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壞習慣,源頭都在這裡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記憶力可遠比我們想像的強太多了,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不要摳鼻子了。」黛西的媽媽說。
「你也這樣啊。」黛西說。
「什麼時候?」媽媽問。
「上次去看外婆的車上啊。」黛西回答。
「那是因為我的鼻子癢才摳的。」媽媽解釋說。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不要把衣服仍在地上。」黛西的媽媽說。
「你這樣啊。」黛西說。
「什麼時候?」媽媽問。
「上周我們要去參加聚會的時候。」黛西回答。
「那是因為我沒法決定穿哪一件。」媽媽解釋說。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不要一直坐立不安啊。」黛西的媽媽說。
「你也這樣啊。」黛西說。
「什麼時候?」媽媽問。
「上次在教堂參加婚禮的時候啊。」黛西回答。
「那是椅子太硬了。」媽媽解釋說。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不要坐得離電視那麼近。」黛西的媽媽說。
「你也這樣啊。」黛西說。
「什麼時候?」媽媽問。
「上次你看那部言情劇的時候啊。」黛西回答。
「那是因為我沒戴隱形眼鏡。」媽媽解釋說。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黛西媽媽插著腰看著黛西的眼睛說,
「我不會一直說『你也這樣,你也這樣』!」
「你剛剛就說了兩遍啊!」黛西咯咯地笑說。
這個可愛的小故事讓人捧腹,小黛西太牛了,原來媽媽做得每一個細節她都清清楚楚的記在心裡,被批評時細數得頭頭是道。
研究兒童發展的科學家們發現,小嬰兒出生36個小時左右,就能夠模仿人的表情了。大人抱著他們做什麼表情,小嬰兒也會做出同樣的表情,很萌很有愛。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成長和學習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模仿。模仿誰呢?當然是每天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們。
孩子身上大部分的習慣,都是從大人不經意的言傳身教中學會的。
孩子是成人的鏡子,而且是面「照妖鏡」,能照出我們華麗的袍子底下隱藏著的污漬。
然而,大部分孩子都沒辦法像故事裡的黛西那樣指出大人的「壞示範」,而大人言傳身教的惡果卻要讓孩子來承擔。
有好幾次帶娃在小區樓下玩,遇上霸道愛打人的孩子欺負別人家孩子被告狀時,大人雖然會誠懇地跟被欺負的孩子和家長道歉,但大多一轉身就對自己孩子暴力相向。
常常當場就直接「教訓」起來,邊說「以後不許打人!」,邊帶著怒火打孩子。
從小讓孩子生長在一個用暴力表達的家庭里,卻讓他不打人,這怎麼可能呢?不僅孩子現在會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將來暴力更是會讓成為其伴隨一生的陰影。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
在這些感知里,刻意灌輸給孩子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時候,孩子最初看到的世界,來自於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毛病,在我們自己身上也能找到。然而,承認這一點太難了,就像黛西的媽媽,明明已經知道了自己理虧,卻還是要硬擠出一個無力的解釋來。
現實生活中,家長們要是面對像黛西這樣的反駁,大概不是解釋了,很可能還會惱羞成怒。因為控制和折騰孩子太容易了,而改變自己太難。
但若不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在孩子身上較勁,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當然,我們都不是聖人,沒法做到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無缺。但意識到了這點,起碼會懂得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過分地去苛刻孩子。
故事裡的黛西會摳鼻子、會把衣服亂扔、會偶爾坐立不安,這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如果我們也想黛西媽一樣,自己一時半會兒都改不了,那為什麼不多給孩子一些寬容和耐心呢?
孩子的童年裡沒有「小事」,每一個大人示範的生活細節,都可能成為蘊含著重要意義的「大事件」,他們的好習慣或者壞毛病就來自於這裡。
對每個父母,尤其是年幼孩子的父母來說,只做孩子值得模仿的事,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成長。
推薦閱讀:
※職場新人實用面試技巧 請改掉5個壞習慣
※丟掉4個壞習慣,筆記競爭力10倍奉還!
※孩子的壞習慣是從哪裡來的?
※揭秘九個敗運風水壞習慣
※告別腰背痛,先矯正14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