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碼相機和膠片相機的「先天」不同點

淺談數碼相機和膠片相機的「先天」不同點 不少影友都有一種感覺:數碼相機沒有膠片相機拍的照片清晰,使用相同的鏡頭、在相同的現場環境下,數碼相機及膠片相機拍出圖像質素總覺得有些差異。 這種感覺是對的。這個問題牽涉到數碼相機和膠片相機的多方面工作原理因為數碼相機和膠片的原理有著根本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碼相機的感光器件只有幾百萬到上千萬像素,而膠片的感光元素數量是分子數量級的,以億為單位; 2。膠片感光是化學變化,對於遠近光線下的不同成像具有相同的效果。而數碼感光器件是物理光電變化,需要一定的光壓強度,因此對遠處的成像光線不如近處光線敏感; 3.膠片感光是全方位的,正前方來的光線和側方來的光線同樣起作用,而數碼感光器件有錯位、拖後的「管狀效應」,對於中央來的光線敏感,對於側面來的光線不敏感; 4.數碼感光器件前面有低通濾波器,在成像光路中容易引起多次反射;對某些菱形排列的圖案會產生摩爾紋;在強反差的分界線上容易引起短波長「光線溢出」,形成二次感光,從而產生「紫邊」現象。膠片則沒有這些特點; 5. 膠片是有彎曲度的,120片基薄,彎曲度更大。為了解決此問題,設計者們採取了兩種不同的解決途徑:一派以康泰時為代表,力圖保持膠片的平整度,典型實例是RTS III採用的膠片艙真空吸附技術,還有大畫幅機中有一種「4X5粘性片盒」,也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設計的;另一派以徠卡為代表,是在精密測算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膠片彎曲程度的鏡頭成像像場,典型實例是M6。而日本相機廠家的立場則是採取介於兩者之間的「中庸之道」。 到了數碼相機的時代,CCD感光器件是絕對平整的。這樣以康泰時為代表的方案沒有新問題產生;而徠卡一派就有了問題:原來的膠片機鏡頭直接用於數碼相機,畫面邊緣部分的像場可能出現模糊。 因此可以作出結論,數碼相機成像從原理上決定了具有以下特點: a.數碼相機成像不如反轉底片細膩、層次豐富; b.數碼相機拍攝遠景解析度不夠,層次較少,越是拍近景優勢越明顯; c.數碼相機比膠片更容易產生四角失光,也就是暗角。所以製造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在超廣角鏡頭應用方面有先天的困難;就算是APS-C畫幅相機,廣角鏡頭的四角成像也比膠片暗淡; d.由於CCD上方有消除摩爾紋的低通濾波器,會造成一定的畫質下降,同時產生較多的光線衍射和折射。所以數碼相機對鏡頭的鏡片鍍膜有更高的要求,鏡筒內部必須使用特殊塗料嚴格避免多次反射;對低通濾波器的前後位置和表面處理也都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有膠片折算係數的數碼相機使用膠片機的鏡頭,總不如使用專為其設計的鏡頭來的效果好。 e. 膠片機鏡頭用於APS-C畫幅相機,由於使用像場縮小,鏡頭像場中的邊緣部分被切除在畫面以外,因此從提高全畫面解析度均勻度的角度上說又是有好處的。所以對APS-C畫幅數碼相機來說,最佳搭配是按照數碼相機特點設計的全畫幅鏡頭。 綜上所述,若是想用相同的鏡頭、在同一現場環境下,用數碼相機及膠片相機拍出相同的成像質量的圖片,在中、近景,特別是紀實攝影拍攝時,是可以做到的;而對於大場面的遠景風光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推薦閱讀:

廣東破首個假幣膠片版源案
《三峰攝影》PS新手必讀:簡單4步曲讓你的照片呈現出膠片質感
膠片復興:Dubble 和 KONO!再度聯手發布新膠捲
陽光十六法則 | 膠片的味道
William Klein | 膠片的味道

TAG:相機 | 數碼相機 | 數碼 | 膠片相機 | 膠片 | 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