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視在驗光中的應用
霧視法是一種緩解被檢眼的調節張力的方法。霧視的原則是使被測眼處於「人工近視狀態」,也就是使物像聚集於視網膜前。看遠時會模糊不清,變相產生一種人造近視的效果,放鬆眼球的睫狀肌,讓眼球的調節充分放鬆。 當眼看遠方視物時,在被檢眼前加適度凸透鏡放鬆眼球調節的方法,稱為霧視技術。其原理是在被檢眼的前面加適度的凸透鏡,使平行光線聚焦視網膜前方;如果眼球使用調節,將會使成像向前移動,離視網膜更遠,成像會更加模糊。為了看清遠處物體,迫使被檢眼必須自動逐漸放鬆調節,使結焦像向視網膜靠近,成像變得清晰。因此在主觀驗光時,在被檢查者眼前加適度凸透鏡,可促使被檢眼自動放鬆調節,從而排除或減少調節對驗光時的影響。 首先談屈光不正眼的調節張力問題 遠視眼的調節張力:外界平行光線,經過遠視眼的屈光系統,物像成焦在視網膜後,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模糊斑。為了看清外界物體,必須啟動調節,使物體成焦在視網膜上。遠視眼看近時則需要更大調節,即代償看遠視物所需的調節加上近用調節的總和,遠視眼看遠、看近都會使用調節,比正視眼有更大的調節張力,調節比較活躍。 近視眼的調節張力:近視眼看遠時,遠處平行光線成像在視網膜前。如使用調節,則會增加晶狀體屈折力,成像會更模糊,焦點會離視網膜更遠。因此近視眼看遠時,不用調節,看近時小於-3D近視仍需使用調節,已配鏡充分矯正的近視眼看近時,也需要3D的調節。 青少年眼球調節力強,近用閱讀時間長,眼球內睫狀肌長時間處於調節緊張狀態,變為視遠時,調節不能在短時間一下放鬆,這時表現為近視狀態。 調節因素對驗光結果乾擾很大,使驗光結果易發生偏差。由於調節的影響,正視眼誤驗成近視眼,近視眼容易驗深,遠視眼容易驗淺。因此為避免驗光結果的誤差,驗光時必須控制眼球使用調節,並且驗光過程中時常確認零調節,直至驗光過程結束。 霧視在驗光過程中,由於驗光程序的先後,目的、作用、要求不同,則霧視量也不同。 大霧視也叫初始霧視,用於驗光程序開始之時。由於調節是雙眼協調同步功能,雙眼必須同時霧視,才能使雙眼調節充分鬆弛。 初始霧視度數必須適度,通常是以客觀驗光法(檢影或電腦驗光)測出的基本屈光度為前提,同時在雙眼前加上+1.75D左右的鏡片。雙眼同時進行霧視,此時只能看到0.1-0.3行的視標,如果高於0.3視力,應酌情雙眼再遞增+0.25Ds(或減少-0.25Ds),當雙眼恰好剛能看到0.3視標時,霧視5-10分鐘。霧視後,由於被檢眼放鬆調節,視力有所提升,才能使被檢眼再逐漸放鬆調節。如果霧視量過大,放鬆調節後也看不清目標,被檢眼沒有注視的目標,反而誘發了刺激性調節,產生空虛近視,不能達到霧視放鬆調節的目的。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霧視量也應當不同,例如小瞳孔的人,霧視量偏大等。 中度霧視:驗光過程中用於球面矯正前,確認零調節,防止驗光過程中誘發的調節。以及主觀驗光時矯正散光前的基礎霧視。 主觀驗光時矯正散光必須先用球鏡霧視,確保散光眼的兩條焦線都在視網膜之前,處於輕度的人工「復性近視散光」狀態。精調散光時,方法是在用最佳視力法或紅綠色法確定球鏡度之後,增加正鏡的度數或減少負鏡的度數,霧視量約為1.00D左右,視力達0.6左右,最小分辨角1.67,至0.6以下視標都變模糊,此時兩條焦線都在視網膜之前,是用來精調散光的一種方法。 驗光過程中球面度矯正前,確認零調節(使彌散圓或焦點由前到後逐漸接近視網膜的過程),將被測眼的球鏡試片減少-1.00D(遠視增加+1.00D),進行中度霧視處理,然後逐步減少正鏡或增加-0.25D,要注意的是每增加-0.25(遠視減少+0.25D)的度數患者的視力都能增加大約一行,直至達到下一步的要求。 小霧視:多用於雙眼平衡的矯正,或微調球面紅綠實驗前。 驗光試片焦度量值的低度誤差是干擾雙眼視覺均衡的主要因素,對雙眼驗光試片的焦度進行精細調整,是為了避免由於屈光檢查的失誤導致人為的雙眼屈光平衡失調。因此霧視量約為0.50D左右,視力達0.8左右。是用來微調雙眼視力的清晰程度的一種方法。 工作中常採用交替遮蓋的方法來比較雙眼屈光狀態的平衡程度,事實上仍然是比較雙眼獨立注視時的視力狀態,不能對雙眼融像,且調節一致的狀態下的視力清晰度進行對比。科學來講應當採用雙眼分視的方法(稜鏡片法或偏振片法),同步測試雙眼視力的清晰程度來比較雙眼遠用試片的屈光平衡狀態。在雙眼分視的情況下,比較雙眼所見到的視標像的清晰度,若雙眼視標像清晰度不同,由於無法判斷清晰像一眼是否存在近視過矯或遠視欠矯,為避免發生模仿性調節,故將清晰眼逐量減少-0.25D(遠視增加+0.25D),如果無法雙眼完全等同的情況下,應該保證主導眼視力處於優勢。 正視眼時色像差恰使黃色光波焦點落在視網膜上。綠色(波長535mm)、黃色(570mm)、橙色、紅色(620mm),紫色光,波長短,折射率強,速度最慢,結焦點最偏前。紅色光波長長、折射率弱、光速最高、結焦點最遠,綠色光波焦點在視網膜前,色像差值為-0.21D,紅色光波結焦視網膜後,色像差值為+0.24D,總色像差值為0.50D。對應有效屈光矯正範圍約為0.50D, 因此霧視量約為0.50D左右,視力達0.8左右。是用來微調球鏡度數的一種方法。 人眼色像差與調節有明顯關係,青少年調節力強,調節變化大,青少年的調節不穩定對雙色試驗結果有影響。因此,對於青少年雙色實驗結果分析要慎重,要考慮調節因素的影響。 霧視技術是驗光人員最基本的技能,應當熟練掌握,在驗光過程中,根據驗光程序的先後,目的、作用、要求不同,對霧視量進行適度調整,避免調節因素對驗光結果乾擾,出現誤差,直至驗光過程結束。
霧視驗光方法和步驟霧視驗光法:
霧視驗光法是一種緩解被檢眼的調節張力的方法。適用於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及遠視、遠視散光、混合散光的成年患者。
1、操作步驟:
⑴、用客觀驗光法(檢影或電腦驗光)測出被檢驗基本屈光度,並在雙眼前加上這一屈光度的鏡片。
⑵、先檢查右眼,將左眼加黑片遮蓋。
⑶、在右眼基本屈光度的基礎上,加減球鏡度數,使右眼達到較佳的視力,此時,大部分的被檢眼視力可達0.8以上。然後逐漸加上正鏡片,使該眼霧視。每次+0.25D,直至視力下降到0.1---0.2,如是近視眼,也可以每次減少-0.25D直至視力下降到0.1---0.2為止。此時右眼基本霧視。
⑷、右眼黑片遮蓋,用同樣方法將左眼霧視。
⑸、左、右眼完成單眼霧視後,再作雙眼霧視。方法是去除黑片,要求雙眼注視才大致看清0.2視標3——10分鐘。
⑹、若在霧視過程中被檢眼能逐漸清晰分辨視標0.2,則可對雙眼酌情遞增+0.25D或+0.50D鏡片,以使雙眼始終處於大致看清0.2視標的狀態。
2、注意事項:
⑴、霧視過度
⑵、左右眼輪換霧視,使雙眼充分放鬆消除調節
⑶、按「先加後換」原則換片
⑷、散光對霧視效果有影響
3、在驗光,結果就是真性屈光不正度數,不霧視的驗光結果與其之差為假性屈光不正度數。
舉例:霧視-1.00DS;不霧視-1.50DS;則處方應為-1.00DS,假性近視為-0.50DS
散光表與裂隙片檢查散光
1、散光表:主要用於粗略判斷散光軸位幾鏡度。
⑴、使用條件:應在矯正視力達到小數視力0.5後。才能用散光表檢查散光。
⑵、檢查方法:①看散光表,若軸線不均勻,則有散光,其中散光軸與最濃而清晰的線條方向相垂直。例如:濃而清晰線條位於90°方向,則散光軸位為180°②定出散光軸位後,就可以用柱鏡片加在被檢眼前,使柱鏡軸與散光軸在重合,再看散光表直至軸線濃淡均勻為止,則所加柱鏡總和為散光度數。
⑶、注意事項:①散光表只能測規則散光②真正清晰位與觀察清晰位互補。例如,觀察清晰位為15°,則實際清晰位為180-15=165°,故散光軸位應為165-90=75°
2、裂隙片:主要用於檢查散光!
⑴、原理:因裂縫寬度為0.5或1mm,相當於針孔限制進入眼的光線,結果使像差減少,焦深增大,從而提高屈光不正眼的視力,並且具有方向性。
⑵、檢查方法:①遮住一眼,在另一眼前加一裂隙片,並注視遠視力表。②邊轉動裂隙片邊問被檢查者,至最清楚之位置的裂隙方向為散光鏡度方向,則軸方向與其垂直,之後加正球鏡片使其霧視,然後逐漸加負球鏡片使視力提高到1.0為止,記下所加負球鏡度(扣除正球鏡度後)。例如:裂隙方向為75°清晰,此時負球鏡度為-0.50D,則軸為165°。
補充:另一種霧視方法
同樣是先右後左,按正常驗光步驟將視力矯正至最佳,比如其能達到1.0,紅綠視標效果已經等同。然後在眼前直接加+1.00D~+2.00D的正球鏡進行霧視,使其視力下降到0.4或0.5(霧視過度反而會引起眼睛放棄觀看視標,引不起晶狀體的調節機制,所以起不到放鬆調節的目的,視力下降會很多)然後在0.5視力的基礎上進行普通驗光,理論上每減+0.25D會提高一行視力,直至視力達到原先的視力標準,比較兩個結果。
如:患者初次驗光為R:-2.00D 矯正至1.0或者更好,加+1.50D後視力減退到0.5(此時眼前的實際屈光度為-2.00D+(+1.50D)=-0.50D)然後再按+0.25D的階段慢慢減下正球鏡度(注意要先加後減)同時相應的增加視標標準,詢問顧客觀察情況,直至使視力恢復到剛才的矯正標準1.0。而眼前還余+0.50D的正球鏡,那麼就可以說明患者存在假性近視,繼續減+0.25D,視力反而下降則更可以說明此點(此時的結果為-2.00D+0.50D=-1.50D),直至測出真實最佳視力。
推薦閱讀:
※兒童驗光配鏡的原則和步驟
※如何正確使用阿托品散瞳?應注意什麼?為什麼使用阿托品散瞳驗光?
※三步搞清你的驗光師專業不專業
※為什麼遠視眼使用近視鏡驗光感覺更清晰?
※看過視功能檢查,三分鐘看懂常規驗光流程!
TAG:驗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