿波加斯特和他的傀儡皇帝歐根。歐根陛下跑得慢,被東軍俘獲,旋即被處決。阿波加斯特不愧是蠻族出身,身強力壯、腿腳靈便,他見勢不妙便遁入阿爾卑斯山,皇帝自然要宜將剩勇追窮寇,將阿波加斯特藏身的山區圍得鐵桶一般。經過數日的猶豫和觀望,自知無法逃生的阿波加斯特伏劍自殺。    經弗里基德河一戰,提奧多西毫無爭議的一統羅馬天下,成為最後一個統治著整個羅馬帝國的皇帝。此戰除了讓提奧多西登上個人的事業巔峰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某些方面,其影響甚至超過了阿德里安堡戰役。  1. 羅馬帝國的傳統宗教力量被徹底摧毀,此後再也有哪個歐洲人,動過反基督化的念頭。此戰的宗教意義,堪比君士坦丁的馬爾維橋戰役。  2. 嚴重削弱了帝國的軍力。阿德里安堡戰役已經摧毀了東羅馬帝國的軍事力量,提奧多西辛辛苦苦的組建的軍隊,其軍事核心成了日耳曼等蠻族。相比之下,西羅的軍力還算完整,但經此一戰,西羅的傳統軍隊也被徹底摧毀,從此也和東部一樣,走上了蠻族化的不歸路。由於西部的軍事壓力更大,經濟文化更落後,所以西部軍隊的蠻族化程度,還要超過東部。最終的結果,是476年西羅蠻族僱傭軍廢黜西羅皇帝,滅亡西羅馬帝國。  3. 東羅軍隊中的蠻族戰士,以慘重的傷亡換得提奧多西一統天下,卻沒得到足夠賞賜和地盤,讓阿拉里克以下的蠻族將士心生不滿,在他們看來,提奧多西是故意讓他們送死,所謂【打死敵軍平外患,打死友軍平內亂】,所以提奧多西剛死,阿拉里克就率部造反了。  4. 早在 390 年,由於軍民關係、羅馬人與蠻族的關係惡劣,希臘名城色薩洛尼卡(Thessalonica)的市民們,在光天化日之下殺害了當地駐軍司令—哥特裔將軍 Butheric。得到消息的提奧多西沒有發怒,反而擺出一副寬宏大度的姿態,邀請色薩洛尼卡市民,到當地的橢圓大競技場(hippodrome)觀看皇帝提供的免費演出。當觀眾坐滿之後,皇帝陛下凶相畢露,讓他的以蠻族為主的將士們,在場內縱情屠殺市民,其結果是上千參與或圍觀或暴亂的市民被屠殺,釀成了著名的【色薩洛尼卡大屠殺】。這一事件說明足以說明當時羅馬百姓與軍隊,羅馬人與蠻族的惡劣關係,已經達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而在皇帝看來,軍隊是他的權力支柱,至於黎民百姓,至少遠不如軍隊重要,當軍隊和百姓發生衝突時,他必須站在軍隊一邊,用百姓的人頭來取悅軍隊。然而在另一方面,提奧多西對他的蠻族軍隊,也絕非完全信任,他招募蠻族從軍,其實是迫不得已,為了帝國的長治久安,他也在想方設法削弱蠻族勢力。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5-30 20:33:09 

回復

  ============================== 繼續更新 ==============================    隨著阿波加斯特、歐根的敗亡,羅馬帝國再也不會容忍基督教之外的宗教了,象徵著羅馬傳統文化和信仰的勝利之神維克托瑞(Victory)的祭壇,永久失去了搬回羅馬元老院的機會。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都以武功立國,勝利之神維克托瑞(Victory)是最受羅馬朝廷和百姓尊崇的神明之一。君士坦丁大帝於馬爾維橋戰役擊殺偽帝馬克森提烏斯,佔領羅馬城之後,為了表明自己與傳統宗教決裂,下令將維克托瑞的祭壇搬出元老院。到了360年代,叛教者尤利安又把祭壇搬回元老院。之後格拉提安皇帝在米蘭主教安布羅西(Ambrose)的影響下,再次將它搬出元老院,還放棄了羅馬皇帝的頭銜之一—首席祭司(pontifex maximus),或者說他是最後一個用過這個頭銜的羅馬皇帝。384年,老派官僚 Symmachus 建議瓦倫提尼安二世將祭壇搬回到元老院,他的理由很冠冕堂皇:【條條大路通上帝】(many ways to reach God),安布羅西的回應非常直截了當:【通上帝路只一條】(only one way to reach God),最終阻止了瓦二搬回神壇的念想。等提奧多西一統天下,傳統宗教徹底喪失翻盤的機會。提皇帝做的另一件大事,是在393年結束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理由是奧運會是希臘傳統宗教的遺毒,與基督教義衝突。    

  ===== 提奧多西的銀盤 =====    就在統一羅馬帝國的次年—395年1月17日,提奧多西病逝於米蘭,終年48歲,在位16年。鑒於他對基督教事業的偉大貢獻,基督教會授予他大帝(the Great)的稱號。筆者給提奧多西的稱號是【世祖武皇帝】,與晉武帝司馬炎的稱號相同,提奧多西與司馬炎的共性,是都統一了各自的帝國,死後都帝國分裂、蠻族橫行。    欲知提奧多西去世後的羅馬帝國,會往何處去,請看下一章《一生之敵》。  ========================= 本章結束,謝謝觀賞 ======================================================= 繼續更新 ==============================    第6章 一生之敵  提奧多西的第一任妻子,是Aelia Flaccilla,他們倆有3個孩子,其中2個男孩,分別是長子阿爾卡狄烏斯(Arcadius, 378~383~395~408)、次子霍諾留(Honorius, 384~393~395~423),1個女兒—幼年夭折的Aelia Pulcheria。大約在385年,Aelia Flaccilla去世,身為皇帝的提奧多西,很快就續弦另娶,新皇后是瓦倫提尼安一世的女兒,格拉提安皇帝的妹妹加拉(Galla),這樣提奧多西就與瓦倫提尼安王朝搭上了親戚。加拉生了3個孩子,長大成人的只有一個女兒—生於392年的普拉西迪婭(Aelia Galla Placidia),394年,在老公的弗里基德河戰役前後,加拉死於難產。    395年提奧多西駕崩時,他是個鰥夫,在世的子女有3位:17歲的阿爾卡狄烏斯、11歲的霍諾留、3歲的普拉西迪婭。在此之前的383和393年,阿爾卡狄烏斯、霍諾留就已經相繼被老爹冊立為東、西部皇帝,所以提奧多西去世時,羅馬帝國便在哥倆之間分家,雙方以東經19度為界。後世史家將395年視為羅馬帝國分裂的年份、西方歷史的標誌性時間點,不過從當時的羅馬人看來,這只是帝國的多次分治之一,根本不足為奇。1國2帝乃至3帝、4帝,都是帝國常態,阿、霍兄弟只能叫分治,不能叫分裂。事實上,直到800年查理曼當上皇帝,法統上的羅馬帝國,從來沒有分裂過。  

  ===== 羅馬帝國的分治 =====    說到這裡,筆者要扯幾句閑話。東經19度是羅馬帝國的傳統東西分界線,它對地中海世界的地緣影響極為深遠,餘波盪漾至今,今天熱熱鬧鬧的利比亞局勢,上世紀的南斯拉夫分裂,都是圍繞東經19度線展開的。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3 22:07:09 

  ============================== 繼續更新 ==============================    今天的利比亞(Libya)的版圖,正中央是寬闊而深凹的錫爾特灣(Gulf of Sirte, 也叫錫德拉灣/Gulf of Sidra),海灣沿岸基本都是沙漠,不適合人類生存。錫爾特灣西面,叫做的黎波里塔尼亞(Tripolitania),得名於今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早在迦太基時代,的黎波里塔尼亞就在迦太基的版圖內,屬典型的西地中海文化圈。布匿戰爭之後,的黎波里塔尼亞被羅馬帝國征服,羅馬人將的黎波里塔尼亞及其以西的北非,統稱為阿非利加(Africa),戰勝漢尼拔的大西庇阿,也叫阿非利加的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錫爾特灣東面,叫昔蘭尼加(Cyrenica),首府是班加西(Banghazi),由於地理上原因,昔蘭尼加在陸地上受埃及影響,在海上受希臘影響,屬典型的東地中海文化圈。大多數埃及王朝,都同時擁有昔蘭尼加。羅馬帝國時代,羅馬人將北非分為2部分,埃及、阿非利加,埃及包括現代埃及和昔蘭尼加,阿非利加則是埃及之外的北非統稱。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時代,昔蘭尼加屬於埃及大區,歸東帝所有。羅馬帝國完全分裂之後,昔蘭尼加一直在東羅馬帝國治下,阿拉伯征服的浪潮中,此地也與埃及一道被阿拉伯人征服。  

  ===== 利比亞局勢圖,紅線是東經19度,我認為利比亞會沿著紅線分裂。即使能統一,也會事實分裂,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成為平行首都,否則無法平衡東西的利益和地位 =====    阿拉伯征服後,阿拉伯人沿襲了羅馬人對北非的劃分。西部的阿非利加改稱馬格里布(Maghreb),包括的黎波里塔尼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東部依然叫做埃及,昔蘭尼加是埃及的一部分。到了近代,的黎波里與阿爾及爾等馬格里布城市一樣,成了巴巴裏海盜(Barbary corsairs)的老巢。昔蘭尼加則一如既往的是埃及的一部分,受奧斯曼帝國統治。由於長期的分隔,昔蘭尼加與的黎波里塔尼亞,在文化傳統、經濟模式等方面差距很大。直到1911年的意土戰爭,義大利吞併昔蘭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亞,將兩地合併並命名為利比亞(Libya),才創建了現代利比亞的雛形。由以上歷史沿革可以看出,利比亞是個毫無歷史積澱的人造國家,從義大利人搞出利比亞至今,恰好100年整,如果從獨立的利比亞伊德里斯王朝(Idrisid dynasty)開始算,至今不過60年。    利比亞的兩大城市的黎波里、班加西,分別在版圖兩端,尤其是的黎波里,非常靠近突尼西亞邊境。整個國家大致呈現兩頭蛇布局,不問可知,兩大城市的居民互相看不上。從整體上看,利比亞屬於東北非,西北非的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才算馬格里布,但卡扎菲的利比亞還是加入了馬格里布聯盟,導致另一個北非國家埃及,孤立於北非。如果利比亞只有的黎波里塔尼亞,那麼卡扎菲加入馬格里布無可厚非,但利比亞還有傳統上屬於埃及的昔蘭尼加,那麼只能認為卡扎菲覺得埃及是他的頭號大敵,必須依靠馬格里布的集體力量來對抗埃及。對內,上校的國策是抬高西部,打壓東部。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3 22:12:27 

  ============================== 繼續更新 ==============================    

  ===== 一戰期間的巴爾幹,注意當時的塞爾維亞王國,及其西部邊界 =====     19度線的另一個影響,是在巴爾幹,最終導致南斯拉夫分裂。今天塞爾維亞的版圖,大致是個長方形,黑山的近乎菱形,塞爾維亞的西部邊界和黑山的西北邊界,大致就是19度線。此線以東,是東羅馬帝國和東正教的地盤,後來落入奧斯曼帝國手中;以西—包括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是西羅馬帝國和天主教的地盤,後來落入奧匈帝國手中,文化上深受西歐和德、奧等日耳曼人的影響,經濟較為發達。線兩側成為一個國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事情,作為戰勝國的塞爾維亞王國—刺殺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的刺客就是塞爾維亞人,兼并了解體的奧匈帝國治下的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成立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國王兼任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國王,頭戴3頂王冠。由上述的脈絡可知,南斯拉夫的壽命比利比亞還要短,所以東歐劇變期間,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立刻脫離南斯拉夫,率先承認克羅埃西亞的國家,正是奧匈帝國的鐵杆盟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繼承國—剛剛統一的德國,失去克、斯的南斯拉夫則成為南聯盟。受克、斯獨立的鼓舞,19度線以西的波黑也鬧起了獨立,把南聯盟鬧成了塞黑,最終黑山也獨立了,讓塞黑變成塞爾維亞,南斯拉夫的解體終於徹底結束。  

  ===== 解體後的南斯拉夫,紅線是東經19度。此圖比較老,黑山還沒獨立,但很典型。紅線以東的塞、黑山都是東正教國家。西面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信天主教。波黑是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犬牙交錯的地方 =====     這次利比亞內戰,是該國東西部各種積怨的總爆發,埃及明裡暗裡支持班加西政權,是可想而知、合情合理的。埃及在利比亞內戰中的角色,很像南斯拉夫分裂時期的德國,只不過埃及也剛剛結束內亂,對外比較收斂,否則一定會率先承認承認昔蘭尼加獨立,或者公開、大舉支持反政府武裝。對利比亞亂局的結局,我認為會利比亞分裂為2個國家。即使維持統一,東部的昔蘭尼加也會像伊拉克的庫爾德地區一樣,實現事實獨立,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會成為平行首都,否則無法平衡東西部矛盾。為了維持獨立或事實獨立,昔蘭尼加會成為埃及的小弟,的黎波里塔尼亞則成為真正的馬格里布國家。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3 22:13:37 

  ============================== 繼續更新 ==============================     說完19度線,接著說羅馬帝國。在後提奧多西時代,除了3位年輕、年幼的皇帝、公主之外,最重要的人物,莫過於提奧多西的侄女婿—斯提里科。此時斯提里科36歲,按當時的平均壽命,這個年齡可謂年富力強的黃金年齡,斯駙馬有才幹、有功勛、身兼皇親國戚,如果沒有意外,他會是除了皇帝之外最有權勢的人物。鑒於次子、西帝霍諾留年齡太小,西部的國防壓力又更大,所以提奧多西讓斯提里科去西部輔佐霍諾留,擔任西羅馬的全軍統帥(de facto),或曰太尉,鎮守萊茵河防線,對付阿勒曼尼人和法蘭克人。    曾經有論者質疑,為何提奧多西不讓斯提里科做共治皇帝呢?羅馬人使用羅馬法,在繼承製度上,女婿與兒子的地位差不多,四帝共治時代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就讓女婿做繼承人。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解答,只要看看阿波加斯特的經歷,就知道身為汪達爾人的斯提里科不可能當上皇帝,最多以幕後掌權者的身份做事實皇帝。由於阿爾卡狄烏斯、霍諾留過於年輕,他倆的皇權都不出意料的落入大臣手中,東部權臣是宮廷總管魯費努斯(Rufinus),西部的實際統治者則是米蘭大主教安布羅西,總之2位皇帝都對堂姐夫斯提里科十分忌憚,想方設法的削弱他的影響。     就在395年,東晉烈宗孝武帝司馬曜的太元20年、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的登國10年、提奧多西去世的同年,羅馬帝國發生了2件大事。一是經過20年的沉寂,匈人又顯露出咄咄逼人的擴張氣勢,一支匈人大軍從東歐草原出發,翻越高加索山脈,一路向西南奔襲羅馬人實際控制下的西亞美尼亞王國、土耳其東部的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直驅敘利亞。原本駐紮在敘利亞,防禦薩珊入侵的數個羅馬軍團,由於連續多年的羅馬-薩珊的友好關係,加上阿爾卡狄烏斯企圖在分家過程中多佔便宜,而被調防到西部,導致敘利亞的防務空虛,匈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破城敘利亞的首府、羅馬亞洲第一大城安條克。接下來的數日,則是血腥的屠城,數十萬市民被屠戮和掠賣為奴。如入無人之境的匈軍,驚詫於敘利亞的富庶和空虛,既然東羅無力驅趕他們,就索性住了下來,直到398年才完全撤軍。另一支匈軍則渡過多瑙河,橫掃巴爾幹半島北部,從保加利亞一氣打到克羅埃西亞。     第二件大事則是東羅馬帝國頭號名將兼西哥特-阿蘭人領袖阿拉里克(Alaric),舉兵造反了。阿拉里克對羅馬帝國的不滿,可謂由來已久、源遠流長。往遠了說,本來應該是個獨立王國的西哥特王國,在阿塔納里希死後,就被提奧多西實際控制了,從獨立王國變成自治區。往近了說,阿拉里克和他的西哥特-阿蘭戰士,在弗里基德河戰役中出生入死,傷亡慘重,為提奧多西統一羅馬帝國立下首功,卻沒得到足夠的賞賜。阿拉里克看出來了,提奧多西是【殺死敵人除外患,打死我軍除內亂】的套路,照這麼玩下去,他和他的部曲,早晚要徹底覆滅。阿拉里克造反的導火索,則是面對匈人入侵無可奈何的東羅朝廷,要他們離開定居20年的下莫西亞(Lower Moesia),舉族遷徙到多瑙河南岸,去與匈人硬碰硬。阿拉里克既不想與強大的匈人拚命,他的部曲也不想離開生活了20年的故居,於是被以部曲抬上盾牌的形式選舉為國王的阿拉里克索性舉族反叛,南下直驅君士坦丁堡。此時君堡的東羅禁衛軍,不僅人數少,成員也多是日耳曼人,相當同情同族的阿拉里克,不但不願與阿拉里克打仗,甚至頗有人願意做帶路黨,只要阿拉里克大軍一到,他們就打開君士坦丁堡的大門。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3 22:14:33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正在法德邊境鎮守萊茵河前線的斯提里科,率領所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橫穿半個歐洲,在阿拉里克抵達君士坦丁堡之前,於色雷斯地區,追上並包圍了阿拉里克。阿拉里克的數次殊死突圍嘗試均被斯駙馬粉碎,眼看日後混的風生水起的西哥特就要全族覆沒,斯提里科收到東羅馬帝國皇帝阿爾卡狄烏斯發來的一封信。  尊敬的斯提里科將軍:  您近日來在我國領土上的行為令朕十分不解和憤怒!根據我國內閣成員近日來的報告,您在未經我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率領軍隊開入我國領土,殺戮我國人民,赤裸裸地破壞我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我不得不遺憾地通知你,此事已經嚴重地破壞了來之不易的雙邊友好關係。我,東羅馬帝國皇帝,在此嚴正地責成您,立即停止目前的這種侵略行徑,毫不遲疑地率領您的全體部下返回貴國領土,並對貴軍對我國造成的一切損失給予相應的賠償。否則的話,我,東羅馬帝國皇帝,將立即向貴國宣戰……     斯提里科的軍事行動,確實沒得到阿爾卡狄烏斯的批准,而是應魯費努斯的請求而發起的。然而魯費努斯是阿爾卡狄烏斯的輔政大臣,魯費努斯的意思就是東帝的意思。按眼前這封信的說法,他放棄萊茵河的防務,千里來援的行動,全都成了【侵略行徑】,不僅不會得到任何獎賞,相反卻要【對造成的一切損失給予相應的賠償】?!西羅馬帝國不僅肯定不會支付這筆費用,很可能還要追查他擅自行動的責任。啼笑皆非、兩面不是人的斯提里科立即拔營起寨,率部西返,羅馬帝國的災星阿拉里克就這樣逃出生天。    整個事件的內幕並不複雜:一、魯費努斯受了阿拉里克的賄賂,後者還答應不再攻擊君士坦丁堡;二、魯費努斯和阿爾卡狄烏斯不希望斯提里科立功太多,因為這樣會威脅他們君臣的地位;三、魯費努斯希望以夷制夷、養寇自重,留著阿拉里克對付斯提里科並抬高自己的身價;四、為了討哥特裔禁衛軍的歡心,魯費努斯認為有必要放走阿拉里克,他自己甚至還穿上哥特的民族服裝去拜訪禁衛軍長官—哥特人蓋納(Gainas)。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3 22:16:01 

  ============================== 繼續更新 ==============================    自以為為帝國立下大功、又得到禁衛軍和阿拉里克背書的魯費努斯,從此愈加飛揚跋扈,企圖將女兒嫁給阿爾卡狄烏斯皇帝。他的囂張行徑,很快就引起大太監奧特羅匹烏斯(Eutropius)的不滿,11月27日,在他視察軍營時,被已經與奧特羅匹烏斯勾結在一起的蓋納殺死。之後東羅的軍政大權,由奧特羅匹烏斯(Eutropius)、蓋納、皇后奧多希婭(Aelia Eudoxia)瓜分。     僥倖逃出生天的阿拉里克,放棄了進軍君士坦丁堡的計劃。正如君士坦丁大帝選擇君士坦丁堡的原因,君士坦丁堡扼守歐亞、黑海地中海交通的要衝,如果阿拉里克不攻下君士坦丁堡,就無法進入亞洲,巴爾幹北部太窮,西面的義大利則是西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一時難以攻取,所以可供阿拉里克征服的地域,就只剩下巴爾幹南部的希臘了。由於距離多瑙河前線較遠,又地處東地中海的中央,因此希臘是巴爾幹最富庶、兵力最空虛的地區,數百年的太平歲月,早已磨平了曾經尚武的希臘人的鬥志。396年,阿拉里克軍一路奔向西南,翻越著名天險和希臘門戶—溫泉關。連克科林斯(Corinth)、阿爾戈斯(Argos)、斯巴達(Sparta)等神話時代就大名鼎鼎的城市,除了雅典用巨額財物換取阿拉里克的饒恕之外,其餘城市都慘遭屠掠。然而這些來自貧窮的莫西亞的蠻族大軍,也很快醉心溫柔鄉,樂不思蜀、不思進取起來,阿拉里克似乎也打算在希臘立國了。    歷史的時針指向397年時,東羅的局勢已經糜爛不堪。敘利亞地區有匈人盤踞,希臘則有阿拉里克在蹂躪,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兩大敵人的夾擊之下。毫無疑問,距離帝都更近的阿拉里克是帝國的最大威脅,必須優先解決。但以哥特人為核心的禁衛軍,卻不願面對同胞阿拉里克,一再消極怠工。左思右想之下,東羅朝廷終於硬著頭皮,邀請隸屬於西羅的斯提里科入境平定阿拉里克。斯提里科也報以積極響應,迅速進軍希臘。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斯駙馬這麼積極也不僅僅出於對帝國的熱愛,雖說東羅深陷困境,但經濟實力和富庶程度依然在西羅之上,東部的埃及是全羅馬的麵包籃子,小亞細亞盛產駿馬,敘利亞扼守著通往薩珊、中國的絲綢之路。無論是東羅還是西羅,軍隊的核心都是日耳曼戰士,羅馬軍隊與其說是政府軍,不如說是僱傭軍,兩個朝廷養兵的成本大幅上漲,沒有東部的財政支持,斯駙馬也無力維持他的大軍。既然東帝來求自己,自然要提供軍餉,阿拉里克佔據的希臘,也是個富庶地區,消滅或趕走阿拉里克之後,對希臘再來一遍劫掠,東羅朝廷不會也無力阻止,又是一個發財機會。    於是斯駙馬的大軍沿著亞得里亞海,海陸並進,迅速佔據和切斷狹窄的科林斯地峽,將阿拉里克隔絕在貧瘠、乾旱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眼看又要全軍覆滅,阿拉里克再次利用羅馬朝廷與斯提里科的矛盾,用重金買通奧特羅匹烏斯,讓他切斷斯駙馬的補給。希臘從來不是個盛產農產品的地區,地形崎嶇多山,平原很少,除了葡萄酒和橄欖油等經濟作物之外,糧食一直要靠海外進口,至今糧食都不能自給。隨著東羅的背叛,斯駙馬與阿拉里克一樣,都陷入斷糧的窘境。斯駙馬也看出來了,東羅通過豢養阿拉里克對付自己,那麼他也可以通過放阿拉里克一馬,向相對富裕的東羅朝廷攫取好處,這世界上誰比誰傻呀。於是斯駙馬對阿拉里克網開一面,縱其北上進入塞爾維亞境內,阿拉里克再度躲過一劫。     雖然阿拉里克沒有被剿滅,可他的勢力已經被嚴重削弱,他的新流竄區,位於東西羅馬帝國之間,現在是誰的威脅還不好說。富庶的希臘的光復,無疑是件值得東羅君臣慶祝的事,君士坦丁堡的安全局勢,大為緩解。緩過勁來的東羅朝廷,通過一系列談判和軍事行動,最終迫使盤踞敘利亞的匈人撤軍。到398年時,東羅馬帝國基本轉危為安。============================== 繼續更新 ==============================     回到西部的斯駙馬,沒得到絲毫休息。他的下一個敵人,是盤踞迦太基叛亂的柏柏爾人吉多(Gildo)。前文提到,提奧多西的父親—老提奧多西的最後戰功,是平定北非的一場叛亂,隨後老提就被格拉提安皇帝處死。老提在北非作戰時,與吉多是同事兼戰友,雙方有很深的交情。提奧多西上台之後,吉多得到了重用,提奧多西去世時,他已經是阿非利加的軍政一把手。根據東西分治方案,吉多治下的阿非利加屬於西部皇帝霍諾留。由於麵包籃子埃及屬於東部,阿非利加就成了西部的糧倉,頻繁的戰爭導致西部物價特別是糧價飛漲、民怨沸騰,吉多認為有機可乘,索性利用民變造反,並向東羅求援以增強力量。對西羅馬朝廷而言,吉多的威脅遠比阿拉里克大得多,命令斯提里科率軍平叛。北非的戰事還算順利,吉多很快就徹底失敗,自殺身亡。     轉過年來的399年,從東方的薩珊帝國傳來一個消息,薩珊皇帝巴赫蘭四世下課了,他的侄子、沙普爾三世之子伊嗣侯一世即位。伊嗣侯的上位,標誌著薩珊帝國的20年動蕩期的結束,第5季《廿年之癢》也就此結束。欲知薩珊帝國究竟發生了什麼,請看第6季《山河破碎》。    最後附上本季年表。    379,東羅馬提奧多西皇帝即位為東帝,薩珊平帝阿爾達希爾二世即位。  382,阿塔納里希與東帝提奧多西簽訂《君士坦丁堡條約》,開創西哥特模式,此後不久阿塔納里希去世。  383,薩珊平帝阿爾達希爾二世下課,世祖之子靜帝沙普爾三世即位。不列顛督軍馬格努斯-馬克西慕斯攻殺羅馬西帝格拉提安,並自立為帝。羅馬3位皇帝並立:東帝提奧多西,西帝瓦倫提尼安二世、西帝馬格努斯。  387,馬格努斯入侵義大利,羅馬內戰開始  388,靜帝沙普爾三世去世,其弟昭帝巴赫蘭四世即位。提奧多西殺馬格努斯,羅馬帝國有2位皇帝,東帝提奧多西,西帝瓦二  391,提奧多西回到東部,留下大將阿波加斯特監護西帝瓦倫提尼安二世  392,阿波加斯特殺瓦倫提尼安二世,擁立老朋友歐根做西帝  394,羅馬內戰再起,提奧多西揮師西進,於弗里基德河戰役,擊破並殺死歐根皇帝和大將阿波加斯特,最後一次統一羅馬帝國。  395,東羅世祖武皇帝提奧多西去世,長子阿爾卡狄烏斯為東帝,次子霍諾留為西帝,羅馬徹底分裂。阿拉里克起兵造反  397,西羅將領斯提里科率軍攻入希臘,準備剿滅阿拉里克。後者通過成功運作,不僅逃出生天,還受到東羅招安,當上了伊利里亞總督。  399,薩珊昭帝巴赫蘭四世被侄子伊嗣侯一世殺害,後者即位稱帝,薩珊帝國第2瓶頸期結束。    ========================= 本季結束,謝謝觀賞 ======================================================= 繼續更新 ==============================    第6季 山河破碎  序言  本季名為《山河破碎》,從399年,薩珊世宗明皇帝伊嗣侯一世即位,寫到 457 年,宣宗襄皇帝伊嗣侯二世去世為止,其間有58年。這段時間,與匈人領袖烏爾丁崛起,到 453 年阿提拉去世基本一致,是民族大遷徙的高潮。    這 58 年中的薩珊帝國與羅馬帝國的狀態完全不同,薩珊維持了頂級強國的風範,特別是野驢巴赫蘭五世,以大破嚈噠的輝煌勝利,保證了領土與主權完整,迫使嚈噠20年不敢南下牧馬,躲過了民族大遷徙的浪潮。東羅馬帝國的情況比薩珊差一些,可提奧多西二世的 42 年穩定統治,成功的讓東羅躲過一劫,為百年後的查士丁尼復興,打下了堅實基礎。西羅馬帝國最悲催,國勢日衰、君主昏暗,多次發生自毀長城的悲劇,逐漸被蠻族湮沒。第6季 山河破碎  第1章 世紀之交  399年,即東晉的白痴皇帝—安帝司馬德宗的隆安3年,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的天興2年,薩珊帝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在位11年的巴赫蘭四世,被他的侄子、沙普爾三世之子伊嗣侯一世(Yazdegerd I)帶領黨徒亂箭射死,成了薩珊立國以來,死的最慘的皇帝。鑒於巴赫蘭四世的11年在位期政局尚屬穩定,基本消化了東亞美尼亞,所以我給他中等偏上的謚號【昭皇帝】,取【昭德有勞曰昭】之意。    自226年薩珊開國以來,特別是272年太宗沙普爾一世去世之後,薩珊多次發生非正常皇位更迭,數位皇帝非正常死亡,但除了293年被廢黜的巴赫蘭三世之外,其餘的非正常皇位更迭的皇帝,最多只能算疑似橫死,例如巴赫蘭四世的前任沙普爾三世,據稱是被倒塌的帳篷中的柱子砸死的。巴赫蘭四世開創了皇帝公然被弒的先例,而且死的很慘,死於亂箭之下。  

  ===== 20年動蕩期的3位皇帝,無一人是前任的兒子。伊嗣侯之後的皇帝都是他的子孫 =====    從379年世祖沙普爾二世去世,到399年伊嗣侯即位,整整20年間,薩珊帝國更換了3位皇帝,分別是阿爾達希爾二世、沙普爾三世、巴赫蘭四世,他們都不是前任的兒子,有兄終弟及,有廢叔自立,總之即位過程都很蹊蹺。3帝平均在位不到7年,只有巴赫蘭四世在位時間較長,為11年。動蕩的政局,嚴重削弱了帝國的國力,擴張和對外戰爭都陷入停滯。一再廢帝弒君的權貴們,越玩膽子越大,對皇權越蔑視,地位虛弱的皇帝被迫不斷讓渡權利給權貴們,精力充沛又無法通過外戰瀉火的貴族們,紛紛把矛頭對準國內,在朝招權納賄,在野兼并小農和國有土地,一些遠離京城的地方貴族蠢蠢欲動,企圖割據一方。整個帝國日益內卷,日漸式微,雖然沒有強有力的外敵入侵,困局不像羅馬帝國那麼明顯,但每個有識之士都意識到,薩珊帝國需要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和雄才偉略的皇帝,來實現中興,收回貴族們手中的各項特權,真正還利於小民。    相比於與羅馬帝國的權貴,薩珊的貴族的不同之處在於,首先他們完全忠於皇室,雖然弒君事件不少,可權貴們都有著強烈忠君傾向,公認非薩珊皇室不得為帝。其次,薩珊的權貴們,分為僧俗、祀戎兩大集團,皇帝是世俗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宗教界首席祭司,兩大集團有合作也有鬥爭,皇帝是兩大集團的共主、仲裁人,僧俗貴族都希望皇帝是個有能力、有魄力的統治者,而不希望出現弱勢的虛君。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8 22:40:06 

  ============================== 繼續更新 ==============================    可能有讀者會問,如果一個強勢的皇帝即位,倒霉的最後不還是教士或貴族?就算是皇帝上來偏向一方,倒霉的另一方不也是貴族或教士么?我的回答是,薩珊皇室本身就是最大的家族和封建主,權貴們都團結在皇室周圍。雖然一位強勢君主,會削弱權貴們的權利,但皇帝本身又是權貴們的代表,大家的總體利益是一致的,英主會把蛋糕做大,讓權貴們獲得更多的好處。薩珊的政治制度,有點像貴族民主,或寡頭政治。君主的產生,有些像蒙古帝國早期的忽里台和滿清早期的諸王合議制度。以忽里台為例,擁有選舉權的諸王,一方面希望大汗給他們好處,另一方面希望大汗強有力。元太宗窩闊台、元憲宗蒙哥都是強力君主的代表,窩闊台整死了弟弟拖雷,二哥察合台死的及時,否則恐怕也要被整肅。能力較差的定宗貴由、弱勢的失烈門,都杯具了。再如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後,如果諸王想選個弱勢君主,那麼年齡幼小又深受努爾哈赤寵愛的多鐸和多爾袞,是最合適的人選,事實是諸王選出了能力最強的皇太極。     那麼薩珊的君主繼承製度,與羅馬的軍功選帝制度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波斯人有忠君的傳統,從第一波斯、安息到薩珊,都是如此,非皇族者不能為帝。什葉派、阿巴斯人在波斯成功,與波斯人的忠君傳統有著直接關係,既然波斯人信了伊斯蘭,那就忠於先知家族。相比之下,阿拉伯人就沒那麼死腦筋,先知女婿阿里(Ali)及其後人的統治,居然被老牌走資派蘇富揚(Abu Sufyan)的兒子穆阿維葉(Muawiyah I)推翻。所以薩珊帝國無論怎麼換君主,皇帝只能由薩珊家族來做,羅馬人做不到這一點。    其次,薩珊皇帝有祆教神權貴族支持,有執政的合法性保證,並不像羅馬那樣完全依賴軍功。基督教崛起之後,東羅和西歐各國的君權,都有了教會背書,改朝換代就沒那麼頻繁了。提奧多西王朝之前,比較長的王朝,如塞維魯王朝(Severan dynasty, 193~235)、君士坦丁王朝(Constantinian dynasty, 305~363),也就 50 年左右。提奧多西大舉扶植基督教,他和他之後的王朝,壽命就長多了。長期把持墨洛溫王朝實權的加洛林家族,想篡位奪權,就比較麻煩,需要向教皇送禮(丕平獻土),得到教會背書才行。    在中國歷史上,經常有垂拱而治,由大臣實際管理朝政的弱勢乃至白痴皇帝,例如漢惠帝、晉惠帝,與伊嗣侯同時代的東晉安帝也是一個白痴,【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凡所動止,皆非己出】(《晉書 安帝紀》)。在薩珊帝國的政治生態下,弱君很難出現,即使出現也難以長期執政,很快就會被渴望強勢君主的權貴們推翻。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8 22:41:18 

  ============================== 繼續更新 ==============================     靠武力推翻叔叔上位的伊嗣侯,本身就是個有膽有識的人物,他上位之後,即使為了避免重蹈叔叔覆轍,也要加強權力,刷新內政,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他從即位之日起,就開始打擊貴族,施行新政,徹底結束了世祖去世以來的【廿年之癢】。  

  ===== 伊嗣侯一世的銀幣 =====    他的的銀幣正面文字為:【馬茲達信仰的捍衛者,帝國的幸福,伊朗的王中王】(Defender of the Faith, Mazdayasna, delight of the realm, Yazdegerd, King of Kings of Iran)。他的皇冠的特徵,正前方有個新月,腦後無絲帶,頭上的球狀物較小。皇帝沒穿斗篷,穿著無領圓口上裝,佩戴巨大寶石穿成的項鏈。     背面銘文為【伊嗣侯之火】,火焰兩側各有一個新月,火壇基座豎直,兩側裝飾有絲帶。火壇兩側各是皇帝和一位教士,兩人相向而立,斗篷較小、較短。     伊嗣侯(Yazdegerd I)通常被譯作【伊斯特格德】、【雅茲德格德】等等,他的一位同名後裔,在阿拉伯征服過程中,一路東逃到中亞,向大唐求助,這位後裔在《舊唐書 西域傳》中被稱為【伊嗣侯】,為了弘揚國學,本文使用伊嗣侯為譯名。Yazdegerd是個複合詞,由Yazad、karta兩部分組成,前者意為【神聖存在】(divine being),後者意味【製造】(made),合起來是【神造】、【神賜】的意思,與【提奧多西】(Theodosius)的涵義相當。這個詞在不同的文字中,有不同的拼法,例如巴列維文中的Yazdekert、敘利亞文中的Izdegerd、希臘文中的Isdigerdes等等。薩珊皇帝的名字中,阿爾達希爾(Ardashir)、沙普爾(Shapur)、巴赫蘭(Bahram)常見於早期皇帝,伊嗣侯則是個典型的中晚期皇帝名字,著名的庫薩和(Khusro)是典型晚期名字,總的來說,越到帝國晚期,皇帝名字的宗教色彩越濃厚。  

作者:無性大象 回復日期:2011-06-08 22:42:21 

  ============================== 繼續更新 ==============================    在380年代中期,即384或387年,沙普爾三世與提奧多西合夥瓜分了亞美尼亞。東、西亞美尼亞,分別成為薩珊、羅馬附庸,兩國國王分別是安息三世和庫斯洛夫四世。西亞的面積很小,只有東亞的1/5,亡國也更早,很快提奧多西就廢黜了安息三世,將這個附庸亡國變成了自治區,設置一位督軍來管理。東亞國王庫斯洛夫,雖然是薩珊皇帝沙普爾三世的妹夫,可他是個基督徒,並不完全符合帝國需要。據史書《Narratio de rebus Armeniae》記載,4年後庫斯洛夫被沙普爾廢黜,巴赫蘭-沙普爾(Bahram Shapur)就任亞美尼亞國王。     《Narratio de rebus Armeniae》的這段記載,一直很有爭議,因為沙普爾三世在位時間為383~388年,如果庫斯洛夫為王發生在384年,4年之後的388年依然是沙普爾三世在位,則這段記載是自洽的。如果發生在387年,那麼4年後的391年是在巴赫蘭四世的統治下,與沙普爾三世廢黜庫斯洛夫衝突。另一個問題是巴赫蘭-沙普爾的身份,有說是沙三兒子的,有說是沙三弟弟的,還有說是安息皇族的。筆者從薩珊皇室對安息皇室的一貫壓制態度,而巴赫蘭-沙普爾做國王持續到410年代來判斷,巴赫蘭-沙普爾是薩珊皇族,應該是沙普爾三世的弟弟、伊嗣侯的叔叔。無論如何,388或391年,隨著庫斯洛夫四世的被廢,安息王朝亞美尼亞王國徹底滅亡,此後的亞美尼亞以薩珊藩國的身份,成為薩珊帝國的一部分,雖然間或有些民族起義,但直到薩珊帝國被阿拉伯人滅亡,亞美尼亞都沒能徹底擺脫薩珊帝國的控制。     對羅馬帝國而言,4世紀的最後幾年顯得比較安靜。被斯提里科放出希臘的阿拉里克,北上進入了塞爾維亞境內,此地位於巴爾幹半島西部,多瑙河右岸,東、西羅馬帝國之間,是抵禦北方蠻族入侵的邊防要地,經濟一直很落後,阿拉里克在這個北方蠻族、東西羅馬三不管的地方駐紮,反而讓各方都能接受,於是東羅馬帝國將其招安,任命他為伊利里亞(Illyria)總督,讓他抵禦西羅的斯提里科和北方的日耳曼蠻族,這樣阿拉里克搖身一變,成了東羅的封疆大吏。鑒於斯提里科的風頭正勁,無機可乘的阿拉里克在塞爾維亞的總督任上,一呆就是4年,至少表面上看,他已經安生下來,成了帝國的守邊忠臣。     雖然阿拉里克的叛亂告一段落,東羅內部的權力之爭卻愈演愈烈。禁衛軍長官、哥特人官蓋納,是個參加過提奧多西對西部歐根皇帝遠征的老兵,到了399年,積功成為東部頭號將領。眼見西部的斯提里科聲威日盛,他也來了精神,他外結阿拉里克和另一位日耳曼蠻族首領特里比基爾德(Tribigild),內結禁衛軍中的日耳曼將士,積極積蓄力量,打算一舉掃清各路政敵,成為東部的斯提里科。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章《血染波河》。  ========================= 本章結束,謝謝觀賞 =========================
推薦閱讀:

背起十字架
第三章 忍負十字架
卡森:十字架的能力
到底什麼是真正「背十字架」
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TAG:火焰 | 十字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