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長要接受孩子說不

一、家長要接受孩子說不

每一位家長都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接受他們與我們不同的觀點、意見、感受和要求,而不是在遇到分歧、反對、不從和彆扭的時候,要麼勃然大怒、要麼冷漠待之。簡而言之,我們必須學會接受他們的疆界,接受他們的個體性。

有家長能夠平靜地接受孩子的「不」字,而是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受到挑戰、威脅、甚至傷害,心裡也會感覺到煩惱和憤怒。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我們從小沒有得到正確的「不」字訓練的後果之一。

然而,良好的關係必須建立在拒絕和面質的自由上。克勞德和唐森博士說,成長中的兒童需要確認他們的疆界得到認可。最關鍵的是,他們的反對意見和實踐行為不會導致父母收走愛。

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我們難以容忍的行為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因為傷心、失望和憤怒而表現出不愛孩子了。我們不能用語言、肢體、目光或者行動來向孩子傳輸這樣的致命信息:你聽話才可愛,你不聽話就不可愛。你表現得好,我就愛你,你表現得不好,我就割斷咱們之間的關係!

「聽話!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啦!」這樣的要挾我們司空見慣,它給了孩子什麼樣的選擇呢?不是非輸既贏,更不是雙贏,而是雙輸:要麼繼續反抗,卻會失掉生命中最最重要的關係(對於小孩子來說這意味著死亡);要麼趕快乖乖投降、表現順從,埋沒自己的感受,從而失去練習拒絕和面質技巧的機會,逐漸地變成一個不會表達自己的人。

從根本上講,從孩子身上收走愛的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心靈和感情的敲詐勒索。對於孩子來說,生存是最重要的,為了活命,他們肯定會放棄自己的感受,跟隨父母的步調。對於人類來說,跟他人的關係是最重要的,誰也不願意被親密的人拋棄。

一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愛自己了。這種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強化自己順從、可愛、懂事的性格特徵,同時變得害怕甚至痛恨自己積極進取、敢說真話、與眾不同的性格特徵,他們努力地掩蓋這些特徵。長大之後,他們也不敢反對或者拒絕他人,因為在他們看來,只要提出不同意見,就意味著關係的破裂;那麼為了維持關係,他們只能把分歧掩埋在心裡,表面上做出隨和的樣子。

當孩子跟父母有分歧時,父母的表現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脾氣溫和的父母也許採取傷心的語調,或者長時間的沉默,來通知孩子「我不高興了!」脾氣暴躁的父母則會對孩子大喊大叫、暴跳如雷;還有些父母則使用眼淚或者身體的不適來要挾孩子。總之,他們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你必須對我的情緒、身體和精神狀態負責!這樣,就像前邊提到過的,他們把剛剛三四歲的孩子變成了父母的父母。

父母公開的憤怒(通過訓斥、強制或者暴力而表達的憤怒)給孩子帶來恐懼;父母掩蓋的憤怒(通過沉默、傷心或者生病而表達的憤怒)給孩子帶來內疚。出於恐懼和內疚,孩子會盡量表現得服服帖帖。今後,他們也會因為恐懼對方的憤怒,或者害怕傷害對方的感情而服從他人。長期生活在這種小心謹慎,甚至膽戰心驚的情境中,孩子會變得不獨立、沒有自主能力、依賴他人、猶豫不決、不敢直言,他們的創造能力會消蝕殆盡,也難於接受或者完成工作任務。

如果我們能夠坦然地接受孩子的反對、反抗和不同,如果我們平靜地對待他們的憤怒情緒,如果我們告訴他們,「我永遠愛你,但是你不能這樣做」、「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還是必須把別人的東西歸還回去」、「我明白這是令人遺憾的情況,來,讓我好好抱抱你」,等等,等等,既給共情,又堅持原則,同時確認我們的愛,那麼我們賦予了孩子最最強大的內心力量:他們能夠尊重他人的疆界、他們能夠保護自己的疆界、他們能夠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他們學會怎樣掌握和他人的分歧、他們能夠坦然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挫敗。

二、幫助孩子建立心理疆界

心理疆界建立得好的孩子,不怕對他人說不。能夠坦然地拒絕他人、提出分歧、設立界限,是最好的自我保護手段。即使對方發怒,他也不會糊裡糊塗地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或者過錯,他會明白:

1、 如果對方因為自己設立疆界而生氣,那是對方的問題;

2、 憤怒僅僅是對方內心的一種感受,它不會跳出來傷害自己;

3、 不讓對方的怒火指使自己做不情願的事情;

4、 不讓對方的怒火影響自己的情緒,使自己也變得憤怒起來;

5、 準備好,需要的時候,遠離對方,保護自己。

這些原則不僅僅是孩子需要掌握的,我們成年人掌握後,也會在生活中在人際關係中獲益匪淺。

一天下午,從幼兒園出來,我和悄悄帶著兩個孩子去附近的商店買毛線。悄悄挑選毛線,我給Sam挑選鞋,兩個孩子在一邊拿著毛線團互相打著玩兒。我把Sam帶走後,商店的營業員圍著虎娃說三道四,「剛才那個小孩兒真不講理,把你的毛線團撕開了,他是壞孩子!」

虎娃義正詞嚴地反駁她們,「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許你們說他的壞話!」

一個五歲的孩子,敢於對一群成年人說「不」,這是多麼強大的內心力量!

一次在徐浩淵博士主持的「心育心」網站的心理論壇上,一位前來諮詢的網友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中國男人不喜歡個性鮮明的女性(比如《飄》里的女主角郝思嘉)而更喜歡溫順的女子?

這也是我曾經思考過很久的問題。套用這一章的理論,我初步得出一個答案來,貼到了論壇里:中國的家長喜歡聽話的孩子,不允許孩子反對自己;孩子一旦反對家長,就要冒著毀滅生命中最重要關係的危險(不聽話就不要你!),這是生存不能保障的危險,為了活命,他們只能當父母意願的奴隸。這樣,孩子無法建構自我,無法建立疆界。一個心理疆界健康的人,既不怕別人說No,也不怕對別人說No。但是中國的孩子們,因為家長不允許自己說No,因此也不懂怎樣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個性鮮明、獨立自主的女性,肯定都會對他們說No(或者提出不同看法)而不會對他們百依百順,這時候,這些成年的男孩子們就不知所措了,因為爸爸媽媽從來沒有培訓過自己怎樣接受別人的個體性。

沒有疆界,也就沒有你、我之分。大多數人兒時「孵 沒有疆界,也就沒有你、我之分。大多數人兒時「孵化」期沒有過好,父母不允許他們建構自我,所以他們的心理停留在嬰兒最初的「共生」階段,認為自己的感受必須是所有人(尤其與自己親密的人)的感受,如果對方不同意,他們就沒有了安全感。


推薦閱讀:

別對孩子說「快點」
生孩子的新姿勢大革新,你敢嘗試嗎?哪種姿勢又快又好
不喜歡小孩的人如何反駁「你也是小孩過來的」這句話?
為了孩子,早立家規好

TAG:孩子 |