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上網察民意漸成官員自覺行動

澳門日報:上網察民意漸成官員自覺行動2008年10月27日 10:35中國新聞網【大 中 小】【列印】

6月2日,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左三)約見部分網民,並通過網路向廣大網民徵集解決事關江西發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民間智慧」。 中新社發 吳慶才 攝

中新網10月27日電《澳門日報》10月27日發表社論說,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和網上民主政治的迅速推進,網路已越來越成為網民們表達思想、訴求意願以及政府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的主要管道。

社論摘錄如下:

一位瀋陽網民日前在網上反映,到山東曲阜旅遊時遭欺詐。此事立即引起曲阜市主要官員的關注,並作出依法打擊、維護聖城旅遊形象的批示,相關部門對不法經營攤點進行取締,對相關責任人和欺詐遊客的不法分子進行嚴肅處理。此舉受到網民們的一致稱讚。曲阜如此關注和重視網上民聲民意,維護民眾的根本利益,維護聖城旅遊形象的做法,值得全國各地學習。

當今社會,互聯網飛速發展,已深入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並演變成巨大的信息空間和人們社會活動的空間。網路的特殊表現形式應運而生,呈現出鮮明的網路時代特徵,也影響著網路信息的組成結構、傳播方式及人們的價值取向。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和網上民主政治的迅速推進,網路已越來越成為網民們表達思想、訴求意願以及政府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的主要管道。

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六月二十日在人民網強國論壇上與網民面對面交流時說,「網友們提出的一些建議、意見,我們是非常關注的。我們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因此做事情、做決策,都需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通過互聯網來了解民情、匯聚民智,也是一個重要的管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兩會期間我一直在上網,廣大網民向我提問題、提建議,甚至為我分憂,多達數百萬條。參與的恐怕有上億人。這麼多群眾以如此高的熱情關注兩會,特別是關心政府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動。他們的意見、批評都是對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勵和鞭策。我常常一邊看網,腦子裡就想一段話,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眾之所以用這麼大的精力來上網寫問題、提建議,是要政府解決問題的。」國家主席和總理至真至誠的話語,使廣大網民充滿「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衝動。而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官員也大有重視網路,並通過網路與網友溝通之勢。

隨著越來越多的地方黨委和政府逐漸重視網上言論,並對網民們所反映的問題認真解決和落實,體現執政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有問題,到網上去說」;「察民意,到網上去看」,已漸成網民與政府官員的自覺行動。

相對於制度管道,輿論監督是常見的、實現公民監督權的有效管道。一直以來,人們總是將輿論監督與媒體監督劃等號。其實,媒體監督僅是輿論監督的一部分。況且一些媒體當前還在行政資源和報道仍受干預下,公民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很多時仍會因媒體的屬性而遭致外力干預,從而讓公民監督不能形成輿論關注的焦點。網路則具有實時、暢通、快捷、互動的特點,不僅能使各級政府官員實現手腳、耳朵等身體器官的功能延伸,也能使其超越傳統的地域時空限制,從而更自由、深入、真實地了解、把握許多真實的社會情況,聽到更多其它途徑所不能聽到的聲音,收集到更多其它途徑不能收集的意見建議。

網路輿論和網路監督雖然不能直接有效地解決問題,卻能迅速聚焦視線,形成熱點,將一些平時幾乎讓人麻木或熟視無睹的事件,以特殊的喚醒方式,形成強大的輿論,並造成公眾的強烈關注。事實上,網路輿論近年來所顯現的監督力量和監督效果,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推崇。一旦有網路輿論這一新型監督平台,存有疑問得以及時表達,心有憤懣也能適度揭示,成為更有利於營造全社會的共同監督,讓一些單位和個人有所顧忌,不敢做出無視法規底線之事。


推薦閱讀:

台媒:平撫大陸民意中的「厭台」情緒吧
港媒:民意出現「重大轉折」 台灣將有「新變局」
卡梅倫稱公投結果體現民意 宣布10月前辭職
民意如山 萬人周三集會誓踢走梁游
民主和民意

TAG:澳門 | 上網 | 民意 | 行動 | 官員 | 自覺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